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機坪內作業安全是第一要義,圍繞航空器作業的車輛、設備及人員更是如此,各個單位也在工作中不斷吸取經驗,改善流程。今天小編就從傳送帶車、客梯車以及請汙水車三種特種車輛的作業程序,帶大家來看看廈航圍繞航空器保障作業的優秀經驗做法——關於輪擋的那些事兒!
Ø傳送車在靠接和撤離航空器時,須在裝卸人員的指揮下進行,並規範使用輪擋。
Ø嚴格執行「二次靠機」,並有專人指揮,在距飛機5m處使用輪擋並使輪擋與車輪同步前移,輪擋要在前移過程中隨時發揮作用。司機在距飛機2m處停車,修正車位方向,目測艙門高度並適當調整前舉升筒高度,再以更慢的速度靠接飛機。
Ø對接完畢,前防撞膠筒與機艙門前沿應留有10-20cm安全距離,同時拉好手剎,脫離檔位,放下撐腳並擋好輪擋。
Ø作業過程中司機必須下車注意觀察傳送帶工作情況,以防物品掉落砸傷航空器或其他人員設備。
Ø作業完畢撤離前,應檢查轉向輪位置並注意觀察周圍狀況,在專人的指揮下慢速撤離,車輛離開航空器5m後方可轉向,待裝卸人員回收輪擋於車上後再駛離作業區域。
車輛檢查
在行駛車輛前對車輛進行例行檢查,確認夜間照明設備正常;液壓系統無滲漏;課題和撐腳升降自如,可靠,手搖泵性能良好;平臺活動擋板可靠,尾級階梯翻板工作正常,無傾斜。
靠接航空器
靠機前確認艙門關閉,根據機型選擇好平臺所需高度;以3公裡/小時的速度靠近艙門;警戒員在客梯車距飛機3米時持輪擋隨車輪轉動同步移動隨時準備輪擋起作用。
如客梯車高度不合適,採取「二次靠機法」,不得靠近飛機後調節高度。
車輛停穩後,警戒員擋輪擋,司機拉手剎,放下支撐腳,確認尾階梯放到位。
客梯車平臺與飛機客艙門應留有3-5釐米的安全間隙。
上升到合適高度 緩慢靠近飛航空器 擋好輪擋,撐好支腳
撤離航空器
確認艙門關閉,客梯車擋板回位,平臺上沒有人員和物品後收回支撐腳;在警戒員指揮下緩慢離開飛機;撤離3米左右警戒員將輪擋放回車輛;遠離飛機後將平臺下降到原位,方可正常行駛。
清水車
在航空器進入機位前在固定車位停放等待
司機確認飛機警示燈處於關閉狀態且機務已安放輪擋、三角錐,客梯車或廊橋到位後方可靠近。
時速不得超過5公裡,並必須在距飛機15米的距離試剎車,確認剎車良好後,
等待輔助工舉手示意方可倒車進行安全作業。輔助工站在飛機加水口處下方,一手提輪擋,一手指揮司機將車緩慢、準確地靠近飛機加水口處,車輛應當處在制動狀態並設置輪擋。
輔助工舉起右手示意司機加水完畢。司機確認加水軟管已脫離飛機,操作人員已離開清水車工作檯後,踩下離合器,將取力操作杆置於脫開位。
將車輛駛離飛機5米處停車,輔助工把輪擋放回指定位置,車輛撤離飛機。
汙水車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每次靠接作業中設置輪到是一項必不可少的環節。一個小小的輪擋提升了我們的作業過程中的安全裕度。 小編只是在這裡列舉了廈航對於三種特種車輛的優秀經驗做法並分享給大家,當然每個單位也一定有自己的優秀經驗,小編在這裡歡迎大家將優秀的做法分享給大家,千萬不要害羞積極投稿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