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發現: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娃大腦越發達,父母別太勤快

2021-01-16 欣欣寶貝的媽媽

孩子可以說是每個父母心中的頂梁柱,撐起父母精神世界,而家長對於孩子的期望也都很高,畢竟沒有哪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沒有出息,因此家長對於孩子的培養也從未停止過,但是很多家長表示自己明明已經很努力地培養孩子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主要原因是很多家長都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也沒有將周圍的環境利用起來,要知道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不亞於父母對他的教育。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的大腦越發達,父母瞎勤快

哈佛大學作為公認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及研究機構之一,它的地位和影響力可以說是非同小可,不僅培養出來羅斯福、歐巴馬等一眾美國總統,更是產生了160多名的諾貝爾獎得主,可見哈佛大學的實力。

而哈佛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發現,處於幼兒時期的孩子若是能夠接觸到更多的「刺激」,那麼對於大腦的發育以及智力的提高都有著明顯的效果,尤其是對於那些大腦尚未發育完全的孩子來說效果更是明顯。

所謂「刺激」就是指機體、組織、細胞所感受的環境狀況,例如孩子聽到的聲音、看到的光、觸碰到的物體都能夠產生刺激,只不過是刺激的強弱之分,據調查顯示對於幼兒來說手部的刺激是最強的,對大腦神經元的影響也是最大的,也就是說通過孩子手部的刺激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

為什麼手部帶來的刺激最大呢?手也被稱為人類的第二大腦,同時也有上億個神經元,而孩子從每次觸碰物體時,都會帶動無數的神經元進行運轉,從而給大腦帶來無數的刺激,幫助大腦更快更好的發育。

因此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的大腦越發達,父母別太勤快

一、桌面

對於幼兒來說,桌面亂並不是一種陋習,尤其是對於2-4歲處於秩序敏感期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此時的孩子並不會按照規矩向所有的東西整齊擺放,反而會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規定物品都應該放在哪裡。

不過雖然孩子會將桌子弄的很亂,但是你讓他找什麼,還都能找到,我想這就是所謂的「亂中有序」吧,不過有很多家長都覺得桌面亂的孩子,學習絕對好不到哪去,但是愛因斯坦曾說過:若是桌面亂就代表大腦亂,那麼桌面空空如也又代表著什麼呢?這點值得我們深思。

二、玩具

玩具亂對於家長來說絕對是一個噩夢,孩子每次玩完玩具都會將家裡弄的雜亂,就像進賊了一樣,看到這一幕相信很多家長都非常崩潰,畢竟工作了一天,回家還要收拾孩子的爛攤子,心情一下就變差了很多。

但實際上孩子的玩具亂糟糟的並非是一件壞事,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聽說過破窗效應,就是有一個人打壞了玻璃,而主任並沒有維修,那麼第二天就會有更多的玻璃被打碎,若是玻璃剛被打碎就被修好,那麼弄碎玻璃的人也會感到內疚,從而不再繼續打碎玻璃。

孩子玩玩具也是這樣的,第一次玩完玩具後,玩具都是隨意擺放的,沙發上、床上到處都是,然後下次想玩了再撿起來玩,但是若家長收拾整齊之後,孩子對原本喜歡的玩具也不在玩了,其實這就是陷入了破窗效應,孩子看著整齊的玩具不知道自己應不應該玩了。

因此建議家長不要太勤快,實在不行就將玩具放在一個小房間裡,讓孩子肆無忌憚的在裡面玩,這樣也不會弄亂客廳,同時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手部所帶來的刺激還能更好的促進大腦發育,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三、房間亂

眾所周知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一直都比大人強,而正是這股好奇心和探索欲會驅使孩子在房間的各個角落探索,又或者出現拆家的行為,總是會將房間弄的很亂,可以說孩子每探索一遍,家長就崩潰一遍。

探索欲和好奇心是孩子學習的原動力,更是孩子了解這個世界的基礎,因此建議家長少生氣,如果孩子每次弄得都太亂,家長可以給孩子的房間裡少放一些東西,並給孩子立好規矩,讓他只能在自己的房間探索,這樣既能夠保證孩子的大腦發育,又能夠減少家裡被破壞的程度。

優秀的孩子背後必定有一個有遠見的父母,他們不僅會利用環境給孩子帶來更好的發育條件,更會通過一些專業的書籍來幫助孩子全方面發展,那麼那些書籍適合0-6歲的孩子提升智力、促進大腦發育呢?

我總結了一份書單,供大家參考

書名:《腦力總動員》

適用年齡:0-3歲

為了更好地抓住孩子的早期教育,這套《腦力總動元》的遊戲場景和主題更加日常化、生活化,親近孩子。遊戲的設計巧妙,每天只需5分鐘,就能逐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想像力、觀察力!

書名:《幼兒左右腦開發遊戲書》

適用年齡:0-6歲

《幼兒左右腦開發遊戲書》是依據權威的大腦科學發展教育理論,從兒童智力發育和認知水平的特點出發,由具有豐富教育的早教專家精心設計,力求對左右腦進行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訓練和開發,讓孩子的智力得到科學的開發。

書名:《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

適用年齡:3-7歲

《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是經過中科院心理所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白雪審定的,主要針對3~7歲的孩子,進行科學、嚴謹、有效的全腦開發,在情景和故事中進行思維遊戲訓練,激發孩子的興趣,幫助孩子提升孩子的十二大能力。

我是欣欣寶貝的媽媽,從事兒童教育行業七年,每天都會為大家更新專業的育兒知識以及早教方法,當然還有一些育兒時發生的趣事,希望能夠給各位家長帶來一些啟發從而更好的教育孩子!

相關焦點

  • 哈佛研究發現:家裡3個地方越亂,娃大腦發育越好,爸媽別瞎勤快
    哈佛研究顯示:家裡3個地方越亂,孩子大腦發育越好每當一個孩子弄亂自己房間,寶爸寶媽都難免會出現產生可以打人的欲望,但是你知道嗎?家裡有些地方越亂,越暗示寶寶大腦發育良好,不要急著收拾。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兒童在幼兒期受到更多刺激對大腦發育和智力改善更有利,尤其是六歲前的兒童,當大腦尚未完全發育,受到的影響更多。
  • 歐洲科學家:家裡3個地方越凌亂,孩子智商越高,父母別太勤快
    很多有孩子的家長都知道,孩子在家中簡直可以被稱為是一個「破壞機」,前1秒剛剛整理好的屋子,不出5秒孩子就能重新翻個底兒朝天。這也讓很多家長感到頗為頭疼。鄰居家小天是個剛滿5歲的小男孩,幾乎每天都能把家裡搞得亂糟糟,小天的媽媽每天下班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家裡,這也讓小天的媽媽每天都很頭大,幾乎每天都能傳出小天媽媽「咆哮」小天的聲音。鄰居張奶奶每次看到這樣的情況,都會笑著說「你們看吧,小天這孩子以後聰明著呢!」
  • 媽媽別瞎勤快了,研究證實:家裡這三個地方越亂,孩子智商不會低
    這可讓寶媽犯了愁,一些「衝動」的寶媽甚至會忍不住狠狠地教訓一下孩子。實際上,父母很有可能是誤會了孩子,對於孩子來說,亂可能並不是一件壞事。 美國兒科學會:把家「搞亂」的孩子,可能暗藏著數不清的發育潛能 美國兒科學會曾經聯合數所知名的世界高校,對幼兒的大腦發育進行了系統的研究。
  • 孩子越喜歡把家裡這些地方弄「亂」,長大越聰明,媽媽們別太勤快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被孩子喜歡亂翻東西的行為而弄得情緒崩潰。原本收拾得乾乾淨淨的房間一不留神就被孩子弄得亂七八糟。但若是孩子越是喜歡把家裡的這些地方弄亂,證明長大後越聰明,媽媽們可別收拾得太勤快了。
  • 家裡亂其實是好事,尤其是這3個地方,父母不能收拾的太乾淨!
    家裡3歲的兒子簡直就是個無敵破壞王,所到之處,都是亂糟糟的一片,都沒法收拾,一會在牆上亂塗亂畫,一會又趴在地板上亂塗,還把玩具到處扔,每天就算是跟在他身後收拾,都收拾不過來,跟孩子說了很多次,他依然是我行我素,從不改正。
  • 小孩越養越懶?原因就是父母「太勤快」,家長要學會偷點「懶」
    表情滿是有恃無恐,這才讓媽媽徹底發現了問題。其實生活中像這樣的家庭情形實在司空見慣,父母"太勤快",反而孩子"越來越懶",家長真正應該做的,是學會"偷點懶"。|"勤快父母"容易養出啃老的娃在對待孩子的教育上,我們總是提倡言傳身教,以身作則,但是做過了頭就會變成大包大攬,寸步不離,效果其實未必好。許多案例和事實都告訴我們:勤快父母反而會養出啃老的娃,而獨立自信的孩子背後卻有一個"懶"媽媽。
  • 家裡這3個地方別太整潔,對孩子智商並不是好事,專家:別太勤快
    孩子是不是聰明的,雖然會有一定的先天的因素,但那是更多的還要靠父母的後天培養,尤其是在家裡的這些地方會很「亂」的時候,對於寶寶的智商也會有一定得到影響,暗示著寶寶的智商會更高,
  •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樂的長大,大多數父母還對孩子給予厚望,而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選擇的方法不同,孩子的能力會大有不同。可能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還看不出來,隨著年齡增長,自己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差距會越來越大。
  • 哈佛研究:孩子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是個學霸苗子
    哈佛大學醫學院瓊斯教授也曾研究發現,寶寶智力開發,右腦特別重要。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有沒有發達的右腦呢?家長可以看孩子有沒有這3個特徵。如果有,很有可能就是一個學霸苗子,家長要好好培養。2、記憶力強大著名的右腦教育學家七田真研究發現,右腦的記憶容量是左腦的100萬倍。如果家長發現自家孩子記憶力很強大的,會複述家長講過的故事,也可以記得家長就跟他說過一遍的事情,那麼說明這個孩子右腦很發達。
  • 哈佛研究:大腦發育黃金期一生只有3次,家長務必幫寶寶抓住
    高爾基說:「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做的事,可是,要善於教育他們,這就是國家的一件大事了,這需要才能和淵博的生活知識。」哈佛行為學家「查理德教授」研究證明:人類一生的發育高峰期僅有3次高峰期,同時被稱為腦部神經系統發育的「黃金期」,我們要認真利用好這3個階段,一邊對孩子的大腦進行有規律的訓練!
  • 哈佛最新研究發現: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3個「怪癖」
    哈佛大學教授曾經對高智商的兒童進行調查,發現有的孩子看似聰明,小時候表現的很聽話、能說會道,但他們智商不會很高,相反,有的孩子看起來不太聰明,有一些「怪癖」,智商反而更高!只是父母不了解孩子的發展規律,總認為他們身上的「怪癖」是不好的行為,從而去盲目糾正,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天賦也會受到限制,所以,家長要多多注意!哈佛研究最新發現: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3個「怪癖」!
  • 哈佛研究:新生兒頭圍越接近這個數,表明大腦發育越好孩子越聰明
    前段時間,哈佛的一項研究再次刷新了人們對新生的健康標準的認識。哈佛大學在2018年9月發布了一項長達5年的調查研究,結果表明:新生兒的健康和智商還和他們出生時的頭圍有關,不僅如此,新生兒的頭圍大小還影響孩子的智力!該研究還顯示新生兒的頭圍在34釐米左右最好,這說明孩子的大腦發育的很好,也很聰明。也許很多的父母都不是特別能理解這一點,其實,這也正常。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這3個特徵,說明腦袋瓜很機靈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夠擁有一個聰明的腦袋瓜,聰明孩子學東西比較快,以後才能夠贏在起跑線。為了讓孩子擁有聰明的腦袋瓜,孩子還在娘胎裡的時候,父母就開始努力。很多女性在懷孕期間,會吃一些有利於胎兒大腦發育的食物,等到孩子出生之後,父母又開始各種食療、訓練,希望能夠助力寶寶智力發育。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若有這3個「煩人」表現,你真該高興
    這個曾經可愛的孩子、聽話的孩子突然變成了"無敵破壞王",無論他走到哪裡,都沒有一個地方是乾淨的。連抽屜裡的東西都要拿出來,扔得到處都是。如果我不快點打掃乾淨,我的家會看起來像是剛剛被龍捲風襲擊過一樣。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很頭疼。但是家裡的老人對我說:「孩子越聰明越難帶。這是好事。」
  • 女生這3個地方的毛髮不能亂拔,特別是第2個,會越拔越粗的!
    有些部位的毛髮是不能亂拔的哦~女生這3個地方的毛髮不能亂拔,特別是第2個,會越拔越粗的!第一個地方:腋毛 愛美的女生怎麼會沒有一條無袖連衣裙呢?穿這種連衣裙的關鍵就是不能露出腋毛。露出腋毛得多尷尬啊,瞬間淑女氣質都沒有了,因此脫毛就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腋毛可不能拔啊,想想都知道有多疼。
  •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非在「初中」
    哈佛大學有一項相關研究,理察教授和他們的團隊對大腦進行觀察研究發現,大多數孩子一生會經歷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非很多家長在意的初中階段! 而這個三次變聰明的機會,其實就是大腦經歷了三個發育的高峰期!若是父母能抓住,進行科學的教育和引導,那麼孩子長到後會感激你!
  • 新生兒頭圍越接近這個數,說明大腦發育越完善,將來智商差不了
    不僅如此,每次小蘇發朋友圈,都會被留言說她的寶寶是個大頭兒子。久而久之,小蘇不禁想,是不是孩子大腦發育過快,不會有問題吧,越想越擔心,於是小蘇和家人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 睡一覺長一寸,寶寶的睡眠時間越長越好?父母可別亂來!
    而中國也有一句老話叫做「睡一覺長一寸」,於是不少父母和老人都認為,寶寶的睡眠時間越長越好,睡得越長長身體越快,所以沒事就哄他們睡覺。01寶寶的睡眠時間越長越好?父母可別亂來!3個月左右的寶寶,已經可以開始進行翻身訓練了,如果父母還是讓他們一直睡覺,不僅會影響寶寶學會翻身,還會影響他們的脊椎發育。而且睡眠時間太長,孩子的坐立、站立的時間短,肢體協調能力等得不到鍛鍊,會影響到未來寶寶學走路的時間。而且,如果白天給寶寶睡太多,他們晚上容易睡不著,或者是經常半夜醒來,出現夜哭的情況,讓父母很是頭疼。
  • 哈佛大學研究:如果孩子有這3個特點,他很有可能是個「天才」
    生活中當我們談起天才時候,很多父母都會感嘆: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就不是天才呢?其實,如果你想區分一個孩子是否是「天才」,這很簡單。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將來發展成什麼樣子,其實在孩子小時候就可以看出來了。
  • 哈佛研究表明:有依據
    小楊生娃的那天,醫院裡產房安排滿了,她和家人在門口等待的時候,就聽到產房裡面護士報孩子體重的聲音:"7斤4兩!"婆婆聽到後在一邊直咧嘴:"真有福氣,這孩子肯定很健康啊,真希望你也生個大胖小子。"等到小楊生了娃之後,護士說出孩子體重是6斤8兩,小楊不由得心裡咯噔了一下,被推出產房後果不其然看到婆婆表情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