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6日,華南農業大學產業學院成立儀式圓滿舉行。其中,多對多物聯平臺被選舉為副理事長單位,總裁賴正福擔任產業學院副理事長。
這標誌著雙方將以「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跨界賦能、互惠雙贏、共同發展」的原則,建立起長期、緊密的物聯網生態合作關係。
通過發揮各自優勢,華南農業大學產業學院與多對多物聯平臺將共同加速物聯網商業與智慧農業跨界融合,加快物聯網農業人才培育,賦能提升農業價值。
圖 | 華南農業大學產業學院副理事長單位授牌儀式(左二)
圖 | 華南農業大學產業學院成立儀式合影
協同發展 物聯網賦能農業數位化升級
華南農業大學是一所以農業科學和生命科學為優勢,以熱帶亞熱帶區域農業研究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而多對多物聯平臺作為中國物聯網創新50強,始終走在物聯網商業生態前列。
兩者有機結合打造數字農業合作共同體,以校企聯動研究及推動物聯網賦能升級轉型構建「物聯網+農業」的數字新生態,助推農業數位化建設及現代化發展。
同時,以數字農業發展轉型升級資源融合、資源共享等,多對多物聯平臺將與華南農業大學推動數字農業升級的物聯網實施標準,為數字農業發展創造新渠道、新模式和新競爭力,發揮最大價值典範。
圖 | 多對多物聯平臺聯合創始人、總裁賴正福在華南農業大學產業學院成立儀式上代表發言
多對多物聯平臺聯合創始人、總裁賴正福表示,目前,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新時代「三農」基礎。以物聯網科技創新的數字農業助力農村農業現代化發展,形成優質高效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將為鄉村振興的添磚加瓦,這既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以科技之力助推鄉村建設,也是作為一個企業應盡的責任。
而在今年6月,多對多物聯平臺、多對多基金攜手國藥集團國健健康城開發、英德海奇四方籤署「物聯+農業+健康+文旅」田園綜合體項目合作,開創萬畝級大型農業生態合作新模式,不僅有利於多對多物聯平臺向華南農業大學產業學院提供物聯網農業項目創新實踐經驗,還進一步加快雙方在數字農業相關方面的發展步伐。
校企共育 培養更多物聯網農業人才
當前,高校深化改革進入新的歷史起點。利用校企合作創新模式,推進高校與企業資源優勢互補、人才培養共融的聯合共育,探索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是新時代背景下企業與高校雙贏的需求。
在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物聯網農業應用型人才和學生物聯網實習、實訓、就業需求的導向下,以產業學院為紐帶,多對多物聯平臺與華南農業大學雙方深入合作,通過「產、學、研」結合,展開技術應用孵化、人才培養、人才實踐等方面的互補。
同時,圍繞「物聯網+農業」的數字農業創新發展,藉助各自技術、人才優勢,雙方將進一步利用各自資源優勢聯合為社會提供相關數字農業教學與培訓,踐行社會使命,培養更多人才,為智慧數字農業快速發展不斷注入新動力。