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留在上海沒啥好玩的?
去上海動物園呀!
千萬別說你已經去過N多次,早就審美疲勞了。跟著周到君一起去試試不一樣的玩法,解鎖一個全新的遛娃寶藏……
玩法 1:
去看比大熊貓還珍貴的動物動物園裡最網紅的動物是什麼?
當然是難得一見的珍稀動物,比如可愛的大熊貓。
其實,在上海動物園,比大熊貓還瀕危的動物不少呢,比如……
★ 綠孔雀
綠孔雀在我國的野外種群數量已不足500隻,導致數量如此之少的原因之一是其棲息地受到破壞。
★ 麋鹿
這種動物經歷了從瀕臨滅絕到重生的過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回歸祖國時只有70多隻,到現在全中國的麋鹿達7000多隻,成為中國野生動物保護的標杆。
★獐寶寶
上海本土也有一些曾經滅絕或瀕臨滅絕的動物,如今通過技術手段,種群逐步得到恢復。比如揚子鱷、獐、狗獾等。近期,上海動物園出生了十多頭獐寶寶,它們生活在鄉土動物展區,可以去看看哦。
玩法 2:
去聽飼養員聊「八卦」去上海動物園玩,不要光看看猴子怎麼耍寶,大熊貓怎麼吃吃吃,也聽聽飼養員的科普講解吧,相信一定會比自己瞎看熱鬧收穫多!
上海動物園現在有飼養員講解點28個,以及一個鄉土動物展區全程遊覽講解服務。
飼養員會講什麼呢?
首先,你會知道,上海動物園的動物都是有名字的!比如,有隻河馬叫「小東西」,有隻大猩猩叫「阿斯特拉」,有隻南美貘叫「花花」。
然後,當然是每一種動物的生活習性(這個知識從科普介紹牌上也能獲取部分)。
比如,娃娃魚的學名是什麼?
世界上第二大陸龜花落誰家?
世界上最大的鴿子,被稱作「鴿中孔雀」的又是誰?
雌黑猩猩「大屁股」又紅又腫是生病了嗎?
如何分辨小精靈松鼠猴雌雄?
……
這些知識,你聽完各動物展示點飼養員的講解就可以學到了。
如果聽完講解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現場請教飼養員,共同學習探討。
最最重要的是,飼養員會告訴你科普介紹牌上沒有的動物幕後故事,各種「八卦」。
比如,「阿斯特拉」和「丹戈」是怎麼孕育出2個大猩猩寶寶的,旁邊那個阿姨「昆塔」怎麼總不懷孕?
很多遊客聽了這些幕後故事和趣聞慢慢就成了某個動物的粉絲。比如大熊貓、大猩猩的粉絲最多。粉絲們若哪天感覺好久沒有聽到鍾愛動物的音訊了,就會來動物園,或者通過微信、微博等渠道打探消息。
周到君需要提醒的是:
夏日氣溫漸高,部分動物的飼餵科普講解時間有所調整,鄉土動物展區的遊覽講解也進行了調整。
你可以收藏一下下面兩張最新的講解時間表,掌握飼養員講解時間,踩準時間不踏空。
玩法 3:
去逛動物園裡的「玩具展」動物園裡也能看「玩具展」?
當然!
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動物展區裡多了各種各樣的「玩具」,比如攀爬架、吊床、球、水池、繩索等等。
有了這些玩具,動物們是不是更活潑了?
觀察動物是如何使用這些玩具的,其實也非常有意思。
這些玩具是動物園提高動物福利的一種手段,專業術語叫「丰容」。
在馬來熊展區,飼養員為了讓它們生活得有滋有味,展區裡做了許多環境丰容:有假樹、山洞,還挖了個蓄水池,滿足它們攀援、躲藏、遊玩的需要。
飼養員還時不時做些感知丰容,剪一些棕櫚樹葉或者竹葉等讓它們接觸到不同植物葉子的氣味,增加它們玩樂的興致。
食物丰容是另一種丰容手段。在雙角犀鳥展區,飼養員把水果塞進雪碧瓶,再掛在樹上,增加雙角犀鳥取食難度。
象龜的飼養員個個是植物種植專家,每年春天都要在象龜的室外展區種上蘇丹草、早熟禾、麥冬和薴麻等牧草,讓龜們享受夏日的清涼與美味。
至於靈長動物,食物種類更是豐富又美味,果蔬樹葉合理搭配,花樣時不時翻新,東藏藏西塞塞,讓動物們自己動手動腦獲取食物。
除了丰容,還有訓練。
讓動物乖乖地配合獸醫做體檢,稱重、測體溫、採血,甚至做B超,以便監測它們的身體狀況,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讓它們乖乖配合,需要飼養員花時間對它們進行訓練。日復一日的訓練儘管枯燥,但一旦由量變到質變就會讓飼養員們非常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動物福利。
除了上述三種玩法,逛動物園還有4條遊覽線路。
是不是感覺又發現了一個遛娃寶藏?
【來源:周到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