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說「三歲看老」,就是講通過行為習慣去判斷一個人的成就,一個人如果懶散不願奮鬥,那麼一輩子也不會有大成就,要是小的時候謊話連篇,喜歡騙人,那長大了肯定也不容易成功,沒有人會願意接受虛偽的人,有時候從細節判斷一個人的能力其實也是一種「識人術「
我國是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五千年燦爛的歷史中誕生了不少經典,哪怕是到了現在也不過時,其中「群經之首」的易經告誡:走起路來有這4種表現的人,可能沒什麼本事,不妨遠離
提起《易經》,很多人稱其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經典中之經典,哲學中之哲學,智慧中之智慧。裡面包含哲學、政治、生活、文學、天文、地理等等,總體來說可以概括為象、數、理、佔,可以說無物不包,涉及生活方方面面。
古人為什麼會用易經來指導生活?原因就是易經把握了生活的核心,易經的範疇包括了為人處世,工作生活,乃至人與人之間的相處。
易經裡面就講了想要了解一個人的人品本事,不妨先看看他的走路姿勢和體態行為,或許這也是心理學上講的身體語言,通過不經意間的行為動作來表現內心的想法。
易經裡面講:「五短多貴,兩大不揚,負重高官,鼠行好利,此為定格。」
意思是說五短身材的人,雖然看起來不起眼,卻大多地位高貴;反而是兩腿長得過分的長的人,往往命運不佳。到底是哪五短呢?準不準呢?
第一、走路如負重物
易經講一個人走起路時如同背了重物,那麼此人必定有高官之運,這是什麼道理呢?其實這裡面講這類人走路踏實,每一步都非常的平穩,所以做事也會比較穩重,做事能夠落到實處,踏實認真。
第二、走路好似老鼠
一個人走路若像老鼠般步子細碎急促,兩眼又左顧右盼,且目光閃爍不定者,此人很大可能是貪財好利之徒。我們從直觀上就能判斷,這類人拿不定主意,貪圖利益,所以別太親近。
第三、疾步前行,步履匆匆者
和走路踏實慢的人相比,另外一種就是走路又急又快的人,易經講這類人生活忙碌,性子也比較急,而且在他們的生活中,麻煩事一多容易出錯。
我們都說欲速則不達,一個急性子的人往往事與願違,那些步履匆匆的人上進心十足,若能在性格上稍稍調整,相信天道酬勤,日後定能攀上高峰。
第四、龜速移動,步伐拖拉者
除了走的快的,走的平穩的,還有一種就是走的很慢的,如果除去年紀,散步等等一些因素來判斷,那麼這類人的一個特點就是心態好,做事講究慢工細活,而且一種就是單純地懶散。
易經講走路就像穿著拖鞋一樣拖拉向前的人,在人生中也會常常遇到挫折和阻撓,無論是自己追夢還是替人做事都易受到阻力,進展緩慢已成常態。
一個人只有提起氣才能提起腳,改變習慣要從改變精神狀態和言行舉止做起。
《易經》告訴我們,為人處世的智慧
我們不難發現,《易經》中總結的智慧,都沒有講得多高大上,而是很樸實簡單。
這三句話說的內容,其實也不艱深。成功從來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來的,成就人的,也都是這些普通的道理。《易經》就是在教我們踏踏實實的做事,這勝過那些豪言壯語,勝過空中樓閣的理論
《易經》不管是在什麼時候對人們的影響都很大
孔子說,讀懂了《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曾國藩說,《易經》是安身立命的根本;馬雲則認為,職場人都該去《易經》裡拜拜師;
還有人說,看懂《易經》,何愁看不透人心?
不論男女,不論在什麼年齡階段,身處什麼角色,為學,為商,為政,還是為人父母,都能從《易經》上面汲取到你所需要的「成長心法」。
履卦告訴我們人生旅途充滿危險,要知禮而立、非禮勿視、非禮勿聽;謙卦告訴我們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只要謙虛禮讓、放低姿態,凡事都能化解;恆卦告訴我們無論是對待婚姻還是為人處世,都要做恆久的打算;井卦告訴我們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總會有機會找上門來
讀雜書萬卷不如真經一部,《易經》是我們老祖宗全部智慧的精華萃取和高度升華,是經典中的經典,很多人覺得《易經》這本書晦澀難懂,上面都是文言文,不知道從哪裡下手開始閱讀。
我讀的是這本白話文圖解版本《圖解易經》,書中把晦澀難懂的古文翻譯成我們通俗易懂的白話文,裡面還有相近的注釋和插圖,在書中領悟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每一個都是能讓你實際運用到職場,生意場和生活中。
《易經》是傳統文化的綱要,是傳統文化的根。是我們理解傳統文化的基石。讀《易經》可以讓我們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運!
結合生活中的案例,更能讓人沉浸其中,看完之後,對於生活中的很多困惑也就豁然開朗了!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的內容,包括婚姻,家庭,教育,職場等等,傳統的易經晦澀難懂,需要基礎,現在這版有白話文說明,能看普通話都能懂。
這本《易經》才56元,也就是兩包煙錢,或者是一頓飯錢,卻能讓你受益終生!
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商品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