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韓國電影,到底行不行?

2020-12-05 第十電影v

從去年在坎城大放異彩的《燃燒》,到今年勇奪金棕櫚大獎《寄生蟲》。

韓國電影的熱,一直在升溫。

《燃燒》劇照

截至目前,韓國電影在內地院線依然未能破「禁」,這也就給了許多國內片方不斷進行翻拍的勇氣。

其實早在2015年,內地院線曾上映過 《暗殺》、 《撲通撲通我的人生》等韓國引進片。2016年,也尚有《賞金獵人》、《驚天大逆轉》、《外公芳齡38》等幾部中韓合拍片上映。

但從那之後,因為某些你懂的原因,無論是韓國進口片,還是中韓合拍電影都徹底在內地市場消失。

本周上映的新片,由王千源和宋佳領銜主演的電影《你是兇手》,其實就是翻拍自2013年的韓國電影《蒙太奇》。

《你是兇手》豆瓣評分6.0分,原作《蒙太奇》8.0分,兩者相差兩分。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已經王千源近年來第四次出演翻拍的韓國電影。

翻拍韓片執著多年,一直難以換得觀眾的垂青,只是一味地彰顯了越挫越勇的精神品質。

國產電影,是該醒醒了。

1、翻拍多,佳作少

近幾年來,面對以言情劇、電影、歌曲、服飾為標誌的韓國流行文化,主流大眾不再如之前那般溺戀其中。

相反,他們開始有所保留地接受韓流文化,甚至加以警惕地審視,網上狠擊「高麗棒子」的口號隨處可見。

國人對韓國文化由此開始產生了複雜的分裂,一邊憎惡,一邊欣賞,一邊拒絕,一邊接受。

電影,作為意識形態輸出的先鋒軍,自然難逃被放大審視的命運。

新千年以來,韓國電影主流類型從愛情喜劇逐漸向現實題材轉變。

比如,當初火遍亞洲的《我的野蠻女友》,表現了在經濟騰飛年代裡,大眾對浪漫愛情的集體幻想,到今年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時,展現出電影視野對韓國現實社會問題的強烈關注。

國內對韓影的翻拍,也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犯罪現實題材,另一類是浪漫輕喜劇。

《我的野蠻女友》劇照

先來看一下近些年,國內翻拍韓國電影的口碑成績單:(評分為豆瓣評分)

《破局》5.1分——《走到盡頭》7.9分

《我是證人》6.1分——《盲證》7.5分

《外公芳齡38》4.2分——《非常主播》7.8分

《捉迷藏》5.4分——《捉迷藏》6.8分

《美好的意外》5.6分——《妻子小姐》7.4分

《重返二十歲》7.1分——《奇怪的她》8.3分

《找到你》7.4分——《迷失:消失的女人》6.9分

《「大」人物》6.5分——《老手》7.7分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4.8分——《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7.7分

《小小的願望》5.1分——《偉大的願望》7.4分

《你是兇手》6.0分——《蒙太奇》8.0分

看到了嗎?

除了《找到你》,國產片的每一次翻拍,都是一則「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由呂樂執導的《找你到》,有著強烈的本土化意識風格和清晰的現實意義訴求,這也讓影片不同一般國產片只求改編為商業類型片的簡單做法。

通常來說,韓國的犯罪警匪片,類型只是外衣,其核心訴求是揭露尖銳的社會矛盾和醜陋的生活現狀。

但國產片在翻拍此類題材時,就會有意迴避這些敏感的部分,將資本主義世界的舶來品進行徹底的社會主義改造,最終呈現出不疼不癢,不倫不類的主題效果。

而在愛情喜劇片方面,韓國影片有笑有淚的獨特屬性,也總是難以被完全發揮。

國產片在翻拍時喜歡用流量演員,並原封不動照搬經典橋段,一些出格的笑點又只能點到為止。

喜劇元素減分,溫情點又無太多新意。

失敗,也是在所難免。

2、愛情很愛,喜劇不喜

今年春天,愛情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颳起了一股旋風。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翻拍自2009年的韓國同名電影,於去年11月30日在中國臺灣上映

最開始,因為片名太過悲傷,導演在找投資時相當不順利:

「每次去見投資人,提出這個片名大家就搖頭,投資方總會說『這也太悲傷了』,都不敢投資,所以我們只能強調這只是暫定片名,打算之後再更改。但後來越叫越順口,我們就想賭一把吧!」

結果,影片最終以2.38億臺幣票房,成為去年臺灣華語片票房冠軍。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內地上映後取得了9.53億票房成績,這也讓本片成為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韓國電影翻拍片。

臺灣影視劇對青春愛情類型的把控,有著成熟而優質的基因,《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雖然狗血,但是很討普通觀眾喜歡。

大家在批評這部電影的故事很平庸,轉折很爛俗,感情很虛假的同時,也難以否認本片整體氛圍的真摯與熱烈。

《小小的願望》上映之路一波三折,導演田羽生說自己有段時間天天往電影局跑,而領導傳回的意見永遠都是繼續修改。

等到今年中秋檔影片上映時,我們看到的《小小的願望》,其實已經是一個閹割版的作品。

在韓版原作《偉大的願望》中,兩個好兄弟要幫患有脊髓側索硬化症的好友完成的願望是:破處。

在《小小的願望》中,這份願望變成了:談戀愛。

原作有很多根據破處來設計的梗,也被《小小的願望》原封不動的移植了過來,於是影片在邏輯上紕漏百出。

比如兩兄弟請女同學來幫忙破處,這是一個無比尷尬而過分的請求。

而在《小小的願望》中,請女同學來和高遠談一場談戀愛,其實無可厚非。

但《小小的願望》的處理卻是與原作同步的,那就是被女同學們用響亮的耳光一一回絕,這就讓劇情的合理性搖搖欲墜。

凡此種種,隨著劇情進展,還會產生許多的漏洞和問題。

當故事發展到最後,髮廊妹進入病房和高遠共處一會兒的意義是什麼?

影片的處理遮遮掩掩,含糊不清,似是而非。

如果堅持翻拍一部大尺度題材的影片,要麼就進行大膽的本土化改編,要麼就乾脆不要拍。

當導演帶著「自我閹割」的意識,畏首畏尾的完成一部作品時。

自己不痛快,觀眾更不會高潮。

3、翻拍時,自我閹割的焦慮

從《破·局》到《龍蝦刑警》,從《「大」人物》,再到《你是兇手》。

看出來了嗎?

王千源對韓國電影,真的是真愛了。

這四部電影都離不開一個關鍵詞:犯罪。

在這幾部作品中,我以票房和評分最高的《「大」人物》為例,解析一下內地版和韓版的異同。

《「大」人物》翻拍自2015年的韓國電影《老手》,《老手》是2015年的韓國年度票房冠軍。

與此同時,《老手》獲得第25屆釜日電影獎最佳作品,導演柳承菀獲得第52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導演。

《老手》劇照

三年後的翻拍之作,《「大」人物》保留了原作情節結構和基本人物關係,在此基礎上又做了適度的本土化改編。

故事開場,為了表述故事背景和塑造人物形象,《「大」人物》將把原版裡本該破獲的「走私汽車案」改成了「小額假幣案」,拉近了故事背景與觀眾日常生活的聯繫。

由王千源飾演的男主孫大聖,名字也極具本土色彩,取材於古典名著《西遊記》。

孫大聖的困境是「買不起學區房」,而飛揚跋扈的富二代趙泰,則喚起了平民階層對富人的偏見審視,兩人的矛盾起因於一起「暴力強拆」事件。

《「大」人物》的導演五百,曾執導過好評之作《心理罪》《古董局中局》,他對中國當代社會的細微人情,有著敏銳精準的把控。

「學區房」、「富二代」、「暴力拆遷」……這些元素都緊扣著時代的焦慮神經。

但隨著故事的向下進行,《「大」人物》開始顯現疲態,《老手》卻愈發精彩。

《老手》裡的矛盾升級過程可以概括為:為了掩蓋一個小錯誤,而犯下另外一個錯誤,最終「雪球」越滾越大,釀成無法挽回的惡果。

而從《「大」人物》的進展糾葛來看,警匪衝突在某種程度上只是單純來自於反派的不斷挑釁。

在《老手》中,隨著徐道哲的調查,他發現涉案警察接受賄賂,同時也面臨來自警察高層的壓力,其實這就是對韓國社會貪汙腐化、官商勾結等問題的無情揭露。

《「大」人物》的落腳點則在於「為民除暴」和「打大老虎」,由此傳達出這樣的潛臺詞:有強大的國家和政府做後盾,任何罪犯都將難逃法網,社會安全可以得到保障。

徐道哲對抗以趙泰晤為首的財閥集團,正是對韓國社會「財團霸權」的影射。

《老手》通過「個人英雄」力克警察接受賄賂、媒體曝光受阻等障礙,實現了韓國觀眾對社會現象不滿的「替代性滿足」,這也是影片能夠成為年度票房冠軍的重要原因。

王千源飾演的孫大聖,其本質上是權威體制的維護者,而並非質疑者,過於完美的形象和說教的口吻,讓人物充斥著臉譜化的嫌疑。

總體來說,《「大」人物》借著《老手》的框架,在語義上進行了符合國情的改造,卻也讓這部影片失去了原本的魅力。

翻拍韓國電影,畫皮不畫骨,一定行不通。

由於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的尺度難以把控,所以像《我不是藥神》這樣既能讓觀眾開心,又能讓領導放心的佳作少之又少。

這就需要國產電影不斷摸索,從現實生活中提煉藝術,不能一味照搬國外電影的劇作結構和主題表達。

翻拍韓國電影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只是複製基本劇情,偷換核心概念,結果只會畫虎不成反類犬。

國產電影需要一套完整而成熟的工業體系,來徹底消化這些國外電影的劇作與價值觀。

翻拍。

要讓作品呈現出強烈的本土意識,而不只是中國特色。

相關焦點

  • 《釜山行》續集來了!野心勃勃的韓國喪屍電影,到底行不行?
    2016年韓國導演延尚昊在拍攝《釜山行》時,一定不會想到「3年後自己會因為把主角寫死了」這件事而耿耿於懷。01:延尚昊在拍攝《釜山行》之前,從沒有拍過真人參演的電影,過往的他最擅長的是製作動畫電影,或許在他的世界裡把一個角色寫死,然後再透過畫筆的鬼斧神工,復活一個角色還不是小菜一碟,但2019年6月正式開拍《釜山行》續集的時候,延尚昊不止一次的感慨「真後悔把孔侑(主角石宇的扮演者)寫死」!
  • 亞洲喪屍片新秀,《釜山行》到底是行還是不行
    《釜山行》,這部豆瓣評分8.5分的韓國喪屍片,是評分虛高還是實至名歸,精彩看點有哪些?3分鐘帶你了解高分榜影片《釜山行》,讓你明白《釜山行》行還是不行。影片講述了證券公司基金管理人石宇光鮮精幹,卻也是個重利輕義之徒。
  • 兩部翻拍韓國的電影:翻拍版捉迷藏秦海璐演技炸裂,你喜歡哪一版
    兩部翻拍韓國的電影:翻拍版捉迷藏秦海璐演技炸裂,你喜歡哪一版一說到翻拍國外的國產電影,首當其衝的應該就是韓國。電影的故事不錯,節奏緊湊扣人心弦,導演把盲人眼盲心不盲的內心世界都展現得比較足夠,不過反派太標籤化,犯罪動機不明,而且劇情也相對有些邏輯不通。《我是證人》相對於《盲》來說,在電影的敘事上更加直白。本身並沒有多懸疑,因為最初就告訴了觀眾誰是變態,觀眾心知肚明,只是在看一場追逐。懸疑只是一個外皮,核心內容還是韓國電影的風格,救贖內心。
  • 這9部翻拍自韓國的中國電影,你認為誰拍得更好?
    但是,有些翻拍卻比較辣眼睛。在前幾天,柯本給各位小夥伴們聊過韓國翻拍中國的5部電影,可謂各有千秋,今天柯本再來為大家盤點一下中國翻拍韓國的電影,您看看誰拍得更好。《小小的願望》翻拍自韓國電影《偉大的願望》,號稱中國第一部走上大熒幕的青春性喜劇電影,然而想要過審,只能將原版改得面目全非。
  • 被遺忘的電影《全民目擊》,韓國都翻拍卻不如原版
    由肖央、譚卓主演,陳思誠監製的電影《誤殺》,上映以來收穫了很大的口碑。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都堪稱近年來的最好的國產懸疑片。但是很可惜,《誤殺》是改編自印度的電影,不是國產編劇。中國的電影難道真的不行嗎?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是唯一一部可以稱讚的作品。國產電影真的不行了嗎?
  • 翻拍韓國原作,華語片為何口碑一般?
    該片雖然是去年臺灣華語片票房冠軍,但口碑並沒有超過原版,這也是大多數中國翻拍版本的宿命。新京報記者統計了近7年翻拍自韓國電影的8部華語片(像《重返20歲》這種「一本兩拍」的不在考慮範圍內),並且在票房、口碑等方面與原版做了比較,發現8部翻拍自韓國的國產片,沒有一部超越原作。
  • 電視劇隱秘而偉大是翻拍韓國電影的嗎 兩部作品有何聯繫
    據悉,李易峰主演的《隱秘而偉大》並不是翻拍韓國的電影,兩部作品只是重名而已。韓國的那部《隱秘而偉大》也是講述的諜戰故事,電影講述在南北分裂的現實中經歷身份混亂的北朝鮮間諜元流煥被派到首爾貧民區後,在和善良熱心的鄰居們接觸的過程中,逐漸對自己的信念產生質疑,並由此引發的一系列故事。
  • 今年票房最高的韓國電影,竟然翻拍自中國!
    翻拍在電影圈裡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事,跨越國界,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中最熱衷翻拍的除了我們,就是隔壁韓國了。今天熊要介紹的,是韓國翻拍咱們的——毒戰導演: 李海暎編劇: 鄭瑞景 / 李海暎主演: 趙震雄 / 柳俊烈 / 金柱赫 / 金成鈴 / 樸海影片在韓國上映,8天就突破了200萬觀影人次,最終拿下500萬人次的票房,順利從《死侍2》、《復聯3》、《侏羅紀世界2》裡殺出一條血路,成為今年到目前為止票房最高的韓國電影
  • 目前唯一熱門院線電影《釜山行2》上映!深度解析影片到底行不行
    終於,《釜山行2》的上映,讓影院有了一些嘶吼叫聲,雖然上映範圍很小,但也算是艱難的開始。那麼這部備受期待,更大格局,更大場面,更燒錢的《釜山行2》到底成色如何,是否成功打開了釜山行宇宙,更重要的是,《釜山行2》和前作相比,是否有繼承給人黑馬驚豔的品質。
  • 韓國將翻拍《不能說的秘密》,曾創觀影紀錄,高居華語電影第二
    周杰倫自導自演的《不能說的秘密》在2008年登陸韓國,引發觀影熱潮,成為了史上第一部在韓國動員10萬名以上觀眾的中國臺灣電影。電影的三首配樂後來經過填詞成了《彩虹》《蒲公英的約定》,收錄進同年發行專輯《我很忙》。那一年,周杰倫28歲。
  • 韓國將翻拍周杰倫《不能說的秘密》,曾上映兩次,熱度頗高
    作者|傑兒 審核|芳芳提要:《不能說的秘密》是周杰倫自導自演的處女作電影。這部電影一經上映,便受到了無數人的喜愛。【韓國將翻拍《不能說的秘密》】近日,網上曝出消息:韓國將翻拍周杰倫的電影處女作《不能說的秘密》。
  • 從跨文化交際角度談中國翻拍國外電影現狀
    摘要:近年來國產電影掀起翻拍熱潮,在眾多翻拍片中,不乏「本土化」失敗的案例。本文從跨文化角度淺談中國翻拍現狀,對熱度極高的典型翻拍作品進行解讀,並探討翻拍時如何根據跨文化差異對電影文本進行本土化的改寫與融合。
  • 韓國將翻拍《不能說的秘密》周杰倫曾自稱還能演
    之所以被韓國翻拍,是因為周董的這部電影當年登陸韓國時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歡,周杰倫以及他的音樂,以及女主角桂綸鎂等都被韓國年輕觀眾所熟知。自從2008年登陸韓國後,《不能說的秘密》引發了觀影熱潮,成為了史上第一部在韓國動員10萬名以上觀眾的中國臺灣電影,電影拍攝地也成為了韓國遊客到中國臺灣旅遊時的必經之地。
  • 韓國翻拍《觸不可及》,但這一次卻被玩砸了
    眾所周知,韓國的電影人們酷愛翻拍其他國家的優秀電影。在翻拍的過程中,再加入自己國家的本土元素,你還別說,一些電影拍出來還蠻好看,甚至還超越了原著。最為熟悉的幾部莫過於《監視者們》,《嫌疑人X的獻身》,《幸運鑰匙》,《完美的他人》,《毒戰》,《消失的夜晚》,《無籍者》等等。
  • 韓國翻拍不能說的秘密,周杰倫導演處女作太火,網友:文化輸出
    12月24日,有媒體發布了一則關於電影《不能說的秘密》的消息。消息中指出,韓國製作公司hybridmediaco-op將於明年翻拍周杰倫導演的華語電影《不能說的秘密》,引發回憶。網友更是表示對誰來演葉湘倫和路小雨表示好奇。
  • 2020最好看的韓國電影都在這裡了
    《寄生蟲》創造亞洲電影的歷史。奉俊昊導演也可以就此封神,韓國人心目中最好的韓國電影(殺人回憶),以及歐美人心目中最好的韓國電影(寄生蟲),都是他拍出來的。但當我整理2020韓國電影的時候,才發現韓國電影的強,遠不止有一個奉俊昊。他們的好導演,好演員,太多了。老戲骨勤勤勉勉,新演員層出不窮。
  • 不吹不黑,這些原版電影,怎麼翻拍都無法超越
    打開電腦,我們越來越常見眾多外國電影被翻拍。有原版電影的成功經驗,翻拍電影在劇本上已有先天優勢,猶如含著金鑰匙出生。但是有時翻拍電影就算有先天優勢,原版電影是怎麼翻拍也無法超越的。原版是韓國《捉迷藏》 (2013)。這部有點部分暴力打鬥場面的懸疑電影,本人認為觀看後有細思極恐之感。而中國版的《捉迷藏》 (2016) 由霍建華和秦海璐飾演,翻拍後的《捉迷藏》強行加入了「偏執型精神錯亂」的梗。就算沒看過韓國原版,花105分看完也感覺十分尷尬。
  • 盤點十部翻拍自國外電影的作品,有的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隨著我國電影業的蓬勃發展,如何能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與國際電影舞臺接軌,已成為廣大影視工作者們必須思考和攻克的巨大難題。翻拍是在影視創作中最常用的方式,也是導演們公認的與國際電影舞臺接軌的最佳「捷徑」,包括本土影視作品翻拍及國外作品翻拍兩大類。下面就讓我們盤點一下近年來那些翻拍自國外電影的作品吧。
  • 韓國將翻拍周杰倫導演《不能說的秘密》
    時光網訊據外媒報導,日前,韓國製作公司hybrid media co-op(曾製作《南山的部長們》)公布明年新作計劃,其中包括翻拍華語片《不能說的秘密》。預告《不能說的秘密》由周杰倫擔任導演和編劇,周杰倫與桂綸鎂主演,影片上映於2007年。
  • ...巖》《南山的部長們》製作公司將翻拍周杰倫電影《不能說的秘密》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晨據韓國媒體STARNEWS報導,《昆池巖》《南山的部長們》製作公司Hive Media Corp.將翻拍周杰倫電影《不能說的秘密》。影片曾於2008年登陸韓國,掀起一陣觀影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