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野生動物闖入商店或民宅的事不時見諸報端。但佛羅裡達州沃爾頓堡灘有一隻不同尋常的負鼠,不僅闖入了一家賣酒精飲料的商店,還直接喝掉一瓶波本威士忌。被店員發現時,它已經醉倒在貨架上。在當地野生動物救援人員的幫助下,它醒酒成功,被放歸大自然。(新華網12月5日)
大自然有無數個物種組成的,只是每個物種處於一個食物鏈的不同結點。在很多飲食需求上,動物和人有相當大的共性,一隻負鼠喜歡喝威士忌,就像老虎和人都喜歡吃肉一樣,愛酒之心,負鼠也有之。
中學時期,大家都學過《植物學》和《動物學》,知道了生物是在不斷的進化中,處於不同時期就會有不同的動物處在食物鏈的頂端。地球上最初的動物都是生活在海洋裡的原生動物;到距今6億年前才出現水母、珊瑚蟲和蠕蟲等軟體動物;又經過幾百萬年的進化,海洋中才出現魚類;大約距今3.6億年前,兩棲動物才首次登上陸地,進而有了爬行動物;又過了約1億年,恐龍才出現,地球上呈現出最繁榮的景象;到第三紀時,地球上的物種豐富起來,跟現代的物種差不多;到了第四紀時,原始人類出現了,他們聰明能幹,不僅會用語言交流思想感情,還會使用和製造工具。
其實,在不同的時期,是不同的物種在控制這個世界,像水母、珊瑚蟲、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直至恐龍,再到如今的人類。但是,就像日常的馬拉松長跑中,儘管有冠軍,但是第二名、第三名和第一名未必就差的非常遠,或許就那麼幾秒,或者幾米。按著基本屬性,動物有「門綱目科屬種」的差別,相同種類的動物在屬性上就有相似性,負鼠作為一種哺乳動物,和人一樣,喜歡喝酒也是一種相似性。
在電視上,經常可以看到大型肉食動物輕鬆的捕食弱小動物,一招致命,瞬間吃完,是典型的弱肉強食。在日常生活中,人類每天在大量宰殺牛羊豬雞鴨鵝等動物,在我兒時經常去地裡幹活,每次發現田鼠,大家都會非常迅速拿著棍棒的追趕,直至將田鼠打死。其實,在人遇到兇猛的大型動物時,同樣處於被吃掉、獵殺的地位,這就是食物鏈。
發現醉酒的負鼠,小鎮的人沒有一棒子打死,而是認真的找到動物保護人員,積極救助後放生,顯示出一種仁愛博大的情懷。社會和大自然一樣,是一個相互愛護、互相幫襯的系統,當一個物種不能保住的時候,下一個受害的或許就到了你。
------------------
作者:張洪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