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伊始,
上海動物園不僅來了三隻「天線貓」
還展出了一對「蛤蜊燉蛋」
海岸君從上海動物園獲悉,從天津新引進的三隻獰貓,在度過了一個月的檢疫隔離觀察期後,已向公眾展出。而猛禽黑耳鳶的一對寶寶也獲得了諧音「隔離、等待」的有趣名字,與遊客見面。
「天線貓」很快適應
獰貓是跳躍能力強、奔跑速度快的小型貓科動物,主要分布在非洲、西亞、南亞西北部等地,最著名的特徵是尖尖長長有質感的黑色耳朵,像極了兩根天線。此次引進的三隻獰貓為1雄2雌,均為2歲左右。在隔離期間,它們分別接受了疫苗免疫及體檢採血、體內寄生蟲檢查及驅蟲工作,體檢報告顯示身體體況及指標均正常。
當它們初次到達展區後,為避免三隻獰貓與原有的雌性獰貓發生爭鬥,飼養員一直在密切觀察。三隻小傢伙雖然對展區很好奇,但並沒有與「原住民」發生嚴重爭鬥。
人工育雛獲得突破
猛禽園也傳來了好消息,2隻黑耳鳶寶寶接連出生。由於它們是爸媽在今年閉園期間的愛情結晶,因此分別被取名為「蛤蜊」和「燉蛋」,諧音「隔離等待」。這也是上海動物園黑耳鳶6年中第5次成功繁殖。
新生的黑耳鳶寶寶是晚成鳥,小小的、毛絨絨的,帶有獨特的黑眼圈。飼養員專門為它們製作營養豐富全面充足的食物,包括小白鼠、裸小鼠、牛肉、兔肉、黃魚等。小黑耳鳶「蛤蜊」由飼養員進行人工育雛,而「燉蛋」則由親鳥餵養。由於有了前年「久久」的成功育雛經驗,「蛤蜊」比親鳥帶的更早站起來,目前已經在備用籠中獨立生活了。
黑耳鳶小時候
黑耳鳶亞成體
貉爸媽輪流帶娃
而在鄉土展區,六月初誕生了三隻可愛的貉寶寶。剛出生的幼仔通體黑色,臉上也沒有和爸爸媽媽一樣的面具花紋,三隻眼睛緊閉依偎在媽媽身邊喝奶。兩個星期後,它們已經開始小範圍的活動,四位「家長」也開啟了帶娃模式。
園方表示,近幾年上海小區中經常會看到與父母走失的小貉,市民切勿摸、投喂,更不要帶回家飼養,不然成年貉可能會「棄仔」。此外,貉屬於「三有」動物,不能私自養殖和買賣出售。
金海岸工作室
【來源:新民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