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傳統的農業文明國家,先民們以農耕謀生存,創造了燦爛的五千年文明。在遠古時代,肉類供應是相對緊缺的時候,狗就作為「六畜」之一為我們祖先提供了寶貴的肉食來源。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嶺南地區,飲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產生了許多飲食流派 ,廣西人對於狗肉的食用更是源遠流長,誕生了許多美味佳餚,更有許多以吃狗肉聞名的城市。其中最有名、最傳奇的就是廣西的玉林市了,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神奇的玉林夏至荔枝狗肉節的來歷,歡迎大家評論。
玉林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下轄的地級市,古稱鬱林,有2000多年的州郡歷史。位於廣西的東南部,華南經濟圈與大西南經濟圈結合部,交通網絡發達,民營經濟活躍。行政區域面積1.28萬平方千米;總人口736.97萬人,地區生產總值1679.77億元,是廣西人口第二大地級市和經濟第四大地級市。玉林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廣西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著名風景名勝有雲天民俗文化城、大容山國家森林公園、謝魯山莊、都嶠山等120多處。
玉林荔枝狗肉節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菁華
玉林市的飲食文化得天獨厚,自古以來就是粵菜的一個重要分支。注重菜式的原生味道與營養,同時也很注重傳統與創新,如白斬狗肉、脆皮狗肉等。特別是廣西的嶺南名果荔枝與玉林本土的狗肉的結合創造了不一般的美食,荔枝狗肉是一種嶺南派傳統美食的創新,狗肉的醇美再加上荔枝的鮮甜,再佐以小酒,撇開成見來看,玉林的狗肉可以說是中華飲食文化中的一個菁華和代表。
玉林荔枝狗肉節歷史悠久,與中國傳統道教文化密不可分
玉林的荔枝狗肉節的興起,最早是在明末清初時期,距今至少有300年的歷史了,這是和玉林市的宗教和中醫藥的發展是分不開的,自晉代葛洪在玉林煉丹開始,玉林自古就是道教在嶺南重要活動基地,境內的都嶠山、水月巖、勾漏洞分別為中國道教的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二洞天。濃厚的傳統道教養生氛圍再加上玉林土地富饒盛產各類中草藥、香料,都給夏至荔枝狗肉節的形成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與其他地方不同,玉林為什麼要在夏至這一天吃狗肉和荔枝呢?原來道教養生講究「以陽制陽」夏至是「陽氣」最盛的一天,吃荔枝和狗肉這兩種很「熱氣」(容易上火)的食材,正好與「陽氣」呼應,陽極而陰生,方能達到「陰陽協調」,護佑食用者達到天人合一,保持一年的身體強健。
玉林荔枝狗肉節的爭議為何讓玉林迅速成為世界知名城市?
玉林的荔枝狗肉節在上世紀90年代還是默默無聞的地方小活動,在廣西境內也是沒什麼知名度的。據我考證,玉林荔枝狗肉節的出名要拜這兩個人所賜,一個是落魄的北漂小畫家貴州人洪彬(片山空)、一個是為「救狗」而賣掉自己54套房子的四川奇人杜玉鳳。2010年的時候,他們兩個失意的人突然來到玉林市的垌口市場舉辦了一場荒唐的「拜狗儀式」他們的圖片上傳網絡之後引發了巨大的爭議。這場爭議風波持續了近10年之久,並且引起西方社會的高度關注,可以說每年的夏至都是玉林的節日了,在這些年裡「愛狗人」士有過許多幼稚荒唐的舉動,而「愛吃狗人士」也是有許多過激的行為。時間一晃過去十年,大家都開始走向理性和成熟,在玉林狗肉還在吃,而虐狗已不存在了。玉林市也從一個祖國南部一個默默無名的城市,不費吹灰之力就發展成一個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城市,也許這就是天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