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川酒興則酒業旺"的說法被業界普遍認同,如今首屆川酒十朵小金花的評選,似乎又要為白酒復甦周期注入一股強心劑。
但是一說到白酒界的大佬大家第一反應總是茅臺,那為什麼感覺川酒似乎更加有名氣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市場主導
長期以來,濃香型白酒佔據著白酒消費的主流市場。
雖然說茅臺的醬香是獨一無二的,企業文化也是難以超越,但是市場上茅臺佔據的中高端市場畢竟要比中低端市場小一些,畢竟還是很少的人才會把茅臺作為口糧酒飲用吧?
但是伴隨釀酒技術和工藝的不斷進步與創新,白酒香型日漸增多、各種流派相繼湧現。
濃香型白酒也逐漸出現了"川派濃香"、"江淮派濃香"以及"北方派濃香"等流派。
川派濃香型白酒以"窖香濃鬱、綿甜甘冽、豐滿醇厚、香味協調、餘味悠長"受到很多消費者的喜愛。
接下來就以幾款濃香型川酒為例,為大家介紹一下,川酒受喜愛的原因:
五糧液
五糧液酒體香氣豐腴、飽滿,突出了糧香、曲香、青蘋果香,整體舒適而豔麗,但五糧液香氣的點睛還是老窖池複合香,其給豔麗的香氣中帶來了典雅之感。
入口品鑑,高端五糧液香氣強勁,綻放感強,而老窖複合香又給這種綻放香氣賦予了細膩感,在我們感受完豐富、豐滿的糧曲果香之後。
淡雅的複合窖香最後壓軸,給人一種強勁而不失優雅、細膩的感覺。
劍南春
這款酒與五糧液相似的是,劍南春也是多糧跑窖濃香酒,其也突出了綻放的糧曲香,不同於五糧液的是,其有一絲類似於老木頭的香氣,而五糧液則帶點類似醬香的味道,在酒體上,五糧液更豔麗一些,劍南春顯得俊挺一些。
入口醇和、連綿、均衡,微甜但不突出甜,酒到中段有一絲挺拔之感,這給酒體帶來了強勁的力量,尾味連綿持續。
劍南春香氣俊朗,有挺拔感,豐滿舒適,窖香、糟香、糧香協調並帶有獨特的木陳香。
瀘州老窖
瀘州老窖以國窖聞名,畢竟連茅臺的"國酒"都被取消了,瀘州老窖依然以國窖面世,說到瀘州老窖,其風味很強調老窖池的特點,老窖池的香氣是一種典雅而陳斂的香氣。這種香氣,非常耐聞,細聞你會覺得這種香氣很豐富,而且協調性很好。
品鑑這種酒,品酒師建議細品,配餐的時候選用口味較淡的菜,儘可能的保持味蕾的活躍。對於這種酒,細細品味你會發現很有韻味,每一絲味道環環相扣。
相比之下,非老窖池濃香酒和其他工藝酒都達不到這個境界,這可以算頂級濃香酒的魅力了。
捨得
除了瀘州老窖、五糧液、劍南春,捨得也是四川濃香名酒,相比前面四款酒,捨得又是一路濃香,其風格特點介於原窖的瀘州老窖、水井坊和跑窖的五糧液、劍南春之間,捨得的酒體有原窖的醇柔,但卻又有跑窖突出的糧曲香。
除此之外,其酒體還有一絲特殊的醬味,這賦予了其陳斂之感,可能這也是捨得酒的一大特點。
捨得酒,醇陳中加有曲香、糧香,味道很乾淨,且帶有甜美之味。紅瓶子的建黨捨得醬味很足,還有明顯的枯糟味。
藍瓶子的靈感捨得酒體中有很明顯的菠蘿果香,尤其是14年批次的酒,相比之下19年批次的酒帶點糧曲香,酒體的個性沒有13年那麼強。
磨砂玻璃瓶的水晶捨得風格偏老派一些,酒體不像現在的捨得酒偏醇和細膩,其曲香比較突出。
四川釀酒歷史悠久,地理環境造就了釀酒適宜環境,所以酒質好。這主要是針對濃香型白酒的環境。而濃香型白酒在市場消費中佔比又很大,這就造就了四川白酒非常大的生產能力、市場份額。所以川酒能夠佔據白酒市場中比較大的份額。
各位酒友有什麼比較中意的川酒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