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綠水」養龜的說法,相信各位龜友一定沒少聽說吧。很多人都說綠水養龜好,有防治腐皮,預防白眼之類的奇效。當然,也有人會說其實綠水養龜不好,還是清水才是最好的。我們姑且先不說孰好孰壞,小編先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綠水的形成原因吧,從源頭開始說起。
水變綠了,是因為綠藻的大量繁殖,游離在水體當中才會顯得綠。綠藻的大量繁殖自然離不開水體的營養物質和適合的環境了。綠藻的源頭呢?這個沒辦法避免的,空氣中就瀰漫著藻類孢子,還有我們用的自來水中也有。
加上水裡的一些營養物質和充足的陽光,綠藻會很快的佔領整個容器的。我們養龜過程中,若是在室外(室內稍慢),飼養一段時間後,且期間更換水體量較少,水體就會很快的顯現綠色。龜的糞便散在水中就是很好的養分。
綠水,很多龜友將其分為嫩綠水和老綠水。我們簡單點理解就是低濃度和高濃度。那麼綠水養龜好不好呢?先細數一下綠水養龜的優點:
1、為龜提供天然的庇護,增加野性。龜本身是一種謹慎膽小的動物,綠水可以為龜提供透明度較低的環境。我們很多人都會使用透明的容器飼養龜,這樣可以方便我們觀賞,小編也是這樣的。你看得見龜,龜也看得見你。龜在這種環境下容易受到驚嚇。綠水減少了透明度,給龜一種天然的庇護,增加龜的安全感。
2、保護龜的甲背,綠水中富含綠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水體的微生物群體。可以減少水中有害菌的比例,給龜提供一個相對潔淨的水體環境。
3、水中的綠藻也可以少量的分解和利用掉龜吃剩的食物殘渣和排出的糞便,只是少量哦。
4、同時綠藻細胞內有葉綠素,在光照的條件下會釋放出氧氣,水裡溶氧多了,對水體整體有很大的改善。
這些是一些綠水的好處,不過小編認為這個只適合嫩綠水。若是綠藻的濃度太高了,變成老綠水了就不好了。就是綠藻濃度太高,水已經接近墨綠或者黑綠色了,同時還會有腥臭味。為什麼呢?大家別忘了,綠藻在光照下釋放氧氣,那晚上呢?綠藻同樣是生命,也需要生命活動。晚會就會消耗水體的氧氣,大家都知道,氧氣在水裡的溶解度本來就低。消耗完了水裡的氧氣,綠藻會死亡,正好成為厭氧有害菌的繁殖養分。同時產生的有害物質還會傷害其他藻類,進入惡性循環。這樣的水體就會傷害到龜的健康了。
所以,綠水也可以是「好人」,也可以成為「壞人」,關鍵看你怎麼維護了。小編覺得,若是需要培養綠水,讓後期養龜過程中輕鬆一點,那麼前期就要辛苦一點培養綠水。
培養綠水的水體要儘量大些,要麼就是你養的龜還比較小,或者密度著實不高。因為生態系統需要平衡,哪個種群過多都會影響平衡的。在龜入缸之前可以先開始養水,小編建議加上過濾最好。因為過濾可以讓水體循環起來,循環的水體會增加水的溶氧量,在溫度和光照適宜的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水體會逐漸變綠。而且,溶氧高了有利於硝化菌繁殖(小編這裡額外提一下硝化菌,先不做詳細說明了,後面有機會會寫一篇關於硝化菌的)。在水體裡可以放些像陶瓷環之類的濾材,濾材上面的大大小小空隙可以讓菌體附著。以小編自己的觀點來說,養水至少需要一到兩周的時間,期間可以適當的換去少量的水。
當我們的龜龜下水開始飼養之後呢,也要記得維護哦。水體的微循環建立好了,可以減少換水的頻次。但是對於生物的量方面的控制不是那麼好把控的,所以期間我們還是要注意維護。有的時候陽光過於充足等等條件,會導致水體藻類過多,這時我們需要換掉一部分水,添加新水,來維持一定的藻類濃度,保持水體的微循環正常,才不會傷害到龜。
不過水體培養好了,確實有一定的功效哦,小編可以作證的。小編一隻小草有一點小小腐皮,但是水體感覺還不錯了,就想試試不去管它,結果一段時間後真的自己痊癒了。
不過這裡小編建議,當你看到龜背上的水藻苔蘚比較厚了,還是適當刷刷。太厚了會遮擋背甲接受陽光的洗禮,時間長了刷掉,你會發現背甲發白,而且不均勻,就不好看了。若是水體較小,溫度高的時候,水體汙染快,經常需要換水,那就培養不出綠水系統了。
其實我們沒必要刻意追求什麼綠水啦。真正適合自己的方式、適合龜的生活環境才是最好的。當然接近自然的水體環境固然好,但是條件不允許也不要刻意的追求。誰說清水養不出好龜啦?
小編只是關於綠水談談自己的一些觀點和看法,有什麼不對的還請大家見諒與指出,也幫助小編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