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稱為「癌症之王」,5年生存率低於5%,極易被誤診為胃病

2020-12-04 DrX徐昊醫生

她叫張麗君,是一位準媽媽,也是一位癌症患者。

結婚,懷孕,這些在無數人看來極其幸福的事,在張麗君身上卻顯得那麼苦澀。

在肚子裡的寶寶五個月時,她被診斷為胰腺癌,晚期。

這個消息無疑是晴天霹靂,一位年輕的母親從來沒有想過,生命對她來說竟是如此地吝嗇。

擺在張麗君眼前的,是兩條路:

生下孩子,但自己幾乎沒有活下去的可能;流產,馬上治療。張麗君沒有馬上選擇,只是問了醫生一個問題:

如果孩子生下來,會不會感染癌症?

醫生說不會感染,只是你會耽誤治療。張麗君愣了一下,隨後眼神變得堅毅:

生下孩子。

張麗君說:

我就算生命終結了,我也要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來看看。好歹我活了26年,可他還沒來這個世界看一眼。

這麼簡單的願望,張麗君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自此,人間少了一個沒有母親的孩子;

自此,人間少了一個深情的母親。

01.恐怖,卻又難被確診的胰腺癌

胰腺癌,又被稱為癌症之王,是最致命、最難發現、擴散最快,也是目前最難攻克的癌症之一。

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蘋果創始人賈伯斯、歌王帕瓦羅蒂、九段棋手陳祖德等,都因胰腺癌而喪生。

胰腺癌對於絕大數人來說是陌生的,因為其發病率並沒有那麼高,只排到第六位左右。但胰腺癌的死亡率卻在所有惡性腫瘤中排到了首位,5年生存率甚至不足5%。

胰腺癌一般高發於中老年人間,但近年來的統計數據卻顯示:年輕的胰腺癌患者較10年前有明顯的增加趨勢,且惡性程度更高,預後更差。

胰腺癌之所以一經發現就是中晚期,是因為大部分胰腺癌患者在發病前幾乎沒有明顯的症狀。

去年春天,Dr.X就曾遇到過這樣一位「胃病」患者:

患者在幾個月前出現上腹疼痛,且經常出現反酸和飽脹等症狀。在社區醫院做了檢查,發現有淺表性胃炎、幽門螺旋桿菌陽性。

於是連續服用了幾個月的治療胃病藥物,但身上的症狀不見任何改善,且還有加重趨勢。

等來到我們醫院時,患者體重已經下降了整整三十斤。於是趕緊帶著他做了腹部增強CT掃描,結果顯示為胰腺癌,根本不是所謂的胃病。

由於耽誤了最佳的診療時機,去年冬天這位患者還是去世了。

02.胰腺癌,可能容易被誤診為多種疾病

胰腺癌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不少症狀還和上消化道疾病相似。所以在一些小門診和社區醫院裡,容易被當作胃病、糖尿病、結石,甚至是消化不良治療。這也導致約85%的患者被診斷時已經處於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手術治療時機。

消化不良不一定是胃病:食欲不振、噁心等症狀,是胰腺癌的早期症狀之一,但同時也是胃病最常見的症狀。

這也導致不少醫生會將消化不良先按胃病治療,但如果消化不良伴隨著厭食、體重下降等症狀,或者按胃病治療後症狀沒有好轉,就要高度重視是否為胰腺癌。

腹痛、背痛不一定是胃病和腰肌勞損:腹部飽脹不適且有疼痛感,是胰腺癌最常見的症狀。而這也是胃病的典型症狀,所以很容易被誤診為胃病。但胰腺癌引發的腹痛常常在飯後疼痛感加劇,且呈現出絞痛、持續性、進行性的加重或鈍痛。

其中有不少患者因為病變,累及到腹腔神經,導致腰背疼痛,這個時候就很容易被誤診為腰肌勞損。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腹痛和背痛如果是胃病或腰肌勞損,服藥後基本就能控制症狀。而胰腺癌服藥後依然無效,且還會持續疼痛。

血糖突然升高不一定是糖尿病:胰腺的內分泌功能就是分泌胰島素調節血糖,當胰腺癌變時胰腺對血糖的調節功能下降,血糖升高,這種血糖的改變常常為突發性的。

所以,有些胰腺癌患者,早期可能呈現出血糖突然升高的症狀。但這種突發糖尿病如果沒有家族史、肥胖等誘因,就要高度警惕。

體重突然下降不一定是營養不良:超9成患者有出現體重突然下降的症狀。需要注意,在沒有節食的情況下,如果體重突然下降,而且還出現腹部悶脹或腹痛,要高度警惕胰腺癌。

黃疸不一定是肝病:由於「黃疸肝炎」的關係,導致絕大多數人聽到黃疸兩個字就想到了肝病。但60%以上胰頭癌也會出現黃疸,所以這個時候在懷疑肝病的同時還要懷疑胰腺癌的可能。

總結一下,如果身體出現以下症狀,要高度警惕胰腺癌:食慾差、飽脹感、大便次數增多、體重突然下降、血糖突然變化、突發胰腺炎等。

03.導致胰腺癌的因素,可能你正在做

胰腺癌的發病因素有很多,其中有不少因素可能你日常生活也有,要高度注意。

遺傳因素:雖然目前沒有確切證據表明胰腺癌會遺傳,但有數據顯示一個家族中如果有1個人患胰腺癌,那麼其家族成員患胰腺癌的機率是普通人的4倍;若有2人患胰腺癌,則其家族成員患胰腺癌的機率是普通人的12倍。

吸菸飲酒:香菸中的尼古丁會影響胰腺的分泌,促進致癌物進入膽管和胰管。而酒精可作為致癌物質的溶劑,促進致癌物進入胰腺,進而增加胰腺癌的發病率。

不良飲食習慣:喜歡吃高脂肪、高熱量、和高鹽食物的人,除了有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更容易患上胰腺癌。

藥物和化學因素:大劑量使用利尿藥和降糖靈等,都會傷害胰腺。長期接觸β-萘胺、苯等化學物質的人,罹患胰腺癌的風險也更高。

看完上面這些因素,你會發現除了遺傳因素不可以控制外,其他因素都是可控的。這就決定了保護胰腺要從以下幾點做起。

1.不管是胃病還是胃疼,一定不要拖。一開始你以為的胃疼或者胃病,可能是胰腺在發出預警,所以感覺到不適趕緊去檢查。

2.改掉不良嗜好。不管是吸菸還是酗酒,不僅僅是對胰腺有傷害,對身體健康來說也是莫大的傷害。

3.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不管是熬夜還是通宵,這些都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機能,進而導致抵抗力下降。不僅僅是保護頭髮,更是保護身體,儘量不要熬夜,保證良好的作息習慣。

4.儘量不要食用被汙染的食品。其實Dr.X本身是很喜歡吃路邊攤的,很享受那種感覺。但路邊攤的食品很容易被塵埃汙染,要儘量少吃或者不吃。

5.低脂、低糖飲食。有研究顯示,血糖升高的膳食會促進胰島癌細胞的增殖,所以一定要控制甜食的攝入量。高脂飲食也會增加胰腺癌的風險,所以平時飲食要避免高鹽、高油、高蛋白和高脂。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可以有效降低患病機率。

Dr.X說

胰腺癌雖然發病時來勢洶洶,並且很難確診,但任何疾病都是有跡可循的。

我們在平時生活中,不要拿自己的身體去「作」,身體有什麼不對勁不要拖著,早點去醫院檢查,其實完全可以避免很多悲劇的。

相關焦點

  • 從確診到死亡不足5個月,為何胰腺癌發展這麼快?有辦法阻止嗎?
    但是,胰腺癌的死亡率卻特別高,5年生存率不超過7%。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胰腺癌人數為9.2萬人,死亡人數為8.1萬人,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幾乎達到了1:1的比例。 近年來,胰腺癌發病率呈明顯上升的趨勢,並且有年輕化的傾向。胰腺癌已經取代肝癌,成為新的「癌中之王」。
  • 被稱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多半由這3件事引起!5類人,得格外注意
    胰腺癌因其「致死率高、早期難發現、易轉移」這三大特點被人們稱為「癌中之王」。胰腺位置隱蔽,且人們對它比較陌生。今天「問上醫」和大家聊聊這個可怕的癌症。胰腺癌患者生存率低的3大根本原因1、惡性程度高胰腺癌的生物學行為比較惡劣,按我們普通老百姓的話講,就是比較毒。
  • 5年生存率是不是只能活5年?乳腺癌到底能活多久,與哪些因素有關
    對與癌症很多人都是敬而遠之,隨著癌症的發生率越來越高,人們對於癌症也越來越懼怕,由於知識的匱乏,很多人認為得癌就是「判死刑」,認為即使治療也是白花錢。實際上,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確實,很多癌症患上後,都會被判「死刑」,但並不是「立即執行」,而是「緩期執行」。
  • 為何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醫生:三個主要因素,需了解
    提到癌症之王,可能大家會脫口而出兩個字:肝癌!肝癌在我國五年內生存率的確不好,患者總生存率12.%。但是,肝癌和一種癌症比起來,卻要遜色得多;這類癌症患者五年內生存率還不足5%,絕大部分都在確診後的1年內死亡,確診即晚期的患者5年內生存率等於0,它就是真正的「癌王」:胰腺癌!我們日常所說的癌症,指的都是起源於上皮組織的癌變。而胰腺癌是所有上皮組織癌變、實體惡性腫瘤中,死亡和病發率唯一接近1:1的存在。它就像是一個武藝高超的劍客,只要出手往往就箭無虛發!
  • 腫瘤醫生常說的「5年生存率」,到底是啥意思?看完恍然大悟
    確實,很多癌症患上後,都會被判「死刑」,但並不是「立即執行」,而是「緩期執行」。在醫學上,得癌後能生存多久,有一個專業的名詞——5年生存率。診斷為癌症時,相信所有人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快死了」,你最想知道的就是「還能活多久」,這時醫生不會告訴你具體的時間,而是跟你說5年生存率。這並不是醫生在敷衍你,他只能根據你的身體情況以及所患的病做出相對應的估計,這個估計也就是「五年生存率」。
  • 男子得胰腺癌渾然不覺,以為是胃病,胰腺病變的3個信號,早了解
    很多人不了解胰腺癌,它是五年生存率僅有10%的惡性腫瘤,被稱為癌症中的「癌症之王」。早期的胰腺癌不容易被輕易發現,很多時候都會被誤以為是胃病。從2003年確診到2011年去世,賈伯斯雖然中間換過一次肝臟,但是還是沒能阻止癌症的擴散,最終病死在床。
  • 進博會上專家帶來好消息:晚期黑色素瘤5年生存率從5%提高到41%!
    隨著這些藥物在中國的陸續上市,中國的惡黑患者終於迎來了與世界接軌的先進治療方案,晚期黑色素瘤的5年生存率從不足5%提高至41%。 每年新發黑色素瘤病例約2萬人 黑色素瘤是一類起源於黑色素細胞的高度惡性腫瘤,可發生於皮膚、肢端、黏膜(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等)、眼葡萄膜、軟腦膜等不同部位或組織。
  • 胰腺癌為什麼被稱為「萬癌之王」
    很多人談癌色變,但不同的癌症危害程度也不一樣,其中胰腺癌被稱為「萬癌之王」,一旦罹患胰腺癌就非常兇險。胰腺癌之所以會被稱為萬癌之王,是因為胰腺的位置比較特殊。平時生活中一些簡單的體檢,根本就不可能發現胰腺部位有癌變的現象,胰腺癌早期患者必須專門去醫院做專門的胰腺癌篩查檢查,才有可能會發現胰腺癌的蛛絲馬跡,一旦到了胰腺癌晚期,預後情況是非常差的,胰腺癌晚期病人的五年生存率大約是在0.1%左右,並且胰腺癌早期症狀不是非常明顯,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容易被人們忽視。
  • "癌症之王"胰腺癌治癒率極低 近七成受訪者不關注
    東方網6月27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被稱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已位列申城高發癌症第六位。昨天,由上海衛計委和解放日報社等共同主辦的17屆解放健康講壇,公布了最新對1300多名市民的調查,結果發現近70%的人根本不關注胰腺方面的疾病。更讓人擔憂的是,和其他癌症比起來,胰腺癌的治癒率較低。
  • 胃病有哪些症狀 胃病吃它可以溫胃補脾
    胃病有哪些症狀1、飯後腹部脹痛,常有噁心、嘔吐,偶會嘔血,過去有胃病史近來加重,或過去無胃病史近期才發,且伴有貧血、消瘦、不思飲食、在臍上或心口處摸到硬塊,則考慮為胃癌。2、吃東西不當或受了涼後發生腹痛、腹瀉,可伴有嘔吐、畏寒發熱,可能是急性腸胃炎、急性痢疾。
  • 胰腺癌最多活不過1年?錯!用對方法就能突破5年生存期
    5.易早期轉移(約60%確診時已發生遠處轉移)晚期患者從發病到死亡,往往只有3到6個月;晚期患者一年期生存率不足20%;三年期存活率不足1%,五年期存活率目前國際沒有統計,因為這種得這種癌症的患者。很少有活過五年的。所以它被稱為「癌症之王」。大家不要覺得胰腺癌離我們很遠,因為隨著飲食結構變化,胰腺癌的發病率會越來越高。非常值得我們警惕。
  • 「萬癌之王」的肝癌要多長時間?醫生提醒:三級預防讓肝安全
    由身體其他器官的癌症轉移到肝臟而形成的肝臟惡性腫瘤,稱為繼發性肝癌,也稱「轉移性肝癌」。肝癌的早期症狀肝癌的死亡率被稱為「癌中之王」,肝癌起病常隱匿,多在肝病隨訪中或體檢普查中應肝癌的死亡率被稱為「癌中之王」,肝癌起病常隱匿,多在肝病隨訪中或體檢普查中應用AFP及B型超檢查偶然發現肝癌。
  • 「癌中之王」胰腺癌,早期發現難,晚期無法手術
    在眾多癌症類型中,有一種非常特殊的存在,它在臨床上被稱為「癌症之王」雖說病發率在我國並不高,但死亡率卻相當之高,是所有實體惡性腫瘤中,病發和死亡率唯一接近1:1的存在,在它面前沒有貧窮、富有,人人都是平等的,它就是:胰腺癌!
  • 「人狠話不多」的「癌中之王」—胰腺癌,最容易發生在8類人身上
    胰腺癌患者預後差,中位生存期短,死亡率高,被稱為「癌中之王」。 (小胰腺) 為何胰腺癌會被稱為「癌中之王」?
  • 癌症患者5年內,沒有復發的話,就沒事了?醫生說的話,很實在
    檢查出癌症,是每個人都不願意看見的事情,但是不管怎麼說,大家還是要調整心態,積極地配合醫生,跟癌症進行抗爭,但是患者在跟醫生聊天時,提到醫生提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就會感覺特別的害怕,還以為自己是治療好了之後,只能活五年,其實這是患者理解錯了,5年生存率是指治療後,可以存活5年,和5年以上的人數比例
  • 胰腺癌:從確診到死亡不足5個月!這些症狀,都是它的敲門聲
    但在去年3月份被確診為胰腺癌晚期,去年8月份,小胡的父親去世,從確診到死亡,前後只有5個月的時間。  小胡說自己爸爸確診前,有說過自己肚子疼,去醫院做了幾項常規檢查也沒查出什麼毛病,後來,肚子越來越痛,我就帶他去了省級醫院深度檢查,醫生出診為胰腺癌,後來多位醫生複查,確診為胰腺癌晚期......哎,小胡痛苦的埋下了頭。
  • 胃食管反流易誤診,內鏡下手術無創可解決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林輝 通訊員 趙衛衛 34歲的王女士從沒想過,一個小小的咳嗽、胸悶,她從20歲治到34歲,竟然沒治好!醫生說這是胃食管反流導致的。10多年間,她跑了幾十家醫院,都說沒有辦法根治,只能暫時控制症狀。
  • 哈爾濱忠山中醫醫院 小心 「不是癌症的癌症」!
    說到癌症,大多數人都會談癌色變,因為癌症5年生存率極低,得了癌症幾乎等於判了「死刑」。但你是否知道有一種病叫特發性肺纖維化(IPF)?這種肺部疾病的生存率比大多數癌症還低,患病後急性發作可能只有三四個月的生存期。
  • 十年隨訪,20餘萬腫瘤患者5年總生存率達71%,腫瘤醫院抗癌「組合拳...
    20餘萬例腫瘤病例,10年隨訪數據,患者5年總生存率達71%......日前,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發布的一份腫瘤患者生存報告顯示, 2008年至2017年在該院確診為惡性腫瘤並接受住院治療的20餘萬腫瘤患者,經過長期密切隨訪, 3年和5年的總生存率分別達到了77.4%、71%,整體生存情況可以與歐美頂級腫瘤中心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