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意思是一個孩子從小養成的習慣和品質會影響整個一生的發展方向。可見,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遠大的理想對孩子成長有多麼重要。今天要說的這位高考狀元名字叫王百洋,是2009年黑龍江理科高考第一名,同時,他以總分716分獲得了全國9個省II類卷考區的「狀元王」。
年僅16歲的王百洋以總分716分的優異成績被北京大學錄取,我們來看看他的求學軌跡,也許會從中受到一些啟發。由於特殊原因,王百洋小學曾經兩次跳級,只念了三年半。小學的前幾年王百洋是在哈爾濱度過的,在他上四年級的時候父母帶他去了大連,一開始新的學校裡老師建議他蹲級,他的父親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水平,經過學校測試後老師同意他直接跳級上五年級。
一年後他們全家又回到了哈爾濱,但這時候又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大連的小學是六年制,初中是三年制,而哈爾濱的小學是五年制。王百洋在大連算不上小學畢業,初中的老師建議他再讀一年小學。可在王百洋父親的堅持下,哈爾濱市松雷中學對王百洋進行了測試,結果王百洋以優異的成績成功上了初中。
由於跳了兩級,王百洋成了學校裡同級年齡最小的學生,高考那年他才16歲,卻考出了716分的高分,不僅是黑龍江省的理科狀元,獲得了全國9個省II類卷考區的「狀元王」。考上北大後,有人問他的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把孩子培養得如此優秀,他的父親說,其實我們對他影響不大,他主要是自學,不過從小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很重要,要講究學習方法,還有關鍵時刻我會替他把關。
王百洋父親的話有謙虛的成分,不過也大致說的是實情,他是一個自由職業者,他愛人是一名護士,所以在孩子教育這方面並沒有什麼優勢。他說,孩子從小就有過人的天賦,三四歲的時候就能識幾千字,還特別喜歡閱讀,對科普方面和歷史故事情有獨鍾,甚至對地圖冊也非常感興趣,所以他就買來很多此類書籍讓孩子閱讀。雖然他不懂教育,但他給了孩子一個很好的開端,培養了孩子早期的閱讀興趣和習慣,而這一習慣讓孩子受益終生。閱讀不僅能增長孩子的知識,更能提升孩子的修養,使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同時有益於其他科目的學習。
另外,百洋父親很早就發現孩子有數學天賦,他能做的也就是經常給孩子加油打氣。王百洋的自學能力很強,從小學到高中沒有上過課外補習班,只在初中時利用課餘時間學過數學。雖然王百洋的父母不能在學習上幫助他,可一直督促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講究學習方法,並且在小學兩次堅持讓孩子跳級,為孩子節省出了兩年寶貴的時間,這種大方向的把握和因材施教的理念,或許也正是王百洋始終能夠保持高效率學習的主要原因。
王百洋在學習上確實有過人之處,從小學到初中,他都學得輕鬆自如,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哈爾濱最著名的重點高中之一哈三中。學神的光芒是掩蓋不住的,高考時年僅16歲的他又以716分的成績勇奪「九省狀元王」。在我們為「別人家的孩子」嘖嘖稱讚時,在我們投去豔羨的目光時,我們也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樣的?自己有沒有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