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絕是難受的經驗。經歷拒絕的人不論是個人或群體,往後的路應該怎麼走?能怎麼走?
有人經歷被拒絕,一輩子都不能再上路,終日在這被拒絕的經驗裡徘徊;也有人好不容易邁開了離開的腳步,才沒走多遠,又回到曾經的傷痛裡,暗自神傷;也有上了路的,卻不願意放下曾經被拒絕的經歷,常常被這個傷口所影響,充滿苦毒和抑鬱;也有人被拒絕後勇敢上路的,只是他心裡想的、期盼的,是終有一日回來,要讓那曾拒絕他的人難堪和後悔。
無論是哪一種反應,都是活在被拒絕的陰影下。或在過去徘徊、或蹣跚上路、或心有不忿、或勃然大怒,肩上背負的終究是那曾被拒絕的包袱。走的路,說的話,行的事也都帶著曾經被拒絕的傷痕。當門徒說,「主啊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嗎?」就是這種心態。這不是出於福音的回應,沒有恩慈。這是出於一個被拒絕的經驗而有的自我防衛,沒有恩典,只有憤恨。
其實我們都無法面對被拒絕的經驗,除非我們回到耶穌裡。耶穌對被拒絕並不陌生,祂常常被拒絕。祂來到世界,是來到自己的地方,自己的百姓卻拒絕祂,就好像黑暗拒絕光明一樣;祂在自己的家鄉傳福音,也被父老鄉親拒絕;到了迦百農,到了格拉森,到了伯賽大,拒絕也是一路如影隨形;到終點耶路撒冷,等待祂的還是拒絕,祂被祂所愛的百姓拒絕。他們甚至寧可選擇強盜。而到了各各他的十架,則是最終極的拒絕,在神公義的憤怒裡仿佛被棄絕一般。
耶穌知道前面等待祂的最終都是「拒絕」,祂卻還是毅然決然的走向耶路撒冷。為了愛,祂主動承受這一切的拒絕。祂為我們被拒絕,是讓我們不再被神拒絕。
而只有當我們經歷在基督裡與神複合的福音時,你才真正平穩安靜地去面對你生命中的每一個拒絕。不苦毒,不壓傷,不哀怨,不放棄。
願神賜福你,阿們!
明日靈修經文:路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