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78年,上海崇明再次記錄到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大鵟

2021-01-19 騰訊網

時隔78年,上海崇明再次記錄到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大鵟。

1月13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林業局獲悉,1月10日晚,城橋鎮派出所接到市民報警,反映在金日東苑小區有一隻疑似鷹的鳥受傷了,急需救護。崇明區林業部門接到派出所的來電後,立即派出工作人員與民警一同趕赴現場處置。

經現場檢查,這隻「鷹」左側翅膀受傷,已無法正常飛行。崇明區林業部門將其送至東平森林公園野生動物收容救護點進行收容救護。

本文圖片均為「上海林業」微信公號 圖

後經專家鑑定,該只「鷹」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大鵟(kuáng),這是自1943年以後上海市再次記錄到該物種。

大鵟(kuáng)這個名字聽上去有些陌生,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鳥類?

林業部門介紹,大鵟(kuáng)為鷹科鵟屬的鳥類,是一種大型猛禽,體長570-760毫米,棲息於山地、山腳平原和草原等地區,喜停息在高樹上或高凸物上。主要以齧齒動物,蛙、蜥蜴、野兔、蛇、黃鼠、鼠兔、旱獺、雉雞、石雞、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那麼,對於大鵟,林業部門會進行什麼處理?

崇明區林業站表示,等大鵟傷愈後,經評估符合野外放生條件,崇明區林業部門將對其予以野外放生。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1943年後,崇明再次記錄到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大鵟
    1943年後,崇明再次記錄到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大鵟 2021-01-13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崇明受傷,原來它是1943年後上海再次記錄的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大
    記者今天獲悉,崇明城橋鎮派出所日前接到市民報警,反映在金日東苑小區有一隻疑似鷹的鳥受傷了,急需救護。崇明區林業部門接到派出所的來電後,立即派出工作人員與民警一同趕赴現場處置。經專家鑑定,這隻「鷹」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大(kuáng),這是自1943年以後上海再次記錄到該物種。
  • 一隻老鷹在崇明受傷,原來它是1943年後上海再次記錄的國家重點保護...
    記者今天獲悉,崇明城橋鎮派出所日前接到市民報警,反映在金日東苑小區有一隻疑似鷹的鳥受傷了,急需救護。崇明區林業部門接到派出所的來電後,立即派出工作人員與民警一同趕赴現場處置。經專家鑑定,這隻「鷹」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大(kuáng),這是自1943年以後上海再次記錄到該物種。
  • ...白鸛,東灘,白鶴,崇明,上海,東方,鶴群,越冬,南匯,鳥類,-上海...
    12月11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的身影出現在崇明東灘。記者獲悉,從今年8月中下旬開始,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遷徙鳥類逐漸增多,種類繁多且數量巨大的遷徙鳥群在完成繁殖後,取道崇明東灘前往越冬地。
  • 成功救助放飛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大鵟
    9月3日上午,內蒙古大興安嶺圖裡河森林公安局會同圖裡河林業局,在圖裡河國家溼地公園內為救治的大鵟打開籠舍並進行放飛。這次放飛的大鵟是今年7月23日被救助的受傷鳥類,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7月23日下午,圖裡河森林公安局接警救助了一隻林業局職工發現的「老鷹」。
  • 雲南保山首次記錄到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頭鷂
    這是在7月7日雲南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拍攝的灰背椋鳥(右一)。新華社發(黃木嬌 攝)這是在雲南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拍攝的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頭鷂(2018年12月4日攝)。新華社發(李玉娟 攝)新華社昆明7月25日電(記者 林碧鋒)日前,雲南省保山市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監測到兩種當地新記錄的鳥類——白頭鷂和灰背椋鳥。其中,白頭鷂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保山市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工作人員黃木嬌介紹,白頭鷂屬遷徙鳥,偏好溼地,其體格輕盈、翼尾均長。
  • 蒙城村民農田裡發現一隻「鷹」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鵟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據@蒙城發布消息,10月28日上午,蒙城縣森林派出所將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鵟在野外成功放生。半個月前,嶽坊鎮村民在農田裡發現了一隻「鷹」,當時這隻「鷹」已經受傷飛不起來,急需救治。村民迅速和嶽坊派出所聯繫,派出所及時和縣森林公安局工作人員趕赴現場。經工作人員現場辨認和檢查,這隻「鷹」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鵟,因食物中毒無法飛行。
  • 崇明救護一隻珍貴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仙八色鶇
    崇明救護一隻珍貴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仙八色鶇 2020-06-03 20: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已形成至少四類適合野生動物生存的環境
    野生動物專家表示,上海已培育養護出至少四類適宜野生動物生存的環境,包括東灘溼地、橫沙溼地等濱海溼地在內的近自然棲息地;人為幹擾較少的次生棲息地,如松江天馬山、佘山等次生林地;大型郊野公園等可控的半人工環境,如崇明東平國家森林公園等;郊區綠地林帶等半人工環境等。
  • 村民捕獲怪魚 沒想到竟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近年來隨著杭州灣海域生態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一些瀕危的魚類又再現蹤跡,這不今天上午,奉賢區海灣旅遊區的漁民在靠近杭州灣的一個魚塘內意外的捕獲了一條怪魚,經過漁政部門的鑑定,居然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華鱘,而這也是奉賢海域內時隔20年之後
  • 四十年後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馬麝重返阿幹林場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馬麝重返阿幹林場時隔四十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馬麝重返阿幹林場。近年來,通過天然林保護工程、野生動植物保護等林業工程,該林場覆蓋率大幅提升,生態環境進一步轉好,以前的乾溝出現了細水長流的景象,幾乎絕跡的動物也陸續出現。阿幹林場中級林業工程師陳金賢說,2018年,他們聯合市林業局及蘭州大學開展野生動物監測和保護工作,並在植被較好、人為幹預較少的地方布設了8臺紅外相機。
  • ...網捕,護鳥,志願者,上海,崇明,猛禽,網線,林地,-上海頻道-東方網
    圖片來源:野鳥飛環境保育小組供圖你很難想像,在上海綠色郊野中,隱藏著密密麻麻的天羅地網,正在大量捕殺本該在這個季節遷徙到南方的候鳥。「僅僅崇明陳家鎮,今年的秋天遷徙季,就拆掉300多張網,解救燕隼、鷹鴞、松雀鷹等多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野鳥飛環境保育小組」負責人朱維佳告訴記者。在崇明、金山、奉賢、浦東等滬郊沿海區域,都活躍著這樣一批護鳥志願者。
  • 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蘆花輕淺處 飛鳥相與還
    原標題:閱讀上海100勝 98 | 東灘歸羽 蘆花輕淺處 飛鳥相與還  名片  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崇明島最東端,1998年成立,200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在新生河口沙洲溼地保育、亞太區域遷移鳥類保護和履行國際溼地公約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吸引著全球研究鳥類及溼地生態系統的專家學者的目光
  •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 - 上海林業篇
    崇明東灘崇明東灘保護區位於中國第三大島崇明島的最東端,處於長江核心部位,總面積 241.55 平方公裡,是以鴴鷸類、雁鴨類、鷺類、鷗類、鶴類等5大類遷徙鳥類為代表,以河口溼地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每年在保護區棲息和過境的候鳥數量達百萬隻,是中國水鳥的重要中途停歇地和越冬地。
  • 保護動物大鵟鳥放歸後被毒死 山坡發現上百處投毒點
    不料未至元旦,這隻大鵟在瀋陽遼陽縣疑似被毒死。在其死亡點附近,有護鳥人士發現多處投放的含毒穀物。新京報記者從遼陽縣公安局獲悉,護鳥人士報警後,附近一村民因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被刑拘。
  • 「貓頭鷹」光臨崇明島——上海奚家港邊防派出所救助一隻國家二級...
    邊防民警將長耳鴞移交上海市崇明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管理處    16日,上海邊防支隊奚家港邊防派出所民警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耳鴞。    當日上午9時許,這個所接到群眾電話報警稱,在上海崇明縣奚家港海堤附近的灌木叢中發現了一隻「貓頭鷹」。接警後,民警立即趕往現場,民警趕到現場後發現一隻灰白帶棕色的鳥,這隻鳥身體沒有明顯的傷痕。民警立即將這隻動物帶到上海市崇明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請工作人員進行鑑定。經鑑定,這隻鳥體長30釐米,體重227克,學名叫長耳鴞,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保護動物大鵟鳥放歸後被毒死,山坡發現上百處投毒點
    被發現的大鵟屍體。  受訪者供圖 被救助大鵟疑似中毒死亡 瀋陽猛禽救助中心負責人王唯彥告訴新京報記者,2019年8月,內蒙古興安盟森林公安接收到一隻被救的大鵟。因其當時還屬雛鳥,不符合野放條件,於是驅車將大鵟送至瀋陽猛禽救助中心,「他們從興安盟把大鵟送到我們這裡,路程有700多公裡。」
  • 時隔30餘年首次大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為何更新難?
    豺的整個種群狀況危在旦夕,建議豺的保護等級升為一級。」時隔30餘年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終於將迎來首次調整,目前正公開徵求意見。上述來自環保機構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呼籲便是眾多意見之一。新版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變化頗大,新增347個物種,比初版收錄的物種總數還多。包括畫眉、啄木鳥、田螺等都被增列入名錄中。同時,55個物種保護等級升級,如鯨豚類和猛禽類。
  • 2017年國家重點保護動物關注度排名:大熊貓穿山甲進前十
    原標題:2017年國家重點保護動物關注度排名:大熊貓穿山甲進前十  在品類繁盛的地球上,各種動物或不為人知,或默默無聞,抑或成為輿論主角而受到人們的高度關注。  2017這一年,哪些動物的受關注度最高?哪些動物的受關注度躍升幅度最大?它們因何成為被關注的焦點?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
    長江江豚擬升為一級保護,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施行30餘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終於迎來首次大幅修訂。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名錄》)公開徵求意見,這是自1989年野生動物保護法施行以來第一次大幅度修訂《名錄》。新修訂的《名錄》有哪些亮點,對更好保護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有怎樣的意義?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