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哪一行,都需要職業的技能。天才總應該伴隨著那種導向一個目標的有頭腦的不間斷的練習,沒有這一點,甚至連最幸運的才能,也會無影無蹤地消失。 —— 德拉克羅瓦
在印度北方邦的雅格拉市,有一座「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建築矗立在此。這是世界上最美麗最震撼的陵墓,它是印度穆斯林建築藝術的珍寶。它是印度「皇室之寵」泰姬阿姬曼·芭奴的墓穴,是印度莫臥兒王朝的皇帝為妻子建造的死後之所。
獲得這位皇帝極致寵愛的泰姬阿姬曼·芭奴,1593年出生在阿格拉的一個貴族家庭,父親是莫臥兒王朝權力之巔的重臣,姑姑也是上一任皇帝努爾·賈漢的第一寵妃。阿姬曼自小就天生麗質,機靈可愛。想當然的就有許許多多的追求者。
當時還是三皇子的庫拉姆也被吸引,於是十九歲的阿姬曼就嫁給了這位三皇子。自此,就開始了傳奇的,被嬌寵的一生。1628年,努爾·賈漢逝世,三皇子庫拉姆繼承皇位,封號「沙賈汗」。阿姬曼·芭奴也得到了「泰姬·馬哈爾」的稱號。
這個稱號的意義為「宮廷之翹楚」,相當於中國的王后,沙賈汗也沒有迎娶其他的妻子,作為一個皇帝來說這幾乎是一個奇蹟。這代表了印度王朝極致的寵愛,但是這對於阿姬曼來說,是幸福,但也是不幸,
皇帝沙賈汗是一個十分又野心的君王,一心想要擴大疆土。阿姬曼是其十分依賴也一刻都離不開的妻子,於是皇帝常年徵戰四方,泰姬必須跟隨在其左右。戰爭總是不那麼美好的, 四處遊蕩居無定所。若僅僅是這樣,愛著丈夫的阿姬曼也可以忍受。
但是沙賈汗是一個「性愛狂熱者」,即使在徵戰的途中也不例外。作為一個已經是皇帝,還是一個如此嗜好的皇帝。竟然還是只有一個妻子,也只寵幸自己的妻子,沙賈汗認為這就是自己對妻子最深沉的愛意了。
在行軍途中過多的房事令阿姬曼感到疲憊不堪,而那時候的避孕措施幾乎等於沒有。於是18年間,阿姬曼幾乎就是在生育的途中度過的。她也愛著自己的丈夫,她不忍心拒絕。於是18年間14個孩子,阿姬曼的身體不堪重負。
這樣的愛過於沉重,生育也讓她的健康受損。行軍途中的孕育則更是如此,但是沙賈汗畢竟是一個男人,他沒有注意到妻子的疲憊來自何方,他愛著妻子,也習慣了妻子愛著他。1630年,泰姬阿姬曼·芭奴在跟隨皇帝沙賈汗南徵之時,油盡燈枯。因產褥熱去世,享年38。
沙賈汗簡直不敢置信,他傷心欲絕。妻子的去世令他一夜白頭,據歷史記載,沙賈汗這位皇帝為了泰姬在宮中下令致哀兩年,自己也為其服了兩年的喪,禁止一切娛樂活動。後又想起泰姬臨終前的遺言:
芭奴逝世前對沙賈汗提出了三個要求:在她去世後不準再娶妻子;好好對待兒女;她的陵墓要華麗無比,永遠被後人景仰。
於是1631年,泰姬陵開始動工。這個陵園匯集了整個莫臥兒王朝技術最將近兩萬名工匠,最有才的設計師。耗時整整20餘年才建起來一個全部都由大理石構成,結構精巧別致,用多種名貴寶石點綴的,潔白的,舉世無雙的陵墓。
沙賈汗原本準備在河的對岸也準備建造一座與泰姬陵規模風格相仿的黑色陵墓,中間用大理石橋相連接。但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他與阿姬曼·芭奴的兒子在突然之間逼宮篡位,沙賈汗被囚禁在古堡之中。
陵墓計劃當然是沒有了,其晚年生活中,根據歷史記載。沙賈汗喜歡站在古堡的亭子之中,遙望著泰姬陵。經常一站就是一整天,自日出到日暮,自黑到華發。但是好在死後他的兒子還是將沙賈汗送進了泰姬陵,與妻子合葬。也不知道死後的二人,是不是在另一個世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