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做到這「3懶」,孩子長大獨立又自律,媽媽可別太勤快了!

2020-12-04 王曉瑩育兒記

前幾天,我在網絡上看到了一個勵志的故事。那就是,有一個三百多斤的小夥子,為了考上自己夢寐以求的學校,他居然努力減肥,利用合理飲食,居然真的就在高考的前一段時間,減到了一百多斤。最後,在高考中奮力拼搏,最後終於考了651分,被自己的心儀的大學國防科技大學錄取了,這位勵志的男生就是張天助。

這個優秀的男生,讓我感受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一般優秀的孩子,都特別的自律,因為自律的孩子,他們能夠忍受寂寞,忍住外界的誘惑,堅持自我,保持初心,最終他們將擁有自己想要的一切,並走向成功。

相信很多家長都特別好奇,要如何才能夠培養出一個懂事、三觀正又自律的好孩子呢?其實,對於孩子來說,自律難不難,全看他們的內心了。只有強大的自控力才可以驅動一個孩子去成長,去努力完成他們想要完成的事情。那麼家長們要怎麼做呢?主要看家長了,希望家長可以做到這3懶:

一、家長不要太勤奮了,需要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吧,在我們國家有很多「巨嬰」般的成人吧,為什麼呢?主要還是因為父母從小就對孩子管得太嚴,還有對孩子太過疼愛了,不管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去做,從小刷牙穿衣,到大一點的洗衣服、做飯都是家裡的長輩做的,都不需要孩子自己去弄,才會養成這樣的巨嬰孩子。一般來說,自律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獨立了。

你們知道嗎?在國外,很多孩子都是3歲自己刷牙衝馬桶,到了5歲還要學會自己洗衣服、鋪床鋪被子;再到大一點了,就要開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有些父母甚至還不會給你零花錢,需要你自己出去工作掙錢了。

二、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忙,要懶得陪孩子寫作業。

很多家長平時上班都太忙了,如今,孩子們的作業是越來越難了,即使讓家長幫忙可能都不一定可以做出來,甚至還有一些父母被自己的孩子氣出病來呢。所以,大部分家長都不願意陪孩子下棋。

其實,在德國,他們的老師都會和家長說,不能教導孩子學習,要讓孩子自己去做題目,不懂就來問老師,不能麻煩家長。這可以說,和我們的教育理念很不一樣的,不過,這樣也有好處,它可以提高孩子的責任感,以後也會自主完成作業了。

三、大部分家長都喜歡給自己孩子定製規則,家長要做到懶得幫孩子做規劃。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更需要的是,自己去做決定參加什麼興趣班,還有什麼補習班……家長不能憑藉自己的愛好,強硬加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家長是孩子的最親近的人,需要的家長的關心和愛護,畢竟家長不是孩子的領導,不是在給自己的孩子安排任務啊。

越是聰明的家長,就要越懂得犯懶,這樣他們教育出來的孩子才會更加自律,更加勤奮。而不是說,讓一個孩子變得太懶了,也不懂得規劃自己的人生,也沒有自律力去完成自己的事情。在這裡,我推薦你們看看這本書,《歪歪兔獨立成長童話 學會管自己》,這本書有十冊,裡面講述的都是教育孩子如何學會自律的故事,告訴孩子不能碰到困難就放棄啊。

相關焦點

  • 小孩越養越懶?原因就是父母「太勤快」,家長要學會偷點「懶」
    但是有一天媽媽不舒服躺在床上,提醒孩子起床穿衣服,孩子就鬧脾氣不起來了:"你今天怎麼沒幫我穿衣服,我怎麼起床啊?"表情滿是有恃無恐,這才讓媽媽徹底發現了問題。其實生活中像這樣的家庭情形實在司空見慣,父母"太勤快",反而孩子"越來越懶",家長真正應該做的,是學會"偷點懶"。
  • 媽媽越「懶」 孩子越獨立!|兒童心理|家庭教育_網易親子
    懶媽的孩子需要幫助時,往往看不到媽媽伸出援手,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漸漸地,孩子越來越能幹了,而懶媽卻越來越輕鬆了。勤勞媽媽愛動腦VS懶媽孩子愛思考場景:幼兒園的「家庭作業」布置下來了,要讓孩子每人做一個小燈籠。可是剪紙、裁紙、摺紙,步驟太多太複雜,孩子犯愁了……勤勞媽:這麼小就布置那麼難的作業?!來,媽媽幫你做!
  • 愛說教的「勤快媽媽」,再累也難養出優秀娃,3種懶媽媽更受歡迎
    母性本身具有一種「犧牲精神」,她們願意為了自己的孩子卻做很多事情,造物主之所以設計母性的存在,是因為照顧孩子真的太辛苦了,如果沒有「犧牲」精神,是很難將孩子健康地撫養長大的。但現實卻是,母親的這種母性表達得越誇張,孩子越是難以接受,因此就會出現一種不和諧的現象,愛說教的「勤快媽媽」,往往很難養出優秀的娃,但那些看似「很懶」的媽媽,卻更受歡迎。
  • 孩子越喜歡把家裡這些地方弄「亂」,長大越聰明,媽媽們別太勤快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被孩子喜歡亂翻東西的行為而弄得情緒崩潰。原本收拾得乾乾淨淨的房間一不留神就被孩子弄得亂七八糟。但若是孩子越是喜歡把家裡的這些地方弄亂,證明長大後越聰明,媽媽們可別收拾得太勤快了。
  • 月嫂懟回:家長別太懶
    嬰幼兒溼疹在中醫上稱「奶癬」是嬰幼兒皮膚的常見疾病之一,一般發生於寶寶出生後的第1~6個月以內,在之後會隨著寶寶的身體逐漸強壯而減輕,主要表現為臉部,額部,和頭部,出現紅斑,水泡,密集成片,嚴重時可散發全身。
  • 勤快媽都有個懶孩兒,適當地懶一些,孩子才更優秀
    你有沒有聽說過教育好孩子是一門藝術的話。的確,要想把孩子教好不得不72變,有時候你還得跟他鬥智鬥勇。 怎麼教育孩子已經成為無數父母最頭疼也是最關心的問題,孩子的童年可是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在全世界的父母中,中國的家長談不上最會教育孩子,但肯定是最用心的那一個。
  • 媽媽在以下3件事上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獨立,未來更有出息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家長必須學會示弱才行,只有學會「忍」,孩子才會更加的獨立,未來也會更有出息。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如果家中有12歲以下的孩子,媽媽在以下3件事上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獨立,未來更有出息!學會三「忍」,孩子更優秀:一、「忍」住催孩子我發現了一個現象,性格慢的媽媽,有了孩子以後也變成了一個急性子。
  • 寶寶睡覺時若有這3個「小動作」,媽媽別嫌煩,是他愛你的表現
    他表示,曾經有個育兒研究團隊通過研究得知,孩子其實會在睡覺的時候表露對母親的依賴,因此,寶寶睡覺的時候若有這三個小動作,媽媽千萬別嫌煩,因為這是他愛你的表現。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叫做分離焦慮的症狀,一般會在比較脆弱和幼小的寶寶身上出現,像是寵物也會有類似的情況,不過在長大以後,這樣的症狀會逐漸減少。
  • 孩子總是「唱反調」,家長做到這3點,陪孩子度過「叛逆期」
    很多寶媽寶爸都是初為人父母,看著孩子慢慢長大,內心也是成就感滿滿。但是隨著時間的流淌,家長發覺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自己說什麼孩子都會跟自己「對著幹」,而別人家的孩子都是安安靜靜的非常討人喜歡。很多家長覺得,可能孩子長大了就沒事了。可是孩子是越長大越叛逆,老父親和老母親的心都要操碎了。
  • 為什麼有的孩子小時候可愛,長大卻越來越醜?有3大原因了解一下
    小孩顏值高一些,自然能受到更多人的歡迎,可有些孩子小的時候非常可愛,長大後卻越來越醜。親戚家的女兒如今十幾歲了,孩子小時候特別漂亮,有著一雙忽閃忽閃的大眼睛,眼睫毛也很長。孩子小的時候,大家給她取了一個小名,叫做"洋娃娃"。
  • 孩子身上的4個部位不怕「髒」,頻繁清潔反而不利,媽媽別太勤快
    大家都知道,許多疾病是通過細菌和病毒傳播的,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才能夠保證孩子身體健康,遠離疾病傷害。但是,寶寶身體的一些特殊部位,並不是越乾淨就越好的,有時候媽媽們太愛乾淨,反而會因為過度清洗給寶寶造成損傷,而且還會影響寶寶免疫系統的發育。
  • 12歲女孩講述幸福的煩惱:外公太勤快把我弄懶了
    在引起熱議的「老人帶孩子」這一話題中,除了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作為一方代表,孩子的父母作為一方代表,還有第三方代表:那就是被帶的孩子們。昨日,12歲的小女孩石靈瑤給本報熱線打來電話,從一個孩子的角度講述自己「被帶」時的幸福和煩惱,在小瑤瑤看來,外公愛自己,自己更喜歡外公,但外公有時候確實很溺愛自己,這會讓自己變懶。
  • 家裡這3個地方別太整潔,對孩子智商並不是好事,專家:別太勤快
    文/木木寶貝育兒記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聰明的,是智商高的,但是很多家長卻並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究竟是不是聰明,更不知道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加聰明,對於這樣的情況,很多家長在網上更是查詢了很多的資料,但卻依舊是一頭霧水。
  • 當孩子出現行為問題,家長要做到這兩點
    狐狸媽媽對孩子們精心照顧,呵護有加,媽媽除了照顧小狐狸的生活,還每天帶它們一起捕獵,訓練它們奔跑、躲避猛獸以及識別陷阱的技能。四隻小狐狸就這樣一天天逐漸長大了。突然有一天,狐狸媽媽做出了一個讓小狐狸們猝不及防的舉動:它把四隻小狐狸趕出了洞穴,並守住洞口,拒絕它們再回家。
  • 哈佛研究發現: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娃大腦越發達,父母別太勤快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的大腦越發達,父母瞎勤快哈佛大學作為公認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及研究機構之一,它的地位和影響力可以說是非同小可,不僅培養出來羅斯福、歐巴馬等一眾美國總統,更是產生了160多名的諾貝爾獎得主,可見哈佛大學的實力。
  • 孩子為何喜歡粘著媽媽?多半是這3個原因,家長們記牢了
    分析:很多的孩子對於媽媽都會有一種格外的依賴感,尤其是孩子太黏媽媽的話並不是一件好事,那麼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黏媽媽的這樣一種表現呢?(1)沒有安全感孩子由於年紀比較小,從出生到長大,大部分的安全感都是來自於媽媽,所以對於孩子來說,連媽媽的話就可以獲得來自於媽媽身上的安全感。
  • 孩子事事找媽媽,怎麼鍛鍊孩子獨立能力?試試三個方法很有用
    小劉頭疼道:」這孩子動手能力很弱,什麼事情都要找媽媽,我也真是頭疼死了。又宅動手能力又差」  我說:  「你應該鍛鍊孩子獨立動手的能力啊,不能讓孩子什麼都依賴媽媽,這對他以後也會有很大的影響的。」  聽了我們的話,小劉也意識到兒子這樣並不是一件好事,是得要好好的教育孩子要獨立自主了。
  • 喜歡「挖鼻孔」的孩子,長大後難逃這3種結局,家長別大意了
    文|好孕姐3歲的丫丫非常喜歡挖鼻孔,一閒下來,就把手指伸進鼻孔裡,來回地折騰一番。偶爾丫丫挖到比較大的鼻屎,她還會跟家長炫耀一下。對於丫丫的這種行為,丫丫的媽媽嚴厲禁止,覺得很不衛生,還顯得很沒素質。但是丫丫的爸爸卻認為,這是孩子天真可愛的地方,不必過於較真,可以由著孩子,再說有幾個人不挖鼻孔?為此,丫丫媽媽和爸爸沒少吵架...... 確實,人在鼻子癢了的時候,會下意識伸出一根手指掏一下鼻孔,這很正常,雖然這個動作看起來不雅,但是大家也不是公眾人物,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 羨慕別人家的孩子獨立,自己的太黏人嗎?五個有效方法可助其改變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掌握實用的孕嬰、育兒知識,讓媽媽照顧寶寶更輕鬆!導語:孩子們上了幼兒園之後,有了對比,你就能明顯看到有的孩子獨立性很強,有的就差一些。這會讓那些特別黏自己的孩子的媽媽很羨慕,但孩子也不是一下子就獨立,需要家長的引導,五個有效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改變,你也試試看!
  • 孩子越長大越好帶?別再無知了,孩子3歲前做好這幾點才能更輕鬆
    孩子越長大越好帶?——這可能是對媽媽最大的謊言。月子裡的孩子,白天媽媽不能睡覺,晚上又要熬夜換尿布、餵奶,導致寶媽嚴重失眠,每天都在崩潰的邊緣徘徊。好不容易出了月子,伺候孩子能睡能坐了,新的問題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