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個月,
30歲的男子小林(化名)
常排出白色的小蟲,
他懷疑自己長了寄生蟲。
9日,他經過吃南瓜子、
服檳榔水等獨特的中藥驅蟲措施,
排出了一條絛蟲,
長達2.9米。
孟超肝膽醫院感染科劉路副主任醫師說,小林感染了牛帶絛蟲,可能是他在衣索比亞務工一年多,常吃半生不熟的牛肉引起的。
今年,該院已接診3名帶絛蟲感染患者,其中一名是福建人,經常吃燒烤,可能吃了未煮熟或檢驗檢疫不過關的肉類。因此,她提醒食物要煮熟了再吃,不要吃生的、半生不熟的肉類,平時,切菜的刀和砧板也要生熟分開。
小林是莆田人,在衣索比亞務工,國慶節前,他找到孟超肝膽醫院。他說,近5個月,他發現自己排出的糞便裡有白色蟲子,一節一節的。他懷疑自己長了寄生蟲,但他沒有不適,就沒有治療。
當時,劉醫生推斷,小林可能感染了絛蟲,但無法判斷是牛帶絛蟲還是豬帶絛蟲。如果是牛帶絛蟲,通常,人體內就一條,直接驅蟲就行;如果是豬帶絛蟲,可能不止一條,蟲卵變成囊蟲,會寄生在人體各處,如肌肉、大腦,如果盲目驅蟲,可能引起炎症以及變態反應,甚至腦水腫等。
醫生建議小林趕緊住院,並做了腦部磁共振,確認他的腦部沒有絛蟲幼蟲。可以驅蟲了!10月9日,小林開始吃瓜子、服檳榔水,以及大量飲水。2個多小時後,蟲子排出來了。醫生把蟲子撈出來,放在快餐盒裡,送往檢驗科,確認這是一條牛帶絛蟲,並找到了頭節,這意味著一整條蟲子都被逮住了。
小林很納悶,為啥會長絛蟲?
醫生推斷,衣索比亞位於高原地區,當地人經常吃豬肉、牛肉,大多半生不熟,小林如果吃了含有蟲卵的生肉,就容易感染帶絛蟲。
通常,牛帶絛蟲的壽命可達20~30年,在成長的過程中,成蟲會自行脫落孕節片,就像壁虎斷尾一樣,剛脫落時,孕節片活動力強,並隨人體糞便排出體外,就是小林看到的乳白色、會動的「小蟲」。
帶絛蟲蟲體會寄生在人的腸道內,與人類搶食,引起腹瀉、營養不良等,還可能引起腸梗阻、腸出血、腸穿孔。如果是豬帶絛蟲,它的一些幼體進入腦內,會導致更嚴重的傷害,如引起腦囊蟲病等。
責任編輯:張琳(EN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