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的時候有一為特別有名的畫家,名叫張僧繇,他頗為擅長畫人物像、龍、鷹等複雜的畫像。他的畫技連梁武帝都十分欣賞他,經常讓張僧繇給他畫像。


梁武帝是一位信佛的人,有一年梁武帝安排建立的寺廟安東寺建成了,於是他便邀請張僧繇在寺廟的牆上作畫,畫上四條金龍。張僧繇答應了梁武帝的要求,僅僅用了三天的時間就完成了這個工程,這些龍畫得極為逼真,簡直就像是真的一般,唯一奇怪的就是沒有畫眼睛。

當時圍觀的百姓都說張僧繇不會畫眼睛,但是張僧繇說這眼睛不能畫,畫了就飛走了。張僧繇一說出這話,百姓們都說他吹牛,表示聞所未聞。沒有辦法,張僧繇只能又提起畫筆點上了眼睛。結果在眼睛的最後一筆完成之後,突然有眼睛的這條龍真的飛走了,躍然飛向了雲中不見了身影。大家目瞪口呆,以為自己花了眼。
這其實是個傳說,但是在我國北宋時真的有一位畫技猶如張僧繇的畫家。張僧繇是龍飛了,而他的是馬死了。他就是李公麟,北宋著名的畫家。

李公麟有一個好朋友叫曹輔,家中後院有著養馬院,李公麟經常不請自來來到曹輔的家中。幹什麼?畫馬!李公麟有一頭特別喜歡的馬,名叫滿川花,於是動筆將這匹馬畫了下來。但是,當李公麟最後一筆落成的時候,滿川花一頭栽倒在地死了。

當時嚇得養馬的僕人不知道怎麼辦,後來將此事宣傳了出去,大家一致認為是李公麟畫的太為逼真,把活馬精神帶走了,李公麟的名聲也因此越來越大了。
還有一個故事,說他畫老虎從來不畫尾巴,因為一旦畫上尾巴老虎就「活了」,雖然只是傳說,但是這種畫馬的高超畫技並不是不可能。

李公麟從小就生活在書香門第的家庭,家中幾代都是士大夫。他從開始學習畫畫時也是模仿吳道子、王維、閻立本等一些名家的繪畫,據說他還能一眼就能掌握精髓。後來從模仿轉向了原創繪畫,他繪畫的題材非常多,數量眾多,從現實到歷史故事,鞍馬走獸、佛道仙鬼都有所涉及。

李公麟能夠有這樣的成就和他的刻苦努力離不開,他就連生病臥床的時候也阻止不了他作畫的決心,經常拿著手指在被子上比比劃劃,家人都勸她休息,但是他每次都是說「餘習未除,不覺至此」。正是因為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才能夠讓他取得了不凡的成績。

你認為李公麟這個人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