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了一季,六畝地小麥只賣了4500元,不如人家打工一個月的工資

2021-01-11 豫北老農民

華北地區今年的麥收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早已是顆粒歸倉,但大多數人不是像幾十年前那樣把收回來的麥子存放在自家的糧倉,而是曬乾就直接賣了,甚至有的從收割機上打下來就直接賣了,當然這個是有價格差異的。但無論怎麼選擇,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就是盼了一季,收穫的麥子也不少,但就是賣不出錢,了解到一家農戶,六畝地的麥子最後也只是賣了4500元,說真的,還不如人家外出打工一個月的工資呢,何況這中間不止是收入,還有之前的投資呢!

雖然小麥而旱,就算天不怎麼下雨,幾個月下來,也只是澆二到三次,但不止灌溉,還有化肥、噴灑農藥,除草這些等等,都是需要耗費時間和精力的,還有人力勞動,每天從地裡回來累死累活,又被曬又是風吹,幾年下來,種莊稼的莊稼漢都要比不種莊稼的同齡人看起來老上十幾歲,這個真不是吹的。

還有更誇張的呢,收了小麥,賣了錢,算算成本,不止沒賺,反倒賠了不少,為什麼呢,有的家庭吧,人少,收麥子的時候難免要請人幫忙,如果是熟人,不好意思給僱傭錢,但面子上得過得去吧,至少要請人家吃吃飯,吸吸菸啥的,這總得花錢吧,用收割機收麥子,這一畝地多少錢,也得花錢,如果是僱人收的,更不用說了,一天至少也得一百五的工資,所以這麼算下來,就算是賠,也在情理之中了,大家說呢?現在種地是不是在賠錢?歡迎一起來討論

相關焦點

  • 種了10畝小麥最後賣了8000塊,不賺錢,為何今年又種了20畝
    哈嘍大家好,我是阿贇,我們家2018年冬天種了10畝小麥,去年秋收後賣了8000塊。看到這裡很多人會覺得:種那麼多小麥都不如出去打工一個月的工資,還不如早點歇著別種了。可我們家今年不僅種了自家的10畝地,而且把外婆家的10畝地都種上了小麥。
  • 農民種地真簡單,4畝小麥輕鬆換現金:商販日掙千元
    麥子收割之後,往年最費勁的就是秸稈的處理了,需要人工一點點地往家拉,有的農戶家裡缺乏勞動力,索性就把秸稈廢棄在地裡,然後在地裡種上大豆之類的農作物。雖然地裡遺棄的秸稈對種植作物有一定的不利影響,但這樣做也是無奈之舉。這是「草根生活」及哥哥二人家裡的8畝土地。
  • 男子累死累活一季洋蔥只賣2100元,本都不夠拿啥救孫女?欲哭無淚
    午後2點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劉文新在地裡忙著收拾地裡的殘根爛葉,妻子剛剛回去做飯,夫妻兩人到現在還沒吃上中午飯。這1.3畝地的洋蔥已經收了,現在除草準備種玉米。今年劉文新家的洋蔥收成還算不錯,但市場價格卻太低,1.4萬斤洋蔥只賣得2100元,劉文新原本指望賣掉洋蔥後給孫女治病,現在看來卻是白忙活。圖為劉文新在地裡除草。劉文新是山東省濰坊市安丘市凌河鎮人,今年56歲,妻子常玉芳58歲,全家務農為生。1986年兩人結婚,一年後生了大兒子劉坤倫,三年後生了小兒子劉坤明。
  • 一季小麥,一季雞頭果,連作贏「雙收」
    農戶們身穿連體皮褲,腰繫繩索,拖著紅色腰盆,不停地採摘頭黃和二黃雞頭果。採摘能手孫明紅的腰盆裡很快就堆滿了鮮果。「我從8月開始第一輪採摘雞頭果,一個多月時間,已掙到4100多元。到10月最後一輪採摘結束,能掙到8000多塊錢收入呢。」孫明紅樂滋滋地對記者說。不一會,20多名採摘農戶的腰盆裡都裝滿了雞頭果,他們興高採烈地拖著沉甸甸的腰盆上岸。
  • 農村小夥包了100畝地,全種上小麥,可是問題卻一個接一個
    農村小夥楊曉鵬在外工作了幾年就返鄉創業了,在家包了100畝耕地,種的全是小麥,他的想法是父母在家種一畝小麥能賣一千元,那我種100畝是不是有一百個1000元呢?這是他最初的想法,可是現實沒有他想像的那樣簡單,農業畢竟不能只停留在書面計算上。
  • 「借雞生蛋」,一個村440畝地一年「生」出44萬元
    2020年12月17日,惠民縣孫武街道高官社區黑樓村村民李秀華正在給「蛙聲小鎮」有機生態研發基地分檢黑豆。黑樓村黨支部書記李召河說,2019年市派第一書記吳鳴鏑進村任職後,與「蛙聲小鎮」有機生態研發基地協調,讓年齡較大不能外出打工的村民進小鎮做工,李秀華就是因此來到這裡。
  • 為什麼工廠長期招聘普工,工資4500都沒人去?打工妹說出真實原因
    仔細一看,招聘普工的工資也不低,寫著4500-6000元,對於打工仔來說,這個工資薪酬還算過得去,但是就為什麼出現很多年輕人在煩找工作,很多工廠在煩招不到人的局面呢?我同事的遠房表妹,是一個從外地來異鄉的打工妹,今年才23歲,她一年前就從老家來到這裡打工,在一家食品廠當包裝員,相當於是流水線的工人。
  • 600元一畝承包田,種植小麥和玉米一年可以賺多少?
    農民種地不掙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地畝少、分散,在家耕種幾畝地的收入,是養不了家的。很多人還是願意把地承包轉讓出去,拿到一定租金,安心出門務工。600元一畝承包田,種植小麥和玉米一年可以賺多少?首先根據題目的意思這些地是有灌溉條件的,現在農村承包轉讓耕地的,一般是有拖拉機或小麥收割機等農機的,承包地面積一大,也利於農業機械的耕作和種植。
  • 種小麥不用到地裡,只管在家裡等糧食送上門,真是美死了
    晉南自古以來就是種小麥的地方,號稱糧棉產區。近年來,隨著經濟林的增長, 小麥麵積減少了不少。但是還有許多地方農民仍然在種小麥,因為他們知道手裡有糧、心裡不慌的道理。但是隨著年輕人都出去打工或者創業,農村的就只剩下老年人了。這些老年人種地非常困難,因為他們不是腿痛,就是腰疼,要想種好地太難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使農村經濟不斷持續發展。
  • 武漢打工仔押寶養殖南美白對蝦 176畝一年淨掙100萬
    &nbsp&nbsp&nbsp&nbsp在村委會的協調下,兩人以300元/畝的價格,從26戶鄉親手中租來176畝土地和水塘,用80畝田養南美白對蝦,96畝田養草魚、鯽魚、鰱魚等魚類。
  • 潼關村民種的小麥新品種長出滿地「雜草」 來西安求助
    看著4畝麥地裡滿眼的「雜草」,潼關縣桐峪鎮安上村的張先生和劉女士欲哭無淚,一季的收成全黃了。他們很想知道,從鎮上買回的小麥新品種,為啥會出問題?  「剛長出來十來釐米時我們就感覺有問題」  張先生說,去年10月上旬,他到鎮上一家種子銷售門店買小麥種子,接到鄰居劉女士的電話,稱她已與店家說好,讓他幫忙捎小麥種子回去,最後他接受店方推薦,購買了一種名為「洛麥
  • 農村老兩口種六畝紅薯,花一年半挖了4地窖!
    河南的一個大爺張平,這一輩子沒有離開過家,最遠也是到縣城裡,兒子在河南洛陽打工,早就想接他們老兩口去洛陽過年,大爺帶著大娘大兜小兜的工具來到了車站,聽說行李要加收另外的費用,於是怎麼也不去了,幾年老兩口種了6畝的紅薯,所有都是老兩口親自動手,沒有顧別人,大爺和大娘兩人一起刨了一個多禮拜
  • 打工不如自己幹,山西農民娃在野地養「野兔」,年賺10萬元
    小馮說他的養殖場建在自家的承包地裡,大約有1.5畝的面積,是去年前半年投資3萬元建成的,之所以要養兔說起來就長了,具體有2個原因,第一是原本在運城市裡當大廚,因為老闆有拖欠工資的事情發生,他覺得與其給別人打工不如自己幹;第二是結婚前嶽父沒有因為要車要房難為他,他認為應該有自己的事業多賺錢,讓妻子有應該有的一切。
  • 我叔叔在菜市場附近開了一家雞排店,每年只賣一季
    我們知道餐館全年都在營業,畢竟現在做生意不容易,我們不能保證全年都有很多客戶在經營,更不能保證一年只賣一個季度?我給大家推薦的是菜市場附近一位老人開的手撕雞排店,每年天氣熱的時候他就開始賣,他專注於銷售段時間一個季度,之後,他只能等到明年了。他家的老熟人經常感嘆他真是任性。
  • 對於一個月工資4500元的普通員工,社保需要交多少錢?
    此外,相信大多數人對工作後一個月交多少社保的問題較為關注,畢竟跟未來的日子密切相關,同時在失業以後是否能夠領取失業補助金等,總之,按時交社保的好處還是挺多的,也是一種強有力的保障。那麼,對於一個月工資4500元的普通員工,社保需要交多少錢?
  • 天寒地凍的,父母都出去打工了,讓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在家賣糧食
    天寒地凍的,父母都出去打工了,讓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在家賣糧食。糧販子毫不忌諱,競然被罰款了500元。已經下午了,小馬父母給一個糧販子打電話來收他家的玉米,去年的玉米就是這個糧販子收的,他留了電話。 小馬家種了8畝地,預估有7000多斤吧。小馬媽媽在縣城飯店裡打工,父親去了廣西打工。
  • 大叔從早到晚在賣它10元一份,月入8萬,超我一年工資
    這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作為一個打工族想要在大城市安家是很難的,普通的打工人也就幾千塊錢一個月,多一點的可能上萬,但是就算上萬的工資想要在大城市安家也顯得有些吃力。在壓力很大的情況下如何才能夠賺更多的錢呢?很多的人覺得還不如辭職自己做事業,這樣雖然很辛苦,但是能夠賺到更多錢還是很讓人滿足的。在我們身邊有許多人,他們沒有高學歷也沒有高技能,他們只能選擇一些其他的路。
  • 認領一畝茶園,脫貧一個茶農
    原標題:認領一畝茶園,脫貧一個茶農 4月21日,在丹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丹寨萬達小鎮聯合丹寨山水傳承茶旅文化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新型扶貧項目——丹寨扶貧茶園結對認領活動正式啟動。 此項活動中,參與者可每年出資4900元在丹寨認領一畝茶園(或490元認領一壟),幫助一個茶農實現脫貧。
  • 河南一村子,2畝小麥賣出上萬元!但不斷有人罵,為啥?
    12-24 14:56:59 來源: 貓狗的事跡 舉報   河南一村子,2畝小麥賣出上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