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地區今年的麥收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早已是顆粒歸倉,但大多數人不是像幾十年前那樣把收回來的麥子存放在自家的糧倉,而是曬乾就直接賣了,甚至有的從收割機上打下來就直接賣了,當然這個是有價格差異的。但無論怎麼選擇,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就是盼了一季,收穫的麥子也不少,但就是賣不出錢,了解到一家農戶,六畝地的麥子最後也只是賣了4500元,說真的,還不如人家外出打工一個月的工資呢,何況這中間不止是收入,還有之前的投資呢!
雖然小麥而旱,就算天不怎麼下雨,幾個月下來,也只是澆二到三次,但不止灌溉,還有化肥、噴灑農藥,除草這些等等,都是需要耗費時間和精力的,還有人力勞動,每天從地裡回來累死累活,又被曬又是風吹,幾年下來,種莊稼的莊稼漢都要比不種莊稼的同齡人看起來老上十幾歲,這個真不是吹的。
還有更誇張的呢,收了小麥,賣了錢,算算成本,不止沒賺,反倒賠了不少,為什麼呢,有的家庭吧,人少,收麥子的時候難免要請人幫忙,如果是熟人,不好意思給僱傭錢,但面子上得過得去吧,至少要請人家吃吃飯,吸吸菸啥的,這總得花錢吧,用收割機收麥子,這一畝地多少錢,也得花錢,如果是僱人收的,更不用說了,一天至少也得一百五的工資,所以這麼算下來,就算是賠,也在情理之中了,大家說呢?現在種地是不是在賠錢?歡迎一起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