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阿里群島的一種46釐米高(18英寸)的矮羊,通過採用爬行動物進化方式中的一個策略:冷血,存活了數百萬年。它遠古的山羊骨頭震驚了科學家們,他們從未料到會在動物骨骼中發現類似樹的生長環。由於溫血動物不斷地建造它們的骨骼,它們不會表現出這種骨骼特徵,但是冷血動物在資源充足的情況下會迅速生長它們的骨頭。由於在荒蕪、無果的馬略卡島上資源缺乏,於是巴利阿里山羊變小了,並進化了一些爬行動物的特徵。現在它可以整天在陽光下懶洋洋的,但是,食物、體積和代謝率的降低帶來了一個缺點:它不能戰鬥,甚至不能有效地逃離捕食者。幸運的是,這種山羊在這個小島上沒有任何捕食者,所以這隻矮小、毫無防備、沒有運動能力的山羊享受了520萬年的地中海天堂;這是哺乳動物平均統治時期的兩倍。它最終在3000年前人類到達時被殺死。
恐龍的傳說充滿了神秘。例如,恐龍是如何在競爭對手——爬行動物原始鱷魚的口中生存下來的?與四肢張開的鱷魚不同,步行鱷魚(與鱷魚的前輩有血緣關係)把雙腿伸向身體下方。更直立的方向會使行走更容易和更快。這個四足偏倚是恐龍比三疊紀同伴長壽的原因之一。恐龍似乎具有兩足動物的優勢,這是一種更快更有效的運動形式。但科學發現,至少有些步行鱷魚也用兩隻腳走路。一個這樣做的標本是恐龍的近親Poposaurus gracilis 。2.25億年前的纖細小鰭金槍魚身長約4米(13英尺),長著一口向後彎曲的牙齒,用來撕碎獵物。它有著滑稽的小手臂,但卻用一條細長的尾巴來彌補,這條尾巴讓它像更有彈性的恐龍一樣直立行走和奔跑。
歐洲洞穴熊,因其對洞穴的喜愛而得名,重達500公斤(1100磅),與現存最大的熊相媲美。但與現代雜食性的熊不同,這種古老的熊是「完全的草食性」,這些熊在30萬年到2.5萬年前遊蕩於歐洲和亞洲,在最後一次冰期最高峰附近滅絕。儘管它的環境乾燥寒冷,熊還是設法尋找足夠的植物來支撐它3.5米長(11.5英尺)大體格的運動。科學家分析了它們的骨頭,其中一些可以追溯到將近5萬年前,在羅馬尼亞的三個洞穴遺址發現了六隻熊。科學家們放大了骨骼殘骸中的膠原蛋白化石,並將其與來自食肉動物、草食動物和洞穴熊的骨膠原蛋白進行了比較歐洲總部關於膠原蛋白中胺基酸中不同類型氮的比例,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說,洞穴熊是嚴格的素食主義者。
鐵甲魚是泥盆紀3.8億年前最大的海洋生物之一,它長到超過5米(16英尺),擁有1米長(3英尺)的下巴。但那下巴卻出人意料地虛弱,沒有牙齒,沒有鋒芒。所以,如果它的下巴不是用來戰鬥的,也不是用來從獵物身上撕下血塊的,那麼它長成這樣的目的是什麼?事實證明,這條可怕的魚其實沒有那麼可怕。相反,它以「懸浮式」進食為生,就像曬太陽一樣。為了讓自己表面上兇猛無比,張了一副兇殘的模樣,但卻採用了一種懶洋洋的(但很有效的)餵食方法。它張大嘴巴四處遊蕩,把居住在現在摩洛哥撒哈拉沙漠的遠海中的小動物撈上來吃。
化石在被正確描述之前,有時會在博物館裡保存多年。兩個這樣的化石在架子上放了20年,直到最近才發現,鳳尾魚並不總是像今天一樣的小傢伙。現代鳳尾魚以浮遊生物為食,長到15釐米(6英寸)長,而史前的長約1米(3英尺)的硃砂鳳尾魚則吃其他的魚。它還有一個劍齒,就像從上顎伸出的一個劍齒,用來補充下顎的一排尖牙。是的,它是一種掠食性的鳳尾魚,它會刺穿獵物。4500萬年前的它來自古近紀,當時數量驚人的魚變成了殘忍的殺手。當66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恐龍滅絕了,大型海洋動物也開始死亡,但是小型兇猛的魚類也因此有了食物生存了下來。
點關注,不迷路。每天,帶您感受不一樣的世界!!!
下期預告:迪士尼樂園十大最奇怪的食品和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