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鑫 通訊員 楊緒偉 洪曉燕
波光粼粼的浩淼水面上,幾十隻頭戴紅冠、白身黑羽的中華秋沙鴨,或自由自在地飛翔,或輕巧地掠水而過,或快樂地嬉戲,或專注地覓食·····這是連日來一些攝影愛好者在商城縣鯰魚山水庫拍到的景象。近期,氣溫驟降,天氣漸冷,一年一度的候鳥遷徙季來臨,許多鳥群選擇在山水秀美的商城縣停留、棲息、覓食。
據了解,中華秋沙鴨是第三紀冰川期後殘存下來的物種,距今已有一千多萬年,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被列入國際自然資源保護同盟瀕危鳥類紅皮書和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瀕危鳥類名錄,目前全球數量大約在3500~4500隻左右,極其稀少,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秋沙鴨頭頂的長羽向後伸成雙冠狀,雄性尤為明顯,兩側脅羽上有黑色魚鱗狀斑紋,所以又稱鱗脅秋沙鴨。
「鯰魚山水庫內島嶼密布,植被茂密,水色清澈,有豐富的漁業資源,是中華秋沙鴨等候鳥棲息的理想之所。目前在鯰魚山水庫棲息的中華秋沙鴨數量多達60餘只,是近年來發現數量較多的一次,它們通常10月以後飛來過冬,來年4月份底左右才遷徙走,停留時間達6個月之久。」河南大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鯰魚山片區副主任胡煥福告訴記者。
而據居住在鯰魚山水庫岸邊的該縣吳河鄉清塘坳村村民胡於江介紹,近日還發現有成群大天鵝,在水庫小島附近水面旁排成「一」字型長隊,停留覓食:「以前見到的都是數量很少的天鵝群,這麼多的白天鵝還是第一次看見。」
「中華秋沙鴨、白天鵝等候鳥對水質、環境質量的要求都很高,它們能到這裡棲息停留,說明我縣的生態環境良好,適宜這些候鳥生存」。商城縣林業和茶產業局相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在鯰魚山水庫區,還能常年觀測到白琵鷺、鴛鴦、鷹類等眾多國家珍貴保護動物的身影。
越來越多的珍惜物種選擇來商城「做客安家」,得益於該縣良好的氣候條件、生態環境和廣大幹部群眾不斷增強的動植物保護意識。商城縣地處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亞熱帶北緣地帶,地理位置上具有我國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過渡的獨特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山水資源豐富,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0.57%,有河流700餘條,大中小型水庫近200座。近年來,該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持續保護生態、優化生態、利用生態、轉化生態,推進森林商城建設,正從生態大縣邁向生態強縣,先後獲評中國最美縣域、國家級生態示範縣、全國綠化先進縣、「2019省級森林城市」「2020年最美縣域」等殊榮。
【來源:大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