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十大食肉恐龍排名,後續補充五種殺手

2020-10-10 花鳥魚寵生態圈

感謝廣大恐龍愛好者的提議和意見,今天我們對新版十大食肉恐龍在做一些後續和補充,歡迎大家繼續提供更多建議和看法。

一 滄龍

滄龍

滄龍最大的體長超過10米。身體細長,頭中等大小,頸短粗,尾與身軀等長。行動時身體作蛇狀扭曲。四肢鰭狀,起掌舵作用。前後足均為 多趾節結構。趾節較多者可達10枚。牙齒錐形,大而尖銳。

滄龍是古代海生爬行動物,生活在距今白堊紀晚期。滄龍為當時水中大型兇猛的攻擊性動物。滄龍類的化石,主要產自北美和歐洲,亞洲亦有少量記錄,中國尚無此類化石發現。

已知最小的滄龍類是Carinodens belgicu,身長3到3.5米,可能生活於岸邊的淺海,用它的球根狀牙齒捕抓軟體動物與海膽為食。最大的滄龍類是霍夫曼滄龍,最大體長17.3米,最大體重16噸。

蒼龍

1989年,發現了達拉斯蜥蜴化石,科學家們找到了它們演化的相關信息。科學家們對這個化石進行了復原,它們是距今9500萬年前的生物。因為受到陸地上更大更兇猛的恐龍的威脅,它們選擇了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海洋。過了300萬年,它們逐漸演化成了達拉斯蜥蜴。

又過了600萬年,他們從1米長的小蜥蜴逐漸演化成了15米的巨大滄龍。這就是科學家們對於滄龍的演化所做的推測。在滄龍的發展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的是溫暖的海水。海水裡豐富的食物來源為滄龍提供了一個極佳的生存環境,進而才展開了海洋霸主之路。

滄龍

滄龍在500萬年的時間裡將海洋中的競爭對手趕盡殺絕,可以說,它們是海洋生物中最為成功的掠食者,是遠古時期海洋中的霸主。

二 瑪君龍

瑪君龍又譯瑪宗格龍,意為「馬達加斯加的蜥蜴」,是獸腳亞目阿貝力龍科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末的馬達加斯加,約7000萬年前到6800萬年前。瑪君龍大約7米長,1.2噸重。

瑪君龍有一個特殊的頭顱骨,它們的頭顱骨又長又厚,表面粗糙不平。瑪君龍的口鼻部很短,前肢短小,後肢長而粗壯。瑪君龍的頭頂上有一個半球形角狀物,這種角狀物可能由角質構成,並由某種結構覆蓋瑪君龍的頭顱骨相當著名,如同其他阿貝力龍科的頭顱,瑪君龍的頭顱長度與高度比例較短,但沒有食肉牛龍那樣短。大型成年個體的頭顱骨長度約60到70釐米。前上頜骨使得口鼻部前端非常鈍,這是阿貝力龍科恐龍的典型特徵。

瑪君龍

科學家們提出瑪君龍與其他阿貝力龍科恐龍的獨特頭顱形狀,顯示出與其它獸腳類恐龍不同掠食習性。大多數獸腳類恐龍有長、低矮、狹窄的頭顱骨,阿貝力龍科恐龍的頭顱骨較高且寬,長度通常較短。其他獸腳類恐龍的狹窄頭顱骨可承受強壯咬合時的垂直壓力,但不適合承受扭轉力量。與現代哺乳類掠食者相比,大多數獸腳類恐龍可能使用類似犬科動物的方式獵食,使用長而狹窄的口鼻部多次咬傷獵物,使獵物變虛弱。

瑪君龍

阿貝力龍科恐龍,尤其是瑪君龍,可能改採用類似現代貓科動物的方式獵食,使用短而寬廣的口鼻部咬住獵物緊緊不放,直到它們被制服。瑪君龍的頸部較壯,且擁有結實的頸椎、交錯的頸部肋骨、骨化的肌腱、以及附著在脊椎骨與頭顱後方的強化肌肉。這些強化肌肉可使瑪君龍的獵物掙扎時,瑪君龍仍能保持頭部的穩定性。

瑪君龍

另一方面,瑪君龍的下頜兩側各有一個大型洞孔,特定關節間有滑液關節,可允許下頜的大幅度變形擴張,但不能達到蛇類的擴張程度。這些下頜特徵可防止瑪君龍嘴中的獵物掙扎時,下頜遭到破裂。下頜的前部牙齒比其他牙齒還要結實,可提供咬合時的支撐點;而瑪君龍的低齒冠牙齒可防止獵物掙扎時,將牙齒搖斷。它們的牙齒前側彎曲,而後側較直。這種牙齒結構可用來將獵物切碎,而非將獵物託在咬合的地方。雖然蜥腳類恐龍可能是瑪君龍的食物來源之一,它們最血腥的事就是同類相食,研究數據顯示,瑪君龍不僅僅以靠採摘植物為食的同類為食,有時也以自己的家族同類為食。相對於其他動物來說,恐龍之間的同類相食相對常見,但證據很少。

瑪君龍

三 食肉牛龍

牛龍

牛龍 又名食肉牛龍、肉食牛龍,屬於獸腳亞目角鼻龍下目的阿貝力龍科,是一類大型的肉食性恐龍。由於頭頂有兩隻觸角,顧名思義為牛龍,模式種薩氏食肉牛龍。食肉牛龍生活白堊紀末期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亞。

食肉牛龍是種擅長奔跑的高速掠食者,是已知的奔跑速度最快的大型恐龍,速度可達每小時60公裡,加上小腿較細、腦袋高、尾巴偏細、腿部極其長,也被稱為白堊紀的獵豹。根據唯一發現的一個很完整的骨架,食肉牛龍體長8米,體重3噸,臀高3米。

食肉牛龍

食肉牛龍全身上下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它頭上的那對尖角,但是這對尖角既不夠大,又不夠硬,所以食肉牛龍不太可能用它作為武器攻擊敵人。古生物學家猜測,這對尖角可能是食肉牛龍成年的標誌,它們隨著食肉牛龍的成長慢慢地長大,當這對角長到一定程度就證明食肉牛龍已經成年了。

牛龍骨骼化石

與體型類似的獸腳類恐龍相比,食肉牛龍的頭部小而短、寬;其他一些阿貝力龍科也具有類似的頭部。嘴部具有大量的小型鋸齒狀牙齒,適合撕咬獵物,並咬斷骨頭。短的口鼻部,具有更大的咬合力。科學家研究獸腳類恐龍咬合時的肌肉力學,以及咬合時的上下頜閉合速度,發現食肉牛龍有較快的咬合速度;而角鼻龍與暴龍的咬合速度較慢,但具有更大的咬合力。一些研究則指出,當獸腳類恐龍咬合時,連結上下頜的頜部關節可以減低咬合時的衝擊。

食肉牛龍

牛龍的腿非常長,是腿比例最長的食肉恐龍之一,所有食肉龍裡,牛龍可能只比同體長的矮暴龍矮一點點。科學家們推算,食肉牛龍的雙眼微微朝前,被認為有著一定程度的雙眼視覺,但並不是很好。推斷被認為是有助於其觀察獵物並快速尋找到獵物並鎖定獵物的位置,然後高速徑直向獵物衝過去,反覆用牙齒撕咬獵物的脖子,採取咬一口後躲開再咬一口的戰術,直到獵物因失血過多而死。此外,食肉牛龍的前肢演化的異常短小。估計是為了減輕阻力。食肉牛龍的前肢短小,與北半球的暴龍、特暴龍類似,但它們生存的大陸受到地理上的隔離,而且是不同科的恐龍,所以是平行演化的結果。

四 雙冠龍

雙冠龍

雙冠龍是生存於侏羅紀早期,又名雙棘龍、雙脊龍、雙嵴龍,雙冠龍長達6-7米,站立時頭部高約2.4 米。頭頂上長著兩片大大的骨冠,故名雙冠龍。身長約6-7米,體形修長。它們的頭頂上長有兩片半月形的骨質頂飾;部纖細,有許多細小而尖利的牙齒;前肢短小,後肢長而粗壯,用後肢行走,行動敏捷;尾巴長而有力,行走時能保持身體平衡。

雙冠龍的頭頂有兩個半月形的冠狀物,由前額一直延伸到頭骨後方,這是它們最顯著的特點,也是其得名原因。雙冠龍的頭冠很脆弱,不能當作武器使用。但是雄性雙冠龍的頭冠能在吸引異性的時候發揮重要的作用。

雙冠龍

頭顱骨的另一個特徵是前上頜骨與上頜骨之間有個凹陷區段,形成前上頜骨牙齒與上頜骨牙齒之間的缺口,類似棘龍科、鱷魚。它們的牙齒長,但齒根短。早期的假說根據這些牙齒特徵,而推測雙脊龍是食腐動物,因為前段牙齒不足以殺死獵物、咬起肉塊。雙脊龍能夠飛速地追逐草食性恐龍。比如全力衝刺追逐小型、稍具防禦能力的鳥腳類恐龍,或者體形較大、較為笨重的蜥腳類恐龍,如大椎龍等。在追到獵物後,會用長牙咬並同時揮舞腳趾和手指上的利爪去抓緊食物。2020年一項研究表明,雙冠龍擁有厚實的下頜骨,可以為雙脊龍帶來強大的咬合力,因此雙脊龍是兇殘的掠食者。

雙冠龍出現於1993年的電影《侏羅紀公園》與同名原著小說《侏羅紀公園》之中。在電影版本中,雙脊龍的頸部擁有可收縮的皺摺,類似褶傘蜥,而且能射出致盲毒液,使獵物失明且癱瘓,類似噴毒眼鏡蛇。但沒有證據可以顯示雙脊龍有這種行為。電影版的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將雙脊龍的體型縮減,成為身長1.5米,高度0.9米的小型恐龍。在電影的引述中則將這小型的雙脊龍解釋為幼年個體。

電影中的雙冠龍

在《侏羅紀公園》的小說版本中,成年雙脊龍的高度為3米長度為5米,沒有皺摺,但擁有毒性唾液,在咬傷獵物時派上用場。而公園的研究人員發現後,打算將它們的毒腺移除,但必須殺死這頭雙脊龍,而遭到公園的擁有者約翰·哈蒙德所反對。

五▪風神翼龍

風神翼龍

風神翼龍未成年的個體頭骨長1米,翼展達5.5米;成年個體的頭骨未曾發現,根據翅骨碎片來看,翼展至少有10~11米,重達500斤,這可是地球生命史來最大型飛翔的動物!風神翼龍的嘴巴又長又細,口中沒有牙齒;喙前端不是尖銳的,而是鈍的;它的眶前孔(位於眼眶前方的)巨大,差不多佔了頭骨全長的二分之一,這無疑對其大頭減輕了相當多的重量;風神翼龍頭上有脊冠,位於眼眶前上方,這區別於該屬其他翼龍如至浙江翼龍,它們頭上沒有脊冠;風神翼龍的脖子非常長,達2米多,由肩與頭之間有長型的肌腱和肌肉支撐;它的腿很長,有平衡大頭的作用。遠觀之,風神翼龍呈現了類似鶴或鸛的外表。

風神翼龍

到目前為止,古生物學家將這種遠古會飛的爬行動物稱為「有翼蜥蜴」或掠食性翼龍。風神翼龍是一種極為貪吃且行跡惡劣的生物,它們會吃掉任何能夠吞下的生物,一隻不到三百斤重的小霸王龍,便可被它當成一頓美食。

相關焦點

  • 最強十大食肉恐龍,戰鬥力排名
    最強十大食肉恐龍排名:棘龍、霸王龍、蠻龍、撒哈拉鯊齒龍我們在古生物的歷史認知上,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普遍認為:生活在6500萬年前的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達,我們對億萬年以前的恐龍世界有了更為全面的了解,而從最近被科學家發現的巨型食肉恐龍的化石上來看,霸王龍的「恐龍之王」的位置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大自然是可怕的,竟然孕育出了很多比暴龍更大、更可怕的食肉恐龍。下面我們就來根據最新考古探索給恐龍界的十位老大們做個排名。
  • 全新詳細版——史上最強十大食肉恐龍排名
    從平均體長上看大部分食肉恐龍都能超過霸王龍,但它們的體重通常只有霸王龍的50%至78%。在食肉恐龍中只有蠻龍和魁紂龍的體重能達到或接近霸王龍的90%。霸王龍平均體長12.2米,最長15米,平均體重8噸,最重14.85噸。
  • 第一名曾虐殺霸王龍 史上最強十大食肉恐龍
    第九名:西雅茨龍  西雅茨龍,是生活在美國的一種巨型食肉恐龍,生活在白堊紀中期到晚期的白堊紀,生存年代為9900萬年至9300萬年前的白堊紀森諾曼階,是目前發現最大的獸腳亞目和食肉恐龍之一,也是北美洲最大 的食肉恐龍之一,別名噬人龍、食人妖怪龍。
  • 地球史上最強恐龍排名,竟然不是霸王龍,是它!
    過去曾經有過許多的種,但目前唯一的有效種為勇士特暴龍(T. bataar),又譯勇猛特暴龍。特暴龍最長可達12米,最重7.5噸。和近親相比,特暴龍吻部較窄,腿雖然長但按照比例不如近親長,前肢比例是暴龍科裡最短小的,身體很粗壯。
  • 侏羅紀的莫裡遜組都有哪些大型食肉恐龍?
    因此,要弄清莫裡遜組有哪些大型的食肉恐龍,就要從侏羅紀晚期而且出土與北美洲的化石中尋找了。▲上圖為:莫裡遜組的三種大型恐龍,第一種為迷惑龍,第二種為巴洛龍,第三種為梁龍莫裡遜組的食肉恐龍們由於莫裡遜組是整個美洲出土恐龍化石最多的地質層,所以,無論是食草恐龍還是食肉恐龍的種類都有很多,下面我們就簡單的挑幾種有代表性的說一下。
  • 史前5種最奇特恐龍:長公牛角的食肉牛龍(圖)
    北京時間10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生活在數億年前的恐龍是地球上體型最龐大、最強壯的動物之一,但同時也是地球上最奇特的動物之一。很多恐龍外形看上去十分奇特, 然而,古生物學家卻認為,這些看似古怪的附肢和身體部位之所以進化出來,都有其特定用途,儘管有些部位進化的原因目前研究人員仍未搞清楚。
  • 澳洲發現大型食肉恐龍 足跡達80釐米
    澳洲發現的新型食肉恐龍高三米,後側的剪影為暴龍(澳洲廣播公司圖)古生物學家安東尼·羅米利奧(Anthony Romilio)表示,一種腳印達80釐米長的恐龍的發現使澳大利亞在恐龍研究領域躋身世界前列。羅米利奧博士稱:「我一直想知道澳洲的大型食肉恐龍到底在哪裡。」
  • 你不知道的身體奇怪的十大恐龍!
    你不知道的身體奇怪的十大恐龍!恐龍是遠古時的動物,它們長什麼樣,我們不知道,通過科學家的還原,我們大概了解到它們的模樣,究竟恐龍有哪些模樣,接下來,小編就帶你看一看身體奇怪的十種恐龍吧。秀頜龍已知的最小恐龍秀頜龍是恐龍家族中小巧玲瓏的種類,特徵與腔骨龍差不多。它的成年個體從頭的前端到尾的末梢,全長75釐米,軀幹部只有一隻母雞那麼大,無疑是恐龍家族中個體最小的成員,這種恐龍生活在侏羅紀。滑齒龍海生恐龍滑齒龍意思是"平滑側邊牙齒",是種肉食性海生爬行動物,屬於蛇頸龍目裡短頸部的上龍亞目。
  • 介紹陸地上幾種食肉恐龍:鯊齒龍單挑棘龍,誰的勝率大?
    化石分布於北美洲的美國與加拿大,是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霸王龍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到5.2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平均體重約9噸,(生態平均約7.6噸),最重14.85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55米。咬合力一般9萬牛頓—12萬牛頓,嘴巴末端最大可達20萬牛頓左右,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
  • 中國最大的食肉恐龍來自山東!
    中國最大的食肉恐龍來自山東!中國作為當今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古生物學特別是恐龍的發現和研究也是名列前茅。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發現了上百種恐龍,到底誰才是中國最大的食肉恐龍呢?01諸城的石破天驚諸城位於山東省濰坊市,在整個山東省的中部偏東南。
  • 迄今為止,地球上最兇猛的7種食肉植物,植物界的頂級殺手!
    食肉植物它們是吃一些小動物的植物。食肉植物的菜單包括昆蟲、小型水生獵物,如蚊子幼蟲和小魚、蝸牛等。全球大約有700種食肉植物,它們往往生長在土壤貧瘠的地方。下面將介紹7種最兇猛的「肉食性」植物,這些是植物界的頂級殺手,看完會令你大吃一驚! 1.
  • 森諾曼階有哪些大型食肉恐龍?
    那麼,這個時期有哪些大型肉食恐龍呢?我們一起來盤點幾種。而且南方巨獸龍正是森諾曼階的食肉恐龍,它的生存年代區間在距今1億年前-9200萬年前。作為南美洲當時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南方巨獸龍有著平均13米的身長以及9噸左右的體重。作為迄今為止發現的體型第三大的食肉恐龍,南方巨獸龍的實力不需要多說了。
  • 長江現兇猛食肉魚 網友直呼:和恐龍同時代
    長江現兇猛食肉魚 網友直呼:和恐龍同時代時間:2016-07-18 17:08   來源:東北網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長江現兇猛食肉魚 專家鑑定確認屬於外來物種-----來源:東北網 【長江現兇猛食肉魚】近日,長江現兇猛食肉魚事件被當地的漁民曝光出來,據悉,7月16日上午8時許,武漢新洲區雙柳漁業隊漁民張傳洲
  • 陸地十大食肉動物排名,陸地最大的食肉動物是北極熊嗎!
    十大陸地食肉動物有多強,哪種食肉動物最厲害,陸地上生活著許多大型食肉猛獸,由於生活環境和區域不同,導致它們演變出了各自的生存技巧,有獨行的、有群居的、有擅長偷襲的、有擅長正面進攻的,如果將所有食肉動物作比較,到底哪種動物戰鬥力更強,更兇猛呢?
  • 史前十大最強恐龍排名!第一霸王龍都不是他的對手!
    Top 10 西亞茨龍 西雅茨龍體長12.8米、臀高3.95米、體重8.7噸,是目前發現最大的獸腳亞目和食肉恐龍之一,也是北美洲最大的食肉恐龍之一,別名噬人龍、食人妖怪龍。
  • 十大被低估動物殺手 海豚團隊作戰捕獵(組圖)
    但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食肉動物可能被我所低估或忽視,它們的捕獵技巧非常神奇,卻是專家級殺手。隱肛狸好鬥的掠食者這是一種馬達加斯加島特有的食肉哺乳動物。成年隱肛狸約有2.5英尺長,長著和身體長度相仿的尾巴,這有助於它們敏捷地穿越樹木,捕捉狐猴和其他動物。它們還是一種好鬥的掠食者,好像用一天時間來掠食,這表明它們是機會主義掠食者。
  • 恐怖動物「魔鬼巨鱷」真的是恐龍殺手嗎?
    巨鱷最初被歸入恐鱷屬,種名內華爾恐鱷。2005年,古生物學家在委內瑞拉的尤拉馬科組,發現了新的屬於普魯斯鱷化石,其頭骨長達1350毫米。2006年,普魯斯鱷屬的第三個種被命名為米蘭達普魯斯鱷。普魯斯鱷屬內一共有三個種,全部發現於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及周邊地區。
  • 史上最強恐龍排名前四,第一名完虐霸王龍,體型巨大無比!
    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普遍認為:生活在6500萬年前的霸王龍是有史以來最大、最兇猛的陸地食肉恐龍。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達,我們對億萬年以前的恐龍世界有了更為全面的了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下:史上最強恐龍排名前四,第一名完虐霸王龍,體型巨大無比!
  • 霸王龍並非恐龍世界唯一的統治者,這五種恐龍也不可小覷
    在恐龍稱霸地球的1.6億年時間裡,所出現的恐龍種類繁多,雖然並不是每一個恐龍都有著像霸王龍一樣威猛的名字,但卻有一些恐龍在力量或體型上能夠媲美甚至超越霸王龍,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棘龍了。棘龍和霸王龍一樣,都是肉食性恐龍,霸王龍是大型肉食性恐龍,而棘龍則是地球歷史上已知的最大肉食性恐龍。是的,棘龍的體型超越了霸王龍。
  • 動物界的十大超級「變態殺手」:螳螂會吃掉自己的「男伴」
    動物界的十大超級「變態殺手」:螳螂會吃掉自己的「男伴」時間:2016-06-13 14:01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動物界的十大超級變態殺手:螳螂會吃掉自己的男伴 我們一般所說的危險動物,指的是那些兇猛的食肉動物,例如:老虎、鯊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