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餘只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做客」商城縣

2021-01-10 瀟湘晨報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鑫 通訊員 楊緒偉 洪曉燕

波光粼粼的浩淼水面上,幾十隻頭戴紅冠、白身黑羽的中華秋沙鴨,或自由自在地飛翔,或輕巧地掠水而過,或快樂地嬉戲,或專注地覓食·····這是連日來一些攝影愛好者在商城縣鯰魚山水庫拍到的景象。近期,氣溫驟降,天氣漸冷,一年一度的候鳥遷徙季來臨,許多鳥群選擇在山水秀美的商城縣停留、棲息、覓食。

據了解,中華秋沙鴨是第三紀冰川期後殘存下來的物種,距今已有一千多萬年,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被列入國際自然資源保護同盟瀕危鳥類紅皮書和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瀕危鳥類名錄,目前全球數量大約在3500~4500隻左右,極其稀少,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秋沙鴨頭頂的長羽向後伸成雙冠狀,雄性尤為明顯,兩側脅羽上有黑色魚鱗狀斑紋,所以又稱鱗脅秋沙鴨。

「鯰魚山水庫內島嶼密布,植被茂密,水色清澈,有豐富的漁業資源,是中華秋沙鴨等候鳥棲息的理想之所。目前在鯰魚山水庫棲息的中華秋沙鴨數量多達60餘只,是近年來發現數量較多的一次,它們通常10月以後飛來過冬,來年4月份底左右才遷徙走,停留時間達6個月之久。」河南大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鯰魚山片區副主任胡煥福告訴記者。

而據居住在鯰魚山水庫岸邊的該縣吳河鄉清塘坳村村民胡於江介紹,近日還發現有成群大天鵝,在水庫小島附近水面旁排成「一」字型長隊,停留覓食:「以前見到的都是數量很少的天鵝群,這麼多的白天鵝還是第一次看見。」

「中華秋沙鴨、白天鵝等候鳥對水質、環境質量的要求都很高,它們能到這裡棲息停留,說明我縣的生態環境良好,適宜這些候鳥生存」。商城縣林業和茶產業局相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在鯰魚山水庫區,還能常年觀測到白琵鷺、鴛鴦、鷹類等眾多國家珍貴保護動物的身影。

越來越多的珍惜物種選擇來商城「做客安家」,得益於該縣良好的氣候條件、生態環境和廣大幹部群眾不斷增強的動植物保護意識。商城縣地處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亞熱帶北緣地帶,地理位置上具有我國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過渡的獨特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山水資源豐富,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0.57%,有河流700餘條,大中小型水庫近200座。近年來,該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持續保護生態、優化生態、利用生態、轉化生態,推進森林商城建設,正從生態大縣邁向生態強縣,先後獲評中國最美縣域、國家級生態示範縣、全國綠化先進縣、「2019省級森林城市」「2020年最美縣域」等殊榮。

【來源:大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華秋沙鴨被困!消防員冰上營救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我在大運河森林公園攝影,看到一隻鳥被困在冰面上掙扎,好像是中華秋沙鴨!」1月7日,攝影師陳春生先生在北京通州區大運河森林公園拍攝運河冬景時,突然看到一隻「尖嘴鳥」在冰面上掙扎。通州消防指戰員冰上施救,成功將這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救上岸。「拉近鏡頭看,這個鳥的特點和中華秋沙鴨一模一樣,我知道這個鳥是保護動物,然後就報了警。」陳先生說。
  • ...猛禽,中華秋沙鴨等多隻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在黑鸛保護地覓食!
    比翼雙飛的小天鵝與十餘只鴛鴦在溼地戲水,空中兩隻白琵鷺與蒼鷺結成隊伍,遷徙路過的中華秋沙鴨也在溼地吃飽了肚子,空中多隻紅隼懸空在打獵,還有幾千隻赤麻鴨也蠢蠢欲動準備北遷!黑鸛群悠悠然在空中盤旋,調研中邢世傑制止了一起非法電魚……春季護飛行動:多隻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在黑鸛保護地!3月10日,兩隻小天鵝在黑鸛保護地覓食。
  • 中華秋沙鴨現身長白山保護區
    7月7日,幾隻中華秋沙鴨在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頭道自然保護站水域戲水。 近日,吉林省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頭道自然保護站發現十餘只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新華社記者 林宏 攝7月7日,兩隻中華秋沙鴨在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頭道自然保護站水域戲水。
  • 12隻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中華秋沙鴨來洛南越冬「過年」
    1月6日,記者從洛南縣了解到,該縣攝影愛好者在洛河河畔意外拍攝到成群珍貴水鳥在河中覓食棲息的照片,經鳥類專家辨認,這群水鳥是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中華秋沙鴨,數量有12隻之多,這是近年來發現數量最多一次。
  • 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中華秋沙鴨來洛南越冬「過年」
    中國經濟周刊一經濟網訊  近日,洛南攝影愛好者在洛河河畔意外拍攝到成群珍貴水鳥在河中覓食棲息的照片,經鳥類專家辨認,這群水鳥是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中華秋沙鴨。數量有12隻之多,這是近年來發現數量最多一次。
  • 中華秋沙鴨等候鳥遷徙至北盤江大峽谷國家溼地公園越冬
    中華秋沙鴨(左邊兩隻為雄性、右邊一隻為雌性)在貴州北盤江大峽谷國家溼地公園飛舞。匡中帆 攝入冬以後,候鳥開始遷徙。記者從黔西南州林業局了解到,位於貞豐縣的貴州北盤江大峽谷國家溼地公園近期開展了鳥類監測工作。
  • 中華秋沙鴨「守護神」喜獲生態保護大獎(圖)
    「斯巴魯生態保護獎」是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為表彰和獎勵長期工作在一線野生動植物保護崗位和生態保護領域的優秀人員而設立的專門獎項。肖冬樣為何能獲此殊榮?4月16日,記者走近了這名被譽為中華秋沙鴨「守護神」的叢林男子。
  • 三隻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夏秋季節現身嵩縣,十分罕見
    拍到3隻中華秋沙鴨,這個季節現身嵩縣十分罕見。中華秋沙鴨是第三紀冰川末期遺留下來的古老物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瀕危物種,是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素有鳥中「大熊貓」之稱。全世界僅存1000餘只。
  • 「鳥類大熊貓」中華秋沙鴨
    (學名:Mergus squamatus)為鴨科秋沙鴨屬的鳥類,俗名鱗脅秋沙鴨,是第三紀冰川期後殘存下來的物種,距今已有一千多萬年,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被列入國際自然資源保護同盟瀕危鳥類紅皮書和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瀕危鳥類名錄,全球僅存不足3000隻。
  • 清涼峰自然保護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穿山甲
    【清涼峰自然保護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穿山甲】近日,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新一輪紅外相機數據採集過程中發現,首次拍攝到野生中華穿山甲影像資料。這是杭州市境內首次發現野生中華穿山甲。經過5年多的積累和逐步完善,浙江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經建立了較為成熟的野生動物監測體系。
  • 雲遊河北|春江水暖 石家莊中華秋沙鴨唱響春天的讚歌
    春江水暖,這幾日,石家莊井陘南固鎮底村附近的冶河內,涓涓細流在叮咚歌唱,一群鳥兒在這裡嬉戲遊弋,鴛鴦、綠頭鴨、冠魚狗……這裡成了鳥的天堂,還吸引了6隻「國寶」中華秋沙鴨在此唱響春天的讚歌。中華秋沙鴨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是與大熊貓、華南虎、滇金絲猴齊名的國寶 ,全球僅存不足1000隻。井陘南固鎮底村附近,蔚藍的天空下,清澈的冶河水緩緩流淌,突然一群鳥兒划過天空,劃出最美的弧線;一會兒它們俊美的身影又飄落水面,自由自在地遊蕩。100多隻鴛鴦形成一支龐大的隊伍,兩兩一組,卿卿我我,好不浪漫。還有綠頭鴨、冠魚狗……在水面上遊來遊去,輕鬆而自在。
  • 「國寶」中華秋沙鴨現身溼地公園
    來源:江西日報-江西新聞客戶端江西新聞客戶端訊(通訊員鬱文生)近日,在安福縣瀘水河省級溼地公園,發現了一隻有著「鳥中大熊貓」之稱、屬於全球性瀕危物種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當時,該中華秋沙鴨時而在流淌的河水中戲水覓食,時而在河岸棲息,時而又在空中飛翔。據野保站工作人員介紹,此次在瀘水河省級溼地公園發現的這隻中華秋沙鴨系一隻雌鳥,也是該縣首次發現的中華秋沙鴨。
  • 安福縣首次發現「國寶」中華秋沙鴨
    記者從安福縣林業局獲悉,該局野保工作人員近日在境內瀘水河省級溼地公園巡護和監測野生水生保護動物時,發現了一隻有著「鳥中大熊貓」之稱,屬於全球性瀕危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據野保站工作人員介紹,此次在瀘水河省級溼地公園發現的這隻中華秋沙鴨系一隻雌鳥,也是該縣首次發現的中華秋沙鴨。近年來,安福縣加大了環境保護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力度,每年吸引了白鷺、牛背鷺、夜鷺、鴛鴦等數種保護性動物遷徙路過該縣,其中有部分野生水生鳥類在安福瀘水河省級溼地公園繁衍棲息。
  • 中國一級保護動物名單 中國一級保護動物有哪些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是一份由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名錄,該名錄包括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並且明確了其具體種類,那你知道中國一級保護動物名單有哪些嗎?
  • 鄱陽湖首次拍到中華秋沙鴨 堪稱鳥類活化石
    記者29日從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得證實,保護區日前在鄱陽湖都昌縣「泗山」水域內,首次發現並清晰拍攝到5隻中華秋沙鴨種群。中華秋沙鴨又名鱗脅秋沙鴨,嘴形側扁,前端尖出,嘴和腿腳紅色。
  • CITES附錄水生動物物種正式核准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 加灣鼠海豚按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
    自公告發布之日起,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水生物種按照被核准的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級別進行國內管理。已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名錄的物種不再單獨進行核准,按對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級別進行國內管理,進出口環節需同時遵守國際公約有關規定。這份文件2個附件:一個長達21頁的word文件,另外一個是包括397行的excel文件。
  • 七隻白鶴來麗水「做客」,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不到4000隻!
    全球不到4000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來麗水啦最近一周在麗水縉雲壺鎮赤溪外的藕田裡有七隻白鶴來「做客」秋冬時節,白鶴南飛。近日,有攝影愛好者在縉雲壺鎮赤溪外的藕田拍攝到七隻白鶴,它們一起在藕田覓食,一起在天空飛翔,時而呈一字形,時而呈V形,鳴聲清脆響亮。白鶴氣質出眾、自帶仙氣,有鳥類的「活化石」之稱。全球不到4000隻,是極危鳥類之一,屬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是第二次在麗水發現白鶴,第一次發現是在2013年的松陽。
  • 德州市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成立1年 290餘只被救助
    德州新聞網訊12月22日,記者從德州市自然資源局獲悉,自2018年11月掛牌成立以來,德州市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共救治各種野生動物290餘只,其中收容截獲非法販賣的野生動物130餘只。近年來,隨著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加強,德州作為候鳥遷徙和多種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吸引了數量越來越多、保護級別越來越高的野生動物。
  • 4種國家重點野生保護動物相約「做客」大西溝保護區
    秦楚網訊 文、圖/記者 羅毅 通訊員 黃亞晨 報導:繼拍攝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斑羚不到一周,大西溝省級自然保護區又有新的發現。10日,保護區工作人員查看紅外攝像機拍攝的資料發現,松雀鷹、紅白鼯鼠、豬獾、小麂等國家重點野生保護動物相約一起「做客」保護區。
  • 77隻!「會飛行的大熊貓」扎堆在河南越冬
    李長看/攝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慧 全球數量僅有兩千對左右甚至更少,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唯一的雁鴨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