最近熱播的網劇《長安十二時辰》相信大家和小編一樣開啟了追劇,雖然沒看過原著,但是從細節 包括那些唐朝時的各個坊、服飾、飲食、文化、宗教。把古城西安推向了熱搜榜。
《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劇成為熱劇,是因為他能將中國古代唐朝的歷史文化高度還原並推向世界,讓全世界都能看到中國唐朝時期最繁華的城市——長安,並且在看劇的同時也讓大家學到很多歷史,還把一些歷史人物活靈活現地演了出來。
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長安十二時辰》中出現的珍貴歷史文物。
1.何家村遺寶
網劇《長安十二時辰》中,葛老說何家村的地方藏有一批寶藏,手下去偷盜皇家的金銀器,可是並沒人找到。事實上,這個價值連城的寶藏之地——何家村,並不是因為馬伯庸老師隨便想的一個名字,而是還原了真實的歷史事實。
何家村,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曾在1970年出土了大批款式各樣,做工精細,造型美輪美奐、藝術價值極高的金銀器具,這些金銀器具主要為唐朝皇室的日常用品,經中國文物局鑑定大部分屬於國寶級文物,而且是全球範圍內的孤品。但是出土之後並不被人們所廣泛了解。直到2004年這些轟動世界的何家村金銀器才在北京大學首次出現在大眾面前。伴隨而來的還有文物專家攻克「楊貴妃所佩戴的香囊」「唐玄宗的舞馬」「神秘的金開元通寶」等謎團。那麼何家村究竟出土了什麼震驚世界的文物呢?
噹噹噹噹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的館藏文物——獸首瑪瑙杯(需要購買門票才能欣賞的國寶級文物)
2.長安輿圖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劇中的長安輿圖?對,就是那個讓網友感嘆「哈哈哈哈哈長安全景,首席大盤,還有優秀售樓小哥李泌在線銷售!來靖安司售樓處看一看,真的很想在長安買房子!」的長安輿圖。
有了這個圖,感覺放火都變得簡單了呢
這個圖其實就是唐朝時期唐長安城的原貌縮小版。而這個長安輿圖的原版就是西安市歷史博物館的「唐長安模型圖」
是不是被這個巨型沙盤給嚇到了呢,科科
3.茶具
劇中人物何監所用茶具,不僅喝茶姿勢還原唐朝,連器型也極度考究。劇中所用的茶具正是越窯秘色瓷。越窯秘色瓷,秘色瓷是進貢朝廷的一種特製的瓷器精品,因其製作工藝秘而不宣得名。實為唐、五代之際越窯青瓷中的上乘之作。
在寶雞法門寺地宮未開啟之前,秘色瓷在世人的眼裡就是一團迷,只知道是皇室貴族專用之物,什麼顏色啊,器型啊都只能從古詩集中去想像。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瓷碗、瓷盤、瓷碟,從「地宮寶物帳碑文」中得知,原來它們就是「秘色瓷」!這些秘色瓷色澤綠黃,晶瑩潤澤,尤其是其中兩個銀稜秘色瓷碗,高7釐米,口徑23.7釐米,碗口為五瓣葵花形,斜壁,平底,內土黃色釉,外黑色漆皮,貼金雙鳥和銀白團花五朵,非常精美。這才讓今人一睹秘色瓷的風採。地宮中發現的13件宮廷專用瓷——秘色瓷,是世界上發現有碑文記載證實的最早、最精美的宮廷瓷器。
唐朝文學家陸龜蒙先生在《秘色窯器》中,用「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概括秘色瓷的美妙無比。「秘色瓷」是唐代直到宋初,古越州名窯(今浙江一帶)進貢朝廷的一種特製瓷器,是越窯青瓷中的精品,為皇家專用之物,「臣庶不得使用」。
4.唐元素:許鶴子花車奪燈魁
崔器帶領旅賁軍慢慢吞吞地馳援張小敬,但路上遇到了兩個巨大的花車鬥彩爭魁。這一場景製作頗為用心,場面十分盛大。許鶴子所在的花車上,有一個巨大的鼓形花燈。花燈的正面圖案上有枝葉繁密的樹與跳躍的青蛙與兔子。
電視劇中花燈上的圖案取自唐代的蟾蜍玉兔月宮銅鏡,如陝西省西安市蓮湖區電容器廠出土的唐代月宮銅鏡:樹作為中軸線,蟾蜍兔子一左一右;但是設計者將兔子搗藥的動作與器物移除,將蟾蜍換成了青蛙。
與許鶴子一起爭奪燈魁的對手,是一個立著天王造型花燈的四個擊鼓男子組合。雖然這個天王造型的花燈的鏡頭不多,但是其造型出自陝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的三彩天王俑。只是原本天王腳踩的小鬼被換成了山石,但是色彩與造型還保持著唐代的樣子。
天王傭本是唐朝才新型起的陪葬傭。主要是為了保護墓室的安全讓墓主亡靈得以安息。唐朝早期的墓葬中只有鎮墓獸和武士傭。鎮墓天王俑通常為腳踏臥獸——牛、羊的式樣。武則天至中宗時期,除了腳踏臥獸者外,又出現了一種腳踏俯臥形鬼怪的式樣。唐玄宗時期,流行腳踏蹲坐狀鬼怪的式樣。
5.屏風
唐代 楊升《蓬萊飛雪圖頁》,故宮博物院藏
此畫是「沒骨山水」的典範,層層疊疊的石峰高聳圓潤,山腳下楓樹紅葉豔麗,積雪覆蓋枝葉,清遠而飄渺。元代柯九思曾題詩《楊升蓬萊飛雪圖》,曰「仙山一夕遍瓊瑤,萬木森森長玉苗,處處樓臺相掩映,素娥白鶴正逍遙」。
6.鸚鵡杯
故事開局不久,狼衛首領曹破延意外逃走,在亡命途中被一老翁救起,這老翁不是別人,是何監的好友焦遂,焦遂何人?史書記載,焦遂,長安人,與李白、賀知章、李适之、李進、崔宗之、蘇晉、張旭等人為酒友,並稱"飲中八仙"。
現存唯一一件實物是在河南省偃師市杏園村的一座唐墓中發掘。這就印證了唐代鸚鵡杯被用來當做飲酒容器真實存在的事實。目前這件孤品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為國家一級文物,無價之寶。
7.唐代韋貴妃陵墓壁畫,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韋貴妃是唐代宗李世民的寵妃,她的陵墓是190餘座陪葬墓中距昭陵最近、規格最高的一座。墓中出土壁畫大小70餘幅,件件皆精品,《給使圖》、《獻馬圖》、《闕樓圖》等更是馳名中外。墓室出土除珍貴文物外,還有保存完好的大量珍貴壁畫。從墓道至墓室,都大面積保留了下來。這些壁畫內容豐富,色彩鮮明,有威武雄健的儀衛,肅穆直立的門吏,有神情各異的給使,有亭亭玉立的侍女,有生動傳神的樂伎等。
壁畫人物的神態、裝扮與劇中的封大倫都驚人的相似。
8.十二世紀 三兔蓮座透雕鏤空燻爐
韓國第95號國寶,上層鏤空圓球,以交錯的銅錢花紋組合而成,交會點鑲嵌白芯;中層由四組「菩提葉」環繞爐體而成,葉脈清晰可見;下層是一花形底盤,由三隻小兔以坐姿支撐,造型新穎別致,為高麗青瓷中的極品。
9.玻璃製品酒杯
這件玻璃杯是7世紀中葉伊朗生產旳薩珊風格玻璃器,而它的銀足則被認定是唐代中國所制。杯體有21個同色凸起的圓圈紋裝飾,極具設計感和時尚感。與劇中酒杯相比,除了顏色不同外,造型幾乎一模一樣。
10.南宋官窯青釉狻猊
狻猊(suān ní)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一說是第五子,另說是第八子)。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古書記載是外貌與獅子相似能食虎豹的猛獸,亦是威武百獸率從之意。
劇中的狻猊形象已經相當逼真了,只能說道具組,你們辛苦了。。。
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裡面的道具幾乎都能找到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