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選舉「網絡戰」升級 社交媒體選家必爭

2021-01-11 華夏經緯網

 「婉君(臺灣流行語,意為網軍),快來給我點讚!」這是臺灣選舉各路候選人共同的心聲。自從柯文哲利用「網絡營銷」一舉選上臺北市長,網際網路在島內選舉中的作用更為凸顯。

  當今世界,社交媒體的功能不斷拓展,企業用它來營銷商品,政治人物用它推廣理念或助選。目前這股浪潮正在臺灣發酵。2016年臺灣選舉的主戰場,已悄然轉向虛擬的網絡空間,相關政治人物紛紛放低身段與選民套近乎,以期贏得更多網民的選票。

  「網絡輿情」

  全天運作

  社交媒體臉書(Facebook)在臺灣很流行。據統計,臺灣有1500萬臉書活躍用戶,其中1200萬每天都會使用,用戶黏著度高達80%。這群人不論是處在常發狀態的用戶,還是不發言的潛水者,都是不可忽視的「票源」。

  為了贏得更多支持,藍綠兩黨不停出招。較早運用社交媒體聚攏政治力量的民進黨,對社交媒體的應用顯得更得心應手。島內有說法:網絡戰「藍是1.0版,民進黨已升級到3.0版」。

  2009年,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下令成立網絡部,選用「神秘高人」擔當主任。目前已發展成用3個部門統籌網絡輿情。輿情部監看電視新聞、網絡實時新聞、談話節目;媒體創意中心收集臉書、PTT(臺灣最大的網絡社區)等網絡信息;新聞部接收所有訊息回報並分析是否立即處理。3個部門幾乎24小時運作,一旦發現不利於該黨候選人的言論,立即給予澄清或反擊。

  這次選戰,蔡英文還讓陳水扁「文膽」林錦昌牽頭的專業團隊幫她經營臉書。不同於2012年參選時正襟危坐談政見或簡單轉發新聞稿,其內容現在更多元化。蔡英文臉書同樣還是會談政見,但多用照片、簡潔有力的口號、講故事的方式來傳播。上個月訪美期間,蔡英文還特地落腳位於舊金山的臉書總部,從臉書副總裁施拉吉處獲得「教戰守則」。

  同時,民進黨還不遺餘力培養「網絡青年軍」。這群被稱為「綠林軍」的青年在社交媒體上充當「輿論主攻手」,只要有不利該黨的新聞出現,便一哄而上,把自己的人氣「刷」上去。

  反觀「百年老店」國民黨,其2016候選人洪秀柱也表示,「網絡戰」是重要戰略之一。但目前國民黨只有人數不多的小團隊,搭配不固定的十幾名志工輪班,撐起其網絡宣傳,從YouTube政見發表、公布計劃到臉書粉絲頁,都由這些人完成。

  「百年老店」

  奮起直追

  近年在島內政治議題「網絡戰」的攻防中,國民黨教訓多於戰利。去年發生的反「服貿」運動,就給馬英九上了一課。

  臺灣去年3月發生反「服貿」學生佔領「立法院」事件。學生通過網絡實時指揮控制「兵力」,搭建現場實況轉播平臺,動員社會人士直接參與學運。臺當局採取輿論反制措施,卻效果不彰。重重壓力下,馬當局疲於應付。

  去年底的「九合一選戰」,國民黨同樣沒打好「網絡戰」,反而讓「素人」柯文哲笑到了最後。柯的「網絡戰」5人小組是分析大數據的高手,他們從1400萬人次的臺灣臉書用戶中,從點了6億個贊的海量數據中,進行大數據分析,精準發現是誰在罵你、誰在挺你,尋找支持者,影響冷感者,化解危機,打擊對手。

  後來臺當局開始內部檢討,認為不熟悉新媒體運作是喪失話語權的主要原因。為改變「一路挨打」的局面,臺行政當局成立新媒體小組,推動相關工作。去年底,臺當局指派原「科技部長」張善政接任「行政院副院長」,希望藉助他對網絡的熟悉,讓臺當局在施政上和民眾能有更好的溝通,同時邀集網絡上「大神級」人物幫政務官上課。新上任的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賴士葆則在社交媒體上規劃了一系列「UPolicy挑戰政策」公聽會,希望通過網絡直播方式聆聽「婉君」心聲。

  「保密防諜」

  大戰升級

  信息新技術不僅帶來便利,也帶來風險。臺灣選戰中,光會在新媒體上「攻擊」還不夠,還要善於信息「防守」。

  據臺灣媒體報導,不久前民進黨中央硬碟和官方網站曝出被黑客入侵,蔡英文行程、內部溝通信件等重要文件外洩。為了防止「災情」再次發生,他們想出各式網絡「防守」方法,裝扮成一個公司在運作,例如給黨主席蔡英文取代號為「董事長」,黨中央叫「總公司」,新聞輿情部為「吵架部」、婦女發展部為「少女部」等,宛如一場網絡「諜戰」。

  去年島內學運的組織者也注重信息的保密。他們在交流關鍵信息時,不用常見的臉書與LINE等即時通信軟體,而使用FireChat和TOX程序——FireChat具有短距離離線通信(off-the-gird)功能,TOX具有文字信息加密功能,使有關機構不易掌控學運內部的決策與指揮情況。

  島內「婉君」壯大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尤其臺灣是個民粹泛濫的社會。有學者指出,社交媒體讓更多臺灣年輕人參與政治,當激情主宰了政治過程,政策就難以避免多變而極端。從這個角度看,臺灣2016選舉要避免的是:「網絡戰」演變成參選者競相昧著良心討好網民,民粹之風愈刮愈盛,政治變得不分是非,走向惡質。本報記者  汪靈犀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焦點

  • 媒體指臺灣「立委」選舉結果是「大選」風向標
    媒體指臺灣「立委」選舉結果是「大選」風向標 2008年01月07日 11: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一月六日,距臺灣「立委」選舉不到一周,選戰日趨激烈。各政黨和侯選人紛紛加強文宣造勢,在一些交通要道的路口旁邊加插文宣旗幟。
  • 蔡英文在社交媒體發文自誇,林濁水:臺灣恐怕傷心的人會不少
    綠營媒體只能將她與美方一名將領的見面視為「重要突破」,但被其他島內媒體揶揄這種說法實在過於牽強。回到島內的蔡英文立即要面對與曾經的戰友、臺灣前「行政院長」賴清德的黨內廝殺。所以,蔡英文最近一段時間的「拉美抗中」舉動被廣泛解讀為想用「美國牌」提高自己的支持率。畢竟,她能打的「牌」太少了。
  •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結果揭曉
    2018/11/26 00:14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王一川 瀏覽:14272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於24日進行投票,選舉產生22個縣市的縣市長、議員以及鄉鎮長、
  • 臺灣選舉的三種「顏色」
    臺北、新北兩市市長選舉中,藍綠比拼仍然是不變的主色調 資料照片  臺灣社會政治生態是有顏色的,這一點,即便對於還沒遊歷過寶島的大陸民眾來說,似乎也都知道一些臺灣的政治顏色主要有兩種——藍色和綠色,代表國民黨和民進黨。兩黨顏色不同,其核心價值亦不同,因此,藍綠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淺藍、深藍、淺綠、深綠或是泛藍、泛綠就被用來代指不同的政治群體。  島內每逢選舉,上演的是藍綠爭鋒的戲碼。然而,看懂臺灣選舉的「顏色」,只看「藍、綠」,還遠遠不夠。
  • 臺灣選舉後第一次,來了
    臺灣選舉後第一次,來了 2020-01-17 1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臺灣選舉的三種「顏色」(臺北傳真)
    臺灣的政治顏色主要有兩種——藍色和綠色,代表國民黨和民進黨。兩黨顏色不同,其核心價值亦不同,因此,藍綠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淺藍、深藍、淺綠、深綠或是泛藍、泛綠就被用來代指不同的政治群體。   島內每逢選舉,上演的是藍綠爭鋒的戲碼。然而,看懂臺灣選舉的「顏色」,只看「藍、綠」,還遠遠不夠。
  • 蔡英文辭去黨主席、民進黨選舉慘敗!臺灣「九合一」為何翻天?
    24日晚9時許,臺灣「九合一」選舉票還沒開完,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已在電視上宣布辭去民進黨主席。這場被視為2020年前哨戰的島內大型選舉,民進黨輸到脫褲子,本來一片綠油油的臺灣政治版圖,一夜之間幾乎全成藍色。據臺灣當局選務主管機關的票數統計,在22個縣市長中,中國國民黨從原本的6席變成15席,民進黨從原來的13席變成6席,另有1席為無黨籍。
  • 臺灣「九合一」選舉焦點在哪裡?
    臺灣「九合一」選舉焦點在哪裡?2014-11-27 15:36:03來源:廈門日報作者:責任編輯:王詩堯   後天就是「九合一」選舉投票日,候選人最後幾天的戰況進展如何,相關選民要領幾張票、選哪些職位都成焦點
  • 美國國會騷亂是如何在社交媒體上發動的?
    在2020美國大選後的幾周,一位名叫蒂姆·吉奧內(Tim Gionet)的網絡煽動和白人民族主義者,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幾段視頻,時長共達數小時。在視頻中他反覆警告和威脅說,如果總統選舉結果沒有被推翻,將會發生騷亂,甚至更糟的事情。 這些視頻十分具有煽動性。
  • 【臺灣趴趴走】臺灣選舉的「下跪政治學」
    稿件請寄zhao_wang99@yahoo.com 2012年1月13日晚,對很多人來說只是普通不過的夜晚,但是對於數以千萬計的臺灣選民來說,卻是一個特殊之夜。筆者當時正在臺北,望著凱達格蘭大道造勢晚會上洶湧的人群,如雲的旗幟,一陣陣的狂呼,思緒萬千。選民的情緒陷入狂熱中,似乎湧動著不安的躁動。在這個「總統」選舉結果揭曉的前夜,將會上演怎樣的「最後瘋狂」?
  • 國臺辦回應惠臺31條、臺灣「九合一」選舉等熱點
    中新網11月14日電 國臺辦14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馬曉光就惠臺31條措施落實、臺灣向美採購軍艦入列、臺灣「九合一」選舉等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馬曉光表示,在當前兩岸關係形勢下,兩岸同胞要共同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正確道路,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 臺灣2020年選舉唯一「直球對決」激烈上演
    提示:點擊上方"海研智庫"↑免費訂閱本刊距離2020年1月11日舉行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僅剩
  • 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胡凌瑋:臺灣中間選民決定2020選舉結果
    隨著臺灣社會政治生態的變化,特別是2005年臺灣「立法委員」選舉辦法的改變,使得藍綠對決的選舉現象,作為臺灣社會轉型中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逐漸淡化,臺灣社會內部中間選民逐漸成長,並且成為影響臺灣各項選舉結果、影響臺灣社會政治生態的關鍵力量,進而成為影響兩岸關係走向不可忽視的力量。
  • 藍黨主席選舉「郝吳柱」?郝:無助的是臺灣人民
    華夏經緯網1月1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國民黨下屆黨主席選舉,包含現任黨主席洪秀柱、黨副主席郝龍斌與前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吳敦義三人先後宣布參選,三強鼎立格局確立,卻讓黨員憂心「天下大亂」,臺北市議員徐弘庭更戲稱「郝吳柱」(好無助)。郝龍斌今天透過臉書表示,真正無助的是臺灣人民。
  • 2020年臺灣「立委」選舉複雜詭譎
    李雯心臺灣地區2020年「二合一」選舉進入衝刺階段,除了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競爭激烈外,各黨也在努力爭取「立委」席次最大化。目前,各政黨區域「立委」的參選人選及不分區「立委」的名單逐步底定,選情已快速升溫。
  • 臺灣選舉的「四大雷區」了解一下!
    選情一直「卡卡卡」的民進黨臺北市長參選人姚文智最近靈機一動,抱出自家的愛貓Togi與同黨市議員參選人拍攝選舉定妝照,試圖討好熱愛動物的選民。沒想到的是,創意是好的,但結果是慘的,一不小心,姚文智被「貓奴」罵到要懷疑人生。
  • 問政智庫 | 臺灣「九合一」選舉在即,臺中高雄成爭奪焦點
    距11月24日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僅有不到一個月,國民黨、民進黨、「白色力量」等勢力圍繞選舉激烈角逐,選情日益激烈。大眾傳媒一致認為,此次選舉是民進黨執政的期中考、2020年「大選」的前哨戰,也是國民黨能否止跌回升的關鍵之戰,選舉結果牽動臺灣政局走向。
  • 臺灣行政部門遭國民黨質疑:對選舉冷淡 防線真空
    「行政院長」毛治國。(資料照)   臺灣2016「大選」已淪為國民黨生死保衛戰,相較於黨務系統展開動員,臺灣行政部門至今還是冷吱吱,政務官助講團等不見輔選行動,行政系統輔選怠速,讓藍營選戰防線出現一大片真空。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日前「總統府」高層會報上,黨主席朱立倫、秘書長李四川都曾反應,直接點名行政系統應加強輔選力道。
  • 人大臺灣團開放日 臺籍代表回應媒體關注熱點
    ,就兩岸媒體近期關注的熱點做了回應。「人大臺灣代表團主要工作是維護臺胞權益」……3月10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臺灣代表團舉行媒體開放日,就兩岸媒體近期關注的熱點話題做出解答。  人大臺灣代表團是一個什麼樣的團?  人大臺灣代表團是一個什麼樣的代表團,許多媒體都很關心這個問題,對此,出生在臺北的臺籍人大代表陳雲英做了解讀。
  • 臺灣的選舉創意又來了 守護"民主"抓田鼠
    臺灣的選舉創意又來了 守護"民主"抓田鼠 2015年12月14日 15:18:00  來源:中國臺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