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科學家:家裡3個地方越凌亂,孩子智商越高,父母別太勤快

2020-12-05 J媽學堂

很多有孩子的家長都知道,孩子在家中簡直可以被稱為是一個「破壞機」,前1秒剛剛整理好的屋子,不出5秒孩子就能重新翻個底兒朝天。這也讓很多家長感到頗為頭疼。

鄰居家小天是個剛滿5歲的小男孩,幾乎每天都能把家裡搞得亂糟糟,小天的媽媽每天下班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家裡,這也讓小天的媽媽每天都很頭大,幾乎每天都能傳出小天媽媽「咆哮」小天的聲音。

鄰居張奶奶每次看到這樣的情況,都會笑著說「你們看吧,小天這孩子以後聰明著呢!」小天媽媽每次都懊惱的表示:「我擔心我還沒看到他變聰明,就先被他折騰死了。這一天天地收拾,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其他鄰居聽到張奶奶的話之後都感到疑問,為什麼會說小天將來會很聰明,因為照小天這樣下去將來一定會變成一個混世魔王,張奶奶卻說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而關於這方面,科學界確實有一定的研究,德國科學家發現,如果孩子將家裡這3個地方搞得越亂,孩子越聰明。

家中這3個地方越亂,娃大腦越聰明

孩子的臥室很多家長在孩子長到一定的年齡之後就會給孩子單獨安排一個房間休息,雖然不少家長在孩子自己休息之後發現孩子的獨立性增長了很多,但是孩子房間的東西還是很亂。

很多媽媽原本以為孩子會隨著自己的年齡增長而變得自己會收拾東西,卻發現即使孩子長大一些之後還是不收拾。

特別是一些媽媽在幫孩子收拾完東西之後還會受到孩子的責怪「你不要動我的東西啊,我東西自己都有數的,你這樣收拾,其實正在搞亂我的東西!」

這讓很多媽媽感到摸不著頭腦,明明自己是好心幫孩子收拾東西,怎麼到了孩子口中就成了搞亂他東西的人。

事實上,在許多情況下,家長認為孩子雜亂,只是家長不理解孩子獨特的整理方法。如果父母強迫孩子擺放它,它不僅會危及孩子的記憶能力,還會繼續危及孩子的動作效率。

2、兒童玩具混亂。

科學家在經過大量的研究之後,認識到智力不能表現一個人的認知能力。

上世紀40年代,英國佛羅裡達大學的心理學專家喬伊吉爾福德設計方案了有關想像力的評價實體模型。主要依據的參數是發散思維和集約邏輯思維,前者可以產生很多不同的想法後者將不同的想法融合成最好的結果。綜合起來,這種能力就是人們的想像力。

有些家長發現孩子總是將自己的玩具搞得亂糟糟的,即使提醒很多次孩子收拾,孩子還會繼續搞亂,每次幫孩子收拾之後,孩子還會很生氣,認為破壞了他們的藝術品。

事實上,家長們不知道的是,很多孩子在將自己的玩具搞「亂」時,正是孩子創造力發展的時候。

孩子在將玩具搞亂的時候,其實正在按照自己的思考將玩具擺放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這個過程就是孩子創造力的展現。

所以家長在發現孩子將玩具搞亂的時候先不要著急幫孩子收起來,或者是訓斥孩子,不妨讓孩子自己決定怎麼收整玩具,讓孩子的創造力達到最大化。

3、客廳亂

有些家長每次看到孩子將客廳搞得亂糟糟的時候都會很生氣,因為不少家長都認為客廳是一個房子的「臺面」,孩子將客廳搞得亂糟糟的會讓家長感到很沒面子,所以看到孩子將客廳搞亂的時候總是忍不住想要訓斥孩子。

但事實上,如果家長仔細觀察的話,可以觀察到很多客廳是一個多元化的空間,很多家庭的客廳除了比較普遍的電視之外,還會有很多新科技的東西,還有一些綠植。

這些事物的存在都能夠很大程度地滿足孩子的探索欲,當孩子探索欲得到滿足之後,對於孩子的大腦發展也是有一定益處的。

很多時候家長對於孩子的一些「調皮」行為換一種角度來看待其實也很有可能是孩子發展大腦,孩子慢慢變聰明的一個過程,所以在孩子調皮搗蛋的時候,家長不妨放平心態一下,對孩子「放任」一些,讓孩子順其自然的發展。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聰慧的,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聰明的地方,而這需要家長細心的發展,如果家長能夠找到孩子聰慧的點,並加以培養,那麼孩子就會成為一個很聰明的人。

相關焦點

  • 家裡這3個地方別太整潔,對孩子智商並不是好事,專家:別太勤快
    孩子是不是聰明的,雖然會有一定的先天的因素,但那是更多的還要靠父母的後天培養,尤其是在家裡的這些地方會很「亂」的時候,對於寶寶的智商也會有一定得到影響,暗示著寶寶的智商會更高,
  • 哈佛研究發現: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娃大腦越發達,父母別太勤快
    孩子可以說是每個父母心中的頂梁柱,撐起父母精神世界,而家長對於孩子的期望也都很高,畢竟沒有哪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沒有出息,因此家長對於孩子的培養也從未停止過,但是很多家長表示自己明明已經很努力地培養孩子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主要原因是很多家長都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也沒有將周圍的環境利用起來,要知道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不亞於父母對他的教育。
  • 孩子越喜歡把家裡這些地方弄「亂」,長大越聰明,媽媽們別太勤快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被孩子喜歡亂翻東西的行為而弄得情緒崩潰。原本收拾得乾乾淨淨的房間一不留神就被孩子弄得亂七八糟。但若是孩子越是喜歡把家裡的這些地方弄亂,證明長大後越聰明,媽媽們可別收拾得太勤快了。
  • 哈佛研究發現:家裡3個地方越亂,娃大腦發育越好,爸媽別瞎勤快
    「孩子靜悄悄,必定在作妖「,如果總是喊著「媽媽媽媽「的孩子突然安安靜靜的,那他多半是在「搞事情「。熊孩子在家裡搗亂,房間往往是「重災區「。每次我看到一個凌亂的房間,老媽真的是頭兩個大的。哈佛研究顯示:家裡3個地方越亂,孩子大腦發育越好每當一個孩子弄亂自己房間,寶爸寶媽都難免會出現產生可以打人的欲望,但是你知道嗎?
  • 媽媽別瞎勤快了,研究證實:家裡這三個地方越亂,孩子智商不會低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會為家有「拆家娃」而感到頭疼:明明前腳剛剛收拾好的家,寶寶一經過就像是「蝗蟲過境」,將原本整整齊齊的家弄得亂七八糟。甚至一些寶寶還以弄亂家為樂,每天和正在收拾家務的父母「頂著來」。
  • 歐洲人越長越高而亞洲人越長越矮,智商卻相反,什麼原因所致
    文/玉濁清歐洲人越長越高而亞洲人越長越矮,智商卻相反,什麼原因所致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去議論別人的長相和身高,特別是幾個女生在一起的時候,就連走路上都會討論別人的衣著外貌。其實這也屬於一個正常的心理,畢竟人們常說女人比較喜歡八卦,其實在歷史上也是如此,如果關注歷史的話就會發現歐洲人越長越高,而亞洲人越長越矮,可是智商卻相反,到底是什麼原因所致呢?其實在歷史上的歐洲人,平均身高還不到1米65,當然我們要想弄清楚原因的話,也要看一下歐洲人和亞洲人的發展歷史,特別是在身高方面的。
  • 家裡亂其實是好事,尤其是這3個地方,父母不能收拾的太乾淨!
    3歲的兒子簡直就是個無敵破壞王,所到之處,都是亂糟糟的一片,都沒法收拾,一會在牆上亂塗亂畫,一會又趴在地板上亂塗,還把玩具到處扔,每天就算是跟在他身後收拾,都收拾不過來,跟孩子說了很多次,他依然是我行我素,從不改正。
  • 小孩越養越懶?原因就是父母「太勤快」,家長要學會偷點「懶」
    其實生活中像這樣的家庭情形實在司空見慣,父母"太勤快",反而孩子"越來越懶",家長真正應該做的,是學會"偷點懶"。|"勤快父母"容易養出啃老的娃在對待孩子的教育上,我們總是提倡言傳身教,以身作則,但是做過了頭就會變成大包大攬,寸步不離,效果其實未必好。
  • 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越喜愛恐龍的孩子智商越高,思維更靈活
    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越喜愛恐龍的孩子智商越高,思維更靈活據中新網3月28日綜合報導,很多小朋友都喜歡恐龍,尤其是男孩。近日的一個研究表明,如果你家的小朋友非常喜愛恐龍,並且能夠分辨出腕龍和梁龍的區別,表明這個小朋友的智力水平比較高,思維更加靈活。
  • 科學家:智力越高的人越容易患有精神分裂症,是什麼原因導致?
    文/玉濁清 科學家:智力越高的人越容易患有精神分裂症,是什麼原因導致?科學家們為了更好的調查精神分裂,通過數據顯示,智商越高的人越容易得精神分裂症,這也讓人感到好奇,這其中的緣由到底是進化問題還是基因問題呢?
  • 孩子的智商是「隨爸」還是「隨媽」?父母不用爭,真相是這樣的
    首先來說,遺傳主要來自於父母,無論是孩子的身高、外貌,還是性格等等,都是父母的結合體,並不是說有哪些地方必須遺傳自父親或者母親。雖然孩子的智商主要受基因上的「X」影響,但也只能說明媽媽影響的佔比相對多一點點,而不是說父親完全不起作用。
  • 孩子身上的4個部位不怕「髒」,頻繁清潔反而不利,媽媽別太勤快
    大家都知道,許多疾病是通過細菌和病毒傳播的,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才能夠保證孩子身體健康,遠離疾病傷害。但是,寶寶身體的一些特殊部位,並不是越乾淨就越好的,有時候媽媽們太愛乾淨,反而會因為過度清洗給寶寶造成損傷,而且還會影響寶寶免疫系統的發育。
  • 孕吐反應越重,說明胎兒越聰明?孩子智商高低的關鍵在於這2點
    孕吐反應太嚴重,不管是對於寶寶來說還是對於孕媽來說都並不是一件太好的事情。因為整個過程既讓孕媽身體非常不適,而且也不利於胎兒的吸收發育。但有些謠言卻說「孕吐嚴重是一件好事,並且孕吐越嚴重,表示寶寶越健康。」這樣的說法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 新生兒出生時的「幾斤幾兩」暗示智商高低?哈佛研究表明:有依據
    婆婆聽到後在一邊直咧嘴:"真有福氣,這孩子肯定很健康啊,真希望你也生個大胖小子。"等到小楊生了娃之後,護士說出孩子體重是6斤8兩,小楊不由得心裡咯噔了一下,被推出產房後果不其然看到婆婆表情不太好。之後小楊沒少被婆婆抱怨:"懷孕的時候讓你多吃點你不聽,孩子現在體重都不到7斤,將來肯定智商不高!我們那會兒生你老公的時候都8斤多"。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會有這些特徵,越多越聰明,你家孩子中了幾條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非常聰明,所有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家長們都非常關注孩子的智商開發。雖然現在都說孩子智力可以後天培養,但孩子天生的智力水平決定了孩子智商開發的潛力。經過大量調查,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具有以下這些特徵,家長可以對照看看。
  • 有這3種「臭毛病」的孩子,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瞎糾正
    文/初語媽媽在我們身邊,很多有出息的人,小時候都會有一些「臭毛病」,像小時候,經常用袖子擦鼻涕的髒兮兮的小孩,長大後事業有成,還有的「破壞王」,長大後自己買了房等等,其實有的「臭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瞎糾正。
  • 3-6歲的孩子,有這些「壞毛病」,說明他們智商高,父母多留意
    中國有句老話叫「笨鳥先飛」,但有時會適得其反,不僅不會讓他們變得更加優秀,反而會導致孩子更討厭學習。甚至有一些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教育他們。比如,在孩子三個月大的時候給孩子讀古詩,在會說話之前就把他們送到早教班,就為了讓他們擁有更高的智商。其實,孩子智商是否高,家長可以很明顯的分辨出來,並不需要這麼多複雜的步驟,但這些表現可能不受家長歡迎,甚至被視為壞毛病。
  • 孩子出生幾斤幾兩影響智商?不是迷信,美國腦神經科學家證實了
    這是不是在暗示孩子智商高低?科學家其實也做過很多類似的研究,結果但是和我們想的不一樣。娃娃出生時的體重和智商有關,但是卻不是絕對的,而是要有一定的範圍。美國腦神經科學家研究發現,當體重低於3.6公斤時,嬰兒越重越聰明。超過4公斤以後,他們的智商會下降。也就是說,孩子出生體重在7.2斤以下時,越接近7.2斤,孩子越聰明。
  • 勤快媽都有個懶孩兒,適當地懶一些,孩子才更優秀
    你有沒有聽說過教育好孩子是一門藝術的話。的確,要想把孩子教好不得不72變,有時候你還得跟他鬥智鬥勇。 怎麼教育孩子已經成為無數父母最頭疼也是最關心的問題,孩子的童年可是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在全世界的父母中,中國的家長談不上最會教育孩子,但肯定是最用心的那一個。
  • 心理學家:智商越高的人,越不喜歡與人交往?
    是不屑一顧,還是高冷縝密,又或是曲高和寡,為什麼智商越高的人,越不喜歡與人交往呢?這裡,「智商」是一個相對於廣義的概念,不僅僅是腦力數值,智力水平的評判,還有是對事物的認知水平。在專業領域內,智商測驗中獲得分數≥130(SD=15)者稱為高智商。那為什麼智商越高的人,越不喜歡與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