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生九子,為什麼沒有一條是龍?看了龍的妻子你就明白了

2021-01-08 小年傳統文化

俗話說,龍生九子,子子不同。但又有說,龍生龍,鳳生鳳。那為什麼龍生的九個兒子都是些奇怪的「龍」呢?龍之九子:

這就要從他們的母親說起了。

龍之子囚牛

囚牛是龍的長子,傳說有人認為囚牛的母親是一頭牛。人們認為囚牛是龍子中性情溫和的一位,最喜好音樂。而且還經常化作人的樣子,去人間偷偷聽姑娘彈琴,被天庭發現後就被處斬,龍王便將他的頭放在了樂器之上,讓音樂和囚牛共為一體。囚牛也就成為傳說中的音樂之神。

龍之子睚眥

我們有句成語,說是睚眥必報。在一些說法中有龍生九子中的老二,喜歡殺戮和爭鬥

傳說中睚眥的母親是豺狼,一方面睚眥繼承了他母親能徵善戰的優勢,另一方面又有著他母親兇狠、記仇的特點。睚眥的這些特點,讓其被封為兵器之神,我們在一些刀劍的劍柄、刀柄上扣可以看見睚眥的頭像。

龍之子嘲風

傳說中,龍之子嘲風的母親是猞猁。所以說嘲風的形象有點貓科動物的影子,嘲風下巴下有一小撮鬍鬚,其形象非常可愛。而且嘲風也和貓科動物一樣有著喜歡站在高處的愛好。所以,龍王將嘲風封為了鎮宅獸,在房屋的簷角上樹立嘲風可以具有威懾群妖,消除災禍的能力。

龍之子蒲牢

蒲牢的母親是海蛇,也是龍子中膽子最小的那一個。蒲牢尤其是害怕鯨魚,只要鯨魚浮出水面換氣,他就會大叫。

而且叫聲很是雄偉,所以龍王就將蒲牢安排在了鐘上,成為鍾鈕。而在古代人們又把敲鐘的木杵刻成鯨魚的樣子,現在的一些古老的寺廟中,還能夠見到這種魚狀的木杵。

龍之子狻猊

傳說中,狻猊的母親是獅子,所以狻猊的外貌與獅子也很相像。

而且狻猊有一個特別的愛好,就是喜歡聞煙的味道,還喜歡坐,就是喜歡發呆。正是因為喜歡煙的味道,所以一些香爐中我們就能看到狻猊的身影。

龍之子霸下(贔屓)

傳說中霸下的母親是神龜。霸下和神龜是非常相似,但是龜沒有牙齒。

雖然霸下和母親很相似,卻沒有母親那般性情溫和。傳說霸下經常背著三山五嶽到處跑。而夏禹也因此用特殊的方式降服了霸下,讓其為治水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勞。

正因為霸下能負重,所以我們經常看到霸下的背上有著一個石碑。

龍之子狴犴

傳說中狴犴的母親是虎,所以我們看到的狴犴的形象也是與虎相似。

狴犴嫉惡如仇,而且黑白分明,處事公平,所以人們將狴犴的形象安置在監獄或者是官府衙門這種展示正義的地方。

龍之子負屓

負屓的樣子最是像龍,傳說中負屓的母親是一條進化不完全的龍,所以負屓雖然像龍,但卻不是真龍。我覺得負屓的母親更像是一條蛟。

因為負屓和霸下的關係好,所以一般情況下霸下背著石碑,石碑上則是負屓。

龍之子螭吻

傳說中螭吻的母親是一條魚,所以螭吻和魚的形象最吻合。因為古代的房屋是木質的,所以防火是古代房屋最重要的一環。

所以人們也經常講螭吻的形象刻畫在屋脊之上,主管家裡防火。

龍天性喜歡和各種異性的動物交往,這也是龍生九子,卻子子不同的原因。

其實龍之九子的說法有很多種,有人還將饕餮、椒圖、蚣蝮、朝天吼等歸到龍之九子之中。

相關焦點

  • 龍生九子,為何沒有一個是龍,看他們的母親都是誰你就明白了!
    他們說他們的孩子最像他們自己,但是龍的孩子幾乎不能和他們自己掛鈎!看看龍的九個妻子,你就會明白為什麼。龍是中國的圖騰。關於它有無數的傳說。在《西遊記》中,龍成了任意羞辱的對象。玉帝的酒和菜是龍的肝,大鵬鳥一天吃300條龍。龍這麼便宜嗎?事實上,西部有一個龍潭。不管什麼動物進入池塘,它都會變成龍。因此,為什麼四個海龍國王的地位都很低,因為他們的血統不純正,龍九個兒子,為什麼沒有龍?
  •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那麼問題來了,龍是怎麼來的?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那麼第一條龍是從哪兒來的呢?按照中國道教神話、民間傳說、《山海經》以及現代網文設定!龍族的由來有四種!傳說之中的龍生九子,就是指的是青龍九子,青龍又名蒼龍,天龍,龍祖等等,包括中國的圖騰都是以青龍為原型的。而且現在網絡流傳的各自龍的原型,都是青龍。《山海》傳說:應龍《山海》傳說之中的最強神龍,應該是應龍,傳聞龍不是天生的,故而才會有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的說法,真龍是一步一步進化而來。傳言:蛇百年蟒(鱗類都是這個設定)。
  •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就是沒有一個像爹?看看「龍媽」就理解了!
    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也就算了,為什麼一個個都長得那麼不敢恭維?並且龍在大家的認知裡也算是一種非常威嚴、漂亮、很精神的神獸,並不難看,它的兒子們怎麼都像怪獸一樣呢?這個問題就涉及到了遺傳,畢竟世間萬物絕大多數都是由雌雄兩種共同創造的,也就是說,這九子並不是龍自己就創造的,它們不光有龍這個父親,還有不一樣的母親,只要知道了這些小怪物的母親(也可以說是「龍媽」),就完全可以理解為什麼它們長得醜了。接下來我們就一個一個的介紹這些龍媽。
  • 你知道嗎?龍生九子,九子都叫什麼
    相信大家都聽過,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龍分為天龍、地龍、海龍,天龍即天帝,傳說是黃帝的化身。海龍即四海龍王,並非真正的龍王,只是海域之主而已。龍分很多級別,虺(hui,一種毒蛇)五百年化為蛟,蛟五百年化為龍,即為幼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又千年為應龍。
  • 龍為什麼會生九個完全不同的兒子?有一個還給妖怪當坐騎?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因為遺傳的關係很多後代也都和父母們長相十分相似,當然很多動物也都一樣,像是貓貓狗狗的孩子們也都是一個模子中刻出來的,但是在我們的神話故事中,龍生的九子卻都是各有不同,甚至還有一個給妖怪當坐騎,那麼到底是為什麼呢?
  • 龍的九個神獸兒子,為什麼個個都不像龍?
    談論起我國神話傳說中最出名的神獸動物,非龍莫屬。而關於龍的神話傳說裡,龍生九子的傳說最讓人們津津樂道,且對我們的生活頗有影響。一起來看看下面這個版本裡的龍的九個兒子吧!老大:任勞任怨的大烏龜贔屓(bì xì)贔屓長得像個大烏龜,愛背負重物,所以身上託著一個石碑。
  • 養龍,心態比龍更重要!
    其實不單龍,做人都一樣,不然你就很容易迷茫了。很多新手開始選龍就希望便宜又好的,當然這個時代是不太可能的;就算有,做為一個新手也很難遇到,這一點作為一個新手魚友一定要明白。選龍的經驗是時間和飼養所形成的,當然你養久了也不見得說你就是高手,只能說你養龍很久了,高手不高手那是另一個說法了。
  • 龍魚傳奇:被奉為「龍」後,一條魚的一生
    遠航親手為它打包,這是其他龍魚沒有的待遇。在那段出發前打包的視頻裡,這條碩大的龍魚在水裡焦躁地轉圈,不願鑽進塑料打包袋。它把腦袋伸到袋口後猶豫了11秒,才一股腦扎進去。有人猜測它是不想走——「龍王」知道這是一條不歸路,猶豫不決,但最終為了幫主人實現理想,它毅然決然鑽進了袋子。遠航和嘟嘟是11月19日到達比賽現場的。
  • 同樣是化龍,為何鯉魚化的龍,實力和地位都要小於蛇化的龍?
    但是曹操說得好,龍可以比作世界上的英雄。孔子見了老子之後說,老子,就是龍的模樣啊,他無法捉摸而又有著神秘般的智慧,讓人充滿了無限的嚮往。 由於龍在中國文化當中有著如此高的地位,也就造就了中國無數的龍的傳說,比如:龍生九子、鯉魚躍龍門、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 古人講「父母是條龍、向誰誰家窮」,古人的勸誡,越早明白早享福
    老人說:「父母是條龍,向誰誰家窮」,古人的勸誡,越早明白早享福。父母是條龍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哪怕是一句俗語,也寓意頗豐,只說這一句「父母是條龍」,將父母比作龍,在普遍認知中是不多見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龍、鳳、麒麟、龜,被稱為祥瑞四靈擁有大運道,都被用來比喻後代子孫,放在父母身上有點不合時宜。事實上,「父母是條龍」與龍生九子有關。
  • 何為龍生九子的真相 這些圖片帶你走近
    「你個軟飯男,老娘辛辛苦苦出門打獵、回家奶娃,你倒好,跑動物園裡去跟別的母老虎好了!離婚離婚!」這是根據民間傳說繪製的九個龍子圖:雖然說世界上沒有兩條相同的龍,但龍的兒子們差異也太大了吧?對不起,上錯圖了,是這傢伙:龍一看,傻眼了,我兒子怎麼長了一個狗頭?
  • 龍魚傳奇:被奉為「龍」後 一條魚如何度過一生
    此前,嘟嘟曾在印尼的大型龍魚賽事上蟬聯6次冠軍,被稱為「龍王」。2016年,為了備戰第一屆龍魚大賽,遠航將它從印尼坤甸買下,「一輛高配路虎就幹進去了」。這次來上海,遠航期望嘟嘟能為自己贏來榮譽。出發前,公司裡的每個人都跑過來和它打招呼:路上別折騰啊!你到那邊得爭氣啊!遠航親手為它打包,這是其他龍魚沒有的待遇。
  • 又整容又選美,一條龍魚的「封神」之路
    中國式養「龍」田野是國內最早的一批龍魚玩家,養魚20年了。他喜歡把一條小魚從十幾釐米養到幾十釐米的過程,等它長大,看它顏色變紅,通過餵食、換水等調養它的身形,就像養個孩子。最長的一條魚,田野養了11年。
  • 養龍鬚知龍魚如何養出狀態?一學就會
    在文章開頭,先問魚友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養龍魚?如果答案是因為身邊人都在養,所以跟風養一波,能養好就養,養不好就送人。那麼,您隨意了,不想投入感情和時間的養魚必然也是養不出狀態的。生活習性食慾是最好顯示龍魚狀態是否理想的標誌,狀態好的龍魚吃相兇猛、食慾旺盛、不挑食,並且能夠成功訓食,當龍魚與魚主人足夠熟悉之後甚至會產生互動,你投食,它會親近你,伸手去摸它,也不會躲閃。
  • 龍生九子說法不同,貪吃的饕餮也是其中一種
    龍生九子說法不同,貪吃的饕餮也是其中一種文 | 夢惜仙近日在某答題遊戲的場中有一道題,引起了爭議。「下列哪一個是龍生九子之一?1、混沌。2、饕餮。3、狻猊」官方的答案是「3、狻猊」。關於饕餮紋是題外話,到這裡為止,古籍上的記載都沒有提到饕餮是龍的九子之一,而只是「四兇之一」,以性情貪婪好吃聞名。龍生九子的說法與饕餮成為九子之一「龍生九子」的說法在可能在明代之前就有了,但是具體哪「九子」卻是在明代才開始出現的。明代徐應秋《玉芝堂談薈》記載「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
  • 歷史上龍出現最多的是哪個朝代?為什麼這個時期的龍特別多?
    比如據《唐年補錄》記載,唐鹹通末年,桐城縣,大概是今天的安徽省安慶市,忽然從天上掉下一條青色的龍,已經死亡。這件事跟營口墜龍事件非常相似,不同的事,當時人們甚至對龍屍進行了解刨,這可比營口墜龍詳細多了。 據記載,這條龍長十丈,大約三十米,尾巴扁平,佔身體的一半左右,身上有了鱗,腳上有蹼。龍角就有大約六米,龍鬚也有六米左右。
  • 龍生九子為何各不成龍,只有一個真龍太子,其母親是最高級別的應龍
    龍生九子是中國古代一個很著名的傳說,據傳,龍生的九個兒子個個像龍但不是龍,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結果呢?龍的九個兒子真的都不成龍嗎?有一種說法是龍本性淫,它的九個兒子都是和不同的物種生的。1、囚牛,是龍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愛好音樂,它常常蹲在琴頭上欣賞彈撥弦拉的音樂,因此琴頭上便刻上它的遺像。這個裝飾一直沿用下來,一些貴重的胡琴頭部至今仍刻有龍頭的形象,其母是一條黃龍。2、睚眥,是老二,平生好鬥喜殺,刀環、刀柄、龍吞口便是它的遺像。這些武器裝飾了龍的形象後,更增添了懾人的力量。
  • 營口墜龍事件你相信它就是一條鯨魚嗎?
    接下來我們繼續看這個墜龍事件的具體過程。按照一些記載和當事人的回憶,這個墜龍事件一共發生了兩次,中間相隔時間不到兩個月。 1934年7月初,人們在田莊臺上遊位置發現了一條活著的龍,由於當時天氣較熱無雨暴曬,一些僧侶就給這條龍搭帳篷、超度求雨,每條挑水給它澆水溼潤,就這樣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在一場大雨過後這條龍消失不見了。
  • 最看不懂的博物館館藏「玉豬龍」:豬是如何成為龍的?
    參觀北京、遼寧等歷史博物館時,在關於新石器時期文物的展區內,我們會看到一個很重要的藏品——玉豬龍,它是距今6700~4900年左右的紅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是遠比夏商更古老的年代。遼寧博物館 玉豬龍但博物館寥寥幾語的簡介並不能說清這件藏品的重要性,奇特的命名也給觀眾留下了諸多困惑,為什麼要把作為家畜的豬和高貴的龍放在一起給玉器命名呢?豬和龍能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它會是遠古文化中權威和身份的象徵呢?這一切還要先從豬豬說起——對力量的崇拜提到遠古時代的玉器,它的紋飾特點就不能離開它所處的時代背景。
  • 權力的遊戲解析(珊莎為什麼百般刁難龍媽,她倆最終的結局)
    為什麼她的行為讓大家非常不好受!>為了拯救雪諾眾人,痛失一條愛龍親自騎馬進入臨冬城(這個是非常危險的行為,為了表示自己對北境人民的態度)在大戰的時候毫無保留親自上陣殺敵,和夜王搏鬥九死一生自己的部隊打頭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