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利奧波德在《沙鄉年鑑》中所說:「一隻大雁的到來不能代表春天,但當成群的大雁衝破三月暖流的霧靄時,春天就真的來了。」今年3月的芒種計劃發布以來,半年運營,不少自媒體已經在這個秋天收穫了頗豐的內容紅利,其中圖片自媒體放的幾顆大衛星著實讓人驚喜。
以為10w+是自媒體人的玻璃天花板?據最新數據統計,企鵝媒體平臺攝影類帳號總閱讀數過1000w帳號共10個,100w帳號74個;攝影類單篇文章共產生了1338篇10w+,171篇100w+,9篇1000w+。本期全媒派(qq_qmp)為你揭秘這些流量大戶的運營黃金法則。
微言薄語
流量破億的三字真言
薄高鵬來自河南,此前是職業攝影人,奔波於全國各地。在這之前,他的攝影作品多以參展為主,極少在媒體上有過大規模傳播。
今年4月,薄高鵬在朋友推薦下入駐了企鵝媒體平臺,開設了微言薄語企鵝號,幾個月時間,發圖100多組,通過在天天快報和騰訊新聞客戶端的推送,企鵝號閱讀量超過了1億。
入駐企鵝號後,薄高鵬加入了騰訊圖片自媒體微信群,也開始每天編輯、整理自己的照片。從攝影過渡到編輯,對很多攝影人來說都是個難熬的過程。但薄高鵬探索出了一套流量運營法則。
「點線面」三位一體
在瀏覽了大量客戶端新聞,並與圖片編輯不斷溝通之後,薄高鵬總結出了做圖片自媒體的三字真言:點、線、面。
點,就是標題,平臺不提倡標題黨,但他說做一個綠色標題黨是必要的:比如在標題中將吸引人的故事細節提取出來;線,就是視覺,根據客戶端的頁面設計,除標題外,頭三張圖是用戶最先看到的內容,這三張圖一定要抓人;面,就是熱點,做媒體追熱點是至關重要的,抓住熱點新聞,做內容往往能夠事半功倍。
新聞性題材與互動設置
在薄高鵬所有的文章中,農民工題材佔比最大,這也正是新聞客戶端上一直以來最受關注的題材之一。他說,「我是農業戶口,有田地,我就是拿著相機做自媒體的農民工」。
薄高鵬作品《實拍農民工生存現狀》
6月23日,經過一個多月的磨合與適應,微言薄語編輯發布的組圖《實拍農民工生存現狀:一人卸60萬斤貨物每噸6毛》第一次被選入騰訊新聞的微信插件--這個擁有7億活躍用戶的頂級傳播平臺,並獲得了超過10萬的網友評論。
薄高鵬作品《實拍農民工生存現狀》
薄高鵬作品《實拍農民工生存現狀》
此後兩個月的時間,又陸續有6組圖片選入微信新聞插件,題材也更加多樣化,包括《城管辭職賣脂油火燒年入50萬元以上》、《四川一對普通新人結婚 禮服價值超千萬》等,都有著近千萬的閱讀量與數萬的網友評論。
薄高鵬作品《城管辭職賣脂油火燒 年入50萬元以上》
薄高鵬作品《四川一對普通新人結婚 禮服價值超千萬》
除了拍攝農民工的故事,他還在企鵝號上做了多組關於民工故事的徵集活動,如《七夕,「鵲橋」兩邊的跨國農民工有話說》,增加了與用戶的互動。
《七夕,「鵲橋」兩邊的跨國農民工有話說》徵集作品
《七夕,「鵲橋」兩邊的跨國農民工有話說》徵集作品
薄高鵬入駐企鵝號的初衷只是因為朋友推薦,但卻改變了他的生活。「當時覺得朋友邀請咱必須支持,就加入企鵝了。沒想到這次偶然,卻成了我的人生新篇章,絕無誇張。」 現在,薄高鵬和妻子兩人一起經營著企鵝號,自從陸續開通了流量主、原創標籤、原創補貼等功能後,月平均收益已達到了4萬多。除了發布自己拍攝的作品外,他也通過以往積累的人脈,邀請了很多河南當地攝影師加入他的團隊,幫其他攝影師編輯、發布熱點圖片,共享品牌和收益。
西楚朗雨
平民日常也有過億流量
企鵝號西楚朗雨更多關注普通人的生活,運營者景雷曾是安徽小城的基層公務員,因為身體原因從崗位上病退,由於熱愛攝影,克服了自身的傷病,遊走於各地的普通老百姓之中,拍攝他們的喜怒哀樂,以及生活的酸甜苦辣。
此前景雷在媒體上沒有任何發表渠道,一次偶然機會,他將自己拍攝了三天的正覺寺照片投稿給騰訊圖片《中國人的一天》欄目,並成功選入。 他說,他只拍小民的日常生活,他們的一舉一動,他們撼動人心靈的瞬間。
《酷熱夜晚皖北「頑主」捉蛐蛐》、《烈日下的環衛工 街角席地午休》、《農村老家的廚房粗茶淡飯媽媽的味道》這些都是他鏡頭下的主人公。
西楚朗雨作品《烈日下的環衛工 街角席地午休》
今年4月入駐企鵝號後,幾個月的時間,西楚朗雨累計閱讀量9500多萬,也曾多次登上微信新聞插件,由此也獲得了單日最高收入4000元的回報。在運營過程中,景雷積累了一些方法和要領。快消時代,在堅守原創、發揮興趣的同時,不管是圖片還是文字,都需要一個「點」,去引起網友的思考和共鳴。
他拍攝的很多都是我們身邊常見的場景,卻常常被忽視了。
乙圖
專業記者的事業第二春
吳芳是合肥晚報的資深攝影記者,曾多次獲過「華賽」獎,採訪拍攝過汶川地震、巴西世界盃、緬甸內戰等很多重大新聞事件,攝影作品在眾多傳統和網絡媒體都發表過。
吳芳作品
目前吳芳依然在紙媒從事攝影記者工作,但因為報社攝影部撤銷,加上紙媒的境遇,大部分時間都是自由支配。
去年開始,吳芳開始在微信上運營公眾號乙圖,今年又加入了企鵝媒體平臺。之所以做自媒體,用他的話說,是「形勢所迫」。紙媒狀況不好,他希望做好自媒體,給自己找一條「退路」;同時也希望有自己的平臺,能夠發表自己的觀點;再者,紙媒受限於版面,一些不適合在紙媒發表的文章和圖片,在自媒體上可以有更獨特的呈現。
他有著極強的自我驅動力,希望自己隔一段時間就能夠推出有一定影響力的作品。吳芳以往主要以專題拍攝為主,很多選題為長年拍攝,如:拍攝高考14年等。在沒有線索的時候,他會守在電腦前,編輯整理自己過去拍攝的圖片。一組照片在沉澱很久後重新編輯,讓他有了更多的想法和思路。
如在今年巴西奧運會期間,他編輯整理了十幾組關於巴西風土人情的圖片,包括《探秘裡約貧民窟》、《巴西紅燈區》、《巴西寶石震撼誘人好想「打個劫」》、《這是一個「懶人」國度,如果你性子急,就別來巴西》。除了發布在自己的企鵝號上以外,還有多組圖片發布在騰訊圖片《中國人的一天》、《鵝眼》等欄目。
吳芳作品 《探秘裡約貧民窟》
吳芳作品《這是一個「懶人」國度,如果你性子急,就別來巴西》
吳芳作品 《巴西寶石震撼誘人 好想「打個劫」》
乙圖目前一個月發布組圖15組左右。因為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採訪拍攝,和很多自媒體相比,算不上高產,但所有圖片和文字均為原創,這也讓吳芳獲得了不小的影響力和原創收益。 一周之內,他拍攝發布的組圖民工混居和辣媽主播同時選入騰訊新聞的微信和手Q插件,單周收益達8300元。
他說,自媒體時代,給了攝影師更多的空間,有機會還是希望多出去採訪拍攝,沒有不好的平臺,只有不好的作品。
一個開放的內容生態,一種效率更高的連接方式。當個體的價值被充分彰顯和挖掘,興趣變現才能真正實現。背靠強大的個性化匹配支持,每一個企鵝號內容源都擁有公平的推薦機會,13個平臺和產品的推廣渠道,讓最個性化的內容以最精準的方式到達最多的受眾。
荀子說「君子善假於物」,內容創業的風口的自媒體們已經諳熟「好風憑藉力」的道理,不難推測,未來企鵝媒體平臺上還會有更多個100w+,1000w+甚至是流量破億的自媒體湧現。每一個創作者都能發出自己的聲音,每一篇文字都能充分實現傳播價值和市場價值,那個內容創作者的春天,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