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一期《自然·地理科學》刊發的論文,距離太陽370億英裡的冥王星長期以來被認為只是一顆由巖石和冰層組成的星球,但科學家們通過對比分析冥王星內部演化的熱學模型和美國宇航局(NASA)新視野宇宙飛船發回的照片,發現冥王星表面的冰層之下竟然有一個巨大的海洋,而且已經存在了45億年之久,其環境條件可能支持外星生命的生存。
科學家發現冥王星地表的山脊溝壑是由於結冰膨脹造成的。冥王星的地表是厚達62英裡的氮冰層,其下是水冰,再下層就是內部海洋及其包裹的巖芯。
據報導,科學家長期以來認為冥王星就是一顆冰層包裹著巖石芯的冰凍星球,巖石放射性衰變產生的熱量緩慢地融化了部分冰層,形成地表的海洋。但是最新的比較分析表明,冥王星早期的熱量主要來自小行星和隕石的撞擊,並與巖芯熔合。
據悉,這一「溫暖期」大約持續了3萬年,因此科學家推斷冥王星上的海洋早在45億年以前就形成了,比地球海洋的形成時間還要早7億年。
美國加州大學桑塔·克魯茲分校的天文學家卡維爾·比爾森表示,在距離太陽如此遙遠的冰冷環境中,海洋應該是在熾熱條件下快速形成的。
科學家發現冥王星地表的山脊溝壑是由於結冰膨脹造成的。
比爾森分析說,如果冥王星的海洋來自內部冰層的融化,科學家應該可以看到其表面擠壓坍塌的跡象。如果冥王星最初階段是熾熱的,那麼海洋結冰就會造成星體膨脹,也會在地表造成相應的痕跡。事實表明,冥王星的地表特徵是膨脹而非坍塌。
有鑑於此,不少科學家認為冥王星的海水有足夠的時間跟巖石發生化學作用,從而導致生命的產生。
科學家還推斷,冥王星的鄰居、庫伊珀地帶的Haumea和Makemake兩顆矮行星形成歷史與前者相似,因此其冰層之下也可能存在海洋,甚至存在外星生命。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