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出現黑影、眼睛老脹痛?這些人需要定期查眼底

2021-01-09 瀟湘晨報

6月6日是第25個全國「愛眼日」,今年愛眼日的主題:視覺2020,關注普遍的眼健康。本期,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和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的眼科專家為大家解答眼健康方面的問題。

眼前出現固定黑影+閃光,咋回事?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當我們在看藍色的天空、白色的牆壁等較為明亮的背景時,會發現眼前有黑點或是半透明的東西,隨著眼球的轉動飛來飛去,這是怎麼回事呢?

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副院長謝立科:大多數飛蚊症是由玻璃體混濁引起的自然老化現象,隨著年紀增大或者屈光不正,玻璃體會產生「液化」等改變,患者自覺眼前黑影飄動。所以,生理性飛蚊症多見於中老年人、近視患者以及有白內障手術史的人。輕度的玻璃體混濁對視力的影響不明顯,一般情況下也無需治療。對於玻璃體混濁加重,出現玻璃體後脫離或者出血等改變,可以進行玻璃體雷射消融術或者玻璃體切割手術,中醫辨證治療亦有一定療效。

如果出現生理性飛蚊症,並伴有眼睛乾澀,可以用點氨碘肽眼液和玻璃酸鈉眼液,並注意用眼衛生。建議此類患者多吃富含碘、鋅、硒等微量元素的海產品以及富含維生素A的蔬菜瓜果,其中的營養物質有利於促進玻璃體混濁的代謝和消散。

特別提醒:如果眼前出現固定的黑影或閃光,一定及時到醫院找專科醫生就診。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眼底視網膜變性,或眼底視網膜裂孔引起的病理性飛蚊症,須要及時採取雷射治療,預防視網膜脫落,避免失明。

白內障手術時機,如何選擇?

老年性白內障什麼時候做手術最好?需要等它「熟了」嗎?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眼科主任周劍:白內障是眼睛內的晶狀體發生了混濁,阻礙了光線進入眼內,從而導致視物模糊、視力下降的一種眼病。早期白內障的症狀主要是視物模糊,早期可以通過外用滴眼液和中醫綜合治療延緩發展。對於中晚期白內障而言藥物治療基本無效,主要通過手術方法治療。

那麼,白內障手術時機該如何選擇?

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副院長謝立科:白內障手術時機主要根據患者視力情況、晶體混濁的程度、病人全身情況以及病人的工作、生活對視力高低的要求等因素來決定。過去認為,老年性白內障要等到看不見東西,白內障完全成熟的時候做手術最好,主要是因為以前的白內障囊內摘除術,晶體完全渾濁才是手術的最好時機。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白內障手術方式有了很大的改進,在白內障成熟之前就可以做。近年來,各種新型人工晶狀體不斷應用於臨床,可滿足不同患者的病情、生活和經濟條件的需求。

特別提醒:雖然白內障不是急症,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感受,自由選擇手術的時間。但是,千萬不要等到白內障「熟了」,眼睛看不見了再做手術。

孩子總揉眼、眯眼,該咋辦?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眼科主任周劍:威脅孩子眼健康的最大問題就是近視,一旦發現孩子有眯眼、眨眼、揉眼等異常表現,應當及時就醫。即使孩子沒有異常表現,也應該每年進行視力、眼軸的檢查,了解孩子的遠視儲備值,低於正常視力還要散瞳驗光。若散瞳驗光後發現近視,應遵從醫囑進行科學矯正。要知道真性近視是一種不可逆的變化,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藥物或儀器,能安全有效的治癒近視,所以家長們不要被各種多媒體所宣傳的近視眼能治癒的不實廣告所迷惑。另外有些家長認為近視並不可怕,長大了做個近視眼手術就可以摘除眼鏡擺脫近視了,但是手術不能解決高度近視所導致的眼底病變,高度近視的眼底病變才是危害視功能的主要原因。近視手術以後會引起眩光、眼睛乾澀等症狀,如果近視度數比較高,散光又比較大,是不能做近視眼手術的,所以青少年近視重在防控。

特別提醒:防止兒童青少年近視發生和發展,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科學合理用眼。首先學習時要有明亮的燈光或側面投入的自然光,其次正確的閱讀寫字姿勢要做到:胸離書桌一拳遠,眼離書本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在時間上也要注意一節課的時間不能超過45分鐘,網課不能超過25分鐘,年齡小的孩子持續近距離作業時間要更短一些。日常生活中或者課間一定要多參加戶外活動,每天要確保至少2個小時。

哪些人群需要定期查眼底?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眼科主任周劍:眼底是通過瞳孔能看到的眼內部分,包括視網膜、視盤、黃斑及動靜脈等,眼底病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大多對視功能的損害較大,大眾普遍缺少對眼底病的正確認知,常常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使視力受到不可挽回的損傷,甚至失明,所以眼底的定期檢查十分有必要。那麼,哪些人群需要定期查眼底呢?

①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隨著病程的延長,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併發症,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就是糖尿病嚴重的併發症之一。研究表明,糖尿病5年以上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病率為44.4%,7年以上為56.0%。目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早期發現及早幹預、早治療,有利於病變的延緩和控制。這種併發症早期無自覺症狀,但眼底檢查會發現微血管瘤;當病變影響到黃斑會出現視物模糊變形等,此時疾病已經發展到中重度了,眼底檢查會發現出血、滲出、黃斑水腫等改變;甚至有些患者突然眼前黑影遮擋出現玻璃體積血甚至機化牽拉視網膜脫離了才來就醫,即使手術預後也較差。早發現早治療是完全可以控制病情和避免致盲的,建議糖尿病患者應在確診後進行眼底檢查,無病變者或病變輕的每年進行複查,病變嚴重者每3個月進行一次眼底檢查。有些患者是因為視力下降查眼底發現問題之後才確診糖尿病的,所以眼底的檢查至關重要。此外一定要積極控制血糖,延緩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進展。

②高度近視人群。我們一般將高於600度近視的眼睛稱為高度近視眼,高度近視眼的眼軸比普通人更長,視網膜隨著眼軸的變長而被牽拉變薄,發生黃斑出血、周邊視網膜變性、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等的概率也比正常人高。因此,建議所有患有高度近視的患者,應至少每年做一次散瞳眼底檢查,及時發現眼底的病變,避免因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而失明的悲劇產生。

③ 50歲以上中老年人。老年人是許多眼科疾病青睞的群體,老年黃斑變性、視網膜血管阻塞、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等眼底病患病率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尤其是老年黃斑變性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很容易被忽視而延誤治療。所以50歲以上中老年人至少應每年進行一次眼科的檢查,及早的發現眼底病變並積極治療。

④青光眼及有家族史的人群。青光眼是一組以病理性眼壓升高、視神經損傷、視野缺損為特徵的疾病。因其造成的視野不可逆損傷甚至失明。因早期卻沒有特殊症狀,被稱為無聲的殺手。部分朋友可能早期伴有眼部脹痛。定期體檢測眼壓可以早期發現青光眼,一少部分眼壓正常的朋友通過體檢眼底檢查杯盤比異常發現早期青光眼。所以呼籲有家族史、長期黑暗環境下工作的青光眼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眼科篩查,早發現早幹預,延緩病程的進展。

【來源:人民網科普】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眼睛出現「飛蚊症」該咋辦?專家:別太在意眼前的「蚊子」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工作條件的改變不少人看電腦、電視玩手機的時間也有所增加用眼量越來越大對此有網友提出了這樣的困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手機看多了,有時眼前會出現像小飛蟲一樣的東西,飄來飄去,不僅影響觀感」黑影、線條狀、點狀像小蚊子一樣在眼前飛舞……這些出現在視線中的異物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往下看,聽聽專家怎麼說眼前有黑影是啥情況?別大意!
  • 郴州大媽玻璃體混濁眼前老有黑影晃,用「雷射」徹底擺脫飛蚊症?
    近日,郴州的王女士在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借玻璃體混濁「飛蚊症」雷射消融術(LFR)徹底擺脫了眼前晃動多年的「飛蚊」。王女士已年過五旬,多年前,眼睛開始出現問題,眼前總是有黑影在晃動,這給王女生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 【專家在身邊】眼前總有黑影!不起眼的「眼睛紅癢腫痛」,險些讓他...
    「醫生,我感覺視力越來越差了,還總覺得眼前有黑影飄來飄去,治了那麼久也沒起色!」這段時間,張大叔(化名)的眼睛遇上了大問題,視力越來越差,視野也越來越小了。 看球熬成「兔子眼」 視力驟降引連鎖反應 56歲的張大叔是個鐵桿球迷,無論白天工作多麼辛苦,晚上回家還是會熬夜看球賽,所以經常出現紅紅的「兔子眼」。 從去年開始,張大叔眼睛開始發紅疼痛,視物模糊。
  • 眼前有黑影,還會跟著眼球飛,眼睛怎麼了?
    眼球示意圖圖片來源:作者提供隨著年齡增長,水分和膠原纖維會逐漸分開,出現一些不均勻的液體或混濁物。這時光線進入眼內,混濁物的陰影會投射到視網膜,從而使人感覺眼前有黑影在飄動。玻璃體渾濁示意圖圖片來源:作者提供病理性飛蚊症要及時治療飛蚊症大致可以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
  • 總有黑影在眼前飄?不是見鬼 這是病!
    眼前突然有黑影在飄?眼睛轉它也跟著飛,這到底是什麼啊?難道說是見鬼了?NONONO,你很可能是患了飛蚊症!飛蚊症並不是什麼罕見病,相反現在越來越普遍,無論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都有可能惹上飛蚊症。只不過有些人平時沒注意,或者以為是自己頭暈眼花了,壓根兒就沒想到會是飛蚊症。
  • 眼睛出現黑影,可能是玻璃體混濁引起的?該怎麼樣治療?
    玻璃體變性混濁會導致患者出現眼前出現飄動的黑影,對平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擾,對患者視物造成一定的幹擾。俗稱「飛蚊症」。當出現這些症狀時,建議及時就診專科醫生,作相應的檢查。玻璃體混濁的類型玻璃體是眼球屈光介質的一個組成部分,正常情況下是透明的凝膠體。
  • 出現這些表現要注意,預防不可少
    一、白內障常見表現1.視力下降眼睛突然看不見,幾秒鐘到幾十分鐘不等後會恢復視力。或者有持續時間一天以上視力沒有恢復的表現。漸進性無痛視力障礙,從幾個月到幾年 ,會逐漸感覺到看事物模糊。2.出現黑影即「飛蚊症」,眼前飄動的黑影, 形狀不同,如線狀、蚊子狀、蜘蛛網狀等。
  • 眼底出血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這些原因造成的!
    什麼是眼底出血呢?其實眼底出血是人類的眼睛經常性出現的一類疾病,目前這種疾病的危害性極大,會引起更加嚴重的症狀。而且患上了眼底出血的毛病時,那麼離失明的日子也就不過多了,所以大家需要對於這種疾病重視起來。
  • 這幾類人一定要定期檢查眼底!別等眼睛盲了再後悔!
    眼底遍布著豐富的血管與神經,涉及到的部位偏多,所以與其相關的病種也比較多和複雜,而且眼底病大多對視功能的損傷較為嚴重。 其中視網膜上的黃斑區是許多眼底病的高發部位,它是眼睛視覺比較敏銳的地方,負責收集大量的視覺信息,如果它出現出血、增殖、滲出等病理性變化,就可能造成視力明顯下降。
  • 樓道老有黑影晃,一查監控……太噁心!
    樓道老有黑影晃,一查監控……太噁心!鄰居家發現自己也有東西不見了時查了監控,看到在15日凌晨1點09分左右,有陌生人進入這裡進行盜竊。事主-蘇先生:我們外面放了很多有價值的東西,他都沒偷,只是偷了女人的內衣褲。
  • 眼前總有「小東西」飛來飛去?可能是飛蚊症!
    睜開眼的時候,老是看到黑影飄動,時多時少,像飛來飛去的小蟲子,又像是頭髮絲在眼前晃動,甚至還伴有異常的閃光,甚至感覺到視物遮擋…………如果出現這些症狀,你可能得了一種很常見的眼底病——飛蚊症。飛蚊症是什麼?在我們眼睛裡,有一個名為玻璃體的結構,它主要由水構成,像果凍一樣,支撐維持這我們眼球的形態。
  • 揉了揉眼睛竟差點失明?飛蚊症是這種眼病的預警信號!
    家住荊門的王女士今年剛退休,1周前感覺看東西有些不清楚,夜間還會感覺眼前有閃光一樣的感覺,她並沒有放在心上,只是認為看手機時間長了,就用力揉了揉眼睛。但接下來的幾天,眼前開始出現黑影,看東西時總感覺被黑幕遮住了,趕緊到荊門愛爾眼科醫院檢查。
  • 體檢查眼睛可不是「雞肋」 近視的人為何還要查?
    在體檢報告上,眼科檢查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但它與B超、心電圖相比似乎又不那麼重要,有的人覺得:不就是查查視力、測測眼壓嘛,沒什麼用,很「雞肋」。有的人一頭霧水:好多眼科的名詞根本聽不懂,不知道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在眼科醫生眼中,眼睛是五官之首,是人類觀察世界的窗戶,眼睛生病會直接影響視力,而不能看清或失明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
  • 他們上了60歲,眼睛不痛不癢,視力卻驟然下降,是糖尿病惹的禍嗎?
    浙江在線12月1日訊(記者 鄭佳穎)61歲孫女士剛退休不久,和小姐妹報了一門老年大學的攝影課程,開課沒多久,視力卻越來越差,以為是眼睛的「鏡頭」老了,沒當回事。來醫院就診時,視力下降已有三個多月,左眼視力0.05,僅能看到視力表最大的字母E;66歲的高度近視李大姐,眼睛不痛不癢,突然視力驟降,一隻眼只能看見自己的手指揮動。
  • 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眼前總有「蚊子」飛,可能是眼底亮起了...
    雖然很多人都沒聽說過飛蚊症,但大部分人在小時候可能都體驗過:眼前總有小黑影飛來飛去,有的像蚊子,也有的像小雨點、小蟲子等,但無論怎麼抓都抓不著。  小編就有過上面這種體驗,小時候還以為自己的眼睛有特異功能,能看見別人看不到的物體。
  • 我眼睛裡面「長了蟲子還會扭」……專家:中老年人小心飛蚊症!
    「醫生,我眼前總有一群黑點來來回回,眼珠轉來轉去都消失不掉。」「醫生啊,我眼睛裡頭好像長了蟲子,它還會扭!」浙二眼科中心門診每天都會聽到不少類似的患者主訴,有的還把眼睛裡飛的東西畫出來給醫生看才放心。我們眼球的玻璃體是由99%的水和1%膠原和透明質酸組成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球內玻璃體膠原纖維聚集成束,在玻璃體內漂浮,患者就會感受到在視野中移動的黑影。並且,這些黑影的形狀並不是單一的,有的是一條線,有的像蚊蠅,有的細細點點,也有成片成片的。據統計,60歲以上的老人飛蚊症發病率超過60%。
  • 寶寶眼睛反光還「發亮」?醫院一查,事情大不妙!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揚州新聞 轉載請註明來源 江蘇省揚州市民小李有一個8個月大的寶寶,最近她發現孩子眼睛異常:白天發亮,晚上還會像「貓咪」一樣反光。到醫院一查,事情不妙。
  • 他患糖尿病眼病多年,靠這5個方法讓眼睛明亮不渾濁!
    之前採訪了一位糖尿病患者,他靠這5個方式來保護眼睛~ 糖尿病患者如何護眼? 1、控制血糖。 糖尿病是產生眼病等各種併發症的根源,是主要矛盾。
  • 5歲男童右眼突然看不見 原是眼底長了條蛔蟲
    昨天,本報「兒童眼外傷」報導引發市民關注孩子眼睛保護,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兒童眼底病科主任陳峰提供了一個罕見病例,提醒不僅眼外傷會造成視力受損,有時不注意衛生也會讓眼睛「受傷」。龍龍的病是寄生蟲感染,原因可能與孩子不注意衛生有關。龍龍是河北人。
  • 眼睛有這些不適,就得當心了
    有些人經常看到眼前有黑影在飛,就像蚊子一樣,可是用手拍卻拍不到真正的蚊子,那到底是怎麼回事?眼科醫生告訴你,可能是出現了玻璃體混濁。玻璃體混濁,俗稱「飛蚊症」,常見的原因是眼球中凝膠狀的玻璃體隨時間逐漸液化,出現萎縮、凹陷,最後變得粘稠,形成團塊飄散在玻璃體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