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項收藏:中國古代所謂的雕蟲小技,到底雕的是什麼蟲?

2021-01-12 晶哥聊古玩

#雕蟲小技#

中國人是非常謙虛的。如果某人在某領域或某方面取得了過人的成績,受到別人稱讚時,當事人往往都會謙虛地說:「雕蟲小技,不足掛齒。」

那麼為何在這個情況下說這句話呢?有典故說這個用法緣起於唐朝。當時,有一個叫做韓明宗的人,為人十分熱心,喜歡幫一些年輕人謀求好的前程,有一次,當時的大才子李白給韓明宗寫了一封信,並附上了自己的一些詩文,請韓明宗幫忙介紹工作。李白在信的最後寫道:恐雕蟲小技,不合大人。

意思是說,恐怕我寫的文章,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伎倆,不夠讓大人欣賞。

那麼,這個「雕蟲」,究竟是雕的什麼蟲呢?

其實,雕蟲的本義並不是指寫詩作文,而是另有所指的。

「雕」是刻的意思,而「蟲」是什麼呢?「蟲」怎麼能被雕刻呢?

其實,這裡的「蟲」並不是某一種具體的蟲子,而是秦朝時「秦書八體」之一的蟲書。

《說文解字》記載,八體為「大篆、小篆、刻符、蟲書、摹印、署書、楷書和隸書」。蟲書、篆書中的花體,常常鑄或刻在兵器、旗幟和符節上,形狀像鳥和蟲的樣子,故稱「蟲書」。「雕蟲」就是指刻寫蟲書。

到了清朝,「雕蟲小技」搖身一變,與「奇技淫巧」產生了某種聯繫,一大批「清宮出品」將匠人們手中的「雕蟲小技」發揚光大,比如,康熙爺最愛的這件小玩意↓

在無法記錄聲音的古代,在北方漫長寒冷的冬季,樹葉凋零,北風呼嘯之時,想傾聽夏蟲之鳴是一個奢望。這奢望,在皇帝身上也順理成章。皇帝高高在上,吃穿住行,都有宦官操心,出行時黃沙鋪地,鳴鑼開道,百姓均須迴避,何況蟲焉?為防刺客,紫禁城內除御花園等地均不栽樹,太和殿前,寸草不生,哪來蟲鳴?

當年康熙皇帝在他一言九鼎的地方住得不爽,一國之君,想要保住江山,必須事必躬親,思想上一刻也不能放鬆。(誰讓你一個人說了算呢?!)他時刻期望擺脫精神重壓,期望傾聽自然之聲!

老百姓有傾聽夏蟲之鳴的奢望過分,皇帝有就不算過分。於是,一種叫做蟈蟈葫蘆的神奇容器隨之誕生。既然叫做葫蘆,這種匏器的原型也就是常見的葫蘆,只不過形狀不同而已。

將硬木事先雕成陰模,按一定法則組裝在葫蘆幼果上,強迫它長成有模有樣的形狀,稱之為範。葫蘆範在模中畸形發展,失敗多於成功。一個模一年只有一次展示身手的機會,失敗了就來年再戰!

宮廷中有人分(音奮,即飼養)蟈蟈,七七四十九天,脫殼七層,夜不能寐,將小若黍米的卵培育成成蟲,裝入葫蘆中,揣在懷裡,任大雪紛飛,蟈蟈在人為的環境中無憂無慮,振動雙翅,發出悅耳鳴聲。

皇上在蟈蟈的叫聲中心理暫時得到了安慰,安穩入眠,這種追求逐漸演化成一種時尚。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冬養夏蟲,鳴聲,重在感受生命的活力。據說工匠能使蟈蟈在不同葫蘆中發出宮、商、角、徵、羽五音,用於取悅皇帝。

此後,清朝的能工巧匠們又發明了蛐蛐(蟋蟀)葫蘆,器口用材上,象牙、玳瑁、紫檀,唯恐不顯其貴;工藝上,盡雕工之能,穿枝過梗,以能動而不掉為佳。

在外國人眼中,這門藝術不可思議,國人卻不以為然,對於有著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這屬於雕蟲小技中的小技,要不是依仗年代近,恐怕早就自生自滅了,哪兒會有實物留到今天呢!

相關焦點

  • 韓國切芒果最霸氣,杜拜切芒果土豪,中國:雕蟲小技也敢得瑟
    最後我們要看的就是中國人是怎麼切芒果的吧,畢竟能夠說出「雕蟲小技也敢得瑟」的這話,那麼肯定是在切芒果這個事情上面非常優秀的,不然也沒有勇氣說出這話吧。果然,與前面結果國家切芒果方法相比,中國的這個看上去雖然說沒有那麼多的花裡胡哨,但是卻是最實用的。因為它用了一根小小的牙籤,就將難剝的芒果給搞定了。難怪在看到前面幾種的切芒果的方法時,會發出「雕蟲小技也敢得瑟」這樣囂張的話了。
  • 絲翎檀雕卷書沙發,一套兼具藝術、收藏與實用價值為一體中式沙發
    絲翎檀雕卷書沙發7件套單人座102*68*110cm三人座216*76*115cm大茶几98*146*57cm絲翎檀雕」是一種結合傳統木雕工藝將工筆國畫經過再創作並以浮雕的形式立體呈現在檀木上的新型雕刻技藝。
  • 中國古代擺在家宅門口的四大神獸
    1.石獅雖然獅子在亞洲很多國家很常見,比如印度,然而中國古代是沒有獅子的,古代那些石匠其實是根據上古神獸狻猊的形象,來雕刻出自己沒看過的獅子的。狻猊,龍生九子之一,喜煙好坐,所以在古代經常被雕刻在香爐上。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後,佛經上提到的獅子就引起了古人們的興趣,獅子是佛教的護教神獸,有降魔闢邪的作用,因此古人們就想它擺放在門口,拿來鎮宅。
  • 古代第一部禁書為什麼被人禁止閱讀,到底裡面的內容是什麼呢?
    古代第一部禁書為什麼被人禁止閱讀,到底裡面的內容是什麼呢?中國的古文化,源起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那個時代的文化節正是百家爭鳴,齊頭並進,還有具有全世界人類文明共同發源的一些偉大氣象,更有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稱之為人類文明的第一中心時代,西方古希臘的哲學家,中國諸子百家爭鳴,印度的佛陀,等許多幾乎都發生在這個時代裡。
  • 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魑魅魍魎」,到底是什麼妖怪?很多人不知道
    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魑魅魍魎」,到底是什麼妖怪?很多人不知道   大家在看電視劇《西遊記》的時候,還記得西遊記主題曲《通天大陸寬又闊》嗎?當中有這樣一句歌詞,「剛擒住了幾個妖,又降住了幾個魔。魑魅魍魎怎麼它就這麼多!」唱完一句還得「嘿」兩下。
  • 專家:雕蟲小技,不要上當
    所謂蠱,其實就是一種人工培育的毒蟲,影視劇裡所說的蠱,通常是把一堆劇毒的毒蟲毒蛇放在一個密封的罐子裡,然後讓他們互相撕咬,最終沒被毒死或者咬死而活下來的那隻,其實,沒那麼複雜,但凡毒蟲毒蛇,人體都沒有原始抗體的。畢竟放蠱這種行徑太過陰毒,一直以來被視為邪術。
  • 猛獁象牙收藏:禁令下猛打擦邊球
    刀尖上舞蹈的猛獁象牙收藏   在動物保護等相關法律的制約下,中國傳統工藝牙雕受到了材料緊缺的影響,尋找現代象牙的替代品是持續傳承發展象牙雕刻工藝的必然之舉。   猛獁象牙成牙雕第一替代品   在中國古代社會生活中,象牙是一種獨特且珍貴的飾品製作原料,深受上層社會推崇。作為一種奢侈品,不僅是炫耀財富的手段,也是身份與權利的象徵。從古發展至今,象牙數量日漸稀少,且因其較高的藝術價值與深厚的文化內涵成為了眾多人追捧的收藏品。由此衍生的具有獨特民族特色的牙雕技藝也是傳統文化的一種象徵。
  • 浙大教授用「雕蟲小技」玩出了世界昆蟲學家的最高榮譽
    提到蟲子你會想到什麼?蒼蠅?蚊子?還是螞蟻?對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教授劉樹生而言,「蟲子」代表的是一個異彩紛呈又充滿光榮的世界。上個月,2019年美國昆蟲學會年會在美國聖路易斯召開,劉樹生當選會士,是今年我國唯一一位入選的科學家。
  • 翡翠陰雕和陽雕,區別是什麼?
    翡翠陰雕和陽雕,區別是什麼?翡翠陰雕和陽雕,區別是什麼?而陽雕,其實它跟我們之前已經說過的浮雕相差不大,或者你也可以理解為是與陰雕相反的雕刻方法。陽雕是將雕刻內容以外的部分全都雕琢出去,形成凸出的感覺,可以突顯出雕刻主體的美感。
  • 鳥兒愛吃蟲,養鳥該怎麼餵蟲該餵什麼蟲?主人快收藏這份餵蟲手冊
    不同鳥兒遛鳥方式有什麼區別?諸如此類問題還有很多,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一個實用又鮮為人知的觀賞鳥飼養知識點:鳥兒吃蟲的秘密!文章較長,建議鳥友收藏後閱讀哦!第一講:鳥為什麼要吃蟲?所有鳥都吃蟲嗎?我們常見到的鳥兒80%以上的種類,都在野外都是吃蟲的。除了鷹類、鷲類、企鵝、部分鸚鵡、海鳥和一部分駝形目的鳥是吃肉或者魚或者純素食的之外,其它鳥兒幾乎都是以吃蟲為主的。
  • 中國古代神獸 為什麼非要請一尊貔貅在身上?
    貔貅(拼音:pí xiū)別稱"闢邪、天祿",是中國古書記載和民間神話傳說的一種兇猛的瑞獸。貔貅好,人人都知道!每個人都願意請一尊貔貅在身邊供著,尤其是生意人,家宅、辦公室、身上都有貔貅的身影,只為生意興隆,招財進寶。然而貔貅還有很多其它的寓意,您知道嗎?
  • 中國嘉德2020春季拍賣會圓滿收官 11個特色專場100%成交獲白手套
    中國書畫敏銳捕捉藏家及市場訴求中國書畫作為拍賣的大類,一直以來被廣泛關注。本次春拍,中國嘉德拍賣在中國書畫板塊共推出千餘件拍品,總成交額9億元,產生了15件千萬級拍品。其中尤為難得的是,本次拍賣中超過80%的拍品為首次面向市場。
  • 黑龍江·傳統美術-角雕製作技藝-省級
    角雕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獨創的一種漢族傳統藝術形式,產生於1964年,到上世紀70年代初已名揚海內外。作為一種漢族傳統手工技藝,角雕的許多技法借鑑了玉雕的製作手法,與牙雕、玉雕等藝術品相比,角雕的工藝是最複雜的。
  • 中國古代傳說中,麒麟到底是什麼動物
    在古代傳說中,一直有麒麟的記載,那麒麟到底是什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麒麟這一名兒的出現?
  • 古代珠寶的收藏與鑑定 分中原、藏傳和外國文化類
    原標題:古代珠寶的收藏與鑑定  在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足的當今社會,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來越高,而藝術化的生活方式可以使人得到心靈的愉悅,為現代人提供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於是乎藝術品的鑑賞、收藏、投資成為人們熱衷的一個選項。而古代珠寶玉器是最近幾年來穩步增值的一個熱門種類,因為它們既可以欣賞、把玩、佩戴,又可以作為投資增值的理財產品。
  •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現代軍糧五花八門,古代軍人都吃什麼?
    將這兩層意思合併,足以看出軍糧在古代軍事後勤乃至戰爭成敗、國家興衰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那麼,古人是如何處理這一「存亡大計」的?當時的軍糧包括哪些類型?又是怎樣製作的?從先秦到唐初,粟米始終佔據「王牌軍糧」的寶座長達千年。之所以選擇粟米,與其深厚的歷史背景有關。當時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集中在黃河流域。早在6000年前,粟米就在中國北方廣泛種植。古人就地取材,節省大量運輸成本。
  • 古人說的「蟲二」到底是什麼意思?
    說起字謎,中國的漢字可真的是博大精深,樂趣無窮,從而文字遊戲也就成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娛樂方式之一,古人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玄妙無比的文字謎題,至今還有很多尚未得到破解,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討論一個比較簡單的文字謎題。
  • 老鷹和雕長得都差不多,到底有什麼差別呢?說出來你都不一定相信
    導語:老鷹和雕長得都差不多,到底有什麼差別呢?說出來你都不一定相信很多朋友都喜歡看關於描述動物的片子,可以通過這些紀錄片了解我們不知道的事情,也可以給家裡的小朋友漲見識,但是大家發現一個問題沒有,大雕和飛翔的大老鷹到底是一個物種呢還是兩個不同的鳥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