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英寸晶圓代工將大幅漲價?

2020-12-04 電子發燒友

八英寸晶圓代工將大幅漲價?

半導體行業觀察綜 發表於 2020-12-01 15:32:10

最近,關於晶片供應產能告急的事情,一直在各個領域蔓延。而在這個過程中,有人歡喜有人愁。我們來看一下整個供應鏈上的供給情況。

矽片: 12 吋產能幾乎滿載

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昨日表示,半導體市場明年會比今年出色,2022年更將優於2021年,目前環球晶各尺寸的半導體矽晶圓生意都很不錯,12吋產能幾乎都滿載運作,而在過去五年與可預期的未來五年,成長性最高的都會是12吋產品。

徐秀蘭昨天以電話會議方式,說明環球晶擬併購德商世創(Siltronic)案,並釋出市況看法。環球晶主要供應臺積電、三星等一線半導體大廠最重要的矽晶圓材料,徐秀蘭看整體半導體業後市,頗具指標意義。

徐秀蘭認為,在過去五年與可預期的未來五年,成長性最高的都會是12吋的半導體矽晶圓產品。談到收購世創,她認為,環球晶與世創的12吋產品各有優勢,只是品項不一樣。

世創的營收規模大約是0.75個環球晶,而到第3季底時,環球晶的帳上現金與約當現金約有269.3億元。談到這次併購所需資金,徐秀蘭說,會先向銀行借款,後續分兩組人馬,一組強化併購綜效,另一組則規畫發行新股或全球存託憑證(GDR),慢慢降低負債比;目前環球晶在全球九個國家共有15個生產據點,世創則在德國、新加坡與美國等三個國家有四座工廠。

徐秀蘭強調,大家可以看到世創的財務情況也很健康,因此,這時候進行併購與景氣好壞並無關,而是雙方都認為這是對的方向,技術開發、產能擴充等方面都可以加快。

法人指出,加計南韓新廠,環球晶12吋矽晶圓月產能約100萬片,世創的12吋產能規模也與其差不多,至於目前市場龍頭信越的12吋矽晶圓月產能估計約近200萬片。

法人推估,環球晶以營收來計算,市場地位已經坐二望一,而在未來幾年內,進一步拿下龍頭寶座並不是夢。

代工:八英寸晶圓代工將大幅漲價?

11 月24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業內消息人士稱,2021 年,8 英寸晶圓代工報價將至多上漲 40%。業內消息人士稱,2021 年,8 英寸晶圓代工報價將上調 20-40%。今年第四季度,包括聯華電子、格芯和世界先進(Vanguard International Semiconductor,簡稱 VIS)在內的純代工企業將 8 英寸晶圓代工報價提高了約10%-15%。

此前,在今年 8 月份,產業鏈人士透露,包括臺積電、聯華電子在內的晶片代工商將 8 英寸晶圓代工報價提高了 10%-20%。

據悉,從2018 年開始就出現了 8 英寸晶圓產能緊缺的情況,主要是手機多攝像頭、指紋等帶動 CMOS 圖像傳感器、指紋識別晶片等需求提升。

產業鏈消息人士此前曾預計,8 英寸晶圓代工商產能緊張的狀況可能會持續到明年年底。

此外,產業鏈人士此前多次提到,由於產能緊張,難以滿足市場需求,8 英寸晶圓代工商正在考慮提高 2021 年的晶圓代工報價。

外媒稱,晶圓代工價格上漲之後,晶片供應商可能會提高晶片的價格,以彌補代工成本的上漲。同時,筆記本電腦電源管理晶片的價格也有可能因此而上漲。

封測:晶圓代工封測吃緊到明年第 2 季?

法人指出,iPhone 12系列需求續超出預期,其中iPhone 12 Pro供貨續短缺,主要是部分關鍵IC缺貨,先進位程晶圓代工產能吃緊和封測供不應求狀況將延續到明年第2季後。

觀察iPhone 12新品系列出貨狀況,法人指出,iPhone 12系列需求持續超出預期,但供給無法跟上,尤其是iPhone 12 Pro供貨持續處於短缺狀態,且供貨缺口大於iPhone 12與iPhone 12 Pro Max。

法人表示,iPhone 12供給問題主要在於部分關鍵IC持續缺貨,對整體蘋果供應鏈廠商今年出貨預期將有一定影響。

從半導體晶片和封測供應鏈來看,法人指出,蘋果(Apple)持續拉貨補貨,先進位程晶片需求暢旺,晶圓代工產能相當吃緊,後段封測產能也面臨卡關,產能供不應求缺口不斷擴大。

法人預估,下遊客戶重複下單(overbooking)的動作與排隊下單晶圓的狀況,至少會延續到明年第2季後,明年上半年半導體和封測產業可望淡季不淡。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日前指出,iPhone 12Pro與Pro Max需求優於預期,抵消12與12 mini低於預期需求,整體iPhone出貨優於預期。他正向看待iPhone12系列在明年上半年出貨動能與明年下半年新款iPhone換機需求。

技術分析公司Techinsights日前出具報告分析512GB儲存容量的iPhone 12 Pro機種,預估整體製造成本約514美元。若以美國市場單機售價約1299美元粗估,硬體製造成本比重約39.5%。

國外科技網站iFixit先前拆解iPhone 12 Pro分析關鍵零組件供應商,指出除了蘋果自家設計、臺積電代工的A14處理器外,美系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供應LPDDR4 SDRAM;韓系記憶體大廠三星(Samsung)供應快閃記憶體儲存;美系大廠高通(Qualcomm)提供支援5G和LTE通訊的收發器。

另外高通也供應支援5G的射頻模組以及射頻晶片;臺廠日月光投控旗下環旭電子供應超寬頻(UWB)模組;安華高(Avago)供應功率放大器和雙工器元件;蘋果本身也設計電源管理晶片。

Techinsights進一步拆解分析,恩智浦(NXP)提供近距離無線通訊晶片NFC,Skyworks也提供射頻元件,博通(Broadcom)供應功率放大器模組。

晶片:漲價、缺貨將成常態?

在供應鏈緊張之後,晶片缺貨漲價似乎已經成為常態。

首先看Nor Flash方面,有業者表示,近期NOR市場在消費性需求持續升高下,市場供給吃緊,不僅蘋果及非蘋手機今年普遍提升大量使用OLED屏幕,使得NOR晶片需求大增,其他消費性產品需求也都相當不錯,加上PC及NB拉貨動能續強,但供給端產能跟不上需求,推升價格上揚。

旺宏、華邦均指出,近期客戶下單積極,幾乎沒有議價就搶著拉貨。華邦更證實,部分規格產確實有調漲。臺灣島內兩大NOR晶片廠對明年市況都相當樂觀,看好需求及全年平均價格可望優於今年。

另外,業者透露,中芯受惠邏輯晶片客戶需求暢旺,不少電源管理晶片客戶直接加價要產能,使得中芯已在本季將較多產能挪移給邏輯相關晶片使用,相對擠壓NOR晶片客戶產能,傳出其主要代工客戶兆易創新每月少了上萬片投片量,都被其他邏輯晶片廠瓜分,導致NOR供應吃緊,進一步推升價格。

再看DRAM方面,力積電黃崇仁稱明年DRAM 將缺貨到無法想像。

過往市場基本上認為8 吋晶圓產能是緊而不缺,不過如今黃崇仁對於供應鏈狀況的看法又更加緊張,晶圓產能已經吃緊到無法想像的地步,連擠出來2、300 片都已經沒辦法。而力積電雖打算蓋新廠,但鋼鐵漲價,工人也不好找,可能至少要花3 年的時間。他預期從明年下半年到2022 年,包括邏輯IC 及DRAM 市場等都會缺貨到無法想像的地步。

黃崇仁說明,由於疫情開始趨緩,明年上半年是百業待興,加上5G、AI 等應用持續推升,對半導體的需求只會更暢旺,力積電目前8 吋產能約9 萬片,12 吋產能10 萬片,整體產能利用率已達100%。且未來5 年,晶圓代工產能都會是半導體業的關鍵。力積電已確定會漲價,目前正積極進行去瓶頸化,已擠出更多產能給客戶。

力積電錶示,將會持續Open Foundry 模式,讓客戶也來參與投資晶圓廠已掌握更多產能。現在時代不同了,以前很多大廠會瞧不起低階產能,現在都要到處找,求著做,所以Open Foundry 是IC 設計廠掌握足夠產能的好方法。未來銅鑼新廠產能已規劃好與主力客戶合作,進行超前部署。

黃崇仁還表示,2022 年之後分離式元件需求將會激增,尤其如電源管理IC 需求量將成長近2.5 倍,加上感測試應用及車用電子,都會持續造成半導體產能短缺,新廠建設速度將跟不上。

目前晶圓產能的市況還待盤點,到底明年缺口是否會越來越大值得持續觀察。
       責任編輯:tzh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調查|8英寸晶片代工產能緊張 MOSFET再迎漲價潮?多家公司稱價格...
    價格會做調整華潤微內部人士表示,目前行業MOSFET代工產能確實出現緊張的情況,這主要是下遊需求端的帶動,「在下遊需求端,因為前期有疫情的影響,目前消費復甦的趨勢比較明顯。」值得注意的是,華潤微採用的是IDM的生產模式,公司去年10月披露的招股書顯示,其擁有3條6英寸晶圓製造產線和2條8英寸晶圓製造產線。
  • 外媒:晶片代工商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緊張不會因東芝出售工廠而緩解
    11 月 27 日消息,據英文媒體報導,本月中旬,曾有媒體報導東芝正與尋求提高 8 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的聯華電子,洽談出售兩座 8 英寸晶圓代工廠,但很快東芝就表示,他們尚未作出出售的決定。  雖然東芝是否出售兩座 8 英寸晶圓廠尚無定論,但英文媒體在最新的報導中表示,即使東芝出售兩座 8 英寸晶圓代工廠,晶片代工商 8 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緊張的狀況,也不太可能就因此緩解。  東芝與聯華電子洽談出售兩座 8 英寸晶圓代工廠的消息,是在本月中旬出現的。
  • 臺積電晶片代工今年產值預計同比增長30% 8英寸晶圓廠滿負荷運營中
    據媒體報導,晶片代工商今年的業績普遍向好,臺積電今年前 10 個月的營收同比均有明顯上漲,12 英寸晶圓代工商的產能緊張,8 英寸晶圓廠也處在滿負荷運營中。  晶片代工企業業績普遍向好,晶片企業今年的產值也會有明顯增加,在最新的報導中預計,全球晶片代工企業今年的產值將同比增長超過 20%。  在報導中表示,晶片代工企業今年的產值同比增長,主要得益晶片需求的增加。在報導中特別提到,5G 和疫情加快了向數位化轉型,推動了晶片需求,進而也推升了晶片代工企業的產出。
  • 中芯國際深度解析:中國晶圓代工龍頭,半導體國產替代先鋒
    前五大晶圓產能佔全球晶圓總產能的 53%,相較於 10 年前的 36%大幅成長,美光、SK 海力士和鎧俠均為儲存器廠商。中國臺灣是晶圓代工領域的霸主,隨後為韓國、中國大陸。從晶圓代工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經營情況來看,除龍頭臺積電外,其餘業者的平均毛利率在 20%左右,而龍頭企業臺積電毛利率穩定在 50%左右,大幅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加之臺積電在晶圓代工領域份額超過 50%,可以推測其在晶圓代工行業的淨利潤份額遠大於50%。
  • 中芯國際(00981.HK):中國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企業,維持「買入」評級
    機構:廣發證券評級:買入核心觀點:公司是中國大陸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的晶圓代工企業。晶圓代工全球市場規模約 569 億美元(IC insight 2019 年數據)。公司收入位列純晶圓代工公司全球第四位,中國大陸第一位,中芯國際擁有 3 條 8 英寸產線和 4 條 12 英寸產線,2019 年末合計產能約 45 萬片(約當 8寸)。從技術實力來看,公司是大陸目前唯一實現 14nm FinFET 工藝量產的代工企業,在全球僅次於臺積電、三星等龍頭,位列第二梯隊。
  • 2018年中國大陸八大IC企業與八大晶圓代工企業排名
    2018年中國大陸八大晶圓代工企業 晶圓代工在半導體產業鏈中地位十分重要,是行業著實的中流砥柱。具體來講,代工廠商的任務是將設計客戶的版圖製造成實際的集成電路或分立器件,再交給封測廠商進行實施後道工序,毫不誇張地說,是代工廠商給了晶片「生命」。
  • 臺積電反擊格芯專利侵權 晶圓代工將面臨首次衰落
    第三方機構預計,未來五年仍有能力投入先進位程的晶圓代工廠只有臺積電、三星電子和英特爾,格芯並不在其中。 (原標題:臺積電正式反擊格芯專利侵權 晶圓代工將面臨首次衰落)
  • 環球晶圓生產線已滿負荷運行 擬提高現貨市場矽晶圓價格
    【TechWeb】12月31日消息,據英文媒體報導,晶片代工市場需求強勁,也拉升了對矽晶圓的需求,矽晶圓製造商環球晶圓,已在計劃提高現貨市場的矽晶圓價格。從英文媒體的報導來看,環球晶圓計劃提高現貨市場的矽晶圓價格,與他們目前產能緊張,市場需求旺盛有關。
  • 國內外大廠輪番打響2021年漲價第一槍:Microchip最高漲超10%!
    下遊需求持續湧入,讓一輪又一輪的「缺貨漲價潮」持續上演。MRBesmc在此之前,各晶圓廠為了緩解產能吃緊情況,除積極調整產能,試圖提高產線稼動率外,還曾採取提高價格的方式試圖平衡市場供需。MRBesmc其中8吋晶圓產能最為緊張,主力代工大廠產線基本滿載,所以在此期間,有供應鏈消息指出,美系大廠為搶產能不惜「刷臉」,遊走於各代工大廠希望優先拿下訂單產能。
  • 資本支出首超300億美元,三星投下「震撼彈」,NAND Flash供應將大幅...
    預計2021年三星的投資重點將更加側重NAND Flash及晶圓代工領域,DRAM投資或將趨緩  根據媒體報導,三星電子已經向半導體設備供應商提供了2021年設備採購計劃,資本支出將進一步提升20%到30%,意味著2021年三星全年資本總支出將達約318億美元。
  • 國內運營商營銷演示 PTT 曝光,蘋果 2018 新 iPhone 將大幅漲價?
    國內運營商營銷演示 PTT 曝光,蘋果 2018 新 iPhone 將大幅漲價?在此次發布會上,除了將推出三款新的 iPhone 外,蘋果還可能會推出升級版 iPad Pro 和新的 MacBook Air 電腦等產品。
  • 路透社:8英寸晶圓短缺嚴重影響未來手機、電腦和汽車的出貨量
    據路透社12月17日報導,受到8英寸晶圓產能不足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未來全球手機、電腦等電子消費類產品和汽車的出貨量將不及預期。  一位日本電子元件供應商也表示WiFi和藍牙晶片短缺,預計交貨將延遲超過10周。  某資深行業協會的高層人員也向路透社透露,中國汽車產業明年第一季度的生產量也會受到汽車晶片供應不足的影響。  中國是全球第一個從新冠病毒危機中走出來的大國,手機、電腦、汽車的需求量開始急速反彈,相關產品的訂單也在不斷增加。
  • 聞泰科技12英寸車規級功率半導體晶圓製造項目開工
    12英寸車規級功率半導體晶圓製造項目今開工 1月4日,2021年上海市重大項目開工儀式順利舉行。作為七家重點連線分會場之一,臨港新片區聞泰科技12英寸車規級半導體晶圓製造中心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由上海鼎泰匠芯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其控股股東聞天下投資有限公司也是A股上市公司聞泰科技的控股股東。該項目總投資120億元,預計年產晶圓片40萬片,經封裝、測試後的功率器件產品,可廣泛應用於汽車電子、計算和通信設備等領域,達產產值33億元/年。
  • 產業鏈人士:停電事故或導致聯華電子8英寸晶圓廠產能更緊張
    1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上周六,晶片代工商聯華電子的兩座晶圓廠曾突遇短暫停電,生產也受到了影響,他們也採取緊急措施恢復了生產。雖然聯華電子的兩座晶圓廠只是短暫停電,他們也很快就恢復了生產,他們在周一也曾表示,電力供應中斷,不會對他們的業績造成重大影響。
  • 鴻海透露競標馬來西亞8英寸晶圓進度
    集微網消息,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針對鴻海競標馬來西亞晶圓廠的進度,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今(12)日表示,據從內部得到的消息,鴻海機會很大。之前市場傳出,鴻海集團正參與馬來西亞8英寸晶圓代工廠矽佳晶圓股權的競標。
  • 全球晶圓缺乏致內存SSD大幅漲價,阿斯加特助力雙旦平價裝機
    而年初DRAM、NAND因為疫情原因產能供應不足,價格大漲,不成想第二季度開始存儲價格開始下跌,9月因為華為禁令更是引起NAND、DRAM價格暴跌,但臨近年關,由於全球晶圓缺乏,近日DDR4內存、SSD大幅度漲價,漲幅甚至高達20%以上。
  • 中芯國際趙海軍:晶圓代工第一名掙錢,第二名基本不賺錢
    集微網消息(文/Oliver),9月3日,第二屆全球IC企業家大會暨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半導體博覽會盛大開幕,中芯國際聯席CEO趙海軍在演講中指出,做晶圓代工廠第一名是賺錢的,第二名基本不賺錢,第三名是虧錢的,所以一定要爭做前二名。趙海軍表示,晶圓代工的產業鏈非常長,呈倒梯形。
  • 日月光宣布封測新單漲價 下遊出貨提升使產能趨緊(股)_市場掘金...
    日月光宣布封測新單漲價 下遊出貨提升使產能趨緊(股) 關注中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