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藝術空間」開館展暨廈門工藝美院99屆雕塑班藝術聯展啟幕

2021-01-16 手機鳳凰網

2019年8月31日下午,廈門工藝美院99屆雕塑班畢業20年藝術聯展「無限逼近的思想:工藝與藝術的邊界」,在廈門「歸於真·閩藝術空間」精彩開幕。4位老師莊南鵬、佘國富、潘尤龍、楊紹浩諸先生,11位藝術家陳並招、陳麗玲、陳文欽、高孝午、黃智清、李錦峰、林金福、任宏偉、施琳琳、楊佛金、曾月明等,紛紛獻上自己的精彩作品。25件風格各異的藝術作品,不同材質,比鄰並肩,展示出藝術家們對人生、對世界的思考。

99屆雕塑班部分到場同學合影(8月25日)

多樣形式,打破藝術邊界

「福建是工藝美術大省,工藝美術底蘊豐厚。現在新的文化、藝術不斷發展。傳統與當代似乎存在一堵牆。我們想做一次展覽,通過工藝與現當代藝術的碰撞,打破那道邊界之牆。」關於此次藝術展,策展人兼參展藝術家之一任宏偉先生介紹說。

策展人兼參展藝術家任宏偉先生發表講話

「歸於真·閩藝術空間」創始人黃智清先生,也是參展藝術家之一。他說,廈門工藝美院99屆雕塑班共20多人,畢業至今還有15個人在藝術行業堅持創作,這是非常難得的現象。同學們作品形式豐富多樣,有木雕、陶瓷、油畫、大型戶外雕塑等,作品風格既有傳統、也有當代。2年前,他和策展人任宏偉先生就計劃做一次同學展覽。這次畢業20年,正好是個很好的契機。20年,每個人對藝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各種藝術形式互相碰撞,必有產生新的藝術火花。

歸於真·閩藝術空間創始人兼參展藝術家黃智清先生發表講話

參展的著名藝術家高孝午先生也感到非常欣慰:「很榮幸進入99屆雕塑班。有這麼多同學一起創作,讓我在創作的路上不寂寞。」

著名參展藝術家高孝午先生發表講話

無限逼近的思想

此次藝術聯展的創新之處在於,聚焦藝術形式的多樣化,弱化藝術的材質,讓藝術無限逼近思想。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副秘書長、著名藝術家王永慶先生助力開幕式

曾任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院長的莊南鵬教授助力開幕式

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教授潘尤龍先生助力開幕式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文壽先生助力開幕式

5幅油畫掛在潔白的牆體上,周圍是各種材質雕塑。楠木與油桶比鄰而居,柚木與琉璃相視對坐,不鏽鋼陀螺靜態人像被放置在白沙圍成的漩渦中,與白瓷地藏遙相呼應,還有柳杉、玻璃鋼、銅……各種形式的藝術作品被安放在「閩·藝術空間」裡,蔚為大觀。來自臺灣的王太太說:「這樣的組合十分有趣,非常現代。藝術展裡各種材質、形式都有,但它們之間又沒有界限。感覺藝術的形式被弱化,我更想知道的是這個作品的故事,以及作品背後的人的故事。」

開幕現場

正如「閩·藝術空間」館長林美燕所說:「藝術的形式並不重要,傳統也好,當代也罷。藝術是一種不斷突破自我的創作,藝術最本質的還是人本身。」

據了解,「無限逼近的思想」藝術聯展是非盈利性展覽,將持續至9月25日。除了周一閉館修整外,每天9:00-21:00開館。24件參展藝術品本報導先睹為快,細節之處,請愛好藝術的朋友們到現場細品。

參展作品

《虎斑河豚》,40cm*20cm*16cm,柳杉,莊南鵬

《三腳金蟾》,25cm*20cm*13.5cm,柳杉,莊南鵬

《永恆》,120cm*120cm*90cm,不鏽鋼,佘國富

追求永恆是普世價值,在共存共生中才得於永恆和寧靜。太陽和月亮、天地山河、男人女人,無一不是可以或缺的共同體,作品試圖通過特定的組合,賦於人們更多的啟示。

《林徽因坐像》,35cm*40cm*68cm,銅,潘尤龍

《歲月》,高度40cm,玻璃鋼,楊紹浩

《福在眼前》,30cm*23cm*40cm,楠木,陳並招

作品採用整體楠木精雕細琢,鍾馗的形象躍然紙上,雙目炯炯有神,胳膊處有一隻蝙蝠,寓意福在眼前,珍惜當下!

《博弈》,120cm*180cm,玻璃鋼

《惠女風情》,19cm*14cm*33cm,白瓷,陳麗玲

作者用女性獨有的視角表達大眾所熟知的勤勞、賢惠、能幹的惠安女。承受風吹日曬,幹著體力活,她們內心對美的一番嚮往,用誇張的大腿代表力量,用嫩綠的顏色象徵生命,-蓬勃生長的豆芽菜的造型有一種對美好生活的企盼。

《站立的蛋》,30CM*40CM,不鏽鋼,陳文欽

「站立的蛋」是對生命與靈魂的慶祝和歌頌。作者選取最具生命象徵符號的蛋作為主體,使它站立不倒,又移動搖擺。材質折射世界的無限風光。作者始終堅持極簡至美的美學理念,希望它能讓觀者屏住呼吸,洋溢在大千世界生命的懷抱裡。

《無題》,150cm*150cm,油畫,陳文欽

《出入》,170cm*170cm*195cm,不鏽鋼,高孝午

高孝午借用螺絲釘這一工業化象徵,以陀螺的視覺形態聳立,在地面以沙土構造漩渦。同時,在螺絲釘之上放置一個靜坐的人。這一動一靜的狀態看似相悖,實則表達出在身不由己的現代化浪潮中和與自然漸行漸遠的趨勢裡,人應以出世入世的態度,保持一種從容,尋求一份安慰。

《大道至簡》,70cm*30cm*100cm,柚木,黃智清

臉部細節刻畫,老子的整體形象,則用簡約的幾何線條概括。傳統與現在之間,爭相輝映。虛實之間,大道至簡。

《梵谷》,37cm*66cm*67cm,楠木,黃智清

軀幹保留楠木切面紋路,臉部用雕刻刀,一刀刀刻畫。表現梵谷的藝術特色:排線短而有力,筆觸乾淨,不拖泥帶水。木雕獨有的語言與梵谷的畫高度契合,自然、簡單、又充滿情緒。即使身處困境,也保留自己獨特個性。《梵谷》自畫像不僅是梵谷的自畫像,更是當代藝術家們的自畫像。

《地藏》,44.5cm*23cm*30cm,白瓷,李錦峰

作品取材佛教中的地藏菩薩,他象大地一樣,安忍不動、靜之慮深密,含藏無量善根種子。作品選用德化的高白瓷泥這一材質,以傳統的地藏造像為原形;以穩固的三角形作為整體型式,衣紋用構成的形式表現,有如水之靜。

《水月觀音》,29cm*15cm*49cm,白瓷,李錦峰

作品《水月觀音》是選用德化的高白瓷泥這一材質,以傳統的自在觀音造像為原形;用現代的表現形式加以塑造,面相端莊慈祥,氣質高雅,頭部用工具刻劃出細緻髮絲,身前瓔珞紋採用聯珠裝飾貼塑而成;觀音的服飾有如瀑布水流,而圓月絞白無暇,運用大疏大密的雕塑語言加以表現。

《北方的雲》,120cm*70cm,油畫,林金福

《愛之蔓》,122CM*92CM,油畫,林金福

《梅蘭竹菊》,70cm*138cm*4,宣紙彩墨,任宏偉

《永動機 虎虎》,56cm*90cm*100cm,玻璃鋼、汽油桶、烤漆,任宏偉

《開放的身體之自由》,188cm*158cm,油畫,施琳琳

《開放的身體之自由》:表現了人身體被禁錮、分裂後,大腦與精神越獄飛翔的狀況。

《奔向輝煌》,122cm*45cm*130cm,玻璃鋼,施琳琳

《奔向輝煌》:表現了女人帯著愛寵,腳蹬祥雲奔騰在霞光中的場景。

《「佛手」·三》,28cm*48cm*25cm,琉璃、不鏽鋼、木,楊佛金

《升華的對話》, 25cm*30cm*15cm,琉璃、不鏽鋼,楊佛金

《萌萌噠》,65cm,鑄鋁,曾月明

「無限逼近的思想——工藝與藝術的邊界」藝術聯展

中國古代雕塑史,是一部浩瀚的工藝美術演變史,以師徒授藝傳承,彰顯工匠精神。福建是工藝大省,木雕、石雕、陶瓷、漆器等獨具一方。

人們形容一件好的工藝作品會用「鬼斧神功」,「鬼斧神工」不會用來形容現當代藝術作品。好的現當代藝術作品,人們會用「奇思妙想」、「天馬行空」來讚嘆。

從古到今,藝術的發展從原來的比技術、比表現到現在比觀念。這當然並不是在否定技術。傳統與現代一直有爭論,保守與先鋒,各持己見。

正如羅素所說「參差不齊才是幸福的」。在這個多元時代,傳統與當代之間不該橫著一堵死牆,應該互相打通。工藝精湛達到技近乎於道,前衛的觀念打破我們的慣性思維,推進思想無限可能。藝術是一個塑造世界與自身的介質,把所有藝術的前綴都去掉,回歸藝術本身才最重要。

在這畢業20年之際,同學們帶著對生活對藝術的感悟、探討以及各自的作品,再次相聚廈門。無論傳統工藝與當代藝術,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漸入佳境、風生水起。正值「歸於真·閩藝術空間」開館之際,舉辦廈門工藝美院99屆雕塑班藝術聯展,並邀請四位曾經教過我們的老師與11位藝術家同學,以「無限逼近的思想——工藝與藝術的邊界」為主題,通過藝術直接對話打破邊界局限。(策展人:任宏偉)

展覽時間:2019年8月25日-9月25日

地點:海絲藝術品中心羲緣樓B館116號 歸於真·閩藝術空間

相關焦點

  • 藝術,無限逼近思想 ——「閩·藝術空間」開館展暨廈門工藝美院99...
    導語:廈門工藝美院99屆雕塑班的4位老師和11位藝術家,日前在廈門「歸於真·閩藝術空間」舉辦畢業20年藝術聯展。藝術家們認為,藝術的形式很重要,但藝術所表達的思想更重要。傳統也好,當代也罷,藝術就是一種不斷突破自我的創作。
  • 閩·藝術空間開館藝術聯展啟幕
    廈門工藝美院99屆雕塑班的4位老師和11位藝術家,日前在廈門「歸於真·閩藝術空間」舉辦畢業20年藝術聯展。藝術家們認為,藝術的形式很重要,但藝術所表達的思想更重要。傳統也好,當代也罷,藝術就是一種不斷突破自我的創作。2019年8月31日下午,廈門工藝美院99屆雕塑班畢業20年藝術聯展「無限逼近的思想:工藝與藝術的邊界」,在廈門「歸於真·閩藝術空間」精彩開幕。
  • 敘事——中國重點美術院校油畫教學聯展在魯迅美院開幕
    事——中國重點美術院校油畫教學聯展暨2017年油畫系聯盟教學會議」在魯迅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此次活動由由魯迅美術學院主辦,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協辦。
  • 藝術喚醒城市—廈門寶龍藝術中心開幕,開啟「商業+文化」新體驗
    開幕啟動儀式嘉賓合影開幕藝術家代表合影「藝術+生活」,引領跨界美學新風潮廈門寶龍藝術中心位於思明區金山路廈門寶龍一城屋頂花園,總展示面積近4000平方米,是專注於引領藝術與生活跨界美學新風潮,策劃展示國內外現當代藝術的美學文化空間和平臺。
  • 知名臺灣雕塑家美術家林金龍老師藝術之路
    於是我決定報考大學的美術系,很幸運的是我遇到了我的恩師也是我的啟蒙老師,許文融教授,他現在也是北京大學的客座教授,我以美術高分考上了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學的是雕塑系,畢業的時候,成績很優異,所以學校就推薦我可以保送到法國巴黎藝術學院深造,但是因為家境實在貧寒,也就放棄了這一次學習的機會!
  • 傳統工藝美術在雕塑設計中的應用-林榮泰雕刻藝術
    現代雕塑作為三維空間的實體,具有較強的視覺衝擊力和表現力,特別是一些景觀雕塑和城市標誌性雕塑。因而,在現代雕塑設計中,融合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能夠很好地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傳統工藝藝術涉及「材料」。因此,在設計雕塑時,應根據每個材料的不同性質使用不同的造型方法。林榮泰.作 《時鳴春澗中》3.2傳統工藝藝術在雕塑設計中的應用現代工業技術的發展和數位技術在雕塑設計中的應用日益增多。計算機輔助精確建模、可視化建模和許多其他功能是本階段建模教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同質雕塑的數量也在增加。
  • 2018 SIAF | 路可藝術 LOOKERART
    展覽:2016年 屏東縣美術協會第33屆美術聯展        2017年 臺北瘋國際原創藝術博覽會展覽經歷2006 年 屏東藝術風華百美展/屏東科技大學藝文中心2008 年 十二金釵內藏三銀/臺南應用科技大學 ONE 藝術空間、府城美術展覽會/臺南市立文化中心、臺東美展/臺東縣政府文化暨觀光處藝文中心、女人‧女人/臺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館、美麗心世界/永康社教館、南臺灣西方媒材繪畫創作研討會/臺南應用科技大學藝術中心2009
  • 讓公共藝術融入大眾!上海靜安國際雕塑展提升市民幸福感
    本屆雕塑展是靜安區舉辦的第六屆雕塑展,為了滿足人們對生活品質的更高需求,本屆雕塑展以「空間重塑」為主題,將生態與藝術元素相結合,植入到商業、休憩、教育等各類公共空間,致力營造精緻、宜人、富於想像力的城市環境,進一步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展訊丨《感知城市》——2019 春季藝術聯展即將開幕!
    展覽介紹一年一度的2019春季藝術聯展——「感知城市」,於3月23日在 Jardin Orange藝術公館拉開帷幕。在過去的半年時間裡,來自6個國家共十一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家陸續駐留,他們以個性的風格演繹著對藝術的理解,展現當代藝術的無限魅力。
  • 藝術浸空間 和樂中國開啟沉浸式戲劇體驗
    近日,保利發展控股集團第十二屆和樂中國Festival·藝術浸空間年度主題活動POLY互動戲劇節——「日光機場夜未眠」在北京正式啟幕。光影變幻,前往可以回到過去亦可去向未來的日光機場,搭乘和樂中國號航班,在沉浸式戲劇體驗中,探尋品牌戲劇跨界、人與城市、生活與空間的美好關係。
  • 第八屆閩都文化論壇在臺灣臺中市舉行
    論壇現場(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東南網9月20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今日,「第八屆閩都文化論壇本活動由福州閩都文化研究會、臺灣逢甲大學、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世界福州十邑同鄉總會主辦。論壇得到專家學者廣泛關注,共收到兩岸知名專家、學者的論文80多篇(其中臺灣學者論文11篇),涵蓋兩岸歷史、文化、教育、經濟、宗教等方面。這些研究成果預示著兩岸文化藝術的交流交往,特別是閩都文化學術的研究有著廣闊的空間和前景。
  • 南京現代景觀雕塑設計成功案例赤山藝術因為專業所以超越
    生活於雕塑林立的城市,徜徉在藝術與美的海洋,的確是件賞心悅目的樂事。可美化環境只是城市雕塑淺層的功用,城市雕塑所含蘊的人文價值才是其珍貴之處。赤山藝術工程是一家擁有豐富的設計製作和施工經驗的綜合性的服務商,公司的團隊主力均畢業於各大美院,還具有豐富的製作和施工經驗,赤山設計製作的清廉站是大連首座主題式地鐵,以「蓮花」作為廉潔文化的精神象徵,以傳統元素和現代藝術相結合的表現手法,展示了大連這座美麗城市「廉」文化的歷史傳承與新時代廉潔文化的有機結合。
  • 太湖石——新銳畫家聯展
    開幕酒會:2011年6月25日 15:00展覽日期:2011年6月25日——7月10日展覽地點:鈦瑚時(北京 朝陽 三裡屯SOHO E座3-117)主辦方:濤畫廊-融·藝術空間作為此次聯展的點題之作,來自魯迅美術學院的中堅畫家侯越,將最後一輛北京312路老式紅皮公交車入畫,觀照車前兀自婀娜的太湖石一枚,與「鈦瑚時」入口處由新銳藝術家文濤創作的海綿太湖石,一同無聲宣告著當代藝術對傳統元素的重構力量。同為侯越的作品——「帶魚系列」水彩三幅,將目光聚焦並超越作為日常生活之符號的修長帶魚,為我們描繪出純粹形式美感的持久魅惑。
  • 益田集團攜手國際雕塑大師陳文令 打造購物中心藝術IP
    消費升級推動著消費者對於商場空間體驗的要求不斷提升,對於場景顏值、文化藝術、情感消費等訴求也越發的迫切。   在4月底開業的西安益田假日世界戶外廣場,一頭不鏽鋼結構的戶外大型雕塑—萬物皆牛高調亮相,一時引發行業廣泛關注。這件超現實意象雕塑作品是由國際雕塑大師陳文令的最新創作。
  • 全國藝術高校山水畫教學研討會暨師生作品展...
    展覽現場12月30日上午,「巴山蜀水」2020年全國高等藝術院校山水畫教學研討會暨師生作品展,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隆重開幕,來自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等二十餘所國內知名院校師生的優秀山水畫作品齊齊亮相
  • Art Attack藝術西擊 虹橋天地迎Filthy Luker大型充氣雕塑展
    今日,「Art Attack藝術西擊——Filthy Luker大型充氣雕塑展」於虹橋天地盛大啟幕。此次虹橋天地聯合著名英國街頭藝術家Filthy Luker和Pedro Estrella推出的大型充氣雕塑展為首次登陸上海,展覽將從4月26日開始一直持續至6月16日,橫跨五一勞動節、六一兒童節、端午小長假等重要節日和假期。
  • 飛馳環球2020環球文化藝術盛會暨宣和迎新春書畫聯展在北京隆重舉行
    、環球公益在線協辦支持的飛馳環球2020環球文化藝術盛會暨宣和迎新春書畫聯展活動在北京市豐臺區世界花卉大觀園隆重舉行。 第八屆、九屆全國政協常委、原農業部副部長、宣和藝術院名譽院長路明;原海軍副政委王登平中將、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原會長、宣和書畫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閆振堂;著名表演藝術家、電視劇《西遊記》沙僧的扮演者劉大剛;央視著名軍事評論員、原總參謀部某部副部長徐光裕將軍;原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航學院副政委、電視劇《亮劍》
  • 2020年黃覺坪新年藝術節三屆藝術家榮獲「黃漂獎」
    第十二屆黃覺坪新年藝術節將在楊家坪商務區四川美術學院黃覺坪校區舉行。十餘年來,黃覺坪新年藝術節的核心宗旨是突出城市文化藝術遺產,激發城市創新創造活力,提升城市精神文化品位,重點展示「中國黃桷坪」藝術園的藝術和當代藝術特色,提升影響力梅樹半島的九龍和吸引力,促進九龍坡區文化旅遊開發和九龍半島發展。
  • 彰顯公共藝術新趨勢,蘊育城市發展新動力
    ——第四屆深圳「琵鷺杯」公共藝術精英賽頒獎典禮暨公共藝術研討會側記(記者 :張志斌 通訊員 江仕平)公共藝術是城市文化建設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最直觀、最顯現的載體,一年一度的深圳「琵鷺杯」,已走過四年光陰,活動每年有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優秀藝術家加入進來,獲獎作品也更加多元化
  • 浙江省第十八屆攝影藝術展暨2020浙江攝影...
    浙江省第十八屆攝影藝術展暨2020浙江攝影藝術周即將拉開帷幕 2020-11-12 1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