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多·舍費爾1960年9月10日出生在德國科隆,16歲時移民美國。代表作《小狗錢錢》。吉婭是一個普通的12歲女孩,在次偶然的機會,她救助了一隻受傷的小狗,並給它取名叫「錢錢」。沒想到,錢錢居然是一位深藏不露的理財高手,它改變了吉婭一家人的財富命運……教會你如何從小學會支配金錢,而不是受金錢的支配;如何像富人那樣思考,正確地認識和使用金錢;如何進行理財投資,找到積累資產的方法,早日實現財務自由!
如果你想富有,請把自己變成一個小孩。因為小孩子的框框最少,他們誠實、快樂、樂於學習。
並非困難使我們放棄,而是因為我們放棄,才顯得如此困難。
其實這跟喜不喜歡狗無關,他是因為不喜歡自己,所以也不願意讓別人過得快樂。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太多的人做事猶豫不決,就是因為他們覺得沒有完全弄懂這件事。真正付諸實踐要比純粹的思考有用多了。
第一,為別人解決一個難題,那麼你就能賺到許多錢;第二,把精力集中在你知道的、能做的和擁有的東西上。
第一,無論在什麼時候都不能把希望只寄托在一份工作上,它持續的時間不會像你設想的那麼長,所以你要立即尋找另一份替代的工作。
錢錢把頭枕在我的腿上,望著我。它根本不需要對我說什麼,它的目光已經對我說明了一切。它也不想離開我。
爸爸稍作推辭,說沒有必要付錢,可是金先生一定堅持要這麼做。我驚訝地發現,他說話的時候充滿了威嚴。我為每星期能去看他一次感到很高興。他和我認識的其他人是那麼的不同。
當你決定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必須在72小時之內完成,否則你很可能永遠不會再做了。
越是把注意力放在疼痛上,我就越會覺得疼。談論疼痛就像給植物施肥一樣。所以我很多年以前就改掉了抱怨的習慣。
等候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堂兄宣布說,「我們應該想一想如何利用這段時間。
你幹的活最多只值報酬的一半,另一半報酬源於你的想法和實施這個想法的勇氣。
要想過更幸福、更滿意的生活,人就得改變自身。這和錢無關,金錢本身既不會使人幸福,也不會帶來不幸。金錢是中性的,既不好,也不壞。只有當錢屬於某一個人的時候,它才會對這個人產生好的影響或者壞的影響。錢可以被用於好的用途,也可以被用於壞的用途。一個幸福的人有了錢會更幸福;而一個悲觀憂慮的人,錢越多,煩惱就越多。
恐懼總是出現在我們設想事情會如何不順的時候。我們對失敗的可能性想得越多,就會越害怕。而當你看著自己的成功日記時,你就會注意到那些成功的事情,自然而然也就會想到應該怎樣去做。
1、確定自己希望獲得財務上的成功。
2、自信,有想法,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3、把錢分成日常開銷、夢想目標和金鵝帳戶三部分。
4、進行明智的投資。
5、享受生活。
如果你沒有做今天這件事情,你就永遠不會知道,給自己一些壓力之後,你能夠做到些什麼。一個人覺得最引以為自豪的事情,往往是那些做起來最艱難的事情。這一點你千萬不要忘記。
挑選基金時的注意事項:
1、基金應該至少有10年歷史。假如它在這麼長時間內一直有豐厚的利潤,那我們可以認為,未來它也會運作良好。
2、應該選擇大型的跨國股票基金。這種基金在世界各地購買股票,以此分散風險,所以十分安全。
3、對基金的走勢圖進行比較。我們應該觀察在過去10年間哪些基金的年終利潤最好。
在一定通貨膨脹率下,我們的錢在多長時間後會貶值一半。按72除以3%的通貨膨脹率計算,得到24,就是說24年以後,你的錢只值現在的一半。
不要為失去的東西而憂傷,而要對擁有它的時光心存感激。
我們推崇一種聰明的、簡樸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說,寧願購買一件一流產品,也不要不停地買許多的二流產品。而且,不要僅僅因為一件產品的外觀不再時髦而新產品正在流行,就不斷追逐新鮮的東西。
生活質量不是由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產品堆砌而成的,而體現在一些別的方面,比如悠閒地享受一下生活,增進鄰裡關係,表達感情或者從事藝術性和創造性的活動。
股票是一家公司的股權證明——你可以購買這家公司的一份或若干份股權。每一份股權就是一張股票。如果公司贏利(賺錢),你就可以根據自己所擁有的股份數量,從公司的利潤中分得一部分。你的股份越少,分到的利潤就越少;股份越多,分到的利潤就越多。如果公司虧損,那麼你所持有的股票就會貶值。在這種情況下,你不應該急於賣出股票,而應該等待公司重新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