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金剛川》同一個故事講三遍?就是這樣才好看!

2020-12-05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

《金剛川》豆瓣只有6.7分?這是我比較納悶的。10月23日上映首日在影院看完後,覺得比《八佰》好,豆瓣可以衝個8分。

第二天又和朋友去看了一遍。散場後,朋友表示電影還不錯。但她問,為什麼一個故事要講三遍,很多內容不都是重複的嗎?

或許,這種代表了很多觀眾的感受,《金剛川》的故事太過簡單並且還重複。

不過我覺得《金剛川》最有創意的地方,就在此。

《金剛川》取材於真實的戰役。1953年抗美援朝最後大決戰金城戰役,志願軍燕山部隊主力軍必須在7月13日早上6點到達金城前線。

故事講述的是7月12日下午到13日早晨5點,這十幾個小時之內發生的事情。為保障大部隊必經之路金剛川上的金剛橋暢通無阻,炮兵與炸橋的敵機展開慘烈戰鬥,修橋工兵在敵機的狂轟亂炸中奮力修橋,志願軍最終用血肉之驅抵擋住了敵人的鋼鐵炮彈甚至燃燒彈,用犧牲換來了準時抵達前線,發起進攻。

《金剛川》選取的是遠離主戰場的修橋故事,修橋故事中真正的主角也不是工兵連,而是守護工兵連修橋的炮兵和支援工兵連的步兵。

在開頭用紀實影像資料簡單交代歷史背景後,就進入這個故事步兵視角的講述,第一部分取名為《士兵》。

這部分的主角是李九霄飾演的八連班長劉浩。這個普通步兵原本是想急著過江去前線,但隨部隊留下最後過江,支援修橋。

故事以李九霄看到的,聽到的和所經歷的為主線。在這十幾個小時中,他遭遇了敵方遠程炮彈的襲擊,在山頭看到了敵方空軍的肆虐,炮兵張譯、吳京的慘烈反擊。

從地理位置上講,這是一 種俯視整個戰場的視角,使得整個畫面以宏觀大場面為主,對橋面、空中和炮兵發生的事情是遠遠看個大概。

李九霄是《金剛川》戰場小人物中的一個,他與鄧超飾演的高連長之間的兄弟情讓人動情,他在橋上拿起機關槍向敵機掃射的憤怒,更是讓人同仇敵愾。

第二部分《對手》是美軍飛行員的空中視角。這部分確實是電影最弱的一部分,表演浮誇,篇幅過長。但好處是,呈現了空戰的諸多細節,猶如放大鏡放大細部,讓觀眾了解前因後果。這部分亦是大場面為主。

第三部分《高炮連》是張譯、吳京兩位炮手濃墨重彩的一部分,兩人在前面的戲份屬於遠觀,看不太清楚,在此做了詳細的放大,是特寫的。

這也是電影最壯烈的部分,人物塑造最生動,最震撼人心的部分。俯衝而下的敵方轟炸機與藏在玉米地裡的高射炮手,展開對決。

尤其是張譯,這個外表看起來有點孱弱的「張飛」,滿臉是打不著飛機看著橋被炸的焦慮。最後他將身上的血性逼出,斷手斷腳上炮,唱著《三國演義》中張飛的唱詞「萬古流芳,莽撞人吶」 ,與敵軍飛行員決一死戰的場面,令人潸然淚下。

張譯絕對可以憑《金剛川》拿影帝,他的表情、神態與戰場氛圍渾然一體,當敵機來臨時,大銀幕上甚至可以看到他耳朵在微微地抽動。

而他與吳京的兄弟情,也是電影的一大淚點,一文一武,雖然時不時會爭吵幾句,實則都是想替對方犧牲。

《士兵》、《對手》和《高炮班》講的確實是一個故事,《金剛川》沒有採用常規的線形敘事,而是復調敘事。

復調原本是一個音樂學中的概念,後被用於文學創作,也被電影創作者使用。

簡單地講,一個故事有兩個以上敘事者就是復調。經典好萊塢電影是一人一事,一個敘事者。《公民凱恩》是多個敘事者講一個故事,就是復調式敘述。黑澤明導演的《羅生門》不同人物對「武士的死」這一事件的不同描述,也是經典的復調敘事電影。

《金剛川》的重點時刻如B26轟炸橋體、榴彈炮遠程轟炸橋體、喀秋莎遠程轟炸美方基地、延時炸彈引爆,不斷重複出現,步兵、空中、炮兵三個視角互為補充,讓這個故事更加立體和悲壯。

一刷時會有點看不太明白,二刷就很明顯感受到復調敘事的精巧之處。三部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不少線索相互呼應,如草蛇灰線一般,需要細細觀看,慢慢品味,才能領會創作者的良苦用心。

第四部分《橋》,則是主題升華之處,戰士們用血肉之軀築起了這座摧不毀的生命之橋。由於前面悲壯、慘烈的氣氛已經烘託到位,使得這一高潮水到渠成。

縱觀整部電影,看得出創作者在藝術表達方面的創新追求,這是難能可貴的。

除了新穎的敘事方式,《金剛川》對戰地小人物的塑造是成功的。不同於《八佰》過於戲劇腔,《金剛川》裡的人物更真實可信,這其中離不開張譯、吳京、李九霄、鄧超等演員的精湛演技。

另外,《金剛川》的攝影也很不錯,畫面宏大,影像充滿質感。當然從畫面的清晰和亮度上,也可以證明,這絕對是一部花了巨資拍攝的電影。

《金剛川》不是一部套路戰爭片,從某種程度上講是一部戰爭文藝片,值得去影院好好欣賞。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金剛川》電影畫面重複?很難懂?
    筆者周末二刷了電影《金剛川》,個人感受就是兩個字「好看」,比《八佰》要更加吸引我!而近期在網上有些關於《金剛川》的影評中提到的,電影中「大量」鏡頭重複的問題,我在這兒就不得不說道說道了。筆者首先懷疑寫出這些影評的朋友是否真的認真地看過電影,因為全片所謂的「重複」鏡頭加在一起不過幾分鐘,而且各個鏡頭都重複得很有意義,恰到好處。復調敘事《金剛川》這種電影表現手法,其實就是運用了復調敘事。
  • 《金剛川》總時長是多長 金剛川影片介紹講了什麼故事內容?
    但是整部影片出現重複鏡頭,這個應該是一個很大的硬傷,不然《金剛川》的評分會再高,吳京和張譯這樣打不死的硬漢,在電影中都犧牲了3次和2次,這樣重複鏡頭的方式,其實也是一種湊鏡頭,湊時長,故事太短以至於講述太少,這也是編劇和導演沒有把握好。
  • 金剛川影評:除了再現殘酷,還有兄弟家國與愛情
    電影的陣容大家都知道,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導演聯合執導,主演則包括吳京、張譯、李九霄、鄧超等人,算是今年配置最豪華的影片之一了。從完成度上看,作為一部命題作文,這樣一部華語頂配戰爭片給主創的時間一共才兩三個月,做成現在的效果,實屬不易,所有工作人員都辛苦了。
  • 大河電影口碑榜 丨看完《金剛川》感覺咋樣?來寫影評,千元電影卡等...
    雖然從藝術創作層面來說,用四個不同視角來拍同一段故事在影迷看來見仁見智,但「戰爭場面震撼,愛國情懷滿滿」是觀眾的共同心聲,也讓觀眾看到了華語電影工業飛速發展的成果。在電影《金剛川》上映之際,大河報大河客戶端、頂端新聞聯合河南奧斯卡電影院線,共同推出《金剛川》線上影評大賽,只要在頂端新聞、大河客戶端或奧電影APP上發布自己的觀影感受,就有機會獲得免費電影卡和電影券。
  • 《金剛川》豆瓣評分6.9:同一鏡頭重複三次,三大影帝都救不了
    《金剛川》看完給人的感覺可能是,故事背景,電影場面很大,但細節表現不行。3個不同視角拍攝的方式,所以出現了同一個鏡頭重複出現3次的現象。而在《金剛川》中,網友就覺得,自己看完三個視角的部分之後並沒有從中感受到什麼震撼,而是覺得電影就是將同一件事重複講了三遍,顯得拖沓浪費時間。
  • 《金剛川》媒體點映影評出來了:這部戰爭片,到底怎麼樣?
    但是10月23日,一部重量級影片即將上映,這就是管虎導演,張譯、吳京、鄧超等人主演的抗美援朝題材戰爭片《金剛川》。縱觀這個時間段,可謂是毫無敵手,不論《金剛川》口碑如何,相信在頭兩天,都會拿到相當優異的票房成績。 如果我們看《金剛川》的導演、演員陣容,以及他的投資力度,大部分影迷都會認為,這部影片至少值得一看。
  • 影評《金剛川》,相比《八佰》差距大,敗筆在這三點
    近期《八佰》幾乎是剛剛放映差不多了,《金剛川》就上了。這兩部同屬管虎導演的作品。雖然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但是不得不說,口碑差距太大了。《八佰》作為籌備已久的作品,或許是時間給了作品更多的優勢,在口碑方面比《金剛川》好了不止一星半點。但是《金剛川》上映吐槽卻非常多。
  • 《金剛川》票房破11億,最好看的抗美援朝電影之一!
    《金剛川》票房終於突破了11億。這個票房成績還是實至名歸的。雖然有很多關於抗美援朝的電影,但對比下來,其實這部《金剛川》確實是最好看的。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很多情景特效都在不斷提升,這也讓這部電影看起來更加真實一些。與實際的戰爭還是比較貼合的。
  • 豆瓣跌至6.7,《金剛川》口碑兩極化,網友:差點看睡著
    ,吳京、張譯、魏晨、李九霄領銜主演,鄧超特別演出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了。雖然我沒有網友那麼誇張「差點看睡著」,但是剛看完《金剛川》回來,覺得槽點和淚點齊飛。整部電影時長2個小時,用4個不同視角講述了同一件事, 這種敘事手法並不新奇,日本國寶級導演黑澤明拍攝的《羅生門》,還有不久前上映的《敦刻爾克》都是用的這種拍攝手法, 用不同人物的不同視角講述同一個故事,到影片最後再把它們串聯起來,讓觀眾恍然大悟。
  • 《金剛川》豆瓣評分遠低於《上甘嶺》,它到底是不是一部好電影?
    在豆瓣,它的評分只有6.5分,這個分數,遠低於1965年拍攝,由高保成主演的抗美援朝經典電影《上甘嶺》的8.0分,也低於管虎拍攝的《八佰》的7.7分,而觀眾對於該片開頭從三個不同視點來表現同一個護橋行動的拍攝手法也有不同的看法。
  • 解讀工業電影《金剛川》,四個單元三個視角,這是對歷史的銘記
    看電影人的文化層次、角度、年齡等都影響著對電影的評判,而對於《金剛川》這樣的重工業大片,這篇影評的解讀,我服。  這座橋肩負著重要的使命,我志願軍戰士要從此橋上經過去打擊美國鬼子,於是就有了這個故事。在一天的時間內,敵人破壞橋,而我方戰士修橋。在這炸毀了修,修好後又給炸毀的反覆中,突顯我志願軍戰士的果敢、英勇、堅韌,同時也顯示了戰爭的殘酷。拍攝的時間比較倉促,從立項到上映僅用了不足三個月的時間。
  • 4天票房才3.7億,《金剛川》豆瓣分跌到6.5分,吳京張譯不行了?
    4天票房才3.7億,《金剛川》豆瓣評分跌倒6.5分,是吳京張譯不行了嗎?因為疫情的影響,可以說2020年是電影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危機。不少影院都熬不過這次「寒冬」。而我們因為疫情控制得當,在幾個月前就已經可以陸續去電影院觀看電影了。可以不誇張地講,國內的電影市場的確已經在回暖了。
  • 《金剛川》的故事背景與人物原型,本文無劇透地來介紹一下
    現在,就來為大家講一講《金剛川》背後的故事,以便大家去看片時更好理解一些。《金剛川》的片名指的是一條河流,位於朝鮮交界處的金剛山下。川,在中國傳統古文裡主要指的就是河流的意思,是江河的統稱。海納百川,就是大海接納了千百條河流的匯入。
  • 《金剛川》被豆瓣群嘲:頂流的配置,卻拍不好最該成為爆款的電影
    》並沒有得到豆瓣的認可,反倒再次被人打上低分的標籤 《金剛川》有頂流明星的助陣,又有三位頂尖導演操刀,還有高額的資金投入 堪稱夢幻級別的配置,《金剛川》為何再次被豆瓣看低?
  • 《金剛川》19天票房破9億,豆瓣評分卻跌至6.5,趕工引發致命傷
    看過電影的都知道,《金剛川》將故事切成了三個角度,就是同一件事情用三個人的視角演了三遍,這樣非但沒能推動劇情發展故事前兩章其實觀眾就差不多看懂劇情了,但是非要再來第三遍,這樣就會顯得很重複,甚至是有點為了湊內容而又演了一遍。
  • 影片《金剛川》差評不斷,我們到底真的理解了影片的良苦用心嗎?
    《金剛川》影片製作成本在4億左右,故事講得是發生在金剛川在建國之後的1953年,中國志願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階段的大型戰役。在物資匱乏,武器懸殊,不斷抵禦敵軍飛機的狂轟濫炸的情況下,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去往金城必經之橋,確保在指定時間到達完成戰力支援。
  • 《金剛川》沒成為票房王炸,這三點拖了後腿?
    《金剛川》以4億投資、3位國內硬核導演、一系列國內直男演員組成主創團隊,以真實歷史事件為藍本,講述了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階段,志願軍在金剛川上直面敵軍的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捨身修補交通要道上一座木橋的故事。
  • 電影《金剛川》經典臺詞對白
    電影《金剛川》體現出了志願軍們寧死不屈,奮不顧身的精神,而這部電影也將載入史冊,小人物也將會被我們永記心中。 今天小編整理了電影《金剛川》經典臺詞對白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電影《金剛川》經典臺詞1、那一年,俺們都才十七八歲,唯一想做的事,就是通過那座橋。
  • 《金剛川》這是一部足夠好看的電影了
    《金剛川》為什麼我堅持好評,並不是因為主演有吳京,也不是因為導演啊…編劇啊…什麼的原因。經過一點思考,我看到的,反而可能不是你們看到的。其次是飛機特效,F4U我國是沒有實際的,說白了就是全靠建模,而真正給郭帆導演把建模到動作全部做完的時間,不超過一個月。這是真的讓我看到了以後我們可以做的很多東西,包括新中國成立後歷次空戰的拍攝可能性。所以我一直在強調,《金剛川》是一部開局和定調的作品,在我這,我能包容它的幾乎所有,讓你們感覺到不滿意的東西。
  • 《金剛川》在持續熱映,為何豆瓣評分僅6.5分?
    《金剛川》一直都在持續熱映,目前票房已破7億,這樣的票房成績相當不錯。不過,豆瓣上的評分僅6.5分。這樣的評分相當的低。因為《八佰》有7.7分。有些人說不低了,因為《戰狼2》在豆瓣上的評分也只有7.1分。這三部電影都是戰爭類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