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與不自律的孩子,過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2020-12-04 明乾家庭教育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消息,截至17日,全球已有逾8.5億兒童和青少年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停課,人數約為全球總學生數的一半。

全球已有102個國家和地區全面停課,另有11個國家和地區局部停課。

這意味著,短期之內面臨學校停課的學生人數翻了一番,預計這一數字還將繼續增長。

相信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停學不聽課,在家上網課,將成為所有學生的選擇。

同樣上網課,自律與不自律的孩子天差地遠

這段時間,國內的中小學生們都「被迫」接受了一個「超長長長長待機」的寒假。

在家上網課的孩子,百態畢現。

這完全是一場對孩子自律性的考驗。

自律的孩子逆流而上,每天把時間安排地充實、高效,認真上課,完成作業,作息規律。

不自律的孩子渾水摸魚,每天窩在床上,一邊聽課打卡,一邊追劇、打遊戲、吃零食。

學生們在家,脫離了學校、老師的有效監督,孩子的自覺性和自律性將成為學習效果的唯一保證!

上網課就像是一道隱形的分水嶺,讓自律的孩子脫穎而出,也讓自制力差的孩子暴露於無形。

兩者之間的差距必將越拉越大!

前兩天,微博上有一個高三班主任,在直播講課時數次落淚。

高考臨近,學生都自己在家學習,一部分學生學習很勤奮,覺得感動;但是另外還有一部分學生不自覺,每天不學習。

為此,他感到非常焦慮、著急,在直播的時候就反覆提醒和告誡孩子們,「在家一定要好好學習!」

但是,老師再掏心掏肺苦口婆心的提醒孩子認真學習,那些不自律、不自覺的孩子依然不自律。那些自律的孩子,根本不需要老師、家長整天盯著、催著學習。

在《歡迎來到你孩子的大腦》一書中,研究人員提到:一個人能否成功,自律的影響是智力的2倍還多。

求學之路,就猶如逆水行舟,一場疫情,讓學生之間的「兩極分化」問題更加凸顯。

父母最應該培養孩子的就是自律性

很多孩子才開始上網課的時候,還能提足精神、定時定點上網課。時間一長,缺少監督的孩子就不再自覺。

每天窩在床上,心裡不斷給自己找藉口、找理由,不認真上課,就是不願意馬上進入學習狀態:

「沒事兒,再睡會,反正都在家上網課,沒人知道我有沒有按時聽課」;「我等下再做作業,反正假期這麼長,今天沒做完,我周未再補」;「我就看一下QQ或我就登錄一下遊戲,然後就去聽課」……

一組假期遊戲數據顯示,在青少年學生群中具有超高人氣的兩款手遊——《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日活躍用戶數量皆創下歷史新高。

這說明,有不少學生將學習時間貢獻給了遊戲!

同時,有的孩子卻依然每天很自律、很自覺的用心學習。

他們根本沒有想方設法地「偷懶」,而是竭盡全力地「勤奮」。

16歲的女孩楊秀花,為了有信號聽網課,她每天要步行幾公裡,花費一個小時走過陡峭的山路,來到距家4公裡外的懸崖,窩在崖壁邊上課。

從早上6點起床準備出發到天色將暗時踏上歸程,她每天要在懸崖上待上五六個小時。

她說:「我想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雖然學習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在當下來說是最好的出路。說實話,在這兒學習我也不覺得辛苦和冷。」

武漢的高三學生楊一帆,即使感染肺炎,在方艙醫院隔離治療也依然沒有放棄學習。

在人來人往的方艙醫院裡,楊一帆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懈怠,他每天把六門功課安排得滿滿當當,爭分奪秒地學習。

他說:「我要利用這有限的時間進行衝刺,不能掉隊」。

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這樣的特殊時期,考驗的不僅僅是孩子的學習能力,更是自控、自律能力,看誰能夠更高效地利用時間。

時間不會撒謊,自律的孩子只會不斷進步、遙遙領先;而各種弄虛作假、企圖矇混過關的,只會越掉越遠。

作為父母,最應該培養孩子的就是自律性。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自控能力?

1、從小給孩子自我管理的機會

自由的孩子最自覺!

尹建莉曾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一書中寫道:一個沒有機會進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學會自我控制。

演員孫茜曾在一檔節目中自曝,因為小時候被爸媽管得太多,徹底放棄了自我管理。

很多次她正準備要開始寫作業的時候,就聽見媽媽在外面催「你寫作業了沒有?快去寫!別耽誤了!」越這麼說,她越不想寫。

但是媽媽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不妥,這樣的場景經常會上演。

她乾脆就每天等媽媽催了以後再拖拖拉拉開始學習。

所以父母有勇氣,給孩子機會,不包辦替代,這樣只會打破孩子的自我管理,讓孩子無法獨立,更別談自律了。

2、懂得合理立規矩,「狠心」不妥協

《德國媽媽這樣教自律》一書中分享過這樣一個案例:

晚餐吃到一半時,小約克留下才扒了幾口的食物,從餐桌溜出去玩了。

晚餐結束後,媽媽安妮瑪端出了巧克力冰淇淋作為餐後甜點。

小約克一看到是自己最愛吃的甜點,便伸手去拿,但他的手很快被打了回來。

安妮瑪說:「你還記得媽媽的話嗎?晚餐沒有吃完,就不能吃甜點。」

小約克自知理虧,百般央求媽媽分一些給他。可是安妮瑪不為所動。

有人問她:「你為什麼不給小約克一點呢?他只是個孩子,沒必要這麼認真吧?」

「沒有吃完飯就沒有甜點,這是我們家的規矩,他不能打破。」安妮瑪回答。

「孩子是會得寸進尺的。如果你今天答應他吃甜點,下次你再要求他吃完飯就很難了。」

「對待孩子,有兩個原則:一是事先約法三章,二是事後毫不妥協。否則,你以後說什麼,孩子都不會聽你的。」

小約克眼見沒什麼希望,悶悶不樂地去一旁玩了,再也不提吃甜點的事了。

沒有哪個孩子天生自律,都要先從父母的「他律」開始。

所以,面對孩子「不自律」行為,父母從小就要懂得立規矩,「狠心」不妥協。

3、最最重要的一點:相信孩子自我解決的能力

很多中國的父母往往低估孩子的能力,對孩子監管過多,這時候要適時轉變自己的觀念,接受孩子可能遭遇失敗的事實,陪他在失敗中總結,才能更好地成長。

但很多時候,讓父母眼睜睜看著孩子犯了錯,要承受犯錯的後果,太難了!

其實這是不相信孩子的表現,請記住一句話:不信任孩子,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栽贓!

孩子不會憑空生出自律的好品質,養育一個自律的孩子,需要很長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中可能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都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去克服。

每一份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有心。作為父母,最應該培養的就是孩子的自律能力!

願每個孩子,都能用自律,換來更美好的前途和未來。

現在關注我,私信回復「領課」。

立即免費領取《培養孩子自律力的家庭訓練法》系列課程,僅限前100名,先到先得!

相關焦點

  • 當你自律,人生無敵!
    當你自律,你會找到一個全新的自己,你會發現曾經很多不可能的,都變成了可能,你甚至都會覺得很不可思議,原來自己也可以如此強大,你甚至自己都會佩服你自己。 記住,當你自律,人生無敵! 一切強大,都是自律的結果 沒有哪個人天生強大,所有的強大,都是自律的結果。
  • 「棉花糖實驗」:孩子遲延滿足背後是自律,5個方法養出自律好孩子
    美國著名教育家魏克禮說:家長教育孩子,並不是應該控制孩子,而是應該教孩子如何自律。學會自律的孩子會更好地面對生活的挑戰,管理壓力,在家長不在的時候能夠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自律意味著什麼一個孩子表現良好,並不一定意味著他有自律。自律的孩子可以選擇放棄即時的滿足感。不管他們感覺如何,他們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 別再一昧自律了,自洽才是快樂人生的正解
    這些年來點開手機必看到的雞湯文都以「自律」大做文章,標題為《自律的人有多可怕》《自律的程度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越自律越自由》等等,一波波的「自律論」讓大家都認識到自律的重要性,自律似乎就是那一把打開成功人生的鑰匙。想升職加薪?自律呀!想擁有健康與腹肌馬甲線?自律呀!想走出人生迷茫?自律呀!想人生開掛、扭轉命運?自律自律再自律啊!
  • 孩子磨蹭、拖拉是自律意識不足的表現,將「他律」改為自律很重要
    文|文竹媽媽想想很多父母都遇到過自己的孩子磨蹭拖拉的情況。就算父母三催四請,孩子依舊像個慢悠悠的老佛爺一樣,就是捨不得動作快一點。如果孩子長期保持這種注意力難以集中的情況,我讓孩子的注意力越來越難以集中。今後孩子無論是做事,還是學習工作等方面,都會因此產生效率不高的問題。
  • 成年人的自律,主要體現在這3件事上,越自律越高級
    文章作者:琢磨君曾經聽說過這麼一句話「當我自律,人生無敵」,正如作家高爾基所說:「哪怕對自己的一點小小的克制,也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人生就是如此,你越是自律,先苦後甜,越優秀,活得也越高級。何為「自律」?
  • 高考出現的「神仙卷面」,老師都捨不得扣分,自律的人生有多棒?
    其實寫得一手好字的背後是說明了這些孩子足夠自律,只有足夠自律才能抵抗外界帶來的一切誘惑,才能潛下心來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才能給自己創造出更加豐富的外在條件,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而這些高考狀元也是如此,既能寫得一手好字,還有著深厚的知識內涵,這一切一切的背後都是因為他們自律,所以他們的人生更精彩。
  • 高考出現的「神仙字跡」,老師都不捨得扣分,自律的人生有多好?
    在我們中國的教育的歷程中,高考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無論多少家長和學生,在平常的時候多麼的放鬆,或者是沒有那麼大的壓力,但是遇到了高考出現,那麼將會是一整個家庭的事,甚至可以說是整個家庭中的大事,很多家長都為了孩子能夠順利的高考,甚至是想讓孩子在高考的時候多考那麼幾分,都會下大力氣或者是花費更多的金錢
  • 《重裝戰姬》自律和非自律是什麼意思 自律和非自律含義解析
    導 讀 重裝戰姬自律和非自律有什麼區別,很多玩家都在問這個問題,那麼二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呢,下面九遊小編為大家介紹重裝戰姬自律和非自律區別詳解。
  • 心理學:去他的自律,活在自律的假象裡,讓一個人變成積極廢人
    現在遍地都是叫嚷著要自律的人。太多人的自律都帶著一股半途而廢的氣息,好不容易開始了,卻總是堅持不了多久。而有些人的自律,舉重若輕,毫不費力。在蹬共享單車都要把速度加到底的年代,「今天不學習,明天變垃圾」的口號在多少人的心裡嘶吼開來,實在不算奇怪。「最厲害的人是能自控的人」「優秀的背後都是嚴苛的自律」「你自控的程度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每年都有不少類似這樣標題的文章出現,文章的套路也很一致。更多時候,自律是包裹著精神安慰劑的雞湯成功學。
  • 臨近期末,請不要給自律人生按上暫停鍵
    我相信這些大家在網上都看到過,但這些問題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我發現不只是那些喜歡玩的人在考試前後心裡比較浮躁,就連那些平時最努力的人也會在期末考完一科前後放縱自己,學不下去。它們可能計劃著寒假,並立在很多flag,可到了寒假,又是另外一種情況。原來到了期末,大腦會有一個舒適圈,會讓你主動按上暫停鍵,進而引發上面的問題。
  • 高考再現「神仙字體」,老師都舍不忍扣分,自律的人生有多棒?
    很多家長總是在意寶娃怎麼去學習,通過努力學得更多的知識,然而卻常常忽略了寶娃的文字書寫與自律鍛鍊,畢竟通常都是以自己的角度去監督和督促寶娃學習的,而在這樣的監督模式下常常疏忽了寶娃的自律性培養和書寫練習。
  • 自律,也許成為了現在最常見的詞了,那麼成年人的自律又是什麼呢
    我想今年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說,最常見的詞語就是自律了。好像只有你自律了,你的學習就不再是問題了,那麼成年人的世界,自律又代表著什麼?其實我們都知道,人與人之間終究還是不同的,不要強行的融入一個不屬於自己的圈子,不要強行給別人灌輸自己思想,不要強行去勸誡一個和自己認知不同的人,不然最後的結果你不僅會懷疑人生,還會惹上一身騷。只要你經歷些了什麼,你就會發現,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克制自己去糾正別人的這種欲望。什麼意思,說白了就是別總是想著去糾正別人,為什麼呢?
  • 豆瓣8.4《少有人走的路》:你我都可做到的通過自律解決人生難題
    上次放入收藏夾的課程該學習完畢了,不過這兩天學習的欲望不夠強,過幾天再說吧。老闆催了幾次客戶回訪的報告了,這幾天沒有心思寫,明天先找個理由搪塞過去……為什麼沒有堅持鍛鍊?因為早上天太熱了,因為今天霧霾更多啊,因為昨晚睡太晚了,因為跑步機沒有收拾,因為運動套裝的顏色不太喜歡,因為我昨天去購物已經步行過了。……是不是很熟悉?
  • 高考再現「神仙卷面」,老師都舍不忍扣分,自律的人生有多棒?
    很多家長總是在意寶娃怎麼去學習,通過努力學得更多的知識,然而卻常常忽略了寶娃的文字書寫與自律鍛鍊,畢竟通常都是以自己的角度去監督和督促寶娃學習的,而在這樣的監督模式下常常疏忽了寶娃的自律性培養和書寫練習。
  • 「不自律」媽媽 養出超自律娃娃
    家長們湊到一起,談論的話題總繞不開教育。這位自稱為「不自律」的媽媽,培養出了一個超自律的孩子:曾就讀於東莞市第六高級中學的陳志晟同學在2020年高考中考出了理科574分的高分,被華南師範大學錄取。想知道母子兩人的故事嗎?我們一起走近這家子和老師,聽聽他們怎麼說。
  • 家長做到這「3懶」,孩子長大獨立又自律,媽媽可別太勤快了!
    這個優秀的男生,讓我感受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一般優秀的孩子,都特別的自律,因為自律的孩子,他們能夠忍受寂寞,忍住外界的誘惑,堅持自我,保持初心,最終他們將擁有自己想要的一切,並走向成功。相信很多家長都特別好奇,要如何才能夠培養出一個懂事、三觀正又自律的好孩子呢?
  • 請停止間歇性自律,持續性焦慮
    曾陸陸續續參加過幾次百日打卡活動,發現像喜歡立flag但能堅持自律的只有少數,大多數人的自律結束在半路。那麼,為什麼我們的自律總是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偽自律?自媒體崛起的時代,在外界信息流的裹挾下,我們或主動或被動地接收到了太多勵志、逆襲的信息,這些信息或多或少讓我們產生焦慮感,引發短暫的內驅力,這時,我們會如打了雞血般自律精進。
  • 搞清楚「棉花糖實驗」的錯誤後,我終於明白自律的本質是什麼
    結果最後發現,有的孩子能堅持住了,有的孩子沒有堅持住。幾年後,實驗者發現,那些成功堅持住的孩子有更好的人生表現,比如成績更加優秀、能力更加突出等。從表面上來看,這個實驗符合邏輯,那些能自律的孩子更加成功。在我們以往的認知中,自律是一種能力,對人非常重要。那些自律的人,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因此更容易成功。這個實驗符合我們以往的認知,因此在我們看來這個實驗沒毛病。
  • 不喝碳酸飲料不吃炸雞排,10歲小男孩為打籃球自律成這樣!
    而自律,恰恰是解決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徑。」人生海海,一定有過這樣的時刻,生活裡遭遇了不順心的我們,恰好聽聞某某人走上人生巔峰的故事。那時,你一定也會幻想,能擁有像雞湯主人公一般的美好生活該有多好。圖中的少年名叫王鵬博,10歲。雞湯圈裡,他算得上自學成才,獨樹一幟。他的父親向記者介紹,這個孩子從小到大,不喝碳酸飲料,不吃油炸食品,不玩電子遊戲。
  • 心智成熟之旅:推遲滿足感,自律的原則之一
    斯科特·派克被評價為「傑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的「真誠」,他的真誠重要的體現之一,就是在《少有人走的路》一開始,就明確地指出——「遺憾的是,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承認正視人生的苦難。」所以很多人不願意用更多成塊的時間,去面對去思考自己人生中「重要而不緊急」和「重要而緊急」的事情,我們更願意用更多的時間去做「緊急而不重要」和「既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