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看不懂的博物館館藏「玉豬龍」:豬是如何成為龍的?

2021-01-10 如玉人生

參觀北京、遼寧等歷史博物館時,在關於新石器時期文物的展區內,我們會看到一個很重要的藏品——玉豬龍,它是距今6700~4900年左右的紅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是遠比夏商更古老的年代。

遼寧博物館 玉豬龍

但博物館寥寥幾語的簡介並不能說清這件藏品的重要性,奇特的命名也給觀眾留下了諸多困惑,為什麼要把作為家畜的豬和高貴的龍放在一起給玉器命名呢?豬和龍能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它會是遠古文化中權威和身份的象徵呢?

這一切還要先從豬豬說起——

對力量的崇拜

提到遠古時代的玉器,它的紋飾特點就不能離開它所處的時代背景。那還是一個物資不豐、缺衣少食,人和野獸搶地盤的時代。和兇猛的野獸相比,人類還顯得非常弱小,要靠群體的力量與天爭、與獸搏。

因此凡是強大兇悍、威風凜凜、單打獨鬥、勇猛霸氣的野獸,幾乎都會成為人類崇拜的對象,他們會將野獸的形象雕刻進玉器、陶器、武器等器具上,以期能獲得和野獸一樣強大的力量或得到庇護。這些兇悍霸氣的野獸中就包括——豬。

我們這裡說的可不是粉粉嫩嫩、膘肥體壯、前後一邊兒粗如同煤氣罐罐的家豬,而是連現代人也會畏懼三分的野豬!常常有人用「一豬二熊三虎」來形容它們的強悍,野豬不僅性格兇橫猛烈,喜好單獨行動,而且勇猛起來敢於和獅子老虎搏鬥,如何不叫遠古時期的人類又驚嘆又崇拜?

各地出土的紅山文化-玉豬龍

對食物的崇拜

除了對力量的渴望與崇拜,還有對食物的尊重與崇拜。在野豬被人們馴化成家豬後,就成了最重要的肉食來源,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食物需求,帶來了富足的生活,可謂是家庭幸福和財富的重要開端。

因此在很多漢字中,我們都會看到豬的身影,例如「家」,「宀」是房屋的象形,「豕」就是豬的象形,屋頂下有豬是為「家」。可見豬豬從人們的口腹之慾到精神支柱都佔據了一席之地。

因為豬和人的生活關係太密切了,所以在蒙昧時代,人們將野豬等動物作為圖騰文化加以崇拜,並逐漸成為原始先民的通靈之物和權力象徵也是非常有可能的事。回過頭來再看玉豬龍的形象,吻部平齊、怒目圓睜、鼻梁帶皺、鬃毛飄飄、口露獠牙,與原始的野豬形象也是相當神似。

這是最原始的龍

如玉人生-和田玉白玉玉豬龍

之所以我們對玉豬龍被命名為「龍」感到困惑,是源於它的形象與我們現在所熟知的龍相去甚遠,那是因為我們又忽略了它的時代背景。六千年以前的龍,還沒有脫離它來自於真實野獸的原始形象,人類對它的藝術加工還停留在模仿的階段。

但人們已經開始嘗試著將豬首和象徵土地、繁衍的蛇來結合,創造出全新的圖騰形象,這種蜷成C形的玉龍,有著野豬的剛勁和蛇的靈動,呈現騰雲駕霧、流動若飄之感。一條原始的龍就被創造出來了,這種特別的蜷體玉龍也由此被稱為「中華第一龍」,成為我們珍而重之的國寶。

而玉豬龍也就成為了果敢剛毅、勇猛健碩、神力無敵的象徵,而它過去作為溝通天地的通靈之力,也被現代人看作可以帶來富貴吉祥、前程似錦,是祥瑞和身份的雙重象徵!

相關焦點

  • 豬年話豬龍
    據悉至今考古出土的玉豬龍僅有3件。最早是1984年在紅山遺址牛河梁一號冢中發現的,此圓雕玉器整體呈蜷曲狀,首尾部分相連,中間有大圓孔,額部突起,兩隻大耳朵豎起高於頭頂,眼睛微凸,炯炯有神,似豬的鼻子上有多道陰刻皺紋,吻部鼓起,背部頸處有一對鑽小孔,可繫繩佩掛。民間稱其為玉豬龍。近年來學界對玉豬龍的研究也是言人人殊,筆者也有愚陋之見。
  • 「玉豬龍」在農田中,在小孩玩耍拖拽中,在文物保護單位的箱子中
    中國國家館藏第一「玉豬龍」臨近吃晚飯的時候,張姓男子拿好農具等中國國家館藏的,玉豬龍」文物考古專家學者,才對這件曠世奇寶「玉獵龍」得以被重視。經過專家學者分析研究鑑定,一至認準正品的紅山文化遺蹟出土的最重文物。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這件寶貝也是紅山人精心設計,細心雕琢出來的奇世作品。這也是我國唯一首次在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發現的「中華民族的第一龍」它的由來極其珍貴,轟動了整個世界。
  • 豬圖騰,龍的起源?
    距今約五六千年,出土於內蒙古赤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的C形玉雕龍,被稱為中華第一龍,它於1971年被發現,是今天中國最著名的早期龍形象。它造型高度洗鍊、簡潔抽象,頸部長鬣彎曲上揚,有騰雲駕霧的動感,與後世造型繁複具象的龍風格截然不同,乍一看有橫空出世之感。它的原型是什麼?嚴格來說,它不屬於我們熟知的任何實際存在過的動物,從軀體形象看,最接近的當然是蛇,而不是其他動物。那麼,它的頭部像什麼動物呢?讓我們放大它的細部。
  • 「玉出紅山」:你當我不知道,古時候「豬」就是「龍」的意思
    國家博物館的「玉出紅山——紅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已經開幕一個月,你有沒有去看呢?作為國博迷妹的慢慢當然是第一時間就去了,這兩天還二刷了一遍,因為實在是太喜歡玉了。紅山文化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後期最具代表性的考古發掘之一。
  • 龍的原型是豬 | 大象公會
    它造型高度洗鍊、簡潔抽象,頸部長鬣彎曲上揚,有騰雲駕霧的動感,與後世造型繁複具象的龍風格截然不同,乍一看有橫空出世之感。 它的原型是什麼?嚴格來說,它不屬於我們熟知的任何實際存在過的動物,從軀體形象看,最接近的當然是蛇,而不是其他動物。那麼,它的頭部像什麼動物呢?讓我們放大它的細部。
  • 紅山文化——玉豬龍,中華「龍」的雛形
    玩玉器的人都要去研究一下紅山文化,紅山文化在中國玉文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紅山文化是遼河流域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文化之一,年代約為公元前3500年,因首先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後牛河梁遺址,故名。此類玉器多以鳥獸形為主體,起重工有現實題材的動物群,如鳥、燕、鴞、鷹、蟬、魚、龜、豬等,也有幻想中的神靈,如龍、豬龍、獸面丫形器等,此外還有璧形器、勾雲行器、鐲形器、馬蹄形器、三孔玉器等。大多數玉器品種為龍山文化特有的,就有鮮明的地域和時代特色。最具紅山文化特徵的當推玉豬龍。據推測玉豬龍是豬與蛇形象的融合。基本形態呈勾形蜷曲狀,首尾銜接處缺而不斷,如「C」字形,因此又稱獸形玦。
  • 古代豬圖騰是龍的起源嗎
    它造型高度洗鍊、簡潔抽象,頸部長鬣彎曲上揚,有騰雲駕霧的動感,與後世造型繁複具象的龍風格截然不同,乍一看有橫空出世之感。  它的原型是什麼?嚴格來說,它不屬於我們熟知的任何實際存在過的動物,從軀體形象看,最接近的當然是蛇,而不是其他動物。那麼,它的頭部像什麼動物呢?讓我們放大它的細部。
  • 國寶玉豬龍:我們是豬的傳人?
    紅山玉豬龍他更沒想到的是,這一鏟子掘出了考古學上一個重要的區域文化——紅山文化。牛梁河墓葬有兩件玉器就放在墓主人的胸腹部,於是這種形狀的玉器,一般通用的說法就叫「玉豬龍」,就是豬形狀的龍。牛梁河遺址出土玉豬龍這個玉「龍」是紅山文化的特徵之一,然而它是不是龍,卻有不同觀點。有人說是「虎」,有人說是「狼」,看不出形狀的說是「神獸」,有人說是「熊」,也有稱作「玉玦獸」。
  • 古代小康生活的標配,龍的原始形象,在歷史中豬扮演什麼角色?
    己亥豬年新春已至,關於豬在歷史演進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你了解嗎?日前,「家和年豐——豬年生肖文化展」在首都博物館亮相,60組(件)與豬相關的館藏文物,將歷史長河中與豬有關的故事和傳說娓娓道來。60組(件)與豬相關的館藏文物亮相首都博物館「家和年豐——豬年生肖文化展」觀展亮點:生肖郵票裡 了解「豬的故事」今年是首博連續第12年以生肖文化為主題舉辦「博物館裡過大年」系列展覽了,此前每次展覽中,首博都會以相關的生肖郵票作為特別展品,今年也不例外。比如,一組1960年發行的「養豬」郵票就十分切合豬年的主題。
  • 破譯24節氣,小雪、北鬥星與玉豬龍崇拜
    24節氣小雪對應《易經》乾為天卦,物象為龍,對應12地支亥,物象為豬。乾卦是《周易》第一卦,而豬是12地支的最後一支,一頭一尾。這樣北鬥星、龍和豬三種天上地下的天象和物種就發生了強關係,紅山文化玉豬龍很可能有這種自然崇拜的因素。
  • 豬年到了,豬和龍有怎麼樣的淵源,為何豬是龍的祖先?
    玉豬龍上世紀80年代在遼寧省建平縣的考古發現,震驚了當時的考古界和史學的,同時所有的民俗專家也為之動容。這件事的主角便的被發現的牛梁河紅山文化代表玉器玉豬龍。這件玉器呈豬首龍身,身體蜷曲,頭尾相連。尤其豬首的形象十分逼真,肥頭大耳圓眼大嘴,吻部前凸,嘴微微張開露出獠牙,眼部和額頭和重重的褶皺,俗稱的豬頭紋。這一發現非同小可,驗證了龍形象的最初由來,是又豬的形象慢慢衍化升華而來,同時把兩種生肖的關係聯繫在了一起。從《說文解字》我們可以知道,「家」字就是寶蓋頭加一個豕【shǐ】,豕就是豬。先民從最初的口規模發展過來,先是家庭、家族,後來慢慢形成民族、國家。
  • 中華第一玉雕龍:居然長了一個豬首?
    後來拿到文化館一看,發現這是一件五千年前的紅山人製作的珍貴玉龍,是在中國首次發現的中華第一玉雕龍,是一件無價之寶。玉雕龍渾身綠澤,高26cm,重1千克,呈現C字形,因此被專家命名為C形玉雕龍,短小的龍首,微微前突上噘的龍吻,截平的龍鼻上還有兩個對稱的圓洞。
  • 紅山文化玉豬龍究竟是豬是龍,有人研究後,竟說它是蚊子的幼蟲
    在國家博物館內,珍藏著一件奇怪的文物,它是一塊象形的玉飾,雖是我國著名的一級文物,卻一直因為自己的「奇形怪狀」而未被考古學家定論。它究竟是什麼?在它的奇怪形狀背後,又會承載著人類怎樣的思想和夙願?在專家們整理紅山文化玉器時,發現了一種極為特殊的玉器,其高度為7.2釐米,寬5.2釐米,通身呈蜷曲的C字形,頭部肥頭大耳,圓眼有皺,顯然是一頭豬的造型,而其身體部分卻光滑渾厚,如龍蛇一般光滑。面對如此奇怪的造型,專家們一時無法確定其真實用途,於是就為它起了一個「玉豬龍」的名字,至於器物上的動物形象究竟是豬還是龍?沒有任何人能夠給出確切的證據。
  • 全國最大文物盜銷案告破 追回玉豬龍等價值5億元文物
    玉器使用和喪葬禮儀是紅山文化的一大特點,已發現一大批造型別致、精工雕刻的玉器,包括豬、龜、鳥、蟬、魚等動物形象。本次行動追回的玉豬龍即是紅山文化的典型玉器,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去年6月22日,民警巡邏發現牛河梁遺址外圍有探挖痕跡。朝陽市公安局初步斷定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外圍區域被盜掘後,組織文物保衛分局相關警種等19名骨幹民警成立專案組,展開秘密布控偵查。
  • 最貴的「豬」:《雙豬圖》價超千萬 還有人半隻豬賣了6500萬
    世界上最貴的豬是什麼豬?是一條腿能賣到幾萬元的伊比利亞黑豬,還是匈牙利捲毛豬?當然都不是!這些能製作頂級美味的豬固然昂貴,然而和成為藝術品的豬豬相比,可「便宜」了太多!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藝術世界裡的「頂級豬」。
  • 顛覆認知的豬民俗:龍馬精神最早叫豬龍精神,科舉也跟豬有關
    豬年就要說說豬,關於豬的古文化知識你了解多少呢?驚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些可能會顛覆你常識的關於「豬」的知識——昨天是臘月二十四,許多地方開始籌辦「殺年豬」。華東師範大學民俗學研究所的專家表示,其實中國有許多與豬相關的民俗知識,都會顛覆我們現代人的認知。
  • 龍為什麼長這樣?
    17號的時候國博開幕了一個玉出紅山——紅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展覽上大牌文物雲集其中最最大牌的一件是國博的鎮館之寶有「中華第一龍」之稱的——碧玉C形龍長下面這樣碧玉C形龍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哇哦不愧是有5000多年歷史的中華第一龍真是......
  • 從文物中看看歷代龍究竟有幾爪?
    龍是中國等東亞國家古代神話傳說生活於海中的神異生物,為鱗蟲之長,司掌行雲布雨,是風和雨的主宰,常用來象徵祥瑞。龍是漢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龍的傳說等龍文化非常豐富。
  • 拍到雲海奇觀「豬龍」
    、出版龍故事、傳播龍文化,已到痴迷程度。研究龍,讓郭復文的生活變得充實而富有活力。他開辦了龍文化傳播公司,並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了兩個龍商標。近日,郭復文接受了記者採訪。    郭復文是第一個用攝像機的人。至今賞看仍讓人驚嘆不已。
  • 豬的歷史|這是一種神奇的動物
    年前,現藏於南京博物院)▼紅彤彤的豬形酒壺(紅陶獸形壺,大汶口文化,距今約5500年,用於盛酒,四足立起便於加熱,也有人認為是狗形,現藏於山東博物館)▼在內蒙古、遼寧的紅山文化人們更是結合豬首、蛇身用玉石加工出玉豬龍或佩戴在巫師、酋長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