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文由點媽輔食原創,碩士媽媽聊輔食,每日分享輔食知識,輔食食譜。
寶寶輔食肉泥做法
豬肉冷水入鍋,和薑片一起煮,可以去掉一部分腥味。
煮熟的肉撈出,切小塊,放入料理機,加點水,打成泥。
想要更細膩的效果,就多加一點水,多攪打一會。
食材可以替換,這裡的豬肉可以替換成牛肉、羊肉、雞肉等,做法基本一致。
肉類可以和蔬菜一起打泥,口感會更加嫩,味道也會更加豐富,寶寶可能會更容易接受一些。
肉泥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放在米糊中,和米糊一起吃。
胡蘿蔔肉泥
寶寶嘗試過不過敏的食材,都是可以隨意搭配的,肉類和蔬菜一起製作,口感也會更好。
胡蘿蔔洗淨去皮,上鍋蒸熟。
豬肉冷水入鍋,和薑片一起煮熟。
如果時間比較緊張,直接把胡蘿蔔和豬肉一起蒸熟或煮熟,也可以。
胡蘿蔔、豬肉切小塊,放入料理機,一起打成泥。
可以直接餵給寶寶吃,也可以和米糊混合到一起,餵給寶寶吃。
蝦肉泥
單純的肉泥一般是建議放到米糊中吃的,因為單吃不太好吃,混合後寶寶更容易接受。
如果寶寶願意吃單純的肉泥,直接吃也是可以的,沒有差別。
鮮蝦去蝦線,放入鍋中,和薑片一起煮熟。
取出蝦肉,放入料理機打成泥。
放入衝好的米糊中,餵給寶寶吃。
魚肉泥
給寶寶做輔食,要選擇刺少的,汞含量低的魚,我家最愛的是三文魚,其他市場上常見的真鱈魚、鱸魚等也可以,鯽魚就不太建議了,刺太多了。
魚肉用薑片或者檸檬汁醃製一會,減少腥味。
水開上鍋蒸熟,給寶寶吃要蒸到熟透。
用勺子壓成泥或者料理機打成泥。
直接吃或者放到米糊中一起吃,都可以。
寶寶吃的輔食要熟透,即使買的是可以生吃的三文魚刺身,也要蒸煮熟透才行。
肉泥粥
有的媽媽想做肉泥粥,在這裡也說一下吧,建議做粥的時候再加2-3種蔬菜,營養更加全面,我就以最常見的香菇胡蘿蔔舉例吧。
大米洗淨,放入鍋中。
香菇、胡蘿蔔洗淨,切成碎末,胡蘿蔔記得去皮。
豬肉打成泥,和香菇、胡蘿蔔末一起放入鍋中。
攪拌一下,把肉泥攪散,要不熟了容易成一大塊。
開始煮粥,煮好就可以吃了。
雞蛋肉泥餅
豬肉切小塊,放入料理機。
加入一個雞蛋,一起攪打成泥。
加入一點麵粉,攪拌均勻。
放入鍋中,小火煎熟即可。
小麥過敏的可以加點大米粉,或者玉米粉等各種雜糧粉來代替。
雞蛋過敏的可以做山藥肉泥餅,用山藥代替雞蛋打發。
肉泥蒸蛋
豬肉切小塊,放入料理機,打成泥。
雞蛋打散,將肉泥放入雞蛋中。
打碎的蛋殼不要丟,拿出剛才打開的半個蛋殼,裝滿水,放入雞蛋液中,放3次。就是放3次半個蛋殼的水,蛋水比例把握不好的話,容易做失敗,這是最簡單方便的量水方法了。
水開上鍋蒸20分鐘,燜2分鐘就可以了。
蛋羹裡面還可以放各種蔬菜,蔬菜切碎,像肉泥一樣放入雞蛋中,一起蒸熟就可以了。
選一種寶寶愛吃的蔬菜,再選一種寶寶不愛吃的,放在一起,說不定寶寶就願意一起吃下去了,這是一種很好的避免偏食的方法。
註:本文由點媽輔食原創,碩士媽媽聊輔食,每日分享輔食知識,輔食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