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導航系統研究獲得突破,這次沙漠螞蟻立功了

2021-01-10 科技風景線
衛星導航

說起來導航系統,估計現在大家應該都已經知道這項技術了,正式因為這項技術的出現,汽車、輪船、軍事等等諸多領域發生了巨大變化,可以說,導航系統已經完全融入到了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了。

衛星導航

尤其是在現在自動駕駛興起的這兩年,很難想像沒有了衛星導航系統,自動駕駛還如何發展。還有一些機器人,自己本身的定位和機動路線,都是需要衛星導航系統實現的。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尤其是在新型技術的驅動下,人們發現了更多的可以讓自己找準方位的新技術,而今天科技風景線小編就給大家說下,法國科技人員的新發現。

螞蟻

想必大家知道,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上,我們知道蝙蝠是通過發射超聲波來實現自己的「導航定位」的,其實在自然界中,還有很多動物都有自己特定的「導航識路」的方法,比如說,螞蟻、寧蜂、蠅類、金龜子等等,這些小傢伙是通過太陽實現「導航識路」的。

更為牛氣的是,有一種沙漠螞蟻,竟然可以利用偏振光和紫外線的輻射來定位,是不是感覺到不可思議?但是大自然就是如此奇妙,據悉,沙漠螞蟻是通過太陽的偏振光來實現的方向定位,然後通過自己和太陽之間的相對運動距離、位置,以及自己行走的步數,來測算自己的行走方位,依靠這些,沙漠螞蟻實現了自身的導航定位。

螞蟻

既然人類發現了沙漠螞蟻的「導航技術」,當然第一個想法就是「改為我用」,法國科技人員正是發現了沙漠螞蟻的這些奧妙,成功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導航系統,先利用光學羅盤來測量偏振光進行方向確定,然後,在利用可以測量運動的光學傳感器來測量距離,依靠此方式,成功實現了一款螞蟻機器人的導航定位,導航精確度達到了驚人的1釐米。

螞蟻

如此精度是不是讓人有一種可以取代衛星導航相的想法了?但是這個技術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夜晚沒有太陽的時候咋辦呢?在室內呢?看來,取代衛星導航相同暫時還做不到,但是,這技術也算是沙漠螞蟻為自動駕駛車輛和機器人技術導航提供了一種新思路,立功了,畢竟沙漠螞蟻晚上的情況還沒摸清楚呢,說不定更大的發現還有呢....

相關焦點

  • 希臘科學家發現,沙漠螞蟻可以利用地球磁場進行導航
    在地球上,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土地面積很少,然而對沙漠地區來說,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只存在少數的動物生活在沙漠之中,偌大的沙漠,動物是如何去判斷自己的方法,不迷失在沙漠之中,難道真的具有特殊的技能?近日,來自希臘的一項科學實驗表明,生活在沙漠之中的螞蟻之所以不迷失自己的方向,是因為自己具有感受地球磁場功能,利用地球的磁場進行定向。從而達到尋找回巢的途徑,這樣就不會迷失在我們的沙漠之中。
  • 科學家揭秘:浩瀚沙漠中螞蟻為什麼不會迷路
    沙漠長腳螞蟻:它的大腦中有識別視覺和嗅覺路標的導航系統。眾所周知,人在沙漠中迷路之後,就會不停轉圈。科學家不禁問道:在沒有任何路標導航的情況下,沙漠裡的螞蟻是如何找到回家的方向的?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沙漠螞蟻能夠將當地的氣味和視覺線索輸入導航系統,從而找到回家的路。
  • 向螞蟻學習!六足機器人可利用偏振太陽光實現精確導航
    昆蟲必須進化的非常聰明,才能適應各種具有挑戰性的環境,沙漠螞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大多數螞蟻都是依靠信息素追溯氣味痕跡來導航,但沙漠的炎熱環境意味著信息素無法維持很長時間,而沙漠螞蟻則是依賴於計步、光流、地標和太陽來進行導航。這些技術對用於探索太陽系的微型機器人來說非常適用,因為太陽系中沒有GPS導航,機器人的尺寸和能源也無法支撐複雜的大型精密傳感器。
  • 模仿沙漠螞蟻,法國研發出首個用陽光而非GPS導航的機器人
    法國科學家研發出了一種無需GPS的螞蟻機器人。拋開人造衛星的信號,它們依靠太陽光編織出的「光學羅盤」進行導航。下一步,研究團隊會探索光學羅盤在航空機械和汽車工業上的潛力,在GPS失靈,例如行駛到兩棟高樓之間時提供備用導航方案。
  • 螞蟻是如何認路的:氣味導航與天文路標(圖)
    螞蟻比較普遍的識路方式是氣味路標。螞蟻走路的樣子很像盲人,它們的觸角跟盲人手裡的竹竿一樣,每走一步,都要用兩根「竹竿」不斷地敲地,這也是在探路。螞蟻的觸角比盲人的竹竿還靈。螞蟻一邊走路,一邊從腹部末端的肛門和腿上的腺體裡不斷分泌出少量的、帶有特殊氣味的化學物質,叫做標記物質,沾染在路上,留下痕跡。遠離蟻巢的同窩螞蟻,回巢的時候,就用它的特殊鼻子———觸角,來聞著這條氣味路標前進,這叫做「氣味導航」。  螞蟻是用什麼辦法重建新路標的呢?一般是採用另一種定位手段。那就是靠太陽的位置,用天空偏振光來導航,又叫天文路標。
  • 基於慣性導航、RFID 及圖像識別的 AGV 融合導航系統
    汪思迪 曹小華 周 勇武漢理工大學物流工程學院 武漢 430063摘要:提出一種新型的AGV 定位導航方案,通過RFID 與圖像識別解決慣性導航誤差累計的缺陷,以STM32為主控制器實現對平臺的數據採集和姿態計算,由傳感器得到平臺的加速度、角速度,採用四元數法作為平臺的姿態更新算法,經濾波後得到平臺的姿態角。
  • 太陽的母親:室內外高精度定位導航系統無縫銜接
    讓室內外高精度定位導航系統無縫銜接,這套定位導航系統就是「羲和」,而這也是他十年前的一個夢想。然而,與神話故事的結局不同,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而今,經過十年的實踐與創新,他所主持的星地一體通信導航融合定位系統已經實現了室內外高精度定位導航服務功能,並且使我國室內定位技術和精度領先全球。儘管如此,在「羲和」的創新與應用之路上,他依然逐夢前行。
  • 重慶男子在鄂爾多斯尋找螞蟻森林,結果樹沒找到還在沙漠裡迷了路
    螞蟻森林是支付寶推出的一個公益項目,參加該公益活動的支付寶用戶可以通過綠色出行、線下支付等方式獲取能量,攢夠一定的能量後就可以認領樹苗,阿里旗下的螞蟻金服就會在某處沙漠替你種下一棵相應的樹苗。前段時間,支付寶方面還公布了螞蟻森林的航拍視頻,場面相當壯觀。很多好友信誓旦旦地稱以後到西部旅遊要去看看自己種下的樹。近日,重慶男子李某在內蒙古旅遊時,行至鄂爾多斯市鄂託克旗,他突然想起來螞蟻森林的種樹基地裡就包括阿拉善,然後在地圖上一搜發現鄂託克旗附近就是螞蟻森林的53號林。所以他決定去看一看現實中的螞蟻森林。
  • 自然界中五種「導航高手」(組圖)
    這種鳥類完成此次飛行僅用了9天時間,研究分析斑尾鷸飛行的生物學家表示,整個飛行路徑採用衛星定位跟蹤。墨西哥無尾蝙蝠 墨西哥無尾蝙蝠在美國德克薩斯州非常普遍,它們以數百萬計的數量聚集在一起,最新研究顯示這種蝙蝠為了尋找飛蛾或者蚊子
  • 沙漠螞蟻利用氣味找到家門
    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可能缺少地標,但它卻是各種氣味的「大雜燴」。 據美國《科學》雜誌在線新聞報導,土壤中的裂縫、一塊小木頭以及灌木叢,所有這一切都釋放著特殊的氣味。
  • 全球唯一以沙漠為主題的公園,就是在螞蟻森林種樹的阿拉善沙漠
    說到沙漠,很多人的直觀感受就是暴曬、缺水、人跡罕至,沙漠在人們心中也是遼闊、包容、廣袤無垠的代名詞,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最西部的阿拉善盟境內,很多人可能在影視劇中見到過這裡,以為它是虛構的,事實上,這裡是全球唯一以沙漠為主題的世界級地質公園,是中國、也是世界上唯一系統而完整展示風力地質作用過程和以沙漠地質遺蹟為主體的世界地質公園
  • 口袋妖怪究極綠寶石:螞蟻化龍?狂沙裡的沙漠蜻蜓!
    在口袋妖怪究極綠寶石中,有一片沙漠相信大家都有印象,雖然面積不大,但是風沙確是厲害得緊啊!這就需要打敗館主完成劇情,獲得道具護目鏡才能進入了,沙漠中還有一座若隱若現的「幻影之塔」充滿神秘之感,好吧,雖然我進不去。為什麼我要跑到沙漠中呢?因為沙漠中除了之前說過的「沙漠雙雄」由基拉斯和圓陸鯊外,還有一條龍系精靈!眾所周知,無論是口袋妖怪還是其它遊戲中,龍這種生物都代表了絕對的實力!
  • 居然有這樣的新型電警棍!法院安檢立功了!【今日關注】
    居然有這樣的新型電警棍!法院安檢立功了! 近期,上鐵法院法警大隊對一名入院當事人進行安檢,並當場查獲一新型電擊棍
  • 以色列研究發現蝙蝠藉助「認知地圖」導航
    新華社耶路撒冷7月10日電(記者陳文仙 尚昊)蝙蝠具有超強導航能力,它們是如何在幾小時內飛行幾十公裡覓食、然後又準確回到起點呢?以色列研究人員發現,蝙蝠具有與人類相似的空間記憶能力,能利用標誌物對周圍空間建立「認知地圖」並以此導航。蝙蝠可利用聲波分辨近處物體的能力已廣為人知,而它們前往遠處覓食時如何在更大的地理尺度上導航,吸引了兩個以色列團隊進行研究。
  • 4年前,馬雲推出螞蟻森林,5.5億人參與,如今沙漠變成綠洲了嗎?
    就像2016年時,馬雲曾經推出了螞蟻森林。這是一個在支付寶裡面的小程序,一年的時間就陸續有上億人參加。在2019年時,根據數據報告,大家可以得知螞蟻森林的用戶人數已經突破了5.5億。像螞蟻森林這樣的小程序,當下已經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那麼很多人可能就會感覺到疑惑,既然有這麼多用戶參與了這個小程序。那麼真的會有人幫助大家把樹種在沙漠裡面嗎?當初的沙漠真的現在已經變成了綠洲嗎?
  • 奇特的沙漠蜥蜴,竟可用皮膚來「喝水」,一頓吃千隻螞蟻!
    澳洲魔蜥,中文名為「棘蜥」,學名叫做摩洛克龍(Moloch horridus),是澳洲北嶺地乾旱沙漠裡特有的沙漠蜥蜴。這些蜥蜴全身包括頭上包裹著刺狀鱗甲,體長在9-20釐米左右。最具辨識度的部位,是頭上有兩個特別大、像球般的刺,也稱為假頭。假頭和壁虎的斷尾逃生功能差不多,如果遭到攻擊,它會低頭露出假頭誤導對方,然後趁機逃走。
  • 支付寶花費2億,曾經風靡一時的螞蟻森林,在沙漠中是什麼樣子呢
    支付寶花費2億,曾經風靡一時的螞蟻森林,在沙漠中是什麼樣子呢?現在網際網路在中國發展得越來越好,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離不開網際網路。而網際網路也已經走進了家家戶戶。而很多人也因為網際網路的發展,開始了一系列有關網際網路的工作。很多人就因為網際網路而發家致富,最終成為了網際網路行業的大佬。馬雲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在網際網路發展,是他一手開創了阿里巴巴。
  • 沒有GPS、地圖或指南針 屎殼郎推糞球時靠什麼導航
    該研究由來自瑞典和南非的科學家合作完成。研究第一作者、瑞典隆德大學生物學家瑪利·達克長期研究屎殼郎導航問題,曾因此獲得2013年搞笑諾貝爾獎生物學和天文學獎項。「參照太陽方位推動糞球」不是埃及傳說全世界已知的蜣螂大約有8000多種,大部分蜣螂會挖地道將糞便運走,只有約600種蜣螂有滾糞球的習性。
  • 「飛翔影院系統研究開發與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部立項
    2013年初,山東新視覺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大學、上海恆潤科技等三家單位以「飛翔影院系統研究開發與應用」為研究項目,展開了文化科技工程創新研究,該項目得到了國家科技部的重視與支持,經過層層審定,最終獲得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的立項支持。
  • 新型光電傳感存儲器讓人工視覺系統更加「眼明心亮」
    【來源:科技日報】近日,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科研人員與國內多家單位合作,提出了一種基於鋁納米晶浮柵的碳納米管非易失性存儲器,為可穿戴電子器件及特殊環境檢測系統提供了新型器件的設計方法,有望應用於新一代集探測、存儲與處理於一體的人工視覺系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