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對同一部電影的看法是不盡相同的。看電影人的文化層次、角度、年齡等都影響著對電影的評判,而對於《金剛川》這樣的重工業大片,這篇影評的解讀,我服。
《金剛川》是為了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而拍攝的,它的取材很獨特,它沒有用抗美援朝時的名戰役,也沒有用像邱少雲等歷史名人,而是取材了一座名不見傳的木橋。這座橋肩負著重要的使命,我志願軍戰士要從此橋上經過去打擊美國鬼子,於是就有了這個故事。在一天的時間內,敵人破壞橋,而我方戰士修橋。在這炸毀了修,修好後又給炸毀的反覆中,突顯我志願軍戰士的果敢、英勇、堅韌,同時也顯示了戰爭的殘酷。拍攝的時間比較倉促,從立項到上映僅用了不足三個月的時間。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紀念日,為了趕在紀念日前完成,從導演到演員再到劇組各工作人員們可以說任勞任怨,不知熬過了多少個日夜,終於在10月23日上映了,這是對抗美援朝戰爭最好的紀念。
對於《金剛川》這樣的重工業大片,這篇影評的解讀,我真是服了。下面小編就說說我服的理由,這篇影評讓我更好地理解了電影的內涵,並且多角度地了解了電影。這部電影是從四個單元三個視角來展開對故事的描述的,這麼大的歷史故事卻用一座小橋來展現,那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這就要求導演們要從多角度地去挖掘。第一個單元可總結為「士兵」,是李九霄扮演的劉浩為代表。劉浩原本是殺敵來的。可是卻讓他修工事,他不服。後來他理解了修橋的重要性,所以身先士卒,不畏艱苦,這個單元給人的印象是太艱難了。
第二個單元說的敵方,敵方代表是美國飛行員希爾。敵方主要是通過飛機炸橋。飛機裡一個小小空間只能是從塑造人物的心理展現。影片裡並沒有塑造成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而是展現了他的思念家鄉,害怕死亡的心路歷程。當他看到橋一次次被炸毀,而我志願軍戰士又一次次的很快修好,他被我方的這種堅韌所嚇倒。第三個單元說的是「高炮班」,張譯扮演的張飛,跟吳京扮演的關磊為代表。有飛機必然有炮,只有高射炮才可能打落天上的飛機。可是飛機的轟炸力太強了,我炮兵被炸得血肉模糊,這個單元反應出了戰爭的殘酷。第四個單元是作品的升華「人橋」。由於轟炸頻繁,任務艱巨,在來不及修好的情況下,只能是用人來搭建起橋,使得我大部隊順利地通過,這也讓人們明白了這座不起眼的橋的重要性。當我們看到戰士們用血肉之軀,有的人一半的身子在水裡,用肩膀扛著板木支撐起橋,讓我大部隊順利通過,我們不免眼含熱淚。電影使得歷史在現,把我部隊的戰鬥精神重現在眼前,讓我們無不動容。
這部電影同時也展現了我國電影工業的進步,通過一座小小的木橋來展現我志願軍的英勇,以小見大,可見導演的功底有多深。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忘記歷史意外著背叛,讓我們牢記這些鐵血英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