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讀嚴歌苓越是暗暗地佩服這個才華橫溢毅力超人見識廣博的魅力女人啊。閱讀不跟風,甚至雞蛋裡挑骨頭對嚴歌苓我還是給予高度的評價,難得的大才女。她寫作跳出了民族的偏見性、局限性,她寫作做到了文採與思想的共同升華。
《小姨多鶴》看著這個書名我都覺得喜歡,我也確實覺得嚴歌苓的多數作品起的名字都非常迷人有韻味。這個故事發生在50年代,描寫的地理位置是過去戰爭時期被日本侵佔過的東北滿洲地區。故事開頭就很客觀的講述了一些受了日本政府欺騙的日本普通村民即將面臨逃亡的悲壯場面。嚴歌苓絕沒有帶任何民族偏見和有色眼鏡,我認為真正的偉大作者就應該做到這一點。愛國固然很重要,但也不能一味「溺愛自己的國家」從實際情況出發,客觀公正公平看待一切平凡的人民不分國界。
日本民族的崇尚自殺、愛國精神簡直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一個個村長在得知蘇聯軍人中國兵團要把日本人從滿洲國趕走的時候全都做好了集體自殺殉國的計劃。多鶴是一個經歷了大屠殺,經歷了艱險逃離而倖存下來的孤兒,她邊逃亡邊哭喪哀悼全家。她在逃亡途中親眼目睹了大量的母親無法忍受看著自己的幼小孩子忍飢挨餓、時刻受著生命危險的煎熬而下狠心親手結束掉幼小的生命。在她成功逃亡之後的幾天內,腦海中時刻都浮現著塔塔塔塔的機槍掃射聲。
在逃亡到中國後多鶴被裝到了麻袋裡,有一批和她一樣成功逃亡的人都和她一樣被裝在麻袋以7塊錢的價格出售。張站長家本來花七塊錢只打算買回去一個生孩子的工具。因為他的兒媳婦小環在懷孕後期一次意外被小日本鬼子追趕禍害導致了早產難產,小環的丈夫二孩大名張儉在醫院關鍵時刻選擇保大人。因為他們猜測小環懷的準是兒子,她的公婆肯定更傾向於保大孫子。所以從丈夫張儉不顧一切決定保小環的時候,小環就發誓此生一定忠愛於丈夫。
多鶴被買回來要和張儉圓房小環作為明媒正娶的老婆心理多少還是有點吃醋傷感的,不過想想她自己已經無法生育了,也只能通過多鶴為張家續上香火了。
多鶴幾乎不會說中國話,張儉和她偶爾同房一次基本完全是為了續香火。多鶴的身體倒是非常健康「土地肥沃」很快,懷孕了。最後生了一個女兒,兩個兒子。
張儉覺得多鶴已經完成了任務,他哥哥之前差點死於小日本鬼子手裡,命大逃過一劫。他哥哥最後做到了軍官,可逃出家這幾年從來沒有和家裡有過任何聯繫。等他犧牲之後他老婆才通知了老人們,作父母的得多悲痛。當她母親接到烈士獎章時,根本沒有反應過來。等完全從現實中醒悟過神來,她母親悲痛欲絕。好消息是他們本來多年失去了兒子的消息,那時候兒子才15歲,現在他不僅在外偷偷的結了婚還生育了一兒一女。張儉恨日本人,況且小環就是因為日本人才導致死了兒子身體部件也徹底壞了不能再生育。
張儉趁一次帶孩子們和多鶴一起去野外玩耍,按計劃把多鶴一個人丟在了野外。張儉其實在丟多鶴的時候已經對多鶴產生了一些感情了,他怕他內心矛盾極了。大環境不允許中國人家裡窩藏一個小日本鬼子,那要是被查到就事大了。小環雖然不想要丈夫和多鶴在一起,可她心底非常善良。她在發現了張儉把多鶴扔野外後非常氣憤,她擔心多鶴。一個不會說中國話的日本女人,在外如何生存她能活下去嗎?萬一被人舉報被警察抓住命都沒了。她想念多鶴的勤勞,想念多鶴和她的陪伴。小環多麼一個善良大度的女人,小環嘴巴特別能說能罵。她遇事不怕事,生活能湊合樂觀主義。雖然她有那麼一點點小市儈的缺點,但她整體上是非常討人喜歡的女人。
多鶴經過了坎坷艱險的又一次逃亡,最後還是逃回了家。在多鶴離開的這一段時間裡,張儉自責過後悔過。小環那麼一個善良的人更是盼望多鶴能活著回來,多鶴在家特別愛乾淨特別能吃苦耐勞。就因為我看到多鶴的這日本女人特有的乖巧,愛乾淨,簡直喜歡我男人也找一位這種能吃苦耐勞又會伺候男人的情人來了。哈哈……在這種女人面前,女人最好還是大度一點吧。多鶴確實太優秀了,而且多鶴多命苦小小年紀就經歷了戰爭時期的各種艱險困苦,她依然堅強的活了下來而且活得精精緻致毫不馬虎。在男人面前日本女人又能把男人照顧的面面俱到,是個男人都會喜歡這麼一位乖巧聽話吃苦耐勞又愛乾淨的女人的。
期間張儉的兩個工友哥們一個是小彭,一個是小石都想追求多鶴。小石人品不夠好,竟然逮住機會欺負多鶴想佔多鶴便宜。小石最後在一次事故中被張儉砸死了,完全是意外。但是多鶴以為張儉可以為她而勇敢到殺他的情敵,她更死心塌地的愛張儉了。張儉徹底愛上多鶴是在多鶴被扔出家門流浪一段時間回來後開始的,多鶴給他們講了她從滿洲國如何歷經萬險逃命活命的坎坷經歷。張儉小環因此也都更加疼愛憐憫多鶴了。張儉一改過去的深沉,開始了和多鶴的偷偷約會。瞞著小環,小環得多傷心啊?在我看來小環對於多鶴和張儉的愛情相當的寬容了,她基本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時候甚至還主動讓張儉接近多鶴。愛情啊本應該是純潔自私的,他們三個這樣在一個屋簷下甚至好長一段時間在同一張床上過真不是一般女人能夠忍受的。男人倒是賺大發了,估計想想都美。不過男人面對兩個女人在同一個屋子裡也不是太好應付的呢,各種矛盾。特殊時期特殊情況只能特殊看待了。
在小石意外死於張儉的吊車下後,小彭最終還是舉報了張儉。有一段時間,小彭和多鶴差點真正產生了愛情。小彭開始多多鶴著迷只是單純的好奇,可在他聽了多鶴的坎坷歷險記後多多鶴也產生了憐憫之心。可多鶴是日本人,小彭內心也到底無法釋懷。而且多鶴依然死心塌地的愛張儉。她覺得張儉是為了她才殺死了小石的,他們覺得男人為愛血腥偉大很自然的事。
張儉入獄後家裡更加困難了,大女兒因為說日語夢話還被學校開除了。中日戰爭時期,一替日本相關的大家都非常痛恨和敏感。女兒小美只好被送回了老家和爺爺奶奶一起過,最後嫁給了一個離婚的男人緊巴巴的過日子。本來小美考上了滑翔大學非常有前途的,可她從小和小姨多鶴經常說一點漢語夾雜一點日語難免做夢都說一些日語啊。日語害苦了她,她其實小小年紀早就知道了多鶴是她母親。小環是養母。
大兒子開始還特別憎恨日本人也憎恨他自己的一半日本血緣身體更憎恨多鶴,可等後來戰爭結束後中日建立友好關係,他立馬叛變。不認養母認多鶴是媽媽而且擠破頭皮也要驕傲的到日本去,日本發展那時候比較強。人啊都是誰有奶誰就是媽,小環雖然早預料到孩子們長大會知道她不是親生母親可萬萬沒想到,孩子們會變的這麼快變得這麼徹底。養母的痛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了。二兒子要稍微好點女兒也稍微好點,他們開始會時不時給養母寫信,可慢慢都成家了慢慢養母只有悽涼的又滿懷期待的等著孩子們的好消息。這不僅僅是描寫單個人物的命運這是在描寫那個年代特殊時期的典型的一部分人的生活與命運。我覺得作者其實還隱隱暗示著中日關係的一種隱喻。
多鶴在困難險阻面前多次想到了自殺,而每次都是在小環的湊合積極過活的影響下又放棄了那種可悲的想法。小環能享福能吃苦,面對困難挫折有了驚人的機智與勇敢,不屈不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