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光影流轉,品百味人生。小夥伴們好。小編對古代戰爭電影一直都是比較鍾愛的,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刀光劍影的搏殺看著就十分過癮。不過好看的國產古代戰爭電影好看的卻鳳毛麟角,今天通過兩部影片對同一伙人的對比,相信我們就能夠找到國產電影到底差距在哪裡了。
要說的第一部電影是由趙文卓、萬茜、洪金寶等人主演的《蕩寇風雲》,這是一部描寫明代名將戚繼光抗倭的影片。明朝嘉靖年間,倭寇在我東南沿海橫行,仗著武藝高強,流動作案,造成了很大的人員財產損失。這裡我們不看主角們的演繹,而是要說說作為反派的倭寇。倭寇由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倉田保昭飾演,應該說正反派演員的演技都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看了倭寇的形象,實在是與歷史中倭寇的形象相差太多。明朝時代對應的是日本戰國時期,這個時候日本武士的形象應該是這樣的,這種十河髻才是當時日本武士普遍的髮式,但是在《蕩寇風雲》中,倭寇的髮式只是簡單的在頭後紮起一個髮髻,雖然有點像日本人,但是畢竟與真實的倭寇形象相差太遠。
這裡面估計反派演員需要接的戲比較多,剃了頭髮就影響了拍下一部劇了。也可能是劇組及導演對歷史考據不細緻,沒有注意到這些細節。其實國產古裝電影最大的問題就是對歷史形象的還原,這一點幾乎在每一部古裝電影中都做得不夠好。而我們在看歐美甚至日韓古裝電影,他們在道具及人物形象還原上可以說是尊重並且忠於史實的。
這裡我們就不得不說韓國拍的與《蕩寇風雲》同一個時期的古裝電影《鳴梁》。這部電影是以豐臣秀吉時期日本入侵朝鮮為背景。在這部電影中,對日本主將來島通總、藤堂高虎、脅坂安治等人的形象復員可以說十分的精細真實,與日本歷史人物形象十分相近,即便是影片中扮演倭寇雜兵的群演,形象也與歷史十分符合。
需要說明的是,電影《鳴梁》雖然把朝鮮名將李舜臣吹上了天,但是如果沒有明朝大軍入朝作戰,那朝鮮早就歸倭寇所有了。在海戰中,明朝水師陳璘、鄧子龍等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在電影中並沒有體現出明朝水陸大軍的支援,這一點是嚴重不符合史實的。不過考慮到韓國人那氣吞宇宙的迷之自信,也可以理解。日本戰國時期每個大名的盔甲都是自己設計,而且每個大名的旗號都不一樣,這一點電影也很好的體現了出來,還有就是當時日本、朝鮮使用漢字,這也是符合史實的。
看過了韓國拍攝的《鳴梁》,雖然劇情設置上一樣有很多問題,但是在對李舜臣的刻畫上,卻要比《蕩寇風雲》中對戚繼光的演繹強的多了。戚繼光可以說是不遜於任何古達名將的傑出將才,自己著有《紀效新書》兵書,並且還有其他名將所沒有的長處:練兵。戚繼光帶領的戚家軍在與幾倍甚至十幾倍於自己的倭寇作戰中,從來都能夠以少勝多,其所排的鴛鴦陣在冷兵器時代毫無破解之法,可以說是古代陣法的巔峰。在對陣倭寇中,即便是殺敵過萬的大仗,戚家軍傷亡人數也就幾人至多十幾人,這是任何古代名將都無法做到的。這是連現在的抗日神劇都沒拍出來的神奇戰果,但是趙文卓卻把戚家軍拍的本是無敵的鴛鴦陣居然被竹竿破解了!
沒看過這兩部電影的小夥伴推薦你們去看一看這兩部電影,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不得不說韓國拍的《鳴梁》更能打動人心,而趙文卓的《蕩寇風雲》,實在是有點粗製濫造,白白浪費了這麼好的劇本。小夥伴們,你看過這兩部電影嗎,給我留言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