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流浪地球》標誌中國電影新時代到來

2021-01-08 人民日報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4日報導稱,中國首部以太空為背景的大片——《流浪地球》於5日上映,外界對此寄予厚望,認為這將標誌著中國電影製作新時代的到來。參考消息網編譯文章如下:

中國是太空探索的後來者,同樣,在電影業中,該國也是科幻片的後來者。這種局面即將發生改變。

▲《流浪地球》劇照

這是中國即將推出的一系列大製作科幻電影中的一部,這類電影無論從技術上還是投資上,都是國內大多數製作人目前還無法企及的。這些影片包括,關於外星人襲擊地球的《上海堡壘》和講述一艘宇宙飛船在沙漠星球墜毀的《拓星者》。

獨立影評人雷蒙德·周說,好萊塢已經為科幻片樹立了技術標準,因此,觀眾的期望值非常高。

3D電影《流浪地球》發生在遙遠的未來,太陽即將膨脹成一個紅色巨人,吞噬地球。迫在眉睫的危險迫使全世界的工程師制訂了一項計劃,利用巨型推進器將地球遷移到一個新的太陽系。當地球不得不經過木星時,形勢變得十分危急,從而引發拯救人類免於滅亡的奮力一搏。

就像中國過去拍攝的科幻片一樣,影片中的特效——例如假設地球突然脫離其舒適的軌道引發的災難性氣候變化——肯定會被拿來與好萊塢大片做比較。但初步反響是正面的。

周說:「這如同科幻片元年的開啟。」

▲ 電影《流浪地球》海報

《流浪地球》在中國農曆新年首映,這個為期7天的長假是中國傳統的票房高峰期。

它在國內的票房競爭者是《瘋狂的外星人》,這部受美國電影《E.T.外星人》啟發的喜劇片,講述的是兩個好兄弟想利用一位外太空訪客謀財的故事。

《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均改編自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作品,劉慈欣被視為中國科幻小說復興的領軍人物,他於2015年成為首位獲得雨果獎的中國作家。

劉慈欣的小說敘事宏大、探索深入。這使得這些作品在講述人類在危險宇宙中的境遇時,顯得愈發真實。《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上周在北京舉行的看片會上承認,把這些作品搬上熒幕,對任何電影製作者都是一個挑戰。

郭帆說,中國觀眾對好萊塢此前的很多科幻大片反應平平。因此,電影公司對於投入必要的資源來製作有說服力的科幻電影一直很謹慎。

這部電影的預算接近5000萬美元,以好萊塢的標準來看不算高,但在中國已經可以說是大手筆。7000多人參與了製作。

▲電影《流浪地球》海報

郭帆說:「我真心希望這部電影至少不要賠錢。只要這部片子不賠錢,我們就可以繼續製作更多科幻電影。」

劉慈欣小說的流行可能會對此有所幫助。最近的兩部好萊塢電影——《地心引力》和《火星救援》也有助於引起觀眾的興趣。這兩部影片都包含了重要的情節轉折,正面展現了中國的太空計劃,在中國受到普遍歡迎。

該片上映也恰逢中國在太空實現裡程碑式跨越:今年1月,中國的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著陸。雖然落後於俄羅斯和美國幾十年,但中國已經將太空人送入軌道,並制訂了加入甚至領導太空探索新時代的宏偉計劃。

(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看完《流浪地球》,臺媒:你有看到美國人嗎?
    【綜合/觀察者網 郭肖】 作為春節檔最受關注影片,《流浪地球》不僅在票房方面遠超同期其他電影,更獲得了國內外網友的共同關注,不少外媒也撰文點讚電影的劃時代意義。 然而,就在網友們紛紛點讚這部電影的同時,臺灣媒體看《流浪地球》卻看出了非常獨特的味道,場面一度非常「歡樂」。
  • 為什麼說《流浪地球》不能標誌著中國科幻元年的到來?
    《流浪地球》海報引爆票房的《流浪地球》被視為「中國科幻元年」的誕生而獲得了大量關注。目前,許多觀眾對影片讚賞有加,觀察他們的評論可以發現,他們大多積極把《流浪地球》和中國科幻產業的發展捆綁在一起:「終於,輪到我們仰望星空」、「中國導演能拍出這樣的硬科幻,想想就激動」「工業化程度在國內前所未有」等形容出現在媒體與網民的評論裡。
  • 《流浪地球》火了,港澳臺媒:中國科幻有了自信
    港澳臺媒體也對電影表現出極大的關注,並評論稱,《流浪地球》「流浪」得好,讓中國人的思維活躍了起來,也讓中國科學和科幻的發展實現了並軌運行和協調發展。相信隨著中國科技能力的飛速發展,中國科幻片的春天也即將到來。
  • ...大年初一|流浪地球2|流浪地球|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春節檔|郭帆
    現代快報訊(記者 鄭文靜)去年大年初一,電影《流浪地球》用熱血與感動點燃了春節檔,收穫46.68億票房佳績,躋身中國影史票房第三名。2020年11月26日,新增11分鐘內容的電影《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再度重映。
  • 《流浪地球》帶著地球去流浪,這是個很「中國」的選擇!
    2019年賀歲檔最火的電影,毫無疑問是《流浪地球》。上映6天,總票房已經超過了20億,口碑炸裂,被業內人士視為中國科幻電影的崛起之作。在這部科幻電影中,地球人帶著地球開展了一次充滿浪漫詩意的流浪冒險之旅。
  • 《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上海堡壘》,中國科幻電影得與失
    您有一篇文章提到,中國的科幻電影美學體系並沒有建立起來,用的都是美國標準——而美國科幻是太空競賽時代的「戰略應用文」。您認為我們對科幻的呼喚是否也有「戰略應用文」 層面上的考慮?孫佳山:謝謝您,我儘可能在一個完整結構裡面把我的想法闡釋清楚。
  • 2019年高考備考——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解題技巧(《流浪地球》)
    材料一:在中國電影史上,《流浪地球》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藝術作品,它選擇用中國智慧改造世界、拯救世界,對人類命運和地球的未來作深刻思考,通過表現生命與死亡、希望與絕望來反映科技與使命、道德與倫理。很多觀眾看完《流浪地球》最直觀的感受是:太空何其廣袤,人類如此渺小。
  • 《紐約時報》評出21世紀最好的25部電影,中國獨佔3部
    來源:中外藝術 《紐約時報》之前評選出了21世紀迄今為止25部最佳電影,請注意是本世紀最佳…… 先聽聽《紐約時報》怎麼說的吧: 我們的21世紀已經接近過去了六分之一了,在這段期間內,有成千上萬的電影被拍出來。
  • 《流浪地球》郭帆打開了中國科幻電影大門,順手也把電視劇的開了
    年初郭帆導演的《流浪地球》上映之前,基本上沒有做過大規模的宣傳,首映日的排片在春節檔也被擠壓得很慘。靠著第一天驚人的良好口碑,從第二天開始,排片率直接成壓到趨勢,最終一躍登上中國電影票房第二的寶座。《流浪地球》的成功,可以說是「十年磨一劍」的偉大成果,對此在國內紛紛形成了「《流浪地球》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這一說法,各種褒揚的語言漫天飛舞,一時間幾乎所有國人都在慶祝這久久才被打開的科幻電影大門。不只是國內,即便是在海外上映時,也收穫了來之世界範圍內很多觀眾的一致好評,《流浪地球》就像是成為了一件工藝品,讓見過它的人為之著迷。
  • 鬧烏龍:臺媒稱《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劉慈欣是 「科幻小說女作家」
    IT之家2月12日消息 據@這視頻 (《環球時報》官方視頻號)消息,中國臺灣地區媒體東森財經新聞主持人在介紹《流浪地球》這部科幻電影時,將《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劉慈欣說成是「得過雨果獎的一個科幻小說女作家。」視頻觀看,請點擊此處。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自上映以來,口碑、票房雙豐收。
  • 《流浪地球》中人類帶著地球去流浪,那麼月球去哪了?
    很多人看完電影《流浪地球》,心中會有一個小疑惑——人類帶著地球去流浪,那麼月球呢?月球去哪了?在電影中確實沒有提及月球的去向,但是在小說原著中,月球的命運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被人類扔了。實際上,電影《流浪地球》是基於原著中流浪地球計劃大背景的深度改編,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故事。而這個故事也只是流浪地球計劃過程中的一段小插曲。
  • 流浪地球,宇宙鄉愁
    電影《阿凡達》、《鐵達尼號》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轉發了這部電影,和很多熒幕前的中國家庭一樣,見證著這幕中國科幻死磕世界先進水平的新裡程碑。那句喊了好幾年的「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終於在2019年大年初一的鞭炮聲中,響了。在以往的科幻作品中,末日危機,人類出走,在外太空尋求新家園的故事屢見不鮮。唯獨在流浪地球的故事裡,人類選擇背負著地球家園一同遷徙。
  • 《流浪地球》電影主題曲 劉歡帶著地球去流浪完整歌詞介紹
    《流浪地球》電影主題曲 劉歡帶著地球去流浪完整歌詞介紹  帶著地球去流浪 (《流浪地球》電影主題曲) - 劉歡  詞:劉歡  曲:劉歡  詩作:曹操  編曲:趙兆  獨唱:劉歡  童聲演唱:鄭楚馨  製作人:劉歡  吉他:薛峰
  • 《哪吒》和《流浪地球》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大片進入多元化時代
    2019年,國產電影中誕生了兩部現象級作品,一部是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科幻巨製《流浪地球》,一部是餃子導演,改編自我國傳統神話人物哪吒故事的動畫巨製《哪吒之魔童降世》。兩部影片無論是口碑還是票房,都取得了好成績,可以參考的是,兩部影片在國內的票房均超過了漫威近年來的重頭戲《復仇者聯盟4》。而這兩部影片的成功,也讓國產大片進入了多元化時代。
  • 經濟學人全球早報:哈啤紐約時裝周,迪士尼前CEO去世,流浪地球破20億
    「PONYx哈啤」跨界時裝秀當日,哈爾濱啤酒聯合紐約潮牌PONY在美國紐約時裝周上演了一場融合中國書法、京劇、武術、舞獅等中國元素的跨界時裝秀。《流浪地球》票房破20億 領跑賀歲檔電影《流浪地球》於2月10日晚票房破20億,該速度超過了去年同期賀歲檔的《唐人街探案2》(6天19.1億人民幣)。今年賀歲檔電影春節假期總票房達58億,同比去年有所提升。
  • 流浪地球2什麼時候上映 流浪地球2電影上映時間介紹
    流浪地球2什麼時候上映 流浪地球2電影上映時間介紹 《流浪地球2》電影會在什麼時候上映呢,相信看過第一部電影的朋友已經對續作十分的期待了
  • 紐約時報:川普時代的「狗哨政治」
    2016年總統大選前,時報專欄作者羅斯·多賽特(Ross Douthat)曾將川普的競選口號「讓美國恢復偉大榮光」解讀為「對更白、更盎格魯-薩克遜的過去吹響的狗哨」。川普的民粹主義在中國也收穫了擁躉。一些毛派人士稱,川普樹立了一個榜樣。他領導了一場民粹主義者的反抗,讓一個腐敗的、和他們在中國見到的沒什麼兩樣的政治建制派銳氣大挫。他們為他使用的一些煽動人心的手腕喝彩,有時還將其與毛澤東的策略聯繫起來。厭惡西式民主、美國的幹涉主義以及自由派政治價值觀的他們,在他的言論中找到了共鳴。
  • 東湖觀點:精神力量讓「流浪的地球」不孤單
    發布時間:2019年02月19日18:45 來源: 荊楚網近日,被稱為中國首部「硬科幻電影」的《流浪地球》不僅在國內連創票房新高,在國外上映時也頻頻爆滿,國外觀眾和影評紛紛點讚,認為這是「中國第一部大製作的科幻電影」。
  • 《流浪地球》逆襲奪得春節檔冠軍,阿里影業再造「戰狼式奇蹟」
    這部由阿里影業聯合出品、淘票票聯合發行的科幻電影,在大年初三首奪票房日冠,隨後累計票房逐個超越此前預測中的前三甲《新喜劇之王》、《飛馳人生》和《瘋狂的外星人》最終奪得春節檔票房冠軍。在用戶口碑方面,拔得頭籌的同樣是《流浪地球》。
  • 即將復映的《流浪地球》再起爭議,是誰見不得中國電影的進步?
    然而,總有一些所謂的影評人,對《流浪地球》開創國產硬科幻影片風口的貢獻熟視無睹,對開創性與原創性的努力不屑一顧,認為這就是和《戰狼2》一樣的「東施效顰」。他們還擺出一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架勢,拿出不符合科學規律、人物動機不合理等理由,將《流浪地球》等影片批得體無完膚,最後還假惺惺的說上幾句「預祝中國科幻電影越拍越好」的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