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自律,主要體現在這3件事上,越自律越高級

2020-12-05 琢磨君專欄

文章作者:琢磨君

曾經聽說過這麼一句話「當我自律,人生無敵」,正如作家高爾基所說:「哪怕對自己的一點小小的克制,也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人生就是如此,你越是自律,先苦後甜,越優秀,活得也越高級。

何為「自律」?就是克服人類本能的享樂主義和惰性,去做一些突破自我、克服人性弱點的有意義事情。用聖賢孟子的話說就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曾國藩的話說就是:「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玉汝與成」。若是用老梁的話說就是:「自律就是對自己狠,要麼是現實逼著你狠,要麼是你自己內心狠。」

受不得窮,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那些懂得自律的人,能夠更好地控制好情緒和內心,繼而更好地把控住人生。成年人的自律,主要體現在這3件事上,越自律越高級。一個成年人,在以下3件事上越自律,活得越高級,福報越多!

1、保持健康;

俗話說得好:「老來疾病都是壯時招得;衰時罪孽都是盛時作得」,當我們年輕力壯的時候很少生病,但是人到老年時所生的疾病,都是年輕力壯時留下的病根,都是因為年輕時候的一些不好生活習慣造成的。

看一個成年人能否自律,第一眼看他的身材就知道了。有些人才30多歲就身體發福、大腹便便,而有的人到了60多歲依然將身體健康,身材保持得很好。前者屬於不自律,容易出現健康方面的問題;而後者能夠高度自律,越自律越健康,活得也更高級。

比如說,演員陳道明都65歲了,身材看起來像30多歲小夥子,走起路來神採奕奕,他就是高級自律的代表人物。

演員王德順老爺子今年都84歲了,但他依然身材健碩、容光煥發、神採奕奕,這是為什麼?就是因為他從50歲開始健身,堅持了30多年的自律,每天在健身房運動幾個小時。有人點評他是:在80多歲的年紀,過得比20歲自信,比30歲年輕,比40歲有活力。

NBA運動員詹姆斯為了保持健美的身材,已經有整整八年沒有吃過一口豬肉了;

籃球巨星科比也是極度自律,每天凌晨4點起來跑步訓練,最後科比獲得了5屆NBA總冠軍;

諾維茨基在10幾年的職業生涯期間滴酒不沾。

由此可見,越是優秀的人,越懂得自律,最後越能保持身體健康,收穫幸福與成功。

放縱慾望很簡單,人人都會,但是要克制欲望,就需要強大的自律和毅力作支撐,而自律也會讓我們走上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身體健康與日常飲食、健身習慣、作息規律等息息相關;我們將這些小事情做到了自律,也就保證了健康!

紐西蘭人做了一個研究報告,證明體重和收入是掛鈎的:收入越低的紐西蘭人越胖,他們總喜歡將超市裡面超大瓶可樂席捲一空,喜歡買成櫃的桶裝冰淇淋。他們經常花3紐幣買快一公斤的薯條,花5紐幣一個的超大披薩,超市裡油炸的速凍食品也是他們的最愛。

為了省錢和方面,這些肥胖的紐西蘭人連蔬菜都吃速凍的,能坐著絕不站著,因此他們在商場裡買肥大的衣服。他們負擔不起娛樂,只能從高甜的食物中獲取快樂。更可怕的是,不但他們自己選擇了這種生活方式,他們的孩子也正在為這種方式買單。這些人因為吃了很多高熱量食物,又不愛運動,所以注意力越來越不集中。

反觀那些家庭條件好的孩子,他們每天吃的都是新鮮的蔬菜和肉,還有定時去健身的自律習慣。所以,這兩種人的差距往往會越來越大,而根源就是在於他們能否在飲食習慣上面自律,能夠自律得控制好體重,保持好健康的靈魂和體魄。

曾國藩說:「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我們芸芸眾生大都是普通人,普通人若是一懶惰,就很有可能一輩子一事無成、碌碌無為。因為百種弊病,皆從懶生;懶則弛緩,弛緩則治人不嚴,而趣功不敏,一處遲則百處懈矣。

所以說,成年人的自律,首先要保持身體健康,保持身材勻稱,在飲食、健身、作息時間上面高度自律,最後也能越活越高級,福報也越多!

2、多存錢,

成年人的安全感和底氣,往往都是來自於存款!這句話很扎心,卻是很現實,因為「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

現在的商家和各大網購平臺都在極力鼓吹老百姓「買買買」,各種降價、打折、促銷的信息狂轟濫炸襲來;如果我們若不夠自律,經常衝動消費,就會掏空錢包,寅吃卯糧,透支了未來。

如果你不懂得節制消費,多為自己或家人存點錢,一旦家庭遇事天災人禍,迎接你的只會是絕望和無助。若真是那樣,當父母需要你時,除了淚水,你一無所有;當孩子需要你時,除了慚愧,你一無所有;當自己回首過去,除了蹉跎,你還是一無所有!

故事一:

著名主持人竇文濤在某期《鏘鏘三人行》中,談到了自己早年缺錢的故事,他說:剛開始自己不懂得存錢,也沒有想著要賺多少錢,甚至還把錢稱之為「丟人的錢」。

但是後來發生了一件事,讓他的想法徹底改變了。這件事就是:母親因為中風住進了重症監護室,需要花費巨額的醫療費。竇文濤眼看著每天的醫療費如流水一般,有點捉襟見肘,突然覺得錢的重要性。於是他開始想著怎麼能多賺一點錢,甚至願意拉下臉去賺那點「丟人的錢」。

在這之後,竇文濤多接廣告、客串電影、做選秀節目的導師,甚至還在婚禮上做主持人。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讓自己多賺點錢,「能多點存款,就是多幾天母親的命。

故事二:

小花是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在大城市工作,突然有一天父親生大病住院了,需要做手術。醫生問小花:「你家裡有20萬存款嗎?如果沒有就放棄治療吧!因為即便做了手術也只能多活一年半載。」

小花的父親知道自己家沒有那麼多錢,也不想拖累孩子,於是放棄治療,讓小花帶自己回家等死。小花這個時候才深刻領悟到錢是和性命掛鈎的,若是自己手裡有存款,即便是讓父親多活一年半載,她也是心甘情願,可是她沒有。

故事三:

27歲那年,我也沒有存錢的觀念,11月的一天,母親突發疾病住院,需要做支架手術,手術費是4萬元。但是我看自己帳戶上只有1萬多,感覺自己當兒子很失敗,沒能讓父母感覺「養兒防老」。此事我也深刻意識到存錢的重要性,從此以後,我儘量少花錢多存錢,在花錢上面越來越自律,不再敢大手大腳,只是為了家人和自己多一份保障和尊嚴。

故事四:

有一次去醫院看病,看見一個中年男人帶著老父親去看病,聽說需要做心臟支架手術。但心臟支架有國產和進口之分,國產的便宜,進口的貴。醫生勸男人:「你父親年紀大了,做進口支架好一些」。

男人的臉一下子紅了,非常尷尬,有種「有苦說不出」的無奈。最後這個中年男人選擇國產的支架,只是因為家裡沒有錢。而且,我看見這個男人蹲在地上哭著打電話借錢——借國產支架的錢。

所以說,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身上應該有責任和膽子,不能自顧著自己享樂,不能今朝有酒今朝醉。成年人的自律,除了身體健康方面的自律,其次就是花錢上的自律,要學會過日子精打細算,開源節流,多賺錢又多存錢,這樣才能讓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越過越好,家庭積聚的福報越來越多。

3、堅持讀書;

有位偉人說:「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因此他老人家臨終前一天還在堅持讀書學習、做筆記。古人對讀書的自律,更是讓我們現代人欽佩,他們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覺面目可憎」。

晚清中興名臣之首的曾國藩,一輩子酷愛讀書,自律到了極致,這一點從他的臨終前三天的日記就可以得知。曾國藩從30歲時就給自己定下規矩,每日讀十頁,30多年雷打不動,一直到他61歲去世。為什麼曾國藩這麼喜歡讀書呢?

他在家書中告誡兄弟子侄:「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為讀書則可變化氣質」、「吾輩讀書,只有兩件事,一者進德之事,一者修業之事」、「省事是清心之法,讀書是省事之法」等等。

由此可見,曾國藩是將讀書學習的這個自律習慣當成一件上癮的事情,一邊讀書一邊收穫,形成了良性循環,最終成就了自己「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崇高歷史地位。

知識不一定可以改變命運,但是堅持讀書學習可以在日積月累中改變我們的價值觀,繼而影響到我們的做人做事方法,最後決定成敗與否。

正如企業家李嘉誠所說:「我每個晚上睡覺之前,一定要看書。知識不決定有財富的增加,但讀書可以讓你的機會更加多了,創造機會才是最好的途徑!

作家蔣方舟也說:「一個人如果不讀書,那麼他的價值觀,就只好由他的親戚朋友來決定。」而一個人的價值觀越來越局限和狹隘,就容易讓人養成固定思維模式,限制住了想像力和思考力,最終使得人生發展受限。

反之,堅持自律讀書學習,我們可以保持頭腦靈活,思想活水不斷,正所謂是「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

胡雪巖,是窮苦人家出身,沒有接受過私塾教育,幾乎是大字不識。但是在杭州錢莊當小夥計和學徒的這十幾年裡,他學會了識字、算數和做人,並且勤奮認真做好這三件事:勤打算盤、少說多聽、專看歷史小說,終於練就了一身本領和做人智慧,成為了晚清著名的紅頂商人。

國學大師曾仕強先生點評胡雪巖說:「他專看歷史小說, 這個了不起,我們要從歷史裡面去學習教訓。一個人要不斷地讀好書,不斷的學道理,你才能夠應變未來的需要!」所以說,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品格不會壞到哪裡去;一個品格好的人,一生的運氣不會差到哪裡去。

結語:

自律有什麼好處,看看這個神奇的公式你就明白了:1.01的365次方=37.78343433289 >>>1;1的365次方=1;0.99的365次方= 0.02551796445229 <<<1。我們只需要每天堅持自律,每天多進步一點,在日積月累中,量變到質變,我們就能取得巨大成就。

混一天和努力一天,一天看不出任何差別,三天看不到任何變化,七天也看不到任何距離。但是一個月後會看到話題不同,三個月後會看到氣場不同,半年後會看到距離不同,一年後會看到人生道路的不同。

為什麼越優秀的人越是對自律上癮?說到底,自律也是一種快樂,只不過它是一種延期快樂,就是我先付出艱苦的努力,到了一定程度,我再收穫快樂,而這個快樂比普通的快樂大得多!

所以說,成年人看問題要長遠,要多在以上3件事上自律——身體健康、多存錢、堅持讀書。這樣才能越自律越優秀,活得越高級越自由,福報也越多。成年人的自律,主要體現在以上3件事上,朋友們,您能做到幾件呢?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國學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點讚、評論、轉發。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越富的人,往往越會在這3件事上「精打細算」,結果越來越有錢
    越富的人,往往越會在這3件事上「精打細算」,結果越來越有錢這個社會上,總共就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富人,還有一種則是窮人。窮人和富人本質上出了錢的多少有區別之外,還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他們的習慣。富人和窮人正是因為習慣不一樣,所以導致做事選擇出現差異,結果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 自律,也許成為了現在最常見的詞了,那麼成年人的自律又是什麼呢
    我想今年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說,最常見的詞語就是自律了。好像只有你自律了,你的學習就不再是問題了,那麼成年人的世界,自律又代表著什麼?其實我們都知道,人與人之間終究還是不同的,不要強行的融入一個不屬於自己的圈子,不要強行給別人灌輸自己思想,不要強行去勸誡一個和自己認知不同的人,不然最後的結果你不僅會懷疑人生,還會惹上一身騷。只要你經歷些了什麼,你就會發現,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克制自己去糾正別人的這種欲望。什麼意思,說白了就是別總是想著去糾正別人,為什麼呢?
  • 自律與不自律的孩子,過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自律的孩子逆流而上,每天把時間安排地充實、高效,認真上課,完成作業,作息規律。不自律的孩子渾水摸魚,每天窩在床上,一邊聽課打卡,一邊追劇、打遊戲、吃零食。學生們在家,脫離了學校、老師的有效監督,孩子的自覺性和自律性將成為學習效果的唯一保證!
  • 越有氣質越堅持,漂亮女性都在努力,普通人卻不願意做這件事!
    很多人覺得優秀的人大多在贏在起跑線,優渥的家庭條件可以讓她變得更優秀,這是一般家庭女性所不能比擬。不可置否這是優秀女性的條件之一,但這不是覺得條件。現實生活中也有出生寒門,通過自己努力變得優秀,躋身氣質美女。讓自己優秀的條件是什麼?
  • 「棉花糖實驗」:孩子遲延滿足背後是自律,5個方法養出自律好孩子
    1、自律的孩子能夠以健康的方式應對不舒服的情緒他們學習了憤怒管理技巧,能夠控制衝動行為。當成年人糾正他們的行為時,他們可以禮貌地回應,他們可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2、自律的孩子能夠在權衡利弊的基礎上為自己做出健康的選擇他們認識到做出健康選擇的重要性,而不是說:"我必須這麼做,因為我父母就是這麼說的。"
  • 一個人開始自律時,他就有這4種跡象,其實,學會自律一點都不難
    做到這4點,說明你已經開始自律了。第一:誘惑面前。果斷放手不糾纏,輕鬆斷舍離我們公司有一位女同事,我們叫她董小姐,據說這位董小姐已經是老闆在短短兩年換的第四位助理了,但是她已經幹了一年以上,也是公司唯一一個能和高層平起平坐,相當有範兒的助理。為什麼說她呢,因為她真的很厲害,讓我們都很服氣。
  • 《重裝戰姬》自律和非自律是什麼意思 自律和非自律含義解析
    導 讀 重裝戰姬自律和非自律有什麼區別,很多玩家都在問這個問題,那麼二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呢,下面九遊小編為大家介紹重裝戰姬自律和非自律區別詳解。
  • 越能成事的人,越有這3個特質,你有幾個?
    越能成事的人,越有這3個特質。1遇事不抱怨。很多人習慣,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身,失敗歸因於環境;將他人的成功歸因於環境,失敗歸因於其自身。人的一生,不遂人願、不稱心的事,十之八九。面對這些事,抱怨一兩次可以理解。但終日抱怨,除了讓別人討厭,讓自己徒增煩惱之外,什麼都得不到,還浪費時間。生活是一面鏡子,當你對它齜牙咧嘴不滿意時,它也會對你眉頭緊鎖不樂意。
  • 心理學:去他的自律,活在自律的假象裡,讓一個人變成積極廢人
    自律這個詞這幾年尤其流行,很多人開始學著真正把控自己,但更多的不過是「偽自律」。所謂「偽自律」,就是做不到為了清晰明確的目標而持之以恆,過分追求形式感和儀式感,用表面上的自律,來迴避績效的追問。每天當做任務來發,假裝自律,麻痺自己,好像打了卡,你就會了,你就成功了。
  • 劉德華7年不吃肉上熱搜:職場上自律的人,有多可怕?
    但說到「自律」,劉德華可不光在吃飯上,他的自律,絕對是演藝圈的楷模。老梁在節目中曾說:「劉德華能紅這麼多年,一定是有道理的。」掌握了如何自律的方法論之後,也許會對你的人生,帶來一些改變~越自由,越沒選擇權;越自律,越有話語權說到自律,很多人會等同於:無趣、教條、束縛……很多人會認為:生活,不就是要過的瀟瀟灑灑,隨心所欲,才快樂嗎?
  • 孩子磨蹭、拖拉是自律意識不足的表現,將「他律」改為自律很重要
    如果孩子患上了拖延症,那麼無論多重要的事情,孩子都會將它放在最後一天才完成。老話說慢工才能出細活,這就導致了孩子最後的成果,有可能無法達到標準。這其中的時間都被孩子浪費在了無效的事情上,既沒有辦法提升孩子的實力,又無法讓孩子專注於自己的事情,只能讓時間白白流逝。3) 影響團隊的合作孩子上學之後經常會出現分組的情況,讓小組成員共同完成同一個學習任務。
  • 一個人變自律的方法有哪些?
    如何才能做到自律呢?最近,我從《認知覺醒》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雖然情緒腦很高級,但相比於本能腦和情緒腦,它的力量實在是太弱小了,想要變得自律,就得讓自己的理智腦更加發達。我們要讓擁有智慧的理智腦驅動本能腦和情緒腦幹活,因為它們「力氣」大,而不是直接取代它們。
  • 家長做到這「3懶」,孩子長大獨立又自律,媽媽可別太勤快了!
    前幾天,我在網絡上看到了一個勵志的故事。那就是,有一個三百多斤的小夥子,為了考上自己夢寐以求的學校,他居然努力減肥,利用合理飲食,居然真的就在高考的前一段時間,減到了一百多斤。其實,對於孩子來說,自律難不難,全看他們的內心了。只有強大的自控力才可以驅動一個孩子去成長,去努力完成他們想要完成的事情。那麼家長們要怎麼做呢?主要看家長了,希望家長可以做到這3懶:一、家長不要太勤奮了,需要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 越是窮人,越要在這3件事上大方,路方能越走越寬
    而且在許多事情上,越窮的人在這方面花的錢越多,因為如果把錢存起來,自己就會失去生活好起來的希望,從而一直窮下去。許多人不知道這些應該大方花錢的東西是什麼,把錢存到這些東西上,而在一些不應該花錢的地方不斷花錢,這樣還會越來越窮。而且事實上該大方花錢的事情還有不少,其中這3件是最重要的。
  • 搞清楚「棉花糖實驗」的錯誤後,我終於明白自律的本質是什麼
    所以,在我們的認知中,越是自律的人,越容易成功。因此我們特別重視自律,也想培養一個自律的孩子。說到自律,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心理學上著名的「棉花糖實驗」,經常被人拿來舉例,證明自律對人的重要性。實驗中依次讓每個孩子進入房間,然後桌子上放一顆棉花糖。實驗者告訴孩子,他出去一會,如果一會回來後,孩子沒吃掉的話,就再給孩子兩顆。
  • 「夜讀」知乎高贊:年輕人如何有效地保持自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來源丨黛西巫巫(ID:dexiww001)曉月雲揚今天分享一篇「自律」乾貨,「3+6放鬆型自我管理法」能幫大家快速進入狀態。其實80%的人對自律存在誤區:6點起床+23點睡覺=自律?自律不是做機器人,在特定的時間做特定的事,而是一種自我管理能力。
  • 蔡軒正9歲證書等身,蛋妞14歲自律又紳士,優秀的娃都有這個品質
    想讓娃變得優秀,在所有品質當中,自律,是最不可或缺的。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這幾天51歲的蔡國慶又火了一把,但火的原因卻不是因為自己,而是源於兒子。自從有了孩子之後,蔡國慶基本就把精力都放在育兒身上,很少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
  • 越是窮人,越在這3件事上摳門,很真實別不信!
    但是,富人和窮人都是一天不到的事,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裕,都可能與你的習慣有關。與金錢相比,更可怕的是我們的思想固執,金錢的本質是流向更有價值的地方,當我們掌握了這一本質時,我們必須知道,貧窮只是思考的一種障礙。當你打開自己的財富大門時,你會想辦法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只有這樣你的未來才會越變越好。一個人成功的原因不是他在外面認識多少人,或者他已經建立了多少人脈。
  • 不妨試試「棉花糖實驗」,培養自律寶寶
    這是一位朋友在後臺的留言。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博士1966年起在幼兒園進行有關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學經典實驗——棉花糖實驗,然後提出了延遲滿足這一理論,並發現,自控力和延遲滿足影響孩子未來的成功,這一發現對教育學和心理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什麼是"棉花糖實驗"?
  • 如何能讓自己每天多自律一點?(文章很長請耐心看完)
    老實說現代人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憂慮,不過是每天對又玩了一天手機、吃了一天大餐、沒有好好工作認真學習的自己止不住的失望罷了,而且人總是越失望越墮落。為什麼自律那麼難呢?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行之有效的自律?你聽說過mental energy嗎?中文翻譯成了「心理能量」,聽起來像玄學。翻譯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