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一個人越有本事,越不會做這三件事,不得不服的精明

2021-01-15 笑看天機

有本事的人覺得自己很一般,沒本事的覺得自己有本事,有本事的人一天三自省,沒本事的人一天三牢騷,有本事的考慮未來,沒本事的活在過去。

在《曾文正公嘉言鈔》裡曾國藩說:「古之成大事者,規模遠大與綜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有本事的人不僅思維弘大,而且從細節落實、不可疏忽,小心翼翼,事無巨細皆不敢忽。所以一個有本事的人,心性會強於常人,心思會細微極致,有本事的人認為事無俱小,用心就好。也能知道哪些事可做,哪些事不可做,什麼事可以做到極致。

人人其實都有自己的本事,而有本事的人能把自己的本事發揮到極致,而沒本事的人根本看不到自己的本事,要知道天下事無不從艱苦中得來,而可久可大者也。別人的成就不能只是羨慕,要看到背後的汗水,更要學學別人的本事。一個越本事的人,越不會做這三件事,不得不服的精明。

1、不存苟且之心

《曾國藩家書》:「天下事無所為而成者極少,有所為有所利而成者居半,有所既有所逼而成者居半」。一個人胸無大大志,沒有理想,整天得過且過,這樣是不能成大事的,人萬萬不能有苟且之心,做事如果只顧眼前,敷衍了事,那麼以後的日子又怎麼會好過呢?

認真對待生活,生活才能認真對待自己,所以做人做事要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事無巨細的處理事情,眼光要看的遠,步子要踏的實,做事要懂得勤。人一旦有苟且之心說明自己懶惰,畏懼,眼光短淺 ,有本事的人都不會犯這樣低級的錯誤。

2、不做失德之事

做人要做有德人,做事要做有德事,人以德立本,事以德立心,萬不可做偷薄之事,鄭瑄在《昨非庵日纂坦遊》裡說過:「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皆由存心不厚,識量太狹耳」。能去此弊,可以進德,可以遠怨。

無德之人與福氣是無緣的,佛家講究因果,種什么子,結什麼果,事有因必有果,種德結德,種善結善,做事要地道,做人要敦厚,眾人都喜歡與君子交往,小人必遭眾人唾棄。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3、不傲氣,不憊賴

曾國藩說過:「氣忌盛,心忌滿,才忌漏」,人不能太傲了,不把別人放在眼裡,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網絡裡有很多富二代,今天不是炫富,明天就是嘚瑟,結果都是坑爹的娃,同樣也坑了自己,人應該低調一些,謙虛一些,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憊賴就是無賴的意思,不懂道理,不明是非,這樣的人根本就不會有任何出息,人潑辣,無賴出了名,那就是社會的毒瘤了,還談什麼為社會做貢獻呢?其實這類人性格自身,以自己為中心,認為自己才是理,其實是什麼也不懂,千萬不要這種人,遇見了也要遠離。

有本事的人,自有獨到之處,但是離不開修身養性,一個好心性才能杜絕不去做苟且之事,失德之事,不做傲氣,憊賴之人。一個越有本事的人,越不會做這三件事,不服不行的精明。

相關焦點

  • 心眼越小的人,越喜歡做這三件事,做的越多,越吃虧倒黴
    一、心眼越小的人,做事越喜歡記仇周末陪孩子看動畫片,劇中有這樣一個情景,有兩個好朋友傑克和瑞克去大草原旅行,在遇到河流的時候,傑克不小心落水了,由於傑克不會遊泳,瑞克想都沒想直接跳下河將傑克救了起來;傑克為了表達對瑞克的感謝,在河邊的石頭上,記下了一句刻骨銘心的話,瑞克在這個地方救過自己;在兩個人繼續向前走,沒多久就來到了大海邊,瑞克撿起一個很漂亮的貝殼,傑克也是非常喜歡這個貝殼的
  • 成年人的自律,主要體現在這3件事上,越自律越高級
    人生就是如此,你越是自律,先苦後甜,越優秀,活得也越高級。何為「自律」?就是克服人類本能的享樂主義和惰性,去做一些突破自我、克服人性弱點的有意義事情。用聖賢孟子的話說就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用曾國藩的話說就是:「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玉汝與成」。
  • 人微言輕的時候,少做這三件事,多做另外三件事!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人生低谷的時候,莫做3件事,多做4件事!《增廣賢文》裡面說得好:「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簡簡單單幾句話向我們道透社會和人性的現實一面,真可謂「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啊!我們許多人都出身一般,人微言輕,需要通過自己不懈努力去改變命運,繼而水到渠成,大器晚成!
  • 一個男人越有本事,身上這三個特徵就會越明顯,遇到請好好珍惜
    通常來說,那些越有本事、有出息的男人,往往都會有獨特的過人之處。雖然他們未必有房有車有存款,但卻有一顆上進和不服輸的心,憑著他不斷努力的堅定信念,飛黃騰達也只是時間問題。一般來說,越有本事的男人,身上這三個特徵就會越明顯,遇到請好好珍惜。
  • 本事越大,生活中這三點做得越好,你有嗎?
    成功絕非是偶然,一個人能不能成功,其實與生活也是息息相關的。為什麼有些人能夠把事業越做越大,而有些人空有一身抱負卻無從發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那些把事業做得很大的人,接觸中感覺很平易近人。在我們的想像中,那些做大事的人應該和他的事業一樣高不可攀,可事實恰恰相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也都有自己的原則。縱觀一下那些有本事的人,不難發現生活中存在一些共同的特點,雖然各有千秋,卻基本上大同小異。也許有人會說:生活是生活,做事是做事,兩不相干。但是一個人的成功絕對會是從生活中一點一滴做起的。
  • 伴讀| 成熟的人,不說三句話;靠譜的人,不做三件事
    成熟,從不說三句話開始;靠譜,從不做三件事開始。  曾國藩也說:「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 牢騷話說太多,會引起別人的反感,讓人避之不及。 王小波曾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正是因為自身的無力,才會在情緒上爆發、在言語間牢騷。 成熟的人,從不說怨天尤人的話。
  • 曾國藩:年輕人,少做這四件事,成大器是早晚的事情!
    曾國藩:年輕人,少做這四件事,成大器是早晚的事情!曾國藩是晚清以為極具爭議的人物,既有中興名臣的美稱,又有「賣國賊」的惡名,可謂毀譽參半,褒貶不一,無論欣賞他的人還是鄙視他的人都對他的家書推崇備至,可見他的家書不僅是一部記錄家常的書信集,更是一部蘊藏著為人處世,持家教子的智慧書。曾國藩曾在《曾國藩家書》中告誡兄弟子侄說道:「決不可存苟且心,決不可做偷薄事,決不可學輕狂態,決不可做憊賴人。」
  • 越沒有本事的男人,這三個地方越「大」,女人最好別深交
    其實不論哪個地方,都存在著馬太效應,好的更好,差的更差,那些優秀的人,往往在很多地方都能做得更好,進而得到更多的東西,而大多數差勁的人,在很多方面可能都不會優秀。就像有些男人,明明沒本事,偏偏認不清自己的現實,不僅不知道改變自己,反而去怨懟他人。
  • 心理學家:層次越低的男人,就越喜歡做這3件事,準的可怕!
    心理學家:層次越低的男人,就越喜歡做這3件事,準的可怕!一、成天抱怨個沒完沒了這個世界上的人太多,愛太少,苦難忍,錢難賺。很多人都覺得活得累,於是抱怨變成了最方便的出氣方式。但抱怨除了眼前的短利以外,很多時候不但不解決問題,還會使問題惡化。
  • 有人說在農村看到誰家房屋越破舊,誰家就越有本事,有沒有道理?
    但是,這不能等同於他有了本事,因為農村人會牽扯到挺多的人和事,比如說有人在城裡買了房子,但老家還會有人住,像是父母什麼的。農村老人住不習慣城裡,會留在農村,講究人會給父母翻蓋一下房子,讓老人住得舒心。就算是自己買了房子,父母住得破舊不堪,算是有本事嗎?有不少人就算是買了房子,真正有條件,還是會在老家修房子,這仿佛是個魔咒,也是農村人的一個情意結。
  • 有無本事,一看便知:有本事的人通常有這3個特徵,你能做到幾個
    我們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有時候一眼便能看出有些人很有本事,覺得這個人是能做大事的人。如果讓我們說原因吧,好像又會一時語塞,說不出個所以然。因為看出別人有本事,那是一種感覺,而感覺有時候很模糊,如果不善於運用語言的話,是很難把它給表達出來的。當然,若是靜下心來總結,你會發現,有本事的人都有大格局,通常都具備以下3個特徵。
  • 曾國藩:話要軟著說,事要硬著做
    曾國藩:話要軟著說,事要硬著做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言辭是行動的影子,言語也是心靈的圖畫。世上所有的交往無非兩種,以柔克剛,以硬對硬。說話當如水,耐心溝通,態度真誠,潤物無聲,如沐春風。做事應如山,堅定立場,不驕不躁,穩妥有力,敢作敢當。01說話如水,要「軟」。
  • 越是窮人,越要在這3件事上大方,路方能越走越寬
    事實上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會一直窮下去,看不到未來生活有什麼改觀和希望。而且在許多事情上,越窮的人在這方面花的錢越多,因為如果把錢存起來,自己就會失去生活好起來的希望,從而一直窮下去。許多人不知道這些應該大方花錢的東西是什麼,把錢存到這些東西上,而在一些不應該花錢的地方不斷花錢,這樣還會越來越窮。
  • 曾國藩:一輩子不要瞎忙,首先要做對這四件事
    家庭是由多人組成的,一個人的家庭很難稱之為家庭,而往往家庭成員越多,這個家庭就越活躍,越有生命力。人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能夠激發人的潛能,讓人有獲得感和幸福感。好的家庭是經營出來的,一個善於經營家庭的人,一定是個有智慧、有頭腦之人。家庭是奉獻的地方,我們對親人的愛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而不是一味索取。
  • 正能量:一個人越有本事,就越懂得這3個原則,值得學習!
    一個人的成功必將與這個人的努力分不開,而且一個人能夠成功,必定是經過了長久的堅持。因為成功的背後是別人看不到的苦和難,所以當我們看到別人成功時,不要羨慕別人,抱怨自己的機遇不好,而應該看看別人是有怎樣的堅持,值得我們學習。
  • 巴菲特:當你迷茫落魄時,請停止做這3件事,不然越混越慘!
    人會有成功的高峰期,也會有失敗的低谷期。而往往當我們處於人生低谷期的時候,我們會抱怨、會迷茫、會不知所措,甚至是一蹶不振。但其實人生就是一個過程,要相信,不管你昨天是風風光光還是失魂落魄,都會過去的。如果現在的你,正處在人生的低谷期,不妨聽聽巴菲特的勸告,他曾告誡兒女,人生不順時,就不要繼續做這3件事,不然生活會越來越糟!1、只把工作當成生存的手段在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中,巴菲特說他60多年來都是跳著踢踏舞去上班的,他非常喜歡他的工作,在工作中他能感到快樂。
  • 聰明老人的忠告:年紀越大越孤獨,學會看淡三件事
    人生越往後,心境越寂寥、身邊越冷清,這是生命的常態。一位聰明老人的忠告:「年紀越大越孤獨,學會看淡三件事,晚年更自在。」一起聽聽看,大家會大有獲益。01.看淡子女對自己的態度江仲曜老人,今年已經70歲了。他說自己晚年保持心境豁達、情緒平穩的法寶只有一個:那就是「看淡世事」。首先一點,老人需要看淡子女對自己的態度。
  • 越聰明的人,越捨得在這三件事上花事件,未來可觀
    毫無疑問,對於時間的安排使用,將會對大家的人生起到關鍵的作用,而越聰明的人,越捨得在這三件事上花時間,未來可觀! 同時也因為有朋友的幫忙,大家更容易獲得理想的崗位,可以躲避激烈的職場競爭。 這些一樁樁一件件,都仰賴於大家的人脈積累,人脈就是錢脈,人緣就是財緣,人脈決定命脈。
  • 一個人內心越強大,越不會偷這四種「懶」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一個人越有格局,越會在成長的路上,不偷這四種懶,這是他們能夠成為強大自己的根本。一個人要想提升格局,首先要面對是自己人性的弱點,不斷修正自己,才會在人生的路上越走越遠。一、不偷思考的懶:尊重人性與規律一個人要想成長,首先就要面對是自己思維的盲點。
  • 越富的人,往往越會在這3件事上「精打細算」,結果越來越有錢
    越富的人,往往越會在這3件事上「精打細算」,結果越來越有錢這個社會上,總共就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富人,還有一種則是窮人。窮人和富人本質上出了錢的多少有區別之外,還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他們的習慣。富人和窮人正是因為習慣不一樣,所以導致做事選擇出現差異,結果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