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新戲演女記者 講述傳統媒體人故事(圖)

2021-01-08 華商娛樂

  講述傳統媒體人故事的《女不強大天不容》將於3月10日登陸東方衛視夢想劇場。昨天,該劇在上海舉行了發布會,編劇六六,導演餘淳,主演海清、張譯、賈景暉等主創亮相發布會。該劇講述了傳統紙媒人的職業歷程,也再次提及了為什么女記者都是「女強人」的話題。

  海清與六六已經是第五度合作了,和此前多半飾演「媳婦」角色不同,海清此次飾演的鄭雨晴是一位職業女性,從大學畢業進入報社實習開始,一直到她35歲臨危受命晉升報社女社長,在網際網路浪潮下帶領報社走出困境,不僅演出了人物的職業生涯,也是傳統紙媒興衰起落的演變史。

  編劇六六說,她的戲全部都是現實題材的戲,這樣才更貼近觀眾。自開始寫作以來,六六一直以女性視角觀察社會人生,堅持用自己的方式為女性發聲,此次創作《女不強大天不容》則是她繼「媳婦」「醫生」之後,首次將視角集中在記者身上。海清說:「其實我一開始也對這個劇的名字提出過異議,今天很多媒體朋友都跟我說,聽到這個名字會有刺痛感。」而說到記者中,有很多女強人,海清說:「為什麼再強的男的都會找一個比自己弱的女的?再弱的女的都會找一個比自己強的男人?是不是因為如此才會有這麼多女孩子找不到對象?」

  張譯也代表男性主創替「女漢子」鳴不平:「越來越多的女孩子拍拍胸口說自己是『女漢子』,其實每一個『女漢子』的背後都是一把辛酸淚。」對此,編劇六六則表示:「我看到包括媒體,甚至包括政壇、企業,很多女性的角色佔比在日益增強。社會在轉化的過程當中,男女關係在家庭當中的角色也在不斷輪轉,如果你還沉浸在男權為綱的思想範疇裡,真的會不能適應現在社會的轉變。」 華商報記者 朱秦冀

編輯:張茹

相關焦點

  • 《女不強大天不容》:海清帶你揭秘優秀記者養成秘籍
    廈門衛視 700劇場 每晚19:00正在播出《女不強大天不容》帶你揭秘優秀記者養成秘籍女不強大天不容該劇講述的是90年代初由海清飾演的鄭雨晴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報社小記者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報社社長的職場故事。劇中展現一個真實的媒體人,面對新聞事件的執著。
  • 海清演過的電視劇都有哪些?
    出演家庭情感劇走紅的海清,其「國民媳婦」的經典熒幕形象在觀眾的心中根深蒂固。對於一個話劇出身、演技功底紮實的演員來說,被打上一個標籤式的烙印既是幸福又是煩惱。這些年海清不斷地在拓寬自己的戲路,她所塑造的角色也越來越多樣化。
  • 海清新劇中演「抹布女」 笑稱「很想做女漢子」
    9月2日,由海清主演的新劇《抹布女的春天》將播,北國網、遼瀋晚報記者從片方了解到,該劇講述了4S店的汽修師——藍領女王羅小蔥與文藝漫畫男——極品草根吳桐之間浪漫諧趣的情感故事。  近日,主演海清在京拍攝某雜誌封面的空檔接受了記者的獨家專訪,談及自己的新角色,她坦言自己倒是很想像羅小蔥一樣,做一回女漢子。  新劇飾演「抹布女」  素有「國民媳婦」之稱的海清憑藉《雙面膠》中的麻辣媳婦一炮走紅,之後《媳婦的美好時代》等劇中,都將媳婦角色塑造得淋漓盡致。
  • 海清7歲就演電視劇,與老師黃磊拍吻戲,靠演技拼出一片天!
    海清,被親切地稱為「國民兒媳」,可見觀眾是多麼的喜歡這個女演員,相信在眾多兒媳心中,也是一個完美的形象。所以才能這樣稱呼,當然是海清演過無數個兒媳,上演過一部部兒媳保衛戰,而且演技越來越好,體現了劇本的內涵。事實上,海清也是一個好媳婦,除了結婚早,生孩子早,夫妻之間也是恩愛的。兩人都有自己的事業,雖不是億萬富翁,也是公司高管,而海清依然在自己的演藝道路上不斷突破。
  • 盤點海清的幾部主演電視劇,你看過其中的幾部?
    1997年,同時被中戲和北電錄取,開始跟著老師黃磊演了話劇,《雷雨》中的「繁漪」、《駱駝祥子》,兩個重海清要角色的成功演繹也幫海清與丁黑結下了合作之緣,2003年海清先後拍攝了《書香門第》《梅花檔案》《海棠依舊》等電視劇,雖然後兩部電視劇的播出使海清特立獨行的表演方式得到了觀眾的喜愛,但也只是混了個臉熟,沒有引起太多的反響,名氣依然不溫不火。
  • 海清聽了也想哭?這哭的不是表情包,而是演技啊!
    看完上面這些之後你是不是和許多觀眾有著同樣的感受---「海清哭」的表情包隔著屏幕都是鹹味的,仿佛那句廣告語----「眼淚的味道海清知道」。其實,早在表情包前就有人注意到了海清的哭戲和演技。↓雖然觀眾吐槽了哭起來會變醜,但也真真的強調了三個字「感染力」。甚至在《小別離》中有觀眾說,真的是演的和我媽一樣「分分鐘炸給你看!」
  • 心術:一部不得不看的好劇,看吳秀波海清張嘉譯三人之間的火花
    當然啦,小編覺得最好看的一部電視劇就是媳婦的美好時代,這個電視劇特別的搞笑,那個裡面還有小編最喜歡的演員黃海波,好希望黃海波能夠繼續出來演戲,在美好時代裡面她演的是毛豆豆,有一句經典的話就是吃毛豆,別有餘味。 演了這麼多電視劇以後海清逐漸聲名鵲起,最後別人就給她起了一個外號叫國民媳婦。
  • 海清演過的5部影視劇,哪個角色最令你印象深刻?
    海清演過的5部影視劇,哪個角色最令你印象深刻?第一部:《麻煩家族》,影片主要講了一個普通大家庭溫馨而搞笑的故事。海清飾演文靜,是個女強人。第二部:《二炮手》,這部劇主要講了山民賊九在整個部落被日軍射殺之後,做為唯一的倖存者憑藉自己的射擊天賦與日軍專業狙擊手展開殊死較量,並在加入八路軍之後從只為報私仇成長為保家衛國的真正的革命戰士的故事。劇中海清飾演李嫻淑。
  • 海清:生活中不太在乎孩子分數 想生老二
    同時,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成為觀眾討論的焦點,劇中由海清扮演的「虎媽」爭議最大,有網友表示理解她的教育方式,也有網友批評這樣的媽媽太急功近利。對此,海清表示自己其實並不贊同「虎媽」的做法,「我們在演的時候,黃磊還說這個角色就是一個反面教材,我們要做典型給觀眾看,讓他們看到『中國式家長』對孩子教育存在的問題。」
  • 江疏影演過的電視劇有哪些 這麼紅沒想到才演了六部劇
    江疏影演過的電視劇有哪些 這麼紅沒想到才演了六部劇 時間:2017-04-26 17:36:20 來源:尚之潮 編輯:尚之潮 江疏影現在已經成為娛樂圈的當紅花旦
  • 「低聲求角」後,海清首部大片曝光,一張「媳婦臉」高級感十足
    海清從「國民媳婦」變成了「國民老媽」,又迎來滿網好評。看看作品,再想想之前海清當眾賣慘,突然覺得她不至於啊。現在不僅有戲拍,還出高級寫真了,風格有好感。海清首部大片曝光,一張「媳婦臉」高級感十足:海清這次在劇裡不僅發揮了演技,還演繹了職場時尚女強人,穿衣有品位。日前,海清「低聲求角」後,曝光了雜誌大片,狀態好到重新回歸最美「國民媳婦」。
  • 傳統媒體人如何運用社會化媒體
    這樣一個特殊的事件,不僅促使媒體人繼續思考社會化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的價值及其提升方向,也將社會化媒體對傳統媒體在各方面的衝擊再一次充分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面對社會化媒體的挑戰,傳統媒體人仍然會選擇堅守自己的位置與價值。但保持自己的專業價值與吸納社會化媒體的能量並不矛盾。
  • 海清曬出健身照,身材這麼好,怎麼還會有人說她
    這是海清。今年夏天,在各大衛視熱播的家庭劇《小快樂》引起了轟動。劇中的各種實力派演員同臺飆戲,讓觀眾大飽眼福。而且最引人注目的是,海清在戲中扮演的童文潔與兒子方一凡之間的故事,童文潔作為母親,絲毫不強求,尊重兒子的選擇,十分讓人羨慕。這齣戲,海清不單憑演技圈了一波粉。而且她的身材,讓很多小夥伴都驚嘆不已,難以置信。該劇播出後,海清就因為身材的原因頻頻上榜。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出版|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最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出版。用英語講述中國文化,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含精美圖片插畫,生動活潑,圖文並茂。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英文版)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發行。圖:新書實拍該系列由國內資深英文媒體人張慈贇先生所著,共分《中國神話故事與三十六計》《中國歷史著述》《中國成語故事》《中國歷代著名繪畫作品鑑賞》《中國歷史人物》《中國古建築及其故事》六冊。作為國內首套用英文系統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故事讀本,該系列精選浩瀚中國文化題材中最具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的故事。
  • 海清拍戲間隙練踢腿 被曝為《好舞蹈》做練習
    照片中海清身穿戲服雙手背後,正繃著腳尖做高空踢腿動作,看樣子是在拍攝間隙給導演和工作人員展示自己的武藝,據悉這部戲是海清從藝以來第一次挑戰戰爭題材作品,十分令人期待。  海清《二炮手》自我顛覆 槍戰場景親自上陣  《二炮手》是海清第一部戰爭題材作品,一貫出演現代戲的她這次突然轉型吸引了眾人的注意,用海清的話來講就是「換換胃口」。
  • 海清是藝名嗎?海清的原名真名叫什麼改名原因
    作為《小歡喜》重要角色童文潔的扮演者,海清的各項動態都引起媒體關注。有的人可能知道,最早的時候,海清不叫海清,叫黃怡。海清這個名字,是她上大學之後才改的。然後,被她一直用到現在。黃怡為什麼改名海清,一起了解一下!  據悉,替海清改名的不是別人,正是她自己。也就是說,海清這個名字是她自己起的。
  • 「戲苑遊藝」臺灣文化部門力推傳統文化
    (圖取自臺灣文化部門網站)去年「戲苑遊藝」邀請重要傳統表演藝術、藝術大師、傳習藝生,於國定古蹟建築中展演,深獲各界好評。自今年十二月起至明年的三月份將陸續在新竹褒忠亭義民廟、屏東老七佳部落(石板屋聚落)、宜蘭碧霞宮、彰化鹿港新祖宮、臺北霞海城隍廟、臺南全臺祀典大天后宮等場地,接力推出六場精彩演出。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客家扛茶》演出。
  • 霹靂布袋戲:傳統劇種也酷炫
    注重文化底蘊和內在情感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強華是雲林黃氏家族布袋戲第四代傳人,他告訴記者,布袋戲受到喜愛,第一有文化底蘊和情感,第二有撲朔迷離、高潮迭起的故事,第三有細膩的人性刻畫,第四有唯美的造型,第五有強烈的視覺呈現。布袋戲起源於17世紀的福建泉州,屬於中國傳統偶戲中的傀儡戲,在閩南和潮汕地區廣為流傳,後隨大陸移民傳入臺灣。
  • 《大貓兒追愛記》開拍 海清慶生陳思誠喊「親愛的」
    人民網北京1月12日電 由海潤影視、新麗傳媒聯合出品,陳思誠、海清主演的職場勵志情感大戲《大貓兒追愛記》正在北京熱拍。11日,媒體探班恰逢主演海清生日,陳思誠專程從泰國趕回劇組,親手送上生日禮物的同時,還大方稱呼海清「親愛的」。 探班當天恰逢海清生日,出品方海潤影視、劇組特別在片場為她秘密籌備了一個生日會,總製片人陳國輝、導演田有良等主創及好友現身片場為海清送上豪華三層奶油蛋糕和生日祝福。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用英文系統介紹中國傳統文化故事(圖)
    近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英文版)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發行。該系列由國內資深英文媒體人張慈贇先生所著,共分《中國神話故事與三十六計》《中國歷史著述》《中國成語故事》《中國歷代著名繪畫作品鑑賞》《中國歷史人物》《中國古建築及其故事》六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