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蛇在秦嶺?難道秦嶺真的有蛇王?看了就知道

2020-08-20 每天都要按遙控器

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悠悠歲月長河孕育了豐富的神話故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傳說中的濁九陰據說就生活在秦嶺地區,而濁九陰就是一種體型巨大的蛇,動一動就能引得地動山搖。

《山海經》中對此物有所記載,說燭九陰體長千裡,目光所及猶如白晝。

雖然這是傳說,但是秦嶺地區確實蛇類繁多,有三十二種之多,其中七種為毒蛇,還有兩種非常大的蛇,一為烏梢蛇,一為王錦蛇。

王錦蛇也叫蛇王,體長最長能夠達到兩米五,重達二十斤,以鼠類和鳥類為食。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這種蛇本身不具有毒性,但是性情暴烈,極易發動攻擊。

烏梢蛇比王錦蛇稍小,體長在一米八左右,重量只有2斤左右,同樣沒有毒性,和王錦蛇不同的是,烏梢蛇並沒有很高的攻擊性,而且喜溫畏寒。

那麼它為什麼會生活在秦嶺地區呢?

眾所周知,秦嶺橫貫我國東西,秦嶺淮河一帶是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既能阻擋來自南方的暖溼氣流,又可以阻擋來自西北的寒流,冬季也能在零度左右。

獨特的氣候條件為蛇類提供了合適的生存條件,而且我國對秦嶺一帶的保護力度非常大,所以這裡的環境適宜野生動物的棲息繁育。

你怎麼看呢?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秦嶺最大的蛇有多大?
    秦嶺在哪兒? 秦嶺的名號有多大?相信幾乎沒有幾個人沒聽過,尤其是它的「華夏文明的龍脈」之稱!但是,主峰達到3771.2米的秦嶺在範圍上卻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 秦嶺之中最大的蛇有多大?
    起初是在地理課本上認識秦嶺的,因為秦嶺在地理上的意義很重要,它是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地理分界線,由此分界的南北兩方,無論是氣候、降水、植被還是人們的生活習俗皆有不同。秦嶺眾多的山脈中最高的是太白山,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說的正是太白山,太白山海拔3771米,是秦嶺山脈最高峰也是青藏高原以東的最高峰,雄踞華中。
  • 秦嶺有生靈 一隻秦嶺大熊貓的自述
    記者 李向紅文/圖我住在秦嶺深處,我是一隻來自秦嶺的大熊貓。聽老人們說,80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地球上。古人不了解我們,給我們起了好多名字,貔貅、貘、食鐵獸、猛氏獸、啖鐵獸等。經過數百萬年的變化,我們現在主要生活在秦嶺、岷山、邛崍山、涼山、大相嶺和小相嶺六大山系之中,範圍包括陝西、甘肅和四川三個省。
  • 「一地王錦蛇,十裡無毒蛇」,秦嶺「蛇霸」,究竟花落誰家?
    此外,秦嶺又被稱為華夏文明的龍脈所在,主峰高達3771.21米,位於陝西寶雞境內。作為國內腹地最大的一片山脈,秦嶺境內有著一片廣闊的生態環境。許多野生動物都棲息在這裡。雖然秦嶺境內沒有毒蛇,卻有許多蟒蛇。據悉,當時有家住風縣紅花鋪與油房溝的一位小夥伴在一次摘棗子時就碰到了這樣一條形態巨大的蟒蛇。
  • 秦嶺有生靈
    聽老人們說,80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地球上。古人不了解我們,給我們起了好多名字,貔貅、貘、食鐵獸、猛氏獸、啖鐵獸等。經過數百萬年的變化,我們現在主要生活在秦嶺、岷山、邛崍山、涼山、大相嶺和小相嶺六大山系之中,範圍包括陝西、甘肅和四川三個省。我的家族一直生活在秦嶺,被稱為「秦嶺亞種」,因為性狀的古老和原始,更為人們珍惜並倍加呵護。
  • 秦嶺雨蛙萌給你看
    近日,在秦嶺南麓佛坪縣,佛坪林業局工作人員蒲志勇在一處溪邊巖石上又見到了難得一見的秦嶺雨蛙。「2013年,我第一次在佛坪的山谷中發現秦嶺雨蛙。之後幾年,每到四五月份,我就能循著叫聲找到它們。最難得的是,今年5月我拍到了秦嶺雨蛙在交配。」蒲志勇說。
  • 保護秦嶺 | 秦嶺動植物的樂園
    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陝西秦嶺野外大熊貓約345隻(不含幼體),與10年前相比,野外大熊貓種群數量增幅達26.4%,增幅為全國最高。在全國有大熊貓分布的山系中,秦嶺大熊貓的棲息地面積和種群數量位居第三,但野外偶見率和野外種群密度居全國之首,平均10平方公裡就能遇見一隻大熊貓。
  • 保護秦嶺 | 山脈保護的「秦嶺模式」
    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蘊育了周秦漢唐四大鼎盛王朝及長安、洛陽兩大千年帝都,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徵。秦嶺發源了黃河第一支流渭河和長江最大支流漢江,是我國的中央水塔,也被譽為「綠色水庫」。截至目前,我省秦嶺範圍已建成各類自然保護地118個,佔總面積1/4以上。2.0版本——1999年起實行全面禁伐,全面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工程,秦嶺保護進入「全面修復」階段,秦嶺山林得到休養生息。
  • 「一地王錦蛇,十裡無毒蛇」,秦嶺的蛇霸,究竟花落誰家?
    此外,秦嶺又被稱為華夏文明的龍脈所在,主峰高達3771.21米,位於陝西寶雞境內。作為國內腹地最大的一片山脈,秦嶺境內有著一片廣闊的生態環境。許多野生動物都棲息在這裡。雖然秦嶺境內沒有毒蛇,卻有許多蟒蛇。據悉,當時有家住風縣紅花鋪與油房溝的一位小夥伴在一次摘棗子時就碰到了這樣一條形態巨大的蟒蛇。
  • 【元旦】保護秦嶺珍稀物種志願者招募!
    「秦嶺四寶」你也許聽過,但你真的近距離觀察過它們嗎? 何不抽出一天時間 約上小夥伴一起走進大自然 與大熊貓、金絲猴、朱䴉、羚牛獨處 當一天保護秦嶺珍稀物種的志願者 來收穫你第一張國際志願者榮譽證書吧!
  • 2020新生秦嶺大熊貓寶寶徵名啦!有機會現場看熊貓……
    4隻秦嶺「萌寶」面向社會各界徵名啦~ 有想法的朋友們快來投稿 說不定「國寶」的名字就和你有關!>有機會免費參觀秦嶺大熊貓 獲贈熊貓玩偶!
  • 野生動植物保護|陝西:20隻朱䴉在秦嶺北麓秦嶺國家植物園放飛
    本號訊(9月28日)為繼續擴大陝西秦嶺北麓野外朱䴉種群數量及分布範圍,實現種群持續健康發展。陝西秦嶺北麓朱䴉放飛活動近日在秦嶺國家植物園舉行。1981年,全世界只有秦嶺深處的陝西洋縣棲息著七隻朱䴉,秦嶺成為朱䴉的「諾亞方舟」。
  • 探尋秦嶺C位擔當:揭秘處在秦嶺食物鏈最頂端的野生動物金錢豹
    開欄語:2019年7月15日,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西安召開。經過一年的治理,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良好成效。那麼,秦嶺有哪些「寶貝」呢?秦嶺四寶大家都耳熟能詳,但還有很多「寶貝」也許你並不了解。今天起,我們推出系列報導,尋找「你所不知道的秦嶺之最」,探尋巍巍秦嶺中的「C位擔當」,展現秦嶺之壯美,呼籲全社會愛護秦嶺生態環境。
  • 探尋秦嶺C位擔當:揭秘處在秦嶺食物鏈最頂端的野生動物金錢豹
    開欄語:2019年7月15日,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西安召開。經過一年的治理,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良好成效。那麼,秦嶺有哪些「寶貝」呢?秦嶺四寶大家都耳熟能詳,但還有很多「寶貝」也許你並不了解。今天起,我們推出系列報導,尋找「你所不知道的秦嶺之最」,探尋巍巍秦嶺中的「C位擔當」,展現秦嶺之壯美,呼籲全社會愛護秦嶺生態環境。
  • 保護秦嶺|秦嶺野生動植物保護見成效~
    112月10日,參考消息刊發了《秦嶺野生動植物保護見成效》。文章如下:令人驚嘆的中國秦嶺——南北之間的天然分界線——近年來在野生動植物保護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據新華社報導,秦嶺主要位於中國西北的陝西省,面積超過5萬平方公裡,因有多種植物和野生動物而被稱為中國野生動植物的基因庫。當地林業部門的數據顯示,這座山脈有大約3800種種子植物和587種野生動物,其中112種是哺乳動物,418種是鳥類,39種是爬行動物,18種是兩棲動物。秦嶺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四個物種:大熊貓、金絲猴、羚牛和朱䴉,都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關愛秦嶺 | 保護秦嶺「精靈」,長安更美好
    秦嶺以自然景觀秀美生態資源豐富人文遺存眾多享譽海內外秦嶺不僅是西安的後花園更是各類野生動物天然的棲息地保護好秦嶺的生態環境更要保護好各類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秦嶺要從自身做起>今天,長安君帶大家看看保護秦嶺野生動植物第二期秦嶺野生動植物保護指南十一問圖片來源:pexels保護野生動物有哪些級別?
  • 這就是秦嶺
    在中國遼闊的版圖上有一條非比尋常的山脈氣勢巍峨地橫亙在中華大地上它的存在不僅改變了中國大陸的自然格局還帶來了強烈的「南北差異」小到喜歡吃甜粽還是鹹粽大到南方的柔和與北方的豪放都和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大秦嶺到底有多大?
  • 秦嶺,憑什麼成為我國的南北分界線?
    從初中開始學地理後,我們知道秦嶺山脈是廣袤的中國大地上,最為國人熟知的「標準參照物」,它的南北分界線,是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與800毫米等降水量線、一月份0度等溫線、溼潤和半溼潤分界線大致重合,因為秦嶺,全國形成了「南米北面」、「南船北馬」、「南澇北旱」的地理格局。
  • 陝西秦嶺北麓 朱䴉再次起飛 繼續擴大秦嶺北麓野外朱䴉種群數量及分布範圍
    如有需要,在冬季時節將進行投食、補飼,對不適應野外生存的個體及時採取救護收容。記者了解到,朱䴉是祖脈秦嶺生態保護的旗艦物種、標誌性動物,朱䴉文化是秦嶺生態文化靚麗的名片,秦嶺國家植物園是鑲嵌在祖脈秦嶺上的「生態明珠」,在中秋節、國慶節前,選擇在秦嶺國家植物園放飛朱䴉,有著特別的意義。
  • 陝西秦嶺北麓朱䴉放飛活動舉行
    為繼續擴大陝西秦嶺北麓野外朱䴉種群數量及分布範圍,實現種群持續健康發展,9月26日10時,陝西秦嶺北麓朱䴉放飛活動在秦嶺國家植物園舉行。在秦嶺國家植物園楓葉湖畔,20隻朱䴉被陸續放飛。林業部門為其中5隻佩戴衛星追蹤器,開展跟蹤監測,及時掌握放飛朱䴉的生存狀況,研究朱䴉覓食、繁殖、遷飛等規律。此次朱䴉放飛地秦嶺國家植物園,是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植被分帶最清晰、最具自然風貌的植物園,也是秦嶺北麓自然生態保護和生物多樣性最好最豐富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