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黨主席選舉「郝吳柱」?郝:無助的是臺灣人民

2021-01-16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1月1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國民黨下屆黨主席選舉,包含現任黨主席洪秀柱、黨副主席郝龍斌與前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吳敦義三人先後宣布參選,三強鼎立格局確立,卻讓黨員憂心「天下大亂」,臺北市議員徐弘庭更戲稱「郝吳柱」(好無助)。郝龍斌今天透過臉書表示,真正無助的是臺灣人民。

據報導,郝龍斌說,自民進黨「執政」後,觀光客變少了、訂單消失了,有朋友就反映,大家好擔心的是不是又要重演民進黨上次「執政」時經濟被孤立的無助狀況?

郝龍斌質疑,蔡英文告訴我們不能再過於「傾中」了,所以要發展新南向政策;又告訴我們陸客不來沒關係,我們還有日本韓國的觀光客。但結果呢?新南向的商機在哪裡?觀光區從「萬人空巷」,變成「萬巷空人」,臺當局有在意嗎?

郝龍斌表示,根據今年「觀光局」預估,今年的來臺總旅客人數減少40萬人;在無情真實的未來事件預測中,陸客也將減少約70萬人,而這只是民進黨「執政」的第一年。郝龍斌質疑,面對撐不住的觀光產業,臺當局的解套方式居然只是協助大家去貸款,這樣的「政府」是不是讓人民好無言也好無助?

 

 

 

 

 

 

責任編輯:張暉

相關焦點

  • 旺報:蔡主席請不要呼嚨人民
    臺海網2月20日訊 據臺灣《旺報》報導,全文如下: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臉書上刊出「開創一個真正屬於人民的時代」,正式投入2016年民進黨「總統」初選。蔡主席在這一篇文章中,強調自己不是陳水扁,她出來競選不是要把臺灣帶往民進黨的時代。
  • 臺灣行政部門遭國民黨質疑:對選舉冷淡 防線真空
    「行政院長」毛治國。(資料照)   臺灣2016「大選」已淪為國民黨生死保衛戰,相較於黨務系統展開動員,臺灣行政部門至今還是冷吱吱,政務官助講團等不見輔選行動,行政系統輔選怠速,讓藍營選戰防線出現一大片真空。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日前「總統府」高層會報上,黨主席朱立倫、秘書長李四川都曾反應,直接點名行政系統應加強輔選力道。
  • 民進黨主席選舉呈現「英派」「反英派」對戰
    卓榮泰(左圖)、遊盈隆(右圖)臺灣「九合一」選舉中民進黨慘敗,黨主席蔡英文請辭負責。據香港「中評社」報導,民進黨主席補選有「行政院秘書長」卓榮泰、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登記參選,形成了「英派」、「反英」之戰。
  • 2020年臺灣「立委」選舉複雜詭譎
    李雯心臺灣地區2020年「二合一」選舉進入衝刺階段,除了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競爭激烈外,各黨也在努力爭取「立委」席次最大化。目前,各政黨區域「立委」的參選人選及不分區「立委」的名單逐步底定,選情已快速升溫。
  • 民進黨主席選舉對手批蔡英文對話大陸是「棄獨」
    前臺北縣長尤清要與蔡英文爭奪民進黨主席。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環球網5月17日消息,民進黨黨主席選舉將於本月23日進行黨員投票,尋求連任的現任主席蔡英文近日與前臺北縣長尤清於臺灣公共電視臺舉行政見發表會,過程中雙方火藥味十足,尤清痛批蔡英文與大陸對話違背民進黨「臺獨黨綱」。蔡英文則回應表示,民進黨將在「和平交往」與「主權獨立」的原則下,發展務實的對大陸政策。
  • 臺灣選舉花費巨大 選臺北市長要花10億元?
    雖然離臺灣「九合一」選舉的投票日還有近3個月,但從8月27日受理登記以來,這場爭奪島內地區大權的選戰已經鬧哄哄開鑼。昨天參加登記的政客尤其多,因為他們認為「28」是個吉利的數字。今年臺灣政客們作秀拉票的方式又推陳出新了,但島內輿論顯示,經年累月的藍綠之爭已經讓不少民眾失去耐心,一場大雨更是「橫掃民進黨執政縣市」。「200萬的選舉保證金會太高嗎?」
  • 蔡英文尤清競爭黨主席 政見發表會交鋒
    臺海網5月15日訊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和前臺北縣長尤清今天在民進黨主席政見發表會上交鋒,尤清質疑她與前「總統」陳水扁切割,蔡英文反擊指民進黨支持阿扁司法人權時,沒聽過尤清講過任何一句話。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民進黨主席選舉23日舉行黨員投票,蔡英文與尤清2名參選人下午在政見發表會上闡述理念。
  • 國際奧委會明年3月選舉新主席 巴赫謀求連任
    國際奧委會瑞士當地時間7日召開執委會視頻會議,宣布第137次全會將於明年3月10日至12日在希臘雅典舉行,屆時將選舉主席。在今年7月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36次全會上,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宣布謀求連任。在7日的執委會會議上,巴赫在討論主席選舉的環節中迴避,該議題由國際奧委會第一副主席阿妮塔·德弗朗茨主持。會議同意在今年11月30日之前公布新主席的候選人。為了不影響延期一年的東京奧運會,並確保領導層順利交接,明年3月全會當選的新主席將在東京奧運會閉幕式之後次日(2021年8月9日)上任。為了確保競選期間奧林匹克原則佔據主導地位,本次主席選舉規則與2013年選舉所採用的規則相同。
  • 臺立法機構「召委」選舉,藍黨團總召:審慎樂觀
    @銳看臺灣報導臺灣「立法機構」今將舉行各「委員會召委」選舉,臺灣民眾黨、時代力量黨等小黨對於部分「委員會召委」席次至關重要,國民黨「立院」國民黨團總召林為洲表示,有跟小黨努力談過,國民黨「立委」自己如果不要投錯票的話,會有一定成果,他審慎樂觀。
  • 臺灣「立委」選舉:民進黨61席過半,國民黨38席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1月11日晚,2020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選舉結果出爐,蔡英文獲得連任,得票817萬餘張,得票率為57.1%。另兩組候選人中,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張善政得票552萬餘張,得票率為38.6%;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餘湘得票60萬餘張,得票率為4.3%。   同時舉行的臺灣地區民意代表選舉結果也於當晚揭曉。
  •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結果揭曉
    2018/11/26 00:14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王一川 瀏覽:14272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於24日進行投票,選舉產生22個縣市的縣市長、議員以及鄉鎮長、
  • 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胡凌瑋:臺灣中間選民決定2020選舉結果
    隨著臺灣社會政治生態的變化,特別是2005年臺灣「立法委員」選舉辦法的改變,使得藍綠對決的選舉現象,作為臺灣社會轉型中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逐漸淡化,臺灣社會內部中間選民逐漸成長,並且成為影響臺灣各項選舉結果、影響臺灣社會政治生態的關鍵力量,進而成為影響兩岸關係走向不可忽視的力量。
  • 臺灣「九合一」選舉開戰 基隆新竹藍營分裂已成定局
    本月1日-5日,臺灣史上最大規模選舉,2015年年底「九合一」選舉,進入「登記參選周」,國民黨多處「陣營」已經出現分裂。基隆市議長黃景泰昨日宣布退出國民黨,以無黨籍身份登記參選基隆市長,並自比三國時代的梟雄曹操,終將「一統天下」;新竹縣前縣長鄭永金昨登記參選,重現20年前鄭永金與邱鏡淳之爭。「九合一」選舉受理候選人登記第二天,基隆、新竹縣兩地藍軍同步宣告分裂。
  • 臺灣選舉的三種「顏色」
    臺北、新北兩市市長選舉中,藍綠比拼仍然是不變的主色調 資料照片  臺灣社會政治生態是有顏色的,這一點,即便對於還沒遊歷過寶島的大陸民眾來說,似乎也都知道一些臺灣的政治顏色主要有兩種——藍色和綠色,代表國民黨和民進黨。兩黨顏色不同,其核心價值亦不同,因此,藍綠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淺藍、深藍、淺綠、深綠或是泛藍、泛綠就被用來代指不同的政治群體。  島內每逢選舉,上演的是藍綠爭鋒的戲碼。然而,看懂臺灣選舉的「顏色」,只看「藍、綠」,還遠遠不夠。
  • 臺灣選舉「網絡戰」升級 社交媒體選家必爭
    「婉君(臺灣流行語,意為網軍),快來給我點讚!」這是臺灣選舉各路候選人共同的心聲。自從柯文哲利用「網絡營銷」一舉選上臺北市長,網際網路在島內選舉中的作用更為凸顯。  當今世界,社交媒體的功能不斷拓展,企業用它來營銷商品,政治人物用它推廣理念或助選。目前這股浪潮正在臺灣發酵。
  • 【臺灣趴趴走】臺灣選舉的「下跪政治學」
    稿件請寄zhao_wang99@yahoo.com 2012年1月13日晚,對很多人來說只是普通不過的夜晚,但是對於數以千萬計的臺灣選民來說,卻是一個特殊之夜。筆者當時正在臺北,望著凱達格蘭大道造勢晚會上洶湧的人群,如雲的旗幟,一陣陣的狂呼,思緒萬千。選民的情緒陷入狂熱中,似乎湧動著不安的躁動。在這個「總統」選舉結果揭曉的前夜,將會上演怎樣的「最後瘋狂」?
  • 韓國瑜是2022縣市長選舉刺客 國民黨主席之爭:江啟臣PK朱立倫
    據臺媒報導 國民黨預計在7月改選黨主席,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潘兆民認為,黨主席仍是現任主席江啟臣與前主席朱立倫的競爭,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參選國民黨主席的機率低,他認為,韓國瑜會是國民黨徵戰2022年縣市長選舉的刺客。
  • 臺灣選舉後第一次,來了
    臺灣選舉後第一次,來了 2020-01-17 1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臺灣主要政黨簡介:泛綠陣營
    1.發展歷史[編輯] 黨外時期 民主進步黨於1986年在臺北圓山大飯店成立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因中國大陸發生國共內戰失敗後撤退到臺灣作為根據地,之後宣布「戒嚴」長達三十餘年(1949年-1987年),人民的自由民主權利受到一定限制,但仍有部分黨外人士(即非國民黨人士)爭取民主與參與政治的權利。
  • 石家莊解碼:新中國第一個由人民選舉的市政府誕生記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新中國成立65周年、「開國之城」石家莊解放67周年,中新網記者在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會址石家莊「人民影院」進一步了解到,1949年3月到8月,石家莊市首屆人民代表大會也在這裡召開,新中國第一個由人民選舉的市政府在這裡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