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絨絨蟻蜂防禦手段多樣:幾乎無天敵

2020-12-04 中國青年網

  蟻蜂跟螞蟻很像,雌性蟻蜂的外形就像覆蓋著密集絨毛的大型螞蟻,絨毛的顏色各異,有黃、橙、紅、白、黑等多種顏色。在大多數蟻蜂物種中,雄性往往其貌不揚。它們與長有鮮豔絨毛的雌性差別很大,甚至很難分辨出哪只雄性與哪只雌性是一對。圖為一隻薊絨蟻蜂。

  不同的蟻蜂物種已經演化出了相互模仿的能力。通過在外觀上模擬鄰近的其他蟻蜂,這些獨居的動物找到了一種提高數量優勢的方法。不明就裡的掠食者可能會嘗試捕食蟻蜂,但很快它就會嘗到苦頭,並且記住蟻蜂的顏色,保證下次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蟻蜂還有一個大殺招——讓你無比疼痛的蟄刺。只有雌性蟻蜂具有螯針。這是因為,螯針其實是一種特化的產卵器官,稱為產卵管。螯針非常靈活,長度接近蟻蜂體長的一半。蟻蜂蟄刺時產生的毒液其實毒性很低,然而,毒性的不足被極端的蟄痛彌補了。

一隻發現於納米布沙漠的不知名蟻蜂

一種學名為Dasymutill aoccidentalis的蟻蜂,發現於美國南卡羅來納州

一種學名為Hoplomutilla opima的蟻蜂,發現於特立尼達島

一種學名為Dasymutill amagnifica的蟻蜂,發現於美國德克薩斯州

發現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種蟻蜂,學名為Sphaeropthalmaarota

科學家希望能弄清楚蜥蜴是否會捕食蟻蜂

蟻蜂的頭部特寫

蟻蜂的外形和味道令人害怕,它們還會發出短促的聲音,有時還會蜇人

一隻雌性蟻蜂靠近宿主昆蟲的巢穴

一隻發現於猶他州圖埃勒的蟻蜂

一隻發現於馬達加斯加的不知名蟻蜂(任天)

  北京時間11月12日消息,在美國新墨西哥州一片乾燥的開闊地上,一隻飢腸轆轆的蜥蜴發現一隻顏色鮮豔、毛絨絨的昆蟲正在沙土上急速爬行。晚餐終於有著落了,蜥蜴這麼盤算著。它迅速衝了過去,伸出舌頭將昆蟲卷進嘴裡。不過它馬上就會發現,這隻小蟲子實在是難以下咽。蜥蜴轉動著嘴裡的蟲子,尋找適合咀嚼的角度,卻發現無從下口。與此同時,這隻昆蟲開始發出短促的嘎吱聲,並用螯針刺入蜥蜴的口腔。大事不妙,蜥蜴馬上就將它吐了出來。還在發出嘎吱聲的昆蟲毫髮無損地離開了,留給蜥蜴的是難以忍受的刺痛和一口惡臭。

  這隻頑強的小蟲子其實是一隻雌性蟻蜂,它所具有的防禦手段是雄性同類,以及其他許多昆蟲都無法比擬的。那麼問題來了,是怎樣可怕的掠食者迫使它們演化出如此多的防禦手段呢?而且,如果它們受到來自掠食者如此嚴重的威脅,那為什麼要呈現如此鮮豔的體色呢?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蟻蜂。

  蟻蜂跟螞蟻很像,其英文velvet ant直譯過來便是「天鵝絨螞蟻」。雌性蟻蜂的外形就像覆蓋著密集絨毛的大型螞蟻,絨毛的顏色各異,有黃、橙、紅、白、黑等多種顏色。在大多數蟻蜂物種中,雄性往往其貌不揚。它們與長有鮮豔絨毛的雌性差別很大,甚至很難分辨出哪只雄性與哪只雌性是一對。

  在面對掠食者的時候,雄性蟻蜂具有明顯的優勢,它們長有翅膀,只需要飛走躲避即可。相比之下,雌性蟻蜂不僅只能在地面活動,而且外形十分顯眼。鮮豔的絨毛似乎很容易招來危險,但這實際就像大黃蜂的黃黑條紋一樣,能起到警告掠食者的作用。而且,雌性蟻蜂還將「警戒色」這種防禦策略上升到了全新的高度。不同的蟻蜂物種已經演化出了相互模仿的能力。通過在外觀上模擬鄰近的其他蟻蜂,這些獨居的動物找到了一種提高數量優勢的方法。不明就裡的掠食者可能會嘗試捕食蟻蜂,但很快它就會嘗到苦頭,並且記住蟻蜂的顏色,保證下次不會犯同樣的錯誤。通過相同的外觀信號,不同的蟻蜂物種獲得了同樣的保護。

  北美洲的蟻蜂中,顏色擬態現象極為常見。在2015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根據顏色、絨毛密度和分布地點的相似性,將300多種蟻蜂劃分為少得可憐的8個擬態組群。這其中,有的蟻蜂呈銀色光澤,絨毛柔和,主要分布在炎熱沙漠地區;有的蟻蜂呈紅褐色,頭部絨毛稀少,主要分布在落基山脈以東地區。不過,這種警戒色僅僅是蟻蜂「武器庫」的一小部分,它們還會結合聲音和化學信號來驅退掠食者。

  當蟻蜂察覺到威脅來臨的時候,它會開始發出短促的尖鳴聲。這種聲音來自蟻蜂腹部不同部位的移動和摩擦,可以在距離掠食者還比較遠的時候,就告誡對方不要靠近。不過,有時候蟻蜂會在無意中被掠食者吃到嘴裡之後才開始發出這種聲音。按美國亞利桑那州西南生物研究所昆蟲學家賈斯汀·施密特(JustinSchmidt)的說法,這種情況對掠食者來說,可能有點像一隻「迷你手提鑽」在它的嘴裡不停地發出震動聲。當掠食者覺得這種感覺十分不適的時候,它就會把嘴巴張開,蟻蜂也就能順利逃脫。

  除了發出尖鳴聲之外,蟻蜂還可以通過釋放臭味來趕跑掠食者。它們具有發達的腺體,能分泌出難聞的「信息素」:能操縱另一物種行為的化學物質。特別地,蟻蜂能分泌酮類物質,這種物質常被螞蟻用作警告作用的外激素。這其實也講得通,蟻蜂經常會遇到螞蟻,它們可能演化出了特殊的信息素來驅退螞蟻。施密特及其同事曾經將螞蟻描述為蟻蜂的「主要潛在掠食者」。

  在實驗中,浸泡過一種這類酮類物質的小旗子就能在工蟻中引發警戒行為。同樣的旗子還能促使紅火蟻四散逃離,直到酮類物質蒸發乾淨。類似的,當紅火蟻的蜜露中摻入了少量這些酮類物質後,工蟻的攝食量也會減少。因此可以這麼說,蟻蜂看起來可怕,聽起來可怕,聞起來也可怕。事實上,它們還非常靈活和強壯。

  在發表於1977年的一項研究中,施密特和他的博士導師穆雷·布倫(Murray Blum)將選定的掠食者擺在了蟻蜂的面前,包括螞蟻、蜘蛛、螳螂、蜥蜴、鳥類和沙鼠。當受到幾隻紅火蟻攻擊的時候,蟻蜂利用強壯有力的腿將紅火蟻從身上迅速地刮下來;而如果同時受到眾多螞蟻的襲擊,蟻蜂會一邊快速地刮掉螞蟻,一邊趕緊逃跑。施密特和布倫反覆地用手指追逐蟻蜂,並估算它們能以0.5千米的時速奔逃。

  施密特稱,它們之所以能達到這樣的速度,是因為有一些特定肌肉的存在。在有翅膀的雄性蟻蜂身上,這些肌肉控制著飛行;而在雌性蟻蜂身上,這些肌肉使它們的腿更加強壯。施密特補充說,雌性蟻蜂的腿部肌肉如此強壯,以致於它能在掠食者的嘴裡撐開一條出路。你或許會認為,像蜥蜴這樣體型較大的動物可以輕而易舉地咬碎蟻蜂,但實際情況是,蟻蜂遠比它看上去的強壯得多。

  蟻蜂具有堅硬、光滑的圓形外骨骼軀體,這使它們免於被咬碎的厄運。施密特和布倫對蟻蜂的承受能力進行了計算,認為成功碾碎一隻蟻蜂的力量大約相當於碾碎蜜蜂工蜂所需力量的11倍,是碾碎鍬形甲蟲所需力量的接近兩倍。可以想見,當昆蟲愛好者試圖將死去的蟻蜂用大頭釘固定時,他們會經常失手,因為大頭釘會滑落下來扎到他們自己的手指。

  施密特的實驗顯示,蟻蜂的堅固外骨骼可以保護它們免受蜘蛛的襲擊,後者會嘗試將毒液注入它們體內。如果以上這些手段都沒有奏效的話,蟻蜂還有一個大殺招——讓你無比疼痛的蟄刺。只有雌性蟻蜂具有螯針。這是因為,螯針其實是一種特化的產卵器官,稱為產卵管。螯針非常靈活,長度接近蟻蜂體長的一半。蟻蜂蟄刺時產生的毒液其實毒性很低,與其他活躍的有毒昆蟲,如黃蜂、螞蟻和蜜蜂相比,這種毒液的化學活性幾乎是最低的。然而,毒性的不足被極端的蟄痛彌補了——施密特對此可以親身作證。

  2015年,施密特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以獎勵他「充滿痛苦地建立了『施密特疼痛指數』,對人體感覺不同昆蟲蟄刺時的疼痛程度進行了評估」。在1984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施密特將昆蟲蟄刺帶來的疼痛感按從1到4進行分級,4級是最為痛苦的。施密特親身體驗了數百種昆蟲的蟄刺,建立起了「施密特疼痛指數」,顯然他對蟻蜂的能力十分了解。

  在蟻蜂物種中,有一個屬的種類尤其令人痛苦。Dasymutilla屬的蟻蜂有時被稱為「母牛殺手」,儘管這並不符合事實,因為它們的蟄刺其實沒什麼危害——不考慮疼痛的話。施密特將該屬物種的疼痛指數定為2到3之間。他後來形容一種學名為Dasymutilla klugii的蟻蜂能帶來「強烈的灼燒感」,同時「各種不同的反應」持續了5到30分鐘。考慮到雄性蟻蜂不具有螯針,因此不會蜇人,但它們還是找到了一種偽裝的方式。

  與許多蟻蜂研究者不同,美國圖埃勒猶他州立大學的約瑟夫·威爾森(Joseph Wilson)從未被雌性蟻蜂蟄過,而是被雄性蟻蜂蟄過。 「當你抓起它們的時候,它們會激烈地用生殖器的突起部位蜇你,」威爾森說,「感覺就像小針頭在刺入你的手指。」這種偽裝的蟄刺可能足以迷惑掠食者,使其放開雄性蟻蜂。「通常情況下,這種偽裝蟄刺不會太疼,但如果你毫無準備的話可能就會嚇一跳,」威爾森說道。顯然,蟻蜂不是一種好惹的昆蟲。

  不過,要想確定它們所要抵禦的天敵卻並不容易。蜥蜴在很早以前就是最可能的嫌疑者。它們活動的時間和分布地點與蟻蜂相同,而且也會捕食類似蟻蜂的其他昆蟲。20世紀80年代,兩位生物學家對美國南部的環頸蜥的食譜進行了研究,發現在兩隻雌性環頸蜥的胃裡面出現了蟻蜂。石龍子和青蛙偶爾也會捕食蟻蜂,但這樣的報告很少。威爾森說:「有一些情況下會有潛在的掠食者會捕食蟻蜂,但總體而言,我們並沒有發現以蟻蜂為常規食物的動物。」

  目前,威爾森正試圖查明西部鞭尾蜥是否會以蟻蜂為食。「它們其實沒有任何真正的、有實質意義的掠食者,」施密特說道。施密特在實驗中也未能鑑別出任何蟻蜂的天敵。螞蟻、蜘蛛、蜥蜴和沙鼠等都會攻擊蟻蜂,但蟻蜂幾乎總會安然無恙地逃生。一隻捕鳥蛛和一隻沙鼠各自成功地吃下一隻蟻蜂,但也僅此而已。一些掠食者在一次兩次嘗試之後就放棄了,有的是在被蟄刺之後對蟻蜂敬而遠之,儘管它們習慣於捕食有螯針的黃蜂和有毒螞蟻。

  在2001年發表的一項有趣的研究中,科學家將4隻蟻蜂放入養著德克薩斯角蜥的容器裡。這些蜥蜴只吃下了類似收穫蟻——它們通常的食物——的蟻蜂,對其他個體則視而不見。這一結果表明,蟻蜂可能只有在意外的情況下被捕食,掠食者將它們與其他外形相似的螞蟻混淆了。因此,它們那些所謂的防禦策略可能並不是為了應對掠食者而演化出來的。

  恰恰相反的是,這些策略可能是為了在雌性蟻蜂產卵的時候起到保護作用。在交配之後,雌性蟻蜂會獨自去尋找一處由獨居黃蜂或蜜蜂建造的地下巢穴。這些昆蟲會將幼蟲和一些食物封閉在巢穴裡,並不再回來。雌性蟻蜂會破洞而入,在裡面產卵。蟻蜂幼蟲孵化出來之後,會以巢穴原主的幼蟲為食。在化蛹並最終完全長成之後,蟻蜂再從巢穴裡鑽出來。施密特稱,這種「寄生性」的生活方式伴隨著一定的風險。「你很難能夠尋找到合適的宿主,後者往往分布得非常分散,」他說,「如果你需要花費數百個小時的時間尋找巢穴,而別的動物看到你,就會想『噢,可口的午餐』,那你就需要有足夠的防禦手段來度過這段時間。」有些蟻蜂並沒有將目標定在那些毫無防禦的巢穴上,而是針對有防衛的社會性胡蜂和蜜蜂的巢。

  這些大型蜂巢很有吸引力,因為它們能提供大量的產卵空間;然而攻擊這些巢也更加危險,因此只有少數幾種蟻蜂才會這麼做。其中一種便是Mutilla europaea。這種蟻蜂曾經以熊蜂的巢為目標,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19世紀的記錄中,曾記載一個熊蜂巢中孵化出了更多的蟻蜂,而不是熊蜂。蟻蜂還曾經大肆蹂躪過蜜蜂的巢。今天,我們偶爾還能觀察到Mutilla europaea潛入到一種紙蜂Polistes biglumis的巢中。這是一種社會性的紙蜂,Mutilla europaea到它們的巢裡不是為了產卵,而是為了吃一種令人意想不到的食物。這些蟻蜂會吮吸紙蜂幼蟲的唾液,同時不對後者造成任何的損傷。

  義大利都靈大學的瑪利亞·克裡斯蒂娜·洛倫齊(Maria Cristina Lorenzi)說:「幼蟲的唾液營養極為豐富。」洛倫齊發現,一隻M. europaea可以在不被察覺的情況下,偷偷進入紙蜂的巢裡。這得益於蟻蜂外層表面的化學偽裝,上面的某些能引起紙蜂攻擊的化學物質含量很低。如果紙蜂真的對蟻蜂發起攻擊,後者的堅固外骨骼也能起到足夠的保護作用。顯然,像M. europaea這樣的蟻蜂有很好的理由演化出多種防禦策略,以對付它們所針對的昆蟲。

  不過,這也無法解釋像顏色擬態和尖鳴聲等策略,這些在這一過程中並沒有什麼作用。這使我們回到了掠食者及其對蟻蜂的威脅這個問題上。「我們認為這隻與動物的捕食行為有關,」威爾森說,「可能存在著某種已經滅絕的掠食者,而這些防禦策略的演化與一些我們無法鑑別出來的掠食者有關,因為這些掠食者已經消失了。」

  另一方面,蟻蜂也可能面對著許多種掠食者,它們使用著不同的捕食策略,因此蟻蜂需要演化出多種防禦策略來保護自己。「不同的防禦手段在面對不同掠食者時有更好的效果,」威爾森說。

  從這個角度看,也許很少有動物會捕食蟻蜂的原因就在於,它們的防禦策略很有效。演化已經促使它們具有了如此多的防禦手段,使得如今大多數的掠食者選擇了更加容易得手的目標。「它們堪稱生存的大師,」施密特說,「它們實實在在地知道怎麼生存下來,並且每件事都做對了。對我來說,做一隻蟻蜂可能會相當有趣。」還有一個問題。儘管我們對蟻蜂了解了很多,但最為顯而易見的問題卻還沒有答案,那就是,它們為什麼長著這麼多的絨毛?或許我們還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解開這個謎題。(任天)

相關焦點

  • 蛇毒對於毒蛇來說,究竟是一種進攻手段,還是防禦手段?
    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毒蛇會讓我們敬而遠之,從這一點看,蛇毒應該是一種防禦手段。但是,國外的生物學家發表在《Toxins》雜誌上的論文上稱,蛇毒並不是一種防禦手段,而是一種進攻手段。那麼,這種說法有什麼依據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為什麼說蛇毒並不是防禦手段?首先,動物的防禦手段主要體現在外觀、瞬發性兩方面。
  • 對付天敵 蜜蜂有防禦信號
    而現在,科學家還陸續發現,在遇到天敵入侵時,它們還擁有獨特的防禦信號,一面提醒同伴,一面向敵人發出警告。   精準的語音報警   最近,中科院西雙版納植物園化學生態組研究員譚墾的研究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James Nieh博士合作,首次破解了蜜蜂擁有的除脊椎動物外最為複雜、精準的語音報警信號。
  • 珍珠絨和水貂絨的區別 珍珠絨和水貂絨哪個好
    珍珠絨和水貂絨的區別 珍珠絨和水貂絨哪個好 2019-01-31 11:10:18 來源:全球紡織網 珍珠絨和水貂絨的區別,珍珠絨和水貂絨哪個好?
  • 以蟲治蟲 探秘"天敵昆蟲工廠"
    這座總面積達300餘平方米的「工廠」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繁殖和復壯腫腿蜂和花絨寄甲,而他們也是害蟲天牛的致命天敵。據統計,目前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已經實現了腫腿蜂、花絨寄甲兩種優勢天敵昆蟲的規模化生產,並在11家市屬公園進行了推廣示範,累計釋放腫腿蜂約1000萬頭,花絨寄甲約100萬頭,將天牛危害率降至5%以下,有效控制了公園蛀幹害蟲的發生和危害。
  • 以蟲治蟲 探秘「天敵昆蟲工廠」
    這座總面積達300餘平方米的「工廠」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繁殖和復壯腫腿蜂和花絨寄甲,而他們也是害蟲天牛的致命天敵。據統計,目前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已經實現了腫腿蜂、花絨寄甲兩種優勢天敵昆蟲的規模化生產,並在11家市屬公園進行了推廣示範,累計釋放腫腿蜂約1000萬頭,花絨寄甲約100萬頭,將天牛危害率降至5%以下,有效控制了公園蛀幹害蟲的發生和危害。
  • 「入侵」成都螞蟻為子彈蟻和收穫蟻 在國內無天敵
    11月3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從四川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經過該局檢疫、鑑定結果,這兩批次快件共內藏1012隻活螞蟻,包括兩個品種,一種為收穫蟻,另一種為子彈蟻。據悉,這兩種螞蟻均為外來物種,在國內缺乏天敵,部分蟻后已經產卵。
  • 水貂絨和法蘭絨的區別 水貂絨和法蘭絨哪個好
    近些年,市面上的水貂絨和法蘭絨頗受消費者的喜愛。這時,有人就會問,那水貂絨和法蘭絨的區別在哪裡?哪個會更好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細細解說。法蘭絨克重高,毛絨比較細膩且密,面料厚,成本高,保暖性好。法蘭絨呢面有一層豐滿細潔的絨毛覆蓋,不露織紋,手感柔軟平整,身骨比麥爾登呢稍薄。經縮絨、起毛整理,手感豐滿,絨面細膩。2、水貂絨的面料水貂絨,是一種絨面料。採自貂皮(底毛)為原料。槍毛取絨,機制加工後多用在服飾行業。水貂絨相比搖粒絨等絨面料更適合於高端服飾行業。市面上流行的絨面料大多為搖粒絨、海棠絨等一類。
  • 動物界的天敵:生來就彼此完全討厭和敵視的8種動物
    談到天敵,大多數人可能最容易想到的是貓和狗,通常情況下,它們一見面似乎就會打起來。但事實上,它們並不是地球上唯一互相仇視的物種。畢竟地球上的動物種類太過於多樣,在自然界中,有一些動物因為某些原因而不得不發生對抗,從而造成了天敵的現象。
  • 動物界的天敵:生來就彼此完全討厭和敵視的8種動物
    談到天敵,大多數人可能最容易想到的是貓和狗,通常情況下,它們一見面似乎就會打起來。但事實上,它們並不是地球上唯一互相仇視的物種。畢竟地球上的動物種類太過於多樣,在自然界中,有一些動物因為某些原因而不得不發生對抗,從而造成了天敵的現象。在本文中,小編就要和你分享,動物界的天敵:生來就彼此完全討厭的8種動物。
  • 探秘「天敵昆蟲工廠」:以蟲治蟲 無汙染更環保
    據介紹,這個已經建成的「天敵昆蟲工廠」目前可年生產腫腿蜂200萬頭、花絨寄甲成蟲40萬和卵100萬。而且由於天牛幼蟲寄生在樹幹內部,從外表不易被發現,即便是化學藥劑對於天牛幼蟲的防治效果也並不突出,而通過生物防治手段,釋放的天敵昆蟲可以自動尋找到天牛幼蟲,通過寄生達到消滅害蟲的目的。車少臣介紹說,像這種「以蟲治蟲」的園林綠地害蟲生物防治技術,最大的優勢就是沒有汙染、對害蟲選擇性強、對人及環境友好。
  • 絨娃娃的特點 毛絨玩具的填充材料及面料
    絨娃娃的特點 毛絨玩具的填充材料及面料 2019-01-22 10:31:24 來源:全球紡織網 絨娃娃的特點,毛絨玩具的填充材料及面料,毛絨玩具是玩具的一種
  • 毛絨絨又萌萌的貓星人是這樣養出來的
    鏟屎官都喜歡毛絨絨又萌萌的貓星人~要想貓星人的毛髮柔順,手感好,l 如果貓星人的毛髮出現無光澤、粗糙甚至嚴重掉毛的情況,這個時候我建議鏟屎官可以給貓星人服用申亞威能爆毛素,我們家貓星人用過,這款爆毛素是口服液,直接倒入貓星人的食物中攪拌起來就可以吃,效果好不錯。
  • 羊羔絨和毛絨有什麼區別?哪個比較保暖?
    羊羔絨和毛絨有什麼區別?哪個比較保暖? 2017-12-08 10:38:59 來源:全球紡織網 羊羔絨和毛絨有什麼區別?哪個比較保暖?
  • 奇特的防禦方式,依靠溫度殺死天敵,弱小生物也有堅強的抵抗意志
    弱小動物為了抵抗天敵襲擊,保障種群延續,演化出多種防禦措施,本文就向大家介紹一種奇特的防禦方式——蜜蜂靠溫度殺死天敵胡蜂。先來看看本文的三個主角。西方蜜蜂也有很多地區品種,最受歡迎的就是義大利蜂(意蜂)。
  • 一種擬態成螞蟻的蜘蛛,大蟻蛛模仿螞蟻的樣子,卻是為了捕食螞蟻
    蟻蛛模仿成螞蟻,也是蟻蛛的一種防禦手段,螞蟻有天敵,蟻蛛也有天敵,例如捕食蜘蛛的鳥類、昆蟲等,就不會去捕食螞蟻,而模仿成螞蟻樣子,更有利於蟻蛛躲避天敵,這也是蟻蛛的一種擬態,獲得更好的生存環境。
  • 比螞蟻還小,是美國白蛾的天敵,3萬繭周氏齧小蜂到達東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崔立慧 8月28日,市溼地城市建設推進中心收到了3萬繭周氏齧小蜂。這批「小蜂」將投放在東城部分公園及居民小區,用於防治美國白蛾。美國白蛾是東營地區多發的蟲害,連續幾年使用周氏齧小蜂等生物防治措施,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 如何巧滅天敵胡蜂等
    隨著最後一季的蜜源已經結束或即將結束,蜂群的群勢呈曲線下滑趨勢,蜂群對外來天敵的抵禦能力有所減弱,在面對著數隻,甚至幾十隻胡蜂或虎頭蜂的騷擾時,蜜蜂的防禦攻擊性開始崩潰,所以針對大部分養蜂新人來說我們有時候往往束手無策,亂了方寸,師夷長技以制夷,萬事萬物,撐握了其中的規律
  • 放蜂歸山殺出蟲圍
    此時,湖南省天敵繁育中心也迎來了一年繁忙的時間,這裡正在緊鑼密鼓地培育赤眼蜂、腫腿蜂、花絨寄甲、齧小蜂等害蟲「天敵」,組建一支戰鬥力、殺傷力極強的「蟲蟲特工隊」。    5月25日,嶽麓區農林畜牧局的工作人員大清早就來到了湖南省天敵繁育中心,領走預定的赤眼蜂蜂卡,準備投放到嶽麓區的山間地頭。
  • 世博園展示以蟲治蟲 5000萬隻小蜂消滅毛毛蟲
    化學藥水不僅會對環境造成汙染,而且並不是一種長效的控制蟲患手段。」夏希納說,生物防治蟲害的方法則是一種長效的治理手段,可以形成一種天然的生物鏈,調整害蟲與天敵的比例,達到生態平衡。而從長期投入上來看,運用生物防蟲害方式所需要的成本其實要低於使用化學殺蟲劑。夏希納介紹,在一些歐洲國家,生物防治蟲害的方法已經得到了廣泛推廣。
  • 金貂絨和水貂絨哪個好 金貂絨和水貂絨的區別
    金貂絨和水貂絨哪個好 金貂絨和水貂絨的區別 2020-05-06 16:34:25 來源:全球紡織網 金貂絨和水貂絨的區別,金貂絨和水貂絨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