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公共藝術融入大眾!上海靜安國際雕塑展提升市民幸福感

2021-01-10 東方財富網

「我們不僅要做好雕塑展本身,更要將公共藝術融入大眾,讓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斷邁向新的臺階。」12月30日,歷經一年多的精心籌備、三個月的精彩展示,2020中國·上海靜安國際雕塑展順利落下帷幕。

本屆雕塑展是靜安區舉辦的第六屆雕塑展,為了滿足人們對生活品質的更高需求,本屆雕塑展以「空間重塑」為主題,將生態與藝術元素相結合,植入到商業、休憩、教育等各類公共空間,致力營造精緻、宜人、富於想像力的城市環境,進一步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靜安國際雕塑展賦予我們這座城市一種溫暖、一種人性的關懷,讓住在這座城市裡的每一個老百姓,都能夠近距離地接觸美好的藝術景觀作品,從而感到溫馨和喜悅。」藝術家林明傑十年前曾參加第一屆上海靜安雕塑國際雕塑展,與靜安雕塑公園有著不解之緣。「靜安雕塑公園是通向這座城市的未來。什麼是未來呢?未來是我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靜安雕塑公園裡超過半數的雕塑作品出自國際級雕塑家之手,展現了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文化藝術氣息,非常具有前瞻性。」

除了作為主展區的靜安雕塑公園,本屆雕塑展的延伸展區覆蓋至吳江路步行街廣場、上海恒隆廣場、豐盛裡、鳳陽路石門二路綠地、上外靜小等點位,使整個雕塑展更具廣泛性,展覽形式和內容更豐富,讓公共藝術更廣泛地進入人們的生活。

本屆展覽共有展品33組、55件,共29位藝術家參展,跨越國別10個國家。國際著名藝術家理察·朗、馬特·霍普、帕斯卡爾·馬爾蒂那·塔尤等人的作品精彩亮相;同時,國內知名藝術家梁紹基、胡慶雁等人的作品也紛紛參展。

為大力增加促進公眾參與互動的力度,以「公眾活動」為主體形態,本屆雕塑展還新增了線上看展、創新花藝等活動新形式、新內容。展期內舉辦8場不同形式、不同參與對象的公眾活動,從多個角度提高公共藝術的公眾參與度。據悉,本屆雕塑展影響力覆蓋300萬餘人次群眾,其中,超過45萬人次前來靜安雕塑公園主展區打卡觀展。展期內,雕塑展線上觀展小程序瀏覽量達12萬人次,其中,針對熱門榜單點讚活動的參與人次達3.5萬人次。

此外,雕塑展閉幕式暨雕塑展攝影大賽頒獎儀式為了給大眾提供更多的讀懂公共藝術、感知公共藝術的途徑,讓市民積極參與到雕塑文化的活動中來,中國·上海靜安國際雕塑展組委會辦公室、上海市攝影家協會在展期內聯合舉辦了第六屆攝影大賽。大賽為期40天,通過線上投稿的形式,徵集到了3125件作品,其中相機作品2697件,手機作品428件。本次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將於靜安雕塑公園藝術中心展出,為期一個月,讓市民繼續感受雕塑藝術的魅力。

(文章來源:東方網)

相關焦點

  • 上海靜安區與臨港共同打造靜安新業坊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基地
    「臨港新業坊」是臨港集團與合作夥伴共同打造、以城市更新改造為基礎的新品牌,「新」在產業內容上,將主要承載以「四新經濟」為代表的新產業;「業」體現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要求上,讓創新創業的種子在靜安新業坊文化創意產業基地落地生根、繁榮發展;「坊」體現在城市功能上,要打造產業新高地、城市新亮點、園區新典範。
  • 撒尿雕塑出現在公共場所引爭議 不少市民吐槽-雕塑作品 雕塑藝術...
    藝術還是刻意,前衛還是低俗,當越來越多的雕塑出現在上海的公共場所時,不少作品也引發巨大爭議。近日,楊浦濱江上海國際時尚中心內,一座成年男子當眾撒尿的雕塑作品,引發了一些市民的吐槽。  有市民表示,對一些大尺度的雕塑作品,我們不必大驚小怪;又有市民表示,這樣的雕塑不應該放在露天的公共空間裡。  相關學者表示,我們的藝術欣賞,還是需尊重人們普遍的審美習慣。  孩子指著雕塑說「羞」  位於楊樹浦路2866號的「珍得巧克力劇院」是一家巧克力生活體驗館。
  • 「2020國際公共藝術研究員會議」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開幕
    來自全球的公共藝術研究員以及國內城市規劃、建築設計、空間設計、公共藝術、鄉村建設等方面專家學者以「線上+線下」的形式匯聚一堂,聚焦新區文化特色和發展訴求,研究提升城市公共空間品質和文化內涵,為世界各地區正在開發中的城市提供公共藝術建設範例。會上發布了《中國青島西海岸新區公共藝術方案國際徵集任務書》及《國際公共藝術青島倡議》。
  • Art Attack藝術西擊 虹橋天地迎Filthy Luker大型充氣雕塑展
    今日,「Art Attack藝術西擊——Filthy Luker大型充氣雕塑展」於虹橋天地盛大啟幕。此次虹橋天地聯合著名英國街頭藝術家Filthy Luker和Pedro Estrella推出的大型充氣雕塑展為首次登陸上海,展覽將從4月26日開始一直持續至6月16日,橫跨五一勞動節、六一兒童節、端午小長假等重要節日和假期。
  • 滬公園3月活動:梅花展、櫻花展、鬱金香展百花竟放-上海,猿猴,莘莊...
    上海梅花展  時間:2月初至3月中下旬  地點:奉賢海灣國家森林公園、閔行莘莊公園、浦東世紀公園、普陀梅川公園、靜安雕塑公園、金山薈萃園。  簡介:梅花花期期間,奉賢海灣國家森林公園、莘莊公園、世紀公園、梅川公園都將舉辦梅花展。作為推薦觀賞公園的薈萃園和靜安雕塑公園也是獨具魅力。
  • 外灘再添公共文化空間 久事國際藝術中心將於國慶節前後對外開放
    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在上海久事美術館即將迎來開館一周年之際,昨日,「生命之歌——方世聰藝術作品展」在外灘18號久事藝術空間與公眾見面。為市民打造更多外灘文化新地標,位於中山東一路1號亞細亞大樓內的外灘1號久事國際藝術中心將於國慶節前後對外開放。
  • 彰顯公共藝術新趨勢,蘊育城市發展新動力
    、專業化、國際化,賽事的質量和影響力不斷提升,也讓深圳這個城市的思維及藝術境界大幅提升,已然成為凝聚城市認同感、自豪感,加強市民藝術文化教育,打造深圳城市形象新的國際化平臺。組委會特意邀請了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與創新研究院院長王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董書兵;中央美術學院博士、教授崔冬暉;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偉;中國《雕塑》雜誌主編、中國雕塑學會常務理事朱尚熹;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雕塑》雜誌執行主編範海民以及深圳市新空間公共藝術研究院院長鄭萍作為評委,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採用匿名評審的方式
  • 益田集團攜手國際雕塑大師陳文令 打造購物中心藝術IP
    消費升級推動著消費者對於商場空間體驗的要求不斷提升,對於場景顏值、文化藝術、情感消費等訴求也越發的迫切。   在4月底開業的西安益田假日世界戶外廣場,一頭不鏽鋼結構的戶外大型雕塑—萬物皆牛高調亮相,一時引發行業廣泛關注。這件超現實意象雕塑作品是由國際雕塑大師陳文令的最新創作。
  • 有億元樓也有區塊鏈生態谷,上海靜安曬出亮眼「成績單」
    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一向以時尚、摩登聞名的上海靜安向大家交出了一張亮眼的成績單。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靜安區委書記於勇說,近年來,靜安圍繞「國際靜安、圓夢福地」的奮鬥目標,積極對接國際一流標準,在城市空間布局、產業功能、環境營造、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 到廣州黃埔區圖書館和廣州大劇院,看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公共雕塑大展...
    到廣州黃埔區圖書館和廣州大劇院,看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公共雕塑大展去金羊網  作者:梁懌韜 謝暢  2019-01-19 1月19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指導,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黃埔區政府、廣州美術學院、廣東省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主辦的「時代華章---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公共雕塑大展」,在廣州黃埔區圖書館開展。
  • 藝術的「上海時間」⑥|藝術特展真的「網紅化」了嗎
    以「全球藝場·上海時間」為主題的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早已落下幃幕,然而,藝術的「上海時間」仍在延續。「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近期深入探訪上海濱江美術館群,探尋藝術的「上海時間」與背後。
  • 世界插畫大展閉幕,大猩猩威利,再見!
    他們是「啟初·世界插畫大展——安徒生終身成就獎50周年展」的最後一批特殊觀眾。7月29日上午,世界插畫大展上海站閉幕儀式在靜安雕塑公園藝術中心內舉行。自4月底開展以來,插畫展已接納了10萬多名觀眾,成為滬上家長送給孩子的重要「美育禮物」。
  • 好的公共藝術,是發現問題、回答問題
    王中:理解公共藝術有兩條大的線索。第一是從藝術本體的發展來看。古典主義時期,藝術是為宮廷貴族服務的。後來,藝術才逐漸降低了「飛行高度」,走向大眾,影響更多人。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藝術家開始把「公共」的概念作為一種對象,針對「公共」提出或回答問題。第二是從公共藝術的發展路徑來看。歐美國家強調的是公共藝術的公益性,或者說是文化福利,是作為一種文化政策來推廣的。
  • 「中國——東協國際城市雕塑與公共藝術展」在惠安舉辦
    本報訊 (記者莊建平 謝偉端 文/圖)6日,「中國——東協國際城市雕塑與公共藝術展惠安站」在泉州惠安鼎立藝術館舉辦。 本次展覽共展出90餘件風格各異且形式多樣的城市雕塑和公共藝術作品,藝術家們以不同的作品形式展現不一樣的審美與價值取向,一定程度上呈現當下城市發展的多種方向,體現了公共空間民主、開放、共享的精神和態度。
  • 2019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將亮相上海世貿商城展覽館
    本屆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亦是今年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參展項目之一,展會精心策劃了一系列多元化的貴賓活動、特色項目及主題性論壇等公共活動項目,讓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不僅是青年藝術家展示的平臺,更是大眾走進藝術、體驗美學生活、嘗試藝術收藏的一大途徑。
  • 中國—東協國際城市雕塑與公共藝術展惠安站開幕
    李文敬 供圖東南網1月8日訊(通訊員 李文敬)6日下午,「中國—東協國際城市雕塑與公共藝術展惠安站」開幕式在惠安鼎立藝術館內舉行。本次展覽共展出90餘件風格各異而且形式多樣的城市雕塑和公共藝術作品,藝術家們以不同的作品形式來展現不一樣的審美與價值取向,一定程度上呈現當下城市發展的多種面向,體現了公共空間民主、開放、共享的精神和態度。
  • 上海西岸再添藝術地標,聯手蓬皮杜探索美術館新模式
    未來5年,西岸美術館將與蓬皮杜中心共同策劃,呈現3個為期一年半的常設展和約10個為期半年的特展。基於上海的藝術文化生態,還將策劃多場不同主題的特展以及面向不同年齡觀眾的公共文化藝術項目,邀請公眾自由參與、感受、理解和創造藝術。
  • 將文化藝術嵌入城市公共空間,網紅街區喵喵街開街
    在設計手法方面,喵喵街通過以經典的電影、歌劇、音樂家為核心的場景靈感,以「喵」形象置入場景,向經典致敬、與大眾共鳴。將文藝真正的融合到街巷之中,用突破性的手法將讓多種需求在同一場景下得到解決。此外,喵喵街也是南京乃至首個以貓和藝術為主題打造的網紅街區。在規劃運營方面,喵喵街以運營定建設、從最終的使用需求出發,全力布局「未來生活方式」,為市民提供創新的時尚生活解決方案。
  • 2019「人與自然」鄭州國際雕塑展初評結束,共32件作品入圍
    鄭報融媒·鄭州晚報記者 谷長樂近日,「2019『人與自然』——中國·鄭州國際雕塑展」初評會議在中國雕塑學會召開。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雕塑學會會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曾成鋼以及鄭州市園林局副局長姚喜民,鄭州市園林局助理調研員張建紅等近20人參加、列席了評審會。2018「人與自然」中國·鄭州國際雕塑展入園作品借自然之形、取自然之意、賦藝術之彩詮釋了「人與自然」的主題。
  • 徐匯、黃浦、靜安成為首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試點城市
    徐匯以「海派之源」文化品牌為核心,彰顯百年歷史積澱,以「徐家匯源、魅力衡復、藝術西岸」三大核心板塊的歷史和當代文化特質為內涵,以區文化發展專項資金為保障,每年投入六千萬元以上,通過擴增消費承載體、豐富產品供給、推動商旅文融合、打造品牌活動、探索消費惠民等舉措,提升文旅消費環境,鞏固具有徐匯特色的文旅消費承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